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机器学习在抑郁症脑网络机制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泗琪 孙思宇 +3 位作者 朱海静 宓为峰 高玉军 崔明湖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准确理解其发病机制并实现精准诊疗至关重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准确理解其发病机制并实现精准诊疗至关重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为抑郁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揭示抑郁症脑网络机制及辅助诊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该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异质性高、多中心标准化不足、对脑网络动态特性挖掘不深以及临床转化路径尚未打通等局限。本文系统梳理了fMRI与机器学习在抑郁症脑网络机制与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未来应致力于推动多中心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与处理、整合多模态神经影像信息、引入动态图神经网络等先进模型以刻画脑网络的时序演化规律,旨在为突破当前研究瓶颈、构建基于脑网络的抑郁症精准诊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前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脑网络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流感样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中的心理干预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文花 崔文波 +4 位作者 邹文爽 韩秀蕴 林学英 杨宗玲 孙苏颖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时的心理问题及疗效观察。方法:在入院时随机抽查100例发热大学生,对42例心理异常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采用SCL-90、SAS及SDA心理测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后SCL-90、SAS及SDA...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时的心理问题及疗效观察。方法:在入院时随机抽查100例发热大学生,对42例心理异常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采用SCL-90、SAS及SDA心理测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后SCL-90、SAS及SDA心理测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对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的人群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发热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成瘾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花蓉 武晓锐 方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6-450,共5页
该研究试图从注意偏向角度研究手机成瘾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机制,旨在揭示手机成瘾大学生与正常使用手机大学生在面对手机相关词语和中性刺激时的注意特点及其机制,以期为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首先利用手机成... 该研究试图从注意偏向角度研究手机成瘾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机制,旨在揭示手机成瘾大学生与正常使用手机大学生在面对手机相关词语和中性刺激时的注意特点及其机制,以期为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首先利用手机成瘾量表筛选出手机成瘾被试,然后采用点探测范式探求其存在这种注意偏向模式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发现,手机成瘾水平对大学生手机相关词语注意偏向是有影响的,不同手机成瘾水平者的注意模式不同,手机成瘾者对手机相关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正常使用手机者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成瘾 注意偏向 点探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调控焦虑样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逸 杨璐 +3 位作者 彭劲涛 蒋宇婷 孙丰蛟 崔明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5-569,共5页
焦虑障碍、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三者联系密切,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在调控焦虑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研究结果表明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多条神经投射环路,这些环路可分别对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焦虑样行... 焦虑障碍、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三者联系密切,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在调控焦虑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研究结果表明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多条神经投射环路,这些环路可分别对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焦虑样行为起调控作用;多巴胺是VTA主要神经递质,可通过多巴胺D_1和D_2受体调控焦虑;此外,VTA中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在调控焦虑中也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临床影像学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组多巴胺能VTA结构完整性低于健康对照组。目前,关于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调控焦虑样行为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中,更深入地探索将进一步阐明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为焦虑障碍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 神经环路 神经递质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