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头线圈在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庆发 巩贺 +6 位作者 殷志杰 王静 刘泉源 徐东昊 杨浩然 荣康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16通道新生儿头线圈用于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体模检测法,选择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序列,设置相同参数,分别对新生儿头线圈及... 目的探讨16通道新生儿头线圈用于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体模检测法,选择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序列,设置相同参数,分别对新生儿头线圈及成人头线圈进行体外实验,处理图像得到两线圈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前瞻性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进行颅脑MRI检查的44例健康新生儿,以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应用新生儿头线圈和成人头线圈以相同参数对两组新生儿均采集加速因子R=2时的T2WI序列图像,测试图像SNR和灰白质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再分别调整加速因子R=2、3、4、5、6,测试线圈的并行采集能力。综合分析新生儿颅脑图像,计算两线圈的图像SNR和灰白质CNR,并由两名影像学诊断医师独立评价两线圈的并行采集能力,利用t检验对图像SNR和灰白质CNR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外实验中,新生儿头线圈的SNR高于成人头线圈,平均为成人头线圈的1.4倍,部分皮层表层区超过2倍。临床实验中,新生儿头线圈在双侧丘脑、基底神经节和额叶区域的图像SNR高于成人头线圈;新生儿头线圈在双侧丘脑、基底神经节与额叶白质的灰白质CNR高于成人头线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加速因子后,新生儿头线圈显示具有较高的并行采集能力。结论新生儿头线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颅脑的MRI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头线圈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龙 李祥林 +4 位作者 刘苗苗 郭蓉 宁洪宇 徐璐梦 刘泉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部轻微震颤,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行走、思维、睡眠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因无法活动而长期卧床,生活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部轻微震颤,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行走、思维、睡眠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因无法活动而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对疾病早期准确诊断有助于更好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定量MRI可以无创地提供PD脑组织内的神经元活动及多种代谢物的改变等丰富的信息,并获得异常的潜在生物学特征。本文将对定量MRI技术在P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上对PD的早期诊断、病变评估以及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神经黑色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心脏磁共振在左心衰竭病因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耿琦琦 刘晓飞 +4 位作者 田春梅 董立杰 陈亮 张林 于蒙蒙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70,共7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左心衰是HF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但HF病因繁多,明确潜在病因一直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能够无创评估心脏结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左心衰是HF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但HF病因繁多,明确潜在病因一直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能够无创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表征等多方面信息,已经成为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受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限制,CMR在对心脏细微结构和动态功能的精确评估上仍存在偏差,且对某些特定病理的检测敏感性仍需提高。本文就CMR新技术在HF病因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予以总结,旨在深入探讨不同病因导致的HF在CMR多种序列上的特征表现,以提高早期检出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依据,并有望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衰 心脏磁共振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病因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成善聪 曹新山 +1 位作者 王柱 韩新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在本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明确为IVCS且需要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试验组)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1.5 T飞利浦超导MRI检查,在自由稳态进动(balance fast field echo,B-FFE)序列图像基础上分别在下腔静脉、双侧髂外静脉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图上垂直扫描2D PC MRI序列,使用定量流量(quantitative flow,Q_FLOW)后处理软件得到血管垂直横切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MV值。所有2D PC MRI检查进行两次,通过分析两次扫描结果的一致性(Bland-Altman图)来验证序列稳定性;分别比较IVCS试验组与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评估IVCS患者髂总静脉受压对远端血流的影响;比较IVCS试验组(健侧髂外MV-患侧髂外MV)与对照组(右侧髂外MV-左侧髂外MV)髂外静脉MV差值,分析流速差诊断IVCS的效能;术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测量IVCS患者组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并与患侧髂外静脉MV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次2D PC MRI扫描结果一致性良好(P均<0.001);试验组患侧髂外静脉血液流速低于健侧(P<0.001),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18);使用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效能高,AUC为0.939(95%CI:0.887~0.991),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100.0%;术中CVC测量压力梯度结果与狭窄静脉远心端MV呈负相关(r=-0.951,P<0.001)。结论2D PC MRI定量分析IVCS患者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稳定、可靠,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特异性高,IVCS患者髂外静脉MV值与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符合伯努利原理,2D PC MRI可作为一种无创诊断IVCS及间接评估静脉血流压力的工具,为IVC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二维相位对比 血液流速 压力梯度 血管内介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泥鲁莹 张前 +3 位作者 鲍长金 于蒙蒙 张迪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6,共8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双心室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双心室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确诊为CAD的患者50例及健康受试者32名,后处理测量左、右心室常规心功能参数、整体应变参数,包括周向峰值应变(circumferential peak strain,PCS)、径向峰值应变(radial peak strain,PRS)、纵向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eak strain,PLS),以及左心室延迟强化百分比(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percentage,%LGE)。根据%LGE中位数值,将CAD患者分为%LGE≥6%组和%LGE<6%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对照组和不同患者组之间临床资料和CMR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右心室功能与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LGE<6%组相比,%LGE≥6%组左心室整体PCS、PRS、PLS、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右心室整体PLS均降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EDVi)、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nd-systolic volume index,ESVi)、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及%LGE均增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右心室整体PCS、PLS均与左心室整体PCS、PRS、PLS、EF呈正相关,与左心室EDVi、ESVi及%LGE呈负相关(r=-0.762~0.731,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右心室整体PCS与左心室整体PLS独立正相关(β=0.356,P=0.011),与左心室ESVi独立负相关(β=-0.362,P=0.010);右心室整体PLS与左心室整体PRS独立正相关(β=0.291,P=0.022),与%LGE独立负相关(β=-0.344,P=0.003)。结论即使右心室常规心功能参数无明显改变,CAD患者在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后左、右心室应变均受损。此外,右心室应变与左心室应变独立正相关,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程度独立负相关。CMR-FT能够为CAD患者心室功能损伤提供更早、更精准的信息,为早期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追踪技术 应变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抑郁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子豪 宋育儒 +3 位作者 苏红晓 孙进楠 伊伟 任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89,228,共7页
近年来,多模态MRI技术在医学影像中已成为极具潜力和广泛应用的前沿技术,通过整合多种成像方式,能够提供比单一模态更全面、更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为诊断抑郁症等缺乏客观生物标志物的精神疾病开辟全新路径。但多模态数据存在高纬度、异... 近年来,多模态MRI技术在医学影像中已成为极具潜力和广泛应用的前沿技术,通过整合多种成像方式,能够提供比单一模态更全面、更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为诊断抑郁症等缺乏客观生物标志物的精神疾病开辟全新路径。但多模态数据存在高纬度、异质性和模态之间数据关联复杂性等问题,这为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带来挑战。而深度学习技术凭借其强大的高维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自动从复杂的神经影像数据中提取中有价值的诊断特征,有望实现个体化的诊断与治疗,这一方法为高效、准确地处理复杂的多模态MRI数据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常用网络模型与多模态MRI序列的结合策略及在抑郁症中应用价值,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MRI研究提供深度学习模型的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抑郁症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影像组学瘤内及瘤周特征鉴别纤维型和非纤维型脑膜瘤的研究价值
7
作者 杨慧敏 李文鑫 +3 位作者 姜兴岳 王倩倩 张濬韬 刘新疆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7,共8页
目的探讨T2WI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ontrast enhanced T1 weighted imaging,CE-T1WI)瘤体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因素鉴别纤维型和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108例... 目的探讨T2WI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ontrast enhanced T1 weighted imaging,CE-T1WI)瘤体和瘤周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因素鉴别纤维型和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108例脑膜瘤患者,包括30例纤维型脑膜瘤、78例非纤维型脑膜瘤,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76)和测试集(n=32)。在训练集中,从T2WI、CE-T1WI序列的瘤体、瘤周中分别提取1132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方法(min-redundancy and max-relevance,mRMR)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子集,采用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T2WI瘤体、T2WI瘤周、CE-T1WI瘤体、CE-T1WI瘤周、(T2WI+CE-T1WI)瘤体、(T2WI+CE-T1WI)瘤周和(T2WI+CE-T1WI)瘤体+瘤周7种模型。通过单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有意义(P<0.05)的常规因素。然后,联合鉴别效能最佳的组学模型与常规因素生成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由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的净收益值评估该模型的临床应用效能。在测试集中验证其鉴别效能。结果T2WI瘤体、T2WI瘤周、CE-T1WI瘤体、CE-T1WI瘤周、(T2WI+CE-T1WI)瘤体、(T2WI+CE-T1WI)瘤周和(T2WI+CE-T1WI)瘤体+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925、0.803、0.837、0.872、0.902、0.894、0.908,在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652、0.812、0.700、0.725、0.700、0.816、0.729。T2WI瘤体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AUC在训练集、测试集中分别为0.92、0.65,出现过拟合;(T2WI+CE-T1WI)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值最高,该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建立(T2WI+CE-T1WI)瘤周组学模型与常规因素(T2WI信号强度和瘤周水肿)的联合模型鉴别效能有所提高,其在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9、0.82。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术前鉴别纤维型、非纤维型脑膜瘤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能。结论多模态MRI组学模型可有效鉴别纤维型及非纤维型脑膜瘤,联合常规因素后可进一步提升该模型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影像组学 分型 瘤周组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伦理学视域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爱英 夏吉凯 李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3期394-395,共2页
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医学伦理关系,这就需要从医学生抓起,除了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外,培育良好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医学伦理关系,这就需要从医学生抓起,除了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外,培育良好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人文素养;注重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增设人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文理念,浓郁校园文化;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医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祥林 殷志杰 +5 位作者 李建平 董艳军 邓大平 刘泉源 张迪 王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方法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SPECT放射性水污染防护系统。结果智能防护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 目的研制一种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方法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SPECT放射性水污染防护系统。结果智能防护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时防护SPECT放射性水污染,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低于3.7×102Bq/L。结论 SPECT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可实现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智能化、自动化,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水污染 放射性 放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凯迪 曹新山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0,共6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为典型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有关T2DM患者脑部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例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脑结构网络、动脉自旋标记、定量磁化率成像、神经血管...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为典型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有关T2DM患者脑部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例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脑结构网络、动脉自旋标记、定量磁化率成像、神经血管耦合等多模态MRI以及多模态MRI对T2DM伴认知障碍患者在人工智能和肠道菌群微生物方面的监测分析,是预测评估T2DM患者脑部损害的新兴方法。本文就多模态MRI在T2DM患者的脑结构、脑灌注、铁沉积、神经血管耦合、人工智能及肠道菌群微生物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予以总结,以期为揭示其神经生理机制,并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患者制订出最佳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望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肠道菌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前 姜兴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A图像具有高度稀疏的信号特性,因此将CS技术应用于MRA,可以加快采集速度并保证图像质量,有望在MRA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S技术在MRA中的应用,包括颅内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以及全身MRA等,阐述了CS技术在临床MRA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王世隆 田志玮 毛锡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3,195,共7页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影像学检查在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因其能从分子层面反映疾病生化特性,被...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影像学检查在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因其能从分子层面反映疾病生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本文综述了APT成像在乳腺癌诊断、组织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预测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为乳腺癌的分子成像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乳腺癌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膀胱癌分级及肌层浸润中的价值研究
13
作者 刘华琼 张晶晶 +2 位作者 张志卿 许万博 许昌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各参数值在预测高、低级别膀胱癌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各参数值在预测高、低级别膀胱癌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57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接受膀胱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检查(包括T2WI、IVIM-DWI及DWI),根据膀胱癌分化程度不同分为高级别膀胱癌组与低级别膀胱癌组;根据膀胱癌是否浸润膀胱壁肌层分为MIBC组与NMIBC组。分别由两名医师在IVIM-DWI(b=800 s/mm^(2))图像上对膀胱癌病灶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对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以及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进行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各参数值进行组合,计算各参数值独立以及联合后对膀胱癌不同级别及肌层浸润与否的预测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IVIM-DWI在预测膀胱癌高、低级别及肌层浸润性中的诊断价值,AUC的比较采用De Long检验。结果不同医师间和同一医师三次测量所测得的ADC值、D值、f值可重复性好(ICC范围0.916~0.991)。高级别膀胱癌组的ADC值、D值、f值分别为(1.403±0.575)×10^(−3)mm^(2)/s、(7.276±5.895)×10^(−3)mm^(2)/s、0.490±0.203,均小于低级别膀胱癌组[ADC值、D值、f值分别为(1.810±0.288)×10^(−3)mm^(2)/s、(19.522±6.274)×10^(−3)mm^(2)/s、0.873±0.174;P<0.001];MIBC组的ADC值、D值、f值分别为(1.382±0.334)×10^(−3)mm^(2)/s、(9.686±9.069)×10^(−3)mm^(2)/s、0.543±0.261,均小于NMIBC组[ADC值、D值、f值分别为(1.822±0.445)×10^(−3)mm^(2)/s、(18.116±6.490)×10^(−3)mm^(2)/s、0.842±0.193;P<0.001]。经De Long检验,高、低级别膀胱癌组中,ADC、D、f独立预测效能均低于ADC、D、f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AUC=0.774、0.822、0.801、0.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27、0.028);MIBC、NMIBC组中,ADC、D、f独立预测效能均低于ADC、D、f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AUC=0.568、0.595、0.623、0.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34、0.024)。结论IVIM-DWI的ADC值、D值、f值三个参数值联合对高、低级别膀胱癌以及MIBC、NMIBC的预测效能高于其独立预测效能,可用于术前预测膀胱癌级别以及有无膀胱壁肌层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分级 肌层浸润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高分辨直接MRI用于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
14
作者 常灿灿 褚志慧 +2 位作者 张振奇 张宇 乔龙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高分辨直接MRI用于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证实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的专科查体、经会阴超声(TPUS)、盆腔低分辨平扫MRI及瘘管高分辨直接MRI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高分辨直接MRI用于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证实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的专科查体、经会阴超声(TPUS)、盆腔低分辨平扫MRI及瘘管高分辨直接MRI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4种方法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内口、瘘管及肛周脓肿的效能。结果27例共存在51个内口、54个瘘管(括约肌间型30个、经括约肌型18个、括约肌外型及括约肌上型各3个)及18个肛周脓肿。高分辨直接MRI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内口效能(AUC=0.880)高于专科查体、TPUS及低分辨平扫MRI(AUC=0.553、0.687、0.687,P均<0.05),诊断瘘管效能(AUC=0.889)高于专科查体及TPUS(AUC=0.556、0.694,P均<0.05)而与低分辨MRI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833,P>0.05),诊断肛周脓肿效能(AUC=0.971)高于专科查体(AUC=0.549,P<0.05)而与TPUS及低分辨MRI平扫相当(AUC=0.745、0.858,P均>0.05)。结论过氧化氢高分辨直接MRI有助于诊断复杂性或复发性肛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过氧化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爱英 夏吉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89,共3页
作为医疗事业的源头,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疗人才的重任。它不仅要教会学生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优秀医疗人才,其中医疗人才的医患沟通能力便是一项重要内容。故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 作为医疗事业的源头,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疗人才的重任。它不仅要教会学生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优秀医疗人才,其中医疗人才的医患沟通能力便是一项重要内容。故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把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状况和培养机制,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患沟通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儿童症状性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房俊芳 狄宁宁 +3 位作者 董景敏 李潇潇 穆新暖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6,共6页
儿童是癫痫的好发人群,由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所以病因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处理能减少儿童中枢神经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脑功能。根据有无明显抽搐可将癫痫分为惊厥性和非惊厥性,而非惊厥... 儿童是癫痫的好发人群,由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所以病因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处理能减少儿童中枢神经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脑功能。根据有无明显抽搐可将癫痫分为惊厥性和非惊厥性,而非惊厥性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明确诊断需要依靠脑电图(癫痫样或节律性放电)。随着影像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明确癫痫病因、定位癫痫病灶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功能成像检查方式也使得早期评估癫痫的脑功能变化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症状性儿童癫痫的MRI及其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融合应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 T MR GluCEST成像评估抑郁症模型鼠疗效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张洁 聂泰明 +5 位作者 郑蕾 黄德龙 徐洋洋 齐凯 张树平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氟西汀(fluoxetine)给药组(CUMS-fluoxetine)。每组12只大鼠。采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PT)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使用7.0 T小动物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及GluCEST序列,用Matlab软件测定海马区Glu相对浓度值。将CUMS组与正常对照组、CUMS-fluoxetine组与CUMS组分别比较,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评估给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延长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减少,CUMS-fluoxetine组糖水偏爱率提高、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减少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增加。(2)GluCEST测定值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升高(左侧P<0.001,右侧P=0.014);与CUMS组相比,CUMS-fluoxetine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减低(左侧P=0.002,右侧P=0.025);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右侧海马区Glu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fluoxetine组海马区Glu浓度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7.0 T MR GluCEST成像技术能够无创性定量反映抑郁症模型鼠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Glu浓度变化,为临床评估抑郁症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 海马 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巩贺 任庆发 +4 位作者 徐东昊 殷志杰 王静 徐璐梦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6,共5页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尽管大多数早产儿未有明显脑结构损伤,但后期仍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较高的问题,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早产扰乱了正常脑发育进程所致。近年对早产儿脑发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但小脑在协调运动...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尽管大多数早产儿未有明显脑结构损伤,但后期仍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较高的问题,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早产扰乱了正常脑发育进程所致。近年对早产儿脑发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但小脑在协调运动、学习及认知功能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目前有关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相对较少。MRI是一种可在活体状态下提供有关脑体积、功能和代谢等信息的成像技术,对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MRI技术在评估早产儿小脑发育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寻找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早产儿小脑发育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磁共振成像 小脑 脑发育 脑结构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ALPS在脑类淋巴系统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训玲 王承炎 +4 位作者 刘华琼 李承龙 狄宁宁 姜兴岳 许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中的GS功能改变,它在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认知障碍及预测预后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GS、DTI-ALPS方法与应用优势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预测影响预后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疗效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娅楠 祖涵瑜 +3 位作者 韩慧婷 王玉堂 黄俊霖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38例(52个结节),将其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术前患者均行3.0 T 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b值取0、800 s/mm^(2))和DCE-MR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_(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的ADC、K_(ep)、V_(e)、K^(tran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K^(trans)独立诊断模型及ADC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组平均ADC值、K^(trans)值、K_(ep)值分别为(1.659±0.370)×10^(-3)mm^(2)/s、(0.427±0.214)min^(-1)、(0.966±0.225)min^(-1),恶性结节组平均ADC值、K^(trans)值、K_(ep)值分别为(1.182±0.195)×10^(-3)mm^(2)/s、(0.178±0.073)min^(-1)、(0.600±0.248)min^(-1)。良性结节组的ADC、K^(trans)、K_(ep)值均高于恶性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和K^(tran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单独ADC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5、单独K^(trans)值AUC为0.827。ADC值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AUC为0.973,较二者单独应用明显增高,联合诊断模型诊断效能最高。经DeLong检验,联合诊断模型与单独K^(trans)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敏感度为97.3%,较ADC、K^(trans)更高,特异度为84.6%,较ADC值更高。结论ADC值和K^(trans)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重要参数,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LOGISTIC回归 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 定量参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