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实施前后患者定量脑电图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傅勇 李希芝 +2 位作者 鹿树军 郭玉洁 盛玉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实施前后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功率谱的变化,探讨其在CAS实施后脑功能改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于CAS实施前、后进行脑电...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实施前后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功率谱的变化,探讨其在CAS实施后脑功能改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于CAS实施前、后进行脑电图(EEG)检查。记录EEG检查结果,测量双侧前额区(FP_1、FP_2)、中央区(C_3、C_4)、枕区(O_1、O_2)、颞区(T_3、T_4)各频段(δ﹢θ)/(α﹢β)的相对功率比值(DTABR)。结果 CAS实施前,EEG检查结果正常9例,轻度异常15例,中度异常10例,重度异常2例。CAS实施后,EEG检查结果正常12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6例,重度异常1例。CAS实施前、后EE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2,P=0.060)。CAS实施前、后双侧枕区(O_1、O_2)DTA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实施后双侧前额区(FP_1、FP_2)、中央区(C_3、C_4)、颞区(T_3、T_4)DTABR均低于CAS实施前(P<0.05)。结论 CAS实施前、后QEEG在前头部有明显变化,可能与颈动脉在头部血流分布特点有关。QEEG可作为评价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CAS实施前、后脑功能改善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定量脑电图 相对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