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形拟杆菌致肺肿瘤患者血流感染1例
1
作者 王凤霞 陈翠竹 +2 位作者 马寅舰 纪冰 李保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94-1496,共3页
单形拟杆菌(B.uniformis)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属于拟杆菌属,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较少引起机会性感染。目前,由单形拟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尚缺乏共识,且厌氧菌的耐药性难以检测。本文... 单形拟杆菌(B.uniformis)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属于拟杆菌属,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较少引起机会性感染。目前,由单形拟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尚缺乏共识,且厌氧菌的耐药性难以检测。本文报告1例肺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因单形拟杆菌导致腹泻并发血流感染,经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对肠道条件致病菌所致感染的认识,并为其及时诊治与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拟杆菌 厌氧菌 血流感染 肺肿瘤 肠道条件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联合SCCmec基因分型及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纪冰 王凤霞 +6 位作者 赵红梅 孙吉花 王涛 刘永云 李娜 孟玮 张玉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分离株的耐药性及遗传背景。方法对CA-MRSA和HA-MRSA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CA-MRSA和HA-...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分离株的耐药性及遗传背景。方法对CA-MRSA和HA-MRSA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CA-MRSA和HA-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采用Walk WAY96PLUS PC33药敏板联合K-B纸片扩散法检测CA-MRSA和HA-MRSA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63株HA-MRSA共检测出2个基因型,4株CA-MRSA共检测出4个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完全不同。HA-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显著高于CAMRSA(均P<0.05)。结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A-MRSA和HA-MRSA分型及主要流行株存在差异,CA-MSSA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HA-MRSA;MLST联合SCCmec基因分型方法是MRSA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 医院获得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葡萄球菌mec盒式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治疗中铂类抗癌药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司秀文 宋向芹 +3 位作者 燕晶晶 陈洪娜 司艳艳 罗丽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铂类抗癌药物应用至妇科肿瘤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收诊的先后次序分组,其中50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式治疗,将其划分至对比组,剩余50妇科肿... 目的研究铂类抗癌药物应用至妇科肿瘤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收诊的先后次序分组,其中50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式治疗,将其划分至对比组,剩余50妇科肿瘤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式治疗,将其划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妇科肿瘤患者采用不同铂类抗癌药物化疗方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同时详细阐述应用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2.0%略高于对比组90.0%,两组治疗总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8.0%略低于对比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铂类抗癌药物应用至妇科肿瘤当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的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肿瘤 铂类抗癌药物 疗效 不良反应 预后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霉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杨金梅 杨瑞芳 +4 位作者 王爱玲 孙吉鹏 衣文婷 于巧丽 封建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 了解小孢根霉的特点及其引起疾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小孢根霉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小孢根霉感染的毛霉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Rhizopus microsporus”和“小孢根霉”为关键词,分别检索2013年至今PubMe... 目的 了解小孢根霉的特点及其引起疾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小孢根霉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小孢根霉感染的毛霉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Rhizopus microsporus”和“小孢根霉”为关键词,分别检索2013年至今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小孢根霉感染性疾病的文献报道,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小孢根霉感染性疾病的特征。结果 该例患者男,66岁,咳嗽、咯痰,痰中带血10余天,既往有糖尿病史,经肺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肺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小孢根霉感染的毛霉肺炎的特征,肺泡灌洗液培养有小孢根霉生长。通过静脉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口服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该例患者预后良好。复习汇总文献24例(男18例,女5例,1例未提及),其中与肺部炎症相关病例10例,眼部感染1例,皮肤结核1例,脾脓肿1例,口腔黏膜炎症1例,痛风关节炎1例,食道溃烂1例,腹部感染1例,其他病例7例,临床表现主要与受累组织系统相关。11例患者经手术合并药物治疗后痊愈,13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肺部感染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警惕小孢根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根霉 感染 毛霉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不同人群腹水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 李政 +5 位作者 王梦园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1418,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山东地区不同年龄段腹水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为临床腹腔感染的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组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成员单位上报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山东地区不同年龄段腹水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为临床腹腔感染的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组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成员单位上报的腹水病原菌构成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原菌10991株,革兰阴性菌占比为57.1%(6281/10991),以肠杆菌目细菌为主(83.73%),其次为非发酵菌(14.87%);革兰阳性菌占比38.23%(4202/10991),以葡萄球菌属为主(14.94%),其次为肠球菌属(14.73%);真菌共检出470株,其中白念珠菌占比最高(53.4%),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5.7%)。成人检出前5位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28.92%)、肺炎克雷伯菌(9.21%)、屎肠球菌(8.47%)、表皮葡萄球菌(5.46%)、粪肠球菌(4.35%);儿童组检出前5位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51.18%)、铜绿假单胞菌(7.58%)、肺炎克雷伯菌(6.96%)、屎肠球菌(5.22%)、表皮葡萄球菌(2.48%),两组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有较大差异(χ2=102.1,P<0.0001)。山东省腹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的占比分别为(27.5%)和(16.4%),两种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1.4%和3.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两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5%和56.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0.4%,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37.3%。结论山东地区儿童组与成人组腹水病原菌构成有一定差异,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耐氟康唑的热带念珠菌占比较高,需重点监测。实时监测腹水的病原谱和耐药趋势特点,将助力腹腔感染的精准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SPAR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肺泡灌洗液分离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李政 于文文 +6 位作者 张春艳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王梦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4-953,共10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分离菌12992株,前五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51%)、肺炎克雷伯菌(14.66%)、鲍曼不动杆菌(13.97%)、金黄色葡萄球菌(9.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7%);儿童分离菌占21.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74%)、肺炎链球菌(17.73%)和流感嗜血杆菌(13.60%);成人分离菌占78.5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01%)、肺炎克雷伯菌(16.59%)和鲍曼不动杆菌(16.35%)。BALF分离革兰阴性菌占75.0%,成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6.6%/31.0%和67.1%/61.0%,儿童株为57.5%/62.1%和71.1%/68.1%。成人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7%~8.3%、2.4%~3.3%、16.5%~19.2%和85.2%~85.3%,儿童分离株为15.4%~16.2%、3.2%~4.9%、11.9%~13.8%和34.7%~45.0%,成人CRKP和CRBA的检出率自2017年的1.2%和70.6%升至2022年的12.5%和84.4%。儿童和成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和78.7%,BLNAR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3%和12.0%。革兰阳性菌占17.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成人与儿童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2.58%和29.73%,分别从2017年的42.3%和36.8%降至2022年的19.6%和26.6%,成人与儿童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4.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2017—2022年山东地区成人与儿童BALF分离菌株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应加强当地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的监测,把握不同人群病原谱和耐药性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以便合理经验用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以遏制耐药菌的传播,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成人 儿童 病原谱 药物敏感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分布及在不同遗传基因背景下的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梁进 付明霞 +4 位作者 李娜 王凤霞 陈宇佳 胡远芳 纪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E-test条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确证实验,比较头孢西丁(FOX)和(或)苯唑西林(OXA)作为表型检测方法筛选MRSA的能力。采用PCR法检测MRSA菌株的分子分型,包括S.aureus A蛋白分型(spa)、附属基因调节器分组(agr)、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aureus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结合药物敏感实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结果:通过检测mecA基因共获得39株MRSA。通过检测FOX和OXA共获得51株表型MRSA。spa分型中,共鉴定出包括5种新型(t20226、t20227、t20228、t20229和t20230)在内的57种不同型别,主要为t309(30.9%)、t078(11.8%)和t437(11.8%)。agr分型,94.9%的MRSA属于agrⅠ。MLST分析MRSA种群,ST59克隆(61.5%)最流行,其次为ST72(20.5%)。87.2%的MRSA携带Ⅳ型SCCmec,其中亚型Ⅳa 24株,亚型ⅣF 10株。结论:MRSA的主要基因型为ST59-t437-agrⅠ-Ⅳa,其耐药谱主要表现为FOX-OXA-青霉素(PEN)-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抗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不同人群中段尿分离菌的构成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寇琳娜 张春艳 +5 位作者 王梦园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4-960,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中段尿标本分离菌的构成和耐药性及患者年龄差异,为临床早期经验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成员单位上报...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中段尿标本分离菌的构成和耐药性及患者年龄差异,为临床早期经验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成员单位上报的中段尿标本分离菌的构成及主要分离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共分离143955株菌株,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对年龄分层分析发现,儿童组与成人组的菌种分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 P<0.0001)。儿童组分离前两位的分离菌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而成人组分离前两位的分离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不论儿童组还是成人组,女性的细菌分离率均较男性高。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占比分别为1.7%和5.7%,对大部分受试抗菌药物儿童组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成人组。结论 山东地区不同人群中段尿分离菌菌种分布不同,且不同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对提高尿路感染的精准诊治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菌 耐药率 尿路感染 成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肺癌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宇晨 陈微微 +3 位作者 白玉 杜静 王飞 安佳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8-1605,共8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SS)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和A549细胞活力、迁移和血管形成模式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520细胞、A549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0μmol/L SS)、低剂量组(5μmol/L SS)、中剂量组...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SS)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和A549细胞活力、迁移和血管形成模式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520细胞、A549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0μmol/L SS)、低剂量组(5μmol/L SS)、中剂量组(10μmol/L SS)和高剂量组(20μmol/L SS)。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计算半抑制浓度(IC_(50));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亚硒酸钠对HUVEC血管管腔、肺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管腔及肺癌细胞和HUVEC共同形成的“马赛克”血管管腔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肺癌细胞上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RT-qPCR法检测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520和A549细胞中VEGF、p-PI3K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SS处理48 h对HUVEC、A549细胞和H520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6.762、9.003和7.356μmol/L。与各自对照组相比,SS处理48 h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P<0.01);HUVEC中,中、高剂量组迁移细胞数减少(P<0.01);肺癌细胞系中,SS处理后各组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1);高剂量SS组VEGF、VEGFR2和Ang Ⅱ的mRNA水平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在H520细胞中,SS处理组VEGF、p-PI3K和p-Akt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亚硒酸钠可抑制HUVEC、H520细胞及A549细胞活力及迁移,抑制肺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及马赛克血管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及调控V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不同人群脓液标本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10
作者 孙彦蒙 张春艳 +6 位作者 李政 王梦园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5-943,共9页
目的监测山东地区2017—2022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脓液标本病原谱的构成和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外科医生早期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handong Province... 目的监测山东地区2017—2022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脓液标本病原谱的构成和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外科医生早期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handong Province Pediatric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SPARSS)成员单位上报的脓液标本分离菌株的临床信息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4302株,新生儿脓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儿童和成人脓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年龄分层分布发现,新生儿组病原菌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组和成人组脓液病原菌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3组的菌种分布有较大差异(χ2=245.5,P<0.0001)。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占比分别为41.8%和0.83%;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14.1%和1.14%。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成人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组。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2.6%且在2017—202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新生儿MRSA占比显著高于儿童和成人(χ2=12.32,P=0.0021)。结论脓液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不同年龄组的病原谱构成有较大差异,主要分离菌种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故应定期监测脓液来源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以提高外科医生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液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新生儿 儿童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脂、细胞纤维结合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荣佼 王金燕 孙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脂、细胞纤维结合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斑块伴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对象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脂、血细胞纤维结...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脂、细胞纤维结合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斑块伴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对象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脂、血细胞纤维结合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细胞纤维结合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6.936、13.260、13.585和13.347,P均<0.001)。易损斑块患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细胞纤维结合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稳定斑块患者均升高(t=6.204、3.112、7.438和6.961,P均<0.05)。结论:细胞纤维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和血脂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且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血脂 细胞纤维结合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雪锦 吕敏 +1 位作者 孙吉花 纪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年龄≥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共送检血培养标本8138份,阳性标...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年龄≥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共送检血培养标本8138份,阳性标本1067份,血培养阳性率为13.11%。共检出病原菌10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7株,占76.30%;居前三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1.84%、15.41%、3.83%。血培养病原菌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数最多(214株,占19.5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3.80%和8.59%、4.24%和7.32%、<1%和<6%、2.46%和4.27%、0和1.8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1.95%,未检出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不同,应及时送检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梅兰 张玉杰 +7 位作者 李玲玲 尹丽莎 于娟 舒春梅 高昱 王忠永 李海英 魏义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_1<0.01,P_2<0.01),NB-UVB照射治疗显著改善病情后,患者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_1<0.01,P_2<0.01)。结论:MCP-1及其受体CCR2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NB-UVB可能通过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紫外线 窄谱 中波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受体CC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抑制性受体LAIR-1表达升高 被引量:8
14
作者 薛江楠 王春艳 +2 位作者 张晓姝 曹奇志 宿振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74,377,共3页
目的:研究LAIR-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ELISA检测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型sLAIR-1的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LAIR-1在患者PBMC中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上的... 目的:研究LAIR-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ELISA检测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型sLAIR-1的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LAIR-1在患者PBMC中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上的表达。结果:肿瘤患者血清sLAIR-1水平为(4.6±3.2)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sLAIR-1水平(3.9±3.0)μg/L,P<0.05。NK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LAIR-1水平上调。肺癌患者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B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人。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LAIR-1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患者LAIR-1分子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肿瘤患者抑制性受体LAIR-1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R-1 CD305 抑制性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及IL-17和IL-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蕾 高梅兰 +4 位作者 薛海波 管秀好 舒春梅 张桂芹 运蓓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6例AD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儿33例为对照...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6例AD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儿33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PBMCs中MIF、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MIF、IL-17和IL-23水平。结果病例组PBMCs中MIF、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93±2.35)、(6.76±1.87)和(3.21±0.73),对照组分别为(1.83±0.69)、(1.77±0.51)和(0.92±0.22),病例组PBMCs中MIF、IL-17和IL-23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血清MIF、IL-17和IL-23水平分别为(34.92±8.73)μg/L、(33.29±5.70)ng/L和(54.62±9.69)ng/L,对照组分别为(9.80±2.21)μg/L、(11.71±2.08)ng/L和(18.97±4.39)ng/L,病例组血清MIF、IL-17和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患儿PBMCs中MIF mRNA表达水平(r=0.418,P=0.011)及血清MIF水平(r=0.419,P=0.011)与疾病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PBMCs中MIF mRNA表达水平与IL-17 mRNA、IL-2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IL-17 mRNA=0.395,P=0.017;rIL-23 mRNA=0.422,P=0.010);血清MIF水平与IL-17、IL-23水平均呈正相关(rIL-17=0.407,P=0.014;rIL-23=0.375,P=0.024)。结论 MIF在AD患儿中高表达,且与IL-17、IL-23密切相关,炎性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A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D-L1/PD-L2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IL-17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国艳 王斐斐 +2 位作者 李恒 张丽霞 栾希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和PD-L2在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上表达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进行表型及分化鉴定;RT-PCR、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SCM)...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和PD-L2在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上表达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进行表型及分化鉴定;RT-PCR、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SCM)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PMSCs上PD-L1及PD-L2的表达;应用化学合成的PD-L1 siRNA、PD-L2 siR-NA沉默hPMSCs上PD-L1及PD-L2表达;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细胞胞内因子染色法分析沉默PD-L1或PD-L2后hPMSCs对PMA活化的T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结果除PD-L1外,hPMSCs高表达PD-L2;siRNA能够有效阻断PD-L1和PD-L2在hPMSCs上的表达;胞内染色结果显示,hPMSCs能够上调T细胞IL-17的分泌,阻断PD-L1或PD-L2后,T细胞IL-17的分泌被进一步上调,且PD-L1和PD-L2具有叠加作用。结论 PD-L1和PD-L2在hPMSCs上表达,可拮抗hPMSCs刺激外周血T细胞分泌IL-17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PD-L1 PD-L2 T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共定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大康 安新业 +3 位作者 周玉明 纪兵 宋向芹 徐殿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蛋白P24与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慢病毒载体p LP1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p24编码序列,克隆至p DsRed-Monomer-N1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双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蛋白P24与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慢病毒载体p LP1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p24编码序列,克隆至p DsRed-Monomer-N1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双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 DsRed-Monomer-N1-p24与p EGFP-N3-TRIM22载体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结果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 DsRedMonomer-N1-p24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在HEK293T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存在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衣壳蛋白 P24 TRIM22 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文文 王建波 +3 位作者 吕跃凤 王连文 于金香 张全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20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术后采用PCEA,Ⅱ组术后肌注哌替啶。于术前、术毕、术后24 h和48 h记录收缩压(SBP)、舒张...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20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术后采用PCEA,Ⅱ组术后肌注哌替啶。于术前、术毕、术后24 h和48 h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抽取肘静脉血测NO和ET。结果 两组患者术毕、术后24 h和48 h的SBP和DB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24 h和48 h Ⅰ组较Ⅱ组降低明显(P<0.05),各时期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毕、术后24 h和48 h E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Ⅰ组术后24 h和48h较Ⅱ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术毕NO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和48 h又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EA能降低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ET水平,并使血压降低,对NO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患者 术前 ET 妊高征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内皮素 一氧化氮 S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上调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D-L1表达并增强其诱导脐血和外周血T细胞向IL-10^+T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炜玮 李恒 +5 位作者 徐逢皇 都海波 李晓华 易君祝 王国艳 栾希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5,200,共6页
目的比较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 PMSC)对脐血和外周血IL-10^+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 PMSC;反转录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h PMSC的表达... 目的比较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 PMSC)对脐血和外周血IL-10^+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 PMSC;反转录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h PMSC的表达;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红细胞花环法纯化T细胞;用植物血凝素(PHA)活化T细胞并与h PMSC进行共培养,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在阻断型PD-L1 m Ab和IFN-γ预刺激的条件下h PMSC对脐血和外周血T细胞向CD4^+IL-10^+T细胞、CD8^+IL-10^+T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结果 h PMSC可诱导脐血和外周血T细胞向CD4^+IL-10^+T细胞、CD8^+IL-10^+T细胞分化,且对外周血T细胞向IL-10^+T细胞分化的诱导能力明显高于对脐血T细胞向该细胞分化的诱导能力;IFN-γ预处理h PMSC后,h PMSC促进脐血和外周血T细胞向IL-10^+T细胞分化能力明显增强;h PMSC高表达PD-L1,IFN-γ可明显上调其在h PMSC上的表达;阻断PD-L1在h PMSC上表达后,脐血、外周血中CD4^+IL-10^+T细胞、CD8^+IL-10^+T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结论 h PMSC诱导外周血T细胞向IL-10^+T细胞分化的能力明显高于其诱导脐血T细胞向该细胞分化的能力。IFN-γ可通过上调PD-L1在h PMSC上的表达,增强h PMSC对脐血和外周血T细胞向IL-10^+T细胞分化的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IL-10+T细胞 γ干扰素(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基序蛋白34(TRIM34)与微核染色体共定位并阻碍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向赤道板的移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大康 安新业 +3 位作者 纪冰 程艳丽 高洪莲 田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5-759,共5页
目的观察三基序蛋白34(TRIM34)与微核是否存在共定位关系,及对微核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移动的影响。方法构建并鉴定TRIM34-p EGFP-N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TRIM34-p EGFP-N3载体至HEK293T细胞,经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用荧... 目的观察三基序蛋白34(TRIM34)与微核是否存在共定位关系,及对微核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移动的影响。方法构建并鉴定TRIM34-p EGFP-N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TRIM34-p EGFP-N3载体至HEK293T细胞,经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TRIM34与微核间是否存在共定位关系。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Mito TrackerDeep Red线粒体示踪剂,进一步明确TRIM34、微核与线粒体间的位置关系。观察TRIM34-微核结合体在HEK293T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赤道板的位置关系。结果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TRIM34-p EGFP-N3真核表达载体。TRIM34-p EGFP-N3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发现TRIM34与微核可能存在共定位关系。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进行后续检测发现,存在共定位关系的TRIM34小体与微核间在外形上较一致。TRIM34-微核结合体与线粒体未见明显的共定位关系。在有丝分裂中期,结合TRIM34的微核染色体不能移动至赤道板。结论 TRIM34可以结合微核染色体,阻碍后者在有丝分裂中期向赤道板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 染色体破碎 TRIM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