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对发育迟滞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崔静 邸卫华 +5 位作者 李燕 王金燕 毕锋莉 王万胜 王德强 邵翠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89-2692,共4页
背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诊断为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明显增多,逐渐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但是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项目较为单一且治疗效果缓慢,很多文献报道了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中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功... 背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诊断为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明显增多,逐渐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但是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项目较为单一且治疗效果缓慢,很多文献报道了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中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但是针灸是有创治疗,家长与患儿不易接受。穴位按摩有效地规避了针灸的缺点,因此探讨穴位按摩对语言及智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对发育迟滞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发育迟滞患儿15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80例和干预组7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语言训练、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干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测评。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第1次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为中期评估,于6个疗程后进行第2次评估为末期评估。结果6个疗程后,干预组患儿语言功能、智力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发育商(DQ)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DQ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3个疗程、6个疗程后,干预组患儿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DQ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明显改善发育迟滞患儿的语言功能及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展障碍 发育障碍 穴位按压 语言疗法 康复 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任彩丽 付娟娟 +15 位作者 王红星 夏楠 蔡德亮 伊文超 金娟 刘守国 陈伟 潘化平 苏敏 项洁 王德强 万春晓 冯玲 沈光宇 吴传军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临床路径联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143)和常规康复组(...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临床路径联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143)和常规康复组(n=143)。临床路径组入组后进入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及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一般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分别于入组前和临床路径介入后第三周末(即出院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MBI后-MBI前)(/100-MBI前)×100%)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FMA后-FMA前)/(100-FMA前)×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在急性脑梗塞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勋 吴跃坤 +1 位作者 刘淑云 邓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5-86,共2页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在急性脑梗塞康复中的应用梁勋1吴跃坤1刘淑云1邓国志1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是近十年兴起的新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院自1995年应用该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急性...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在急性脑梗塞康复中的应用梁勋1吴跃坤1刘淑云1邓国志1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是近十年兴起的新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院自1995年应用该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30例,取得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康复 激光疗法 血管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癌痛模型脊髓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4
作者 李海伦 张璇 +2 位作者 田思涵 徐英江 邵翠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2,共9页
目的 通过鉴定小鼠肝癌痛模型脊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深入探讨肝癌痛的潜在机制,并寻找肝癌痛治疗的潜在靶点,以期为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Hepa1-6细胞接种到小鼠皮... 目的 通过鉴定小鼠肝癌痛模型脊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深入探讨肝癌痛的潜在机制,并寻找肝癌痛治疗的潜在靶点,以期为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Hepa1-6细胞接种到小鼠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小鼠肝内接种瘤块组织建立肝癌痛小鼠模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对胸脊髓全蛋白进行分析。DEPs采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验证。结果 肝癌痛小鼠表现出竖毛、探索行为减少和腹部间歇性收缩。在5393个蛋白中共鉴定出89个DEPs,其中上调41个,下调48个。GO富集分析表明,DEPs主要参与分解代谢过程、内质网功能和共翻译转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KEGG通路涉及细胞分解代谢过程、信号转导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翻译折叠、疾病、氨基酸代谢等一系列通路。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受体表达蛋白5(receptor expressed proteins5,REEP5)、基质交感分子2(matrix sympathetic molecule2,STIM2)、溶酶体表面膜蛋白1(lysosome surface facial membrane protein1,LAMTOR1)等内质网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验证编码上述蛋白的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本研究为了解肝癌痛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揭示了内质网相关蛋白在肝癌痛中的重要作用,为癌症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肝痛 脊髓 内质网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恐惧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激活的影响
5
作者 段碧璇 张宇璇 +1 位作者 马裴 李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14,共9页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肌肉激活强度,探究运动恐惧程度对KOA患者下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KOA患者作为试验组,基于TSK-17量表评分判别...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肌肉激活强度,探究运动恐惧程度对KOA患者下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KOA患者作为试验组,基于TSK-17量表评分判别性问题分为高恐惧组(n=16)和低恐惧组(n=14),同时选取14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无线sEMG测试系统收集受试者不同肌肉sEMG信号。测试任务包括常速行走、上楼、下楼。通过计算EMG信号的均方根值,将肌肉激活信号归一化至最大自主收缩,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肌肉激活水平。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计算变量与TSK-17量表评分之间关系。结果 常速行走时,高恐惧组健侧与患侧相比,股直肌(P<0.05)、股内侧肌(P<0.01)、股外侧肌(P<0.01)的激活增强;上楼和下楼时,高恐惧组健侧与患侧相比,股直肌(P<0.01)、股内侧肌(P<0.01)、股外侧肌(P<0.01)的激活也显著增强。常速行走时,与低恐惧组、对照组患侧/非优势侧和健侧/优势侧相比,高恐惧组股直肌(P<0.05)的激活明显增强;上楼时,与低恐惧组、对照组患侧/非优势侧和健侧/优势侧相比,高恐惧组股直肌(P<0.05)的激活增强。下楼时TSK-17量表得分与健侧股直肌的激活程度呈最显著的正相关性(r=0.95,P<0.01)。结论 运动恐惧可以明显影响患者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肌肉激活情况,特别是对功能要求较高的下楼。因此,在治疗KOA的同时一定注意心理因素的干预,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运动恐惧 下肢 肌肉激活 表面肌电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疗法联合肌电图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冯真真 李敏敏 +2 位作者 孙建 郭萌 李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 分析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联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ETNS)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6例... 目的 分析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联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ETNS)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6例)及观察组(26例)。在治疗前(入组当天)及治疗后(入组后5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UE)、躯干损伤量表(TIS)、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时间(TS)及-功能能力(FS)、中文版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UE评分、TIS评分、WMFT-FS评分、S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观察组治疗后WMFT-T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9.42±11.65)分vs(46.12±11.89)分,P=0.045]。结论 LLLT联合ETNS在改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激光疗法 电刺激疗法 肌电描记术 上肢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关节本体感觉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游飞 王德强 +1 位作者 薄智慧 刁新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5-808,共4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脑卒中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65%,其中又以本体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最高,约占47.7%,因上肢功能康复的时间及效果要远远落后于下...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脑卒中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65%,其中又以本体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最高,约占47.7%,因上肢功能康复的时间及效果要远远落后于下肢,其中肩关节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又使脑卒中后肩关节本体感觉康复成为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障碍 脑卒中后 肩关节 上肢功能康复 人类健康 高发病率 高复发率 关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疗法在手足口病并发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毕锋莉 贾竹亭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德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1,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及急性迟缓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并发症[4],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瘫痪 神经系统并发症 手足口病 侧下肢 柯萨奇病毒A16型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应用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因素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足底压力中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裴文斌 张皓 +3 位作者 王珊珊 吴熙芃 薛志东 李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9-1145,共7页
目的 分析患者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早期与术后1年在视觉因素影响下足底压力中心面积(center of pressure area,COPA)和压力中心速度(center of pressure speed,COPS)等参数的变化。方法... 目的 分析患者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早期与术后1年在视觉因素影响下足底压力中心面积(center of pressure area,COPA)和压力中心速度(center of pressure speed,COPS)等参数的变化。方法 纳入ACLR患者17例,于术后早期和术后1年测试足底COPA和COPS等数据;匹配17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睁、闭眼不同视觉状态站立平衡测试,对各测量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双足站立测试时,短期组COPA和COPS在睁眼和闭眼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组COPS睁眼和闭眼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健侧站立时,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侧站立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站立睁眼条件下,长期组COPA高于短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COPS低于短期组和长期组(P<0.01)。健侧站立闭眼条件下,对照组COPA低于短期组和长期组,对照组COPS低于长期组(P<0.01)。双足睁眼与双足闭眼之间、双足睁眼与伤侧睁眼之间、健侧睁眼和伤侧睁眼之间、健侧闭眼和伤侧闭眼之间在COPA和COPS上均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对ACLR患者站立位压力中心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视觉对姿势稳定控制有重要影响。术后1年患者双足和单足站立时对比正常人稳定性波动较大,提示在临床上要加强术后长期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并对开展长期评估和制定精准训练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防止术后长时间功能退化和降低再次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压力中心面积 压力中心速度 本体感觉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海萌 付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Ⅳ)可否进一步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修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单独细胞组、细胞+药物组,后3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单独细胞组、细胞+药物组尾静...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Ⅳ)可否进一步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修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单独细胞组、细胞+药物组,后3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单独细胞组、细胞+药物组尾静脉注射1 ml BM-MSCs悬液,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细胞+药物组灌胃给予AsⅣ50 mg/(kg·d),模型组与单独细胞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7 d后,进行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尼氏染色、炎症因子、p-STAT-3及STAT-3蛋白检测。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升高,脑组织明显受损,海马区锥体细胞缺失,TNF-α与IL-1β浓度明显升高,p-STAT-3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模型组,细胞组与细胞+药物组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海马区锥体细胞增多,TNF-α与IL-1β浓度降低,p-STAT-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细胞+药物组较细胞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AsⅣ可进一步增强BM-MSCs修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降低p-STAT-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芪甲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郭萌 张凌楠 +1 位作者 冯真真 李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2-1478,共7页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腭托组行佩戴腭托及康复生理法训练(不包括克服鼻音化的训练),单纯训练组仅行康复生理法训练,疗程20d。2组患者行腭咽部侧位X线片(摄静止及发/i/音像各1张)测量,行鼻流量检测仪测试鼻流量,测定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结果: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软腭动度角减小,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增大。腭托组软腭动度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软腭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及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较前明显减小,鼻流量明显减少,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发音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加快,言语清晰度明显改善,佩戴腭托并训练即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腭托是一种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鼻音化的有效手段,亦可改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咽部侧位X线片 鼻流量 康复生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