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与头颈部鳞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凌楠 周思远 +1 位作者 刘晓燕 王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关的HNSCC不仅具有预后良好的独特临床特点,而且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紧密互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HPV及其诱发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在HNSCC的发病、进展、治疗及转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HPV阳性HNSCC的免疫逃逸机制,探讨HPV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与宿主适应性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本文将分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改善HPV相关HNSCC预后方面的潜在价值,并评估免疫分析在预后预测中的潜在应用。此外,我们将针对性地讨论HPV相关HNSCC的新兴免疫治疗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针对HPV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在HNSCC,特别是免疫反应活跃的口咽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与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栋 李言君 +1 位作者 付爱丽 薛江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溃疡期CD4+CD25+Foxp3+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7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和IL-1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IL-17在RAU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在RAU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调节性T细胞 IL-17 流式细胞术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蒋英英 胡温庭 +2 位作者 张娟娟 孙岩 高玉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能力,巩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06—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 目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能力,巩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06—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讲出去"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试验组的课堂、课后评价以及两组的期终考试和实习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课堂、课后评价结果表明,"讲出去"教学方式被学生普遍认可,能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的能力;期终考试和实习考核成绩均显示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讲出去"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口腔健康宣教的能力,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R-1与TGF-β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立荟 李言君 +3 位作者 于平 付爱丽 薛江楠 刘玉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研究LAIR-1和TGF-β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AIR-1和TGF-β对OL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AIR-1在OLP患者(n=22)和健康人(n=22)外周血Treg上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TGF-β的水平... 目的:研究LAIR-1和TGF-β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AIR-1和TGF-β对OL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AIR-1在OLP患者(n=22)和健康人(n=22)外周血Treg上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TGF-β的水平。结果:OLP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上LAIR-1阳性率高于健康人,TGF-β的水平亦高于健康人,LAIR-1在CD4+Foxp3+Treg上的表达水平和TGF-β的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LAIR-1和TGF-β在OL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提示LAIR-1和TGF-β可能参与了OLP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调节性T细胞 LAIR-1 TGF-Β 流式细胞术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差异表达MicroRNAs的筛选 被引量:6
5
作者 高胜男 李言君 +3 位作者 李建卫 崔彩云 李焕焕 王雯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用基因芯片筛选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部位黏膜组织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并预测其相关靶基因。方法:采集糜烂型OLP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各3例,提取总RNA后,用Cyanine 3-pCp标记,标准条件下标记好的探针在Agilent微... 目的:用基因芯片筛选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部位黏膜组织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并预测其相关靶基因。方法:采集糜烂型OLP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各3例,提取总RNA后,用Cyanine 3-pCp标记,标准条件下标记好的探针在Agilent微阵列上杂交,Agilent微阵列扫描仪扫描芯片,使用Agilent 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分析数据,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miRNAs。采用miRNAs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s的靶基因。结果:糜烂型OLP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提取的总RNA均符合芯片杂交要求,RNA完整性评分1.8~2.0;筛选获得159个与糜烂型OLP相关的miRNAs,其中12个miRNAs表达上调,147个miRNAs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miR-206的预测靶基因中5个与糜烂型OLP相关。结论:筛选得到的糜烂型OLP病损黏膜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能与糜烂型OLP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MICRORNAS MIRNA芯片 miR-206 miR-13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下菌斑中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姜明露 范志伟 +4 位作者 刘春霞 马向瑞 王文龙 崔彩云 王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0-848,共9页
目的:探讨特殊微生物群落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70岁受试者40人分别为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CP.T2DM,n=15)、中重度牙周炎组(CP,n=15)、健康人组(N,n=10)。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牙周临床... 目的:探讨特殊微生物群落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70岁受试者40人分别为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CP.T2DM,n=15)、中重度牙周炎组(CP,n=15)、健康人组(N,n=10)。记录受试者基本信息、牙周临床指标及血糖等,收集(n=40)龈下菌斑,提取样本DNA,用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进行基因测序,用Uparse、SPSS等相应软件分析龈下菌斑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特征及功能。结果:测序筛选得到共聚类为22个门、30个纲、73个目、129个科、265个属、481个种水平物种。Beta多态性分析显示CP.T2DM组和CP组样本物种组成更相似。3组间Alpha多态性分析显示CP.T2DM组和CP组中的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显著高于N组(P<0.01)。3组间Venn图分析结果显示CP.T2DM组龈下菌斑的物种丰富程度最高,CP组次之,N组最低。在属水平,Klebsiella和Bifidobacterium在CP.T2DM组中均显著大于CP组和N组(P<0.05),在CP组与N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在种水平,CP.T2DM组中的Capnocytophaga leadbetteri显著大于CP组和N组(P<0.05),在CP组与N组中无显著性差异。CP.T2DM、CP及N组间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CP.T2DM组龈下菌群的物种丰富程度高于CP组和N组。结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中Klebsiella、Bifidobacterium、Capnocytophaga leadbetter的增加可能与T2DM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牙周炎 2型糖尿病 龈下菌斑 微生物群落 16Sr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恬 崔彩雯 +3 位作者 张先娟 王爱芹 张燕 李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追踪观察至其分娩,并记录生产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孕妇牙周病早产发生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孕妇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酶Ⅰ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继军 王晶 +2 位作者 张燕 王青山 王爱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酶Ⅰ(ArgⅠ)rs2781666 G/T基因型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MSP)、冠心病(C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MSP患者50例(MSP组)、CHD患者46例(CHD组)、MSP伴CHD患者42例(MSP+CHD组)与50例同族健康对照组(HC)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 目的:探讨精氨酸酶Ⅰ(ArgⅠ)rs2781666 G/T基因型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MSP)、冠心病(C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MSP患者50例(MSP组)、CHD患者46例(CHD组)、MSP伴CHD患者42例(MSP+CHD组)与50例同族健康对照组(HC)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PFLP)对ArgⅠrs2781666 G/T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其在4组间检出率的差别。结果:ArgⅠrs2781666等位基因T在CHD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在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gⅠrs2781666等位基因T可能是CHD的一个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精氨酸酶I(Arg I)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树脂与牙体之间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蒙蒙 王青山 +1 位作者 王爽 李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2,309,共4页
目的检测自制纳米羟磷灰石(NHA)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边缘密合性。方法健康离体前磨牙30颗制备Ⅰ类洞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NHA复合树脂(A组)、卡瑞斯玛复合树脂(B组)、玻璃离子水门汀(C组)充填修复,经冷热循环实验后,采用2%亚甲基... 目的检测自制纳米羟磷灰石(NHA)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边缘密合性。方法健康离体前磨牙30颗制备Ⅰ类洞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NHA复合树脂(A组)、卡瑞斯玛复合树脂(B组)、玻璃离子水门汀(C组)充填修复,经冷热循环实验后,采用2%亚甲基蓝染料渗入法观察充填材料与牙体洞壁间边缘微渗漏的情况。结果 A、B、C组染料的渗漏深度分别为(1.20±0.81)、(1.94±0.70)、(1.73±0.54)mm,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渗漏程度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牙体修复材料,NHA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磷灰石 边缘封闭性 黏结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防龋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继军 王爱芹 +1 位作者 王栋 李言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对龋病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方法:用45只Wistar大鼠建立人工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化钠组和光动力组3组,观察各组实验动物一般生物学特征和牙周组织病理变化;通过Keyes龋齿评分,观察各组龋病发生、发展情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对龋病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方法:用45只Wistar大鼠建立人工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化钠组和光动力组3组,观察各组实验动物一般生物学特征和牙周组织病理变化;通过Keyes龋齿评分,观察各组龋病发生、发展情况。结果:光动力组大鼠牙周组织无损害,Keyes记分结果显示,光动力组窝沟釉质龋、牙本质浅龋和牙本质深龋的龋齿计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氟化钠组(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抑制大鼠龋齿的发生发展,其效果优于氟化钠,对牙周组织无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龋齿 变形链球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离子粘固剂在夹层修复中的微漏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青山 刘明叶 +1 位作者 梅香 舒静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20-521,共2页
目的:测试G IC与牙本质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之间的密合性。方法:将56颗颊面制备好牙本质窝洞的成人磨牙随机分为数目相同的A、B两组,用不同方法处理牙本质窝洞后分别充填G IC;用G IC制成的窝洞56个分为C、D两组,分别经酸蚀和未经酸蚀处理... 目的:测试G IC与牙本质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之间的密合性。方法:将56颗颊面制备好牙本质窝洞的成人磨牙随机分为数目相同的A、B两组,用不同方法处理牙本质窝洞后分别充填G IC;用G IC制成的窝洞56个分为C、D两组,分别经酸蚀和未经酸蚀处理后充填复合树脂,所有标本经2%亚甲兰液染色24 h后颊舌向剖开,立体显微镜下观测颜料渗入深度。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其微漏深度不同,G IC与牙本质的密合性优于与复合树脂的密合(P<0.01)。结论:夹层技术能增强边缘密合性,酸蚀及EDTA处理后微漏深度变浅(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C 光固化树脂 夹层技术 微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期和pH值对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敏 闫嘉惟 +1 位作者 刘娅玲 郝玉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检测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在不同生长期和p H值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生长期和p H值对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调控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因素。方法收集不同生长期(对数生长早期、对数生长中期、对数生... 目的检测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在不同生长期和p H值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生长期和p H值对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调控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因素。方法收集不同生长期(对数生长早期、对数生长中期、对数生长晚期、稳定期)及不同p H值(7.0和5.5)条件下培养的格氏链球菌野生株ATCC35105细胞,常规方法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以细菌的16S r RNA为内参照,分别测定atl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格氏链球菌在不同生长期及p H值下atl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FQPCR结果发现,atlS基因表达从对数生长早期到稳定期逐步升高,中性条件下atlS基因表达高于酸性条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受细菌生长期和p 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链球菌 atlS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失活恒牙牙髓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呈利 崔秀英 +2 位作者 彭先华 蔡军 惠敏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1期16-16,共1页
临床资料 1.龋病去腐、制洞过程中意外露髓牙25个。 2.急性牙髓炎;Ⅰ组,开髓后无渗出,或轻微渗出,进行冲洗或安抚后即止的牙齿191个;Ⅱ组,开髓后有明显渗出,安抚或冲洗后不能制止的牙齿27个。
关键词 龋病 牙髓炎 亚砷酸 恒牙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不同器械清除根管充填材料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凤霞 谭红 +1 位作者 李言君 荣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通过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镍钛器械、超声器械及手用不锈钢器械清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的效率。方法:收集椭圆形下颌单根管前磨牙,经K3镍钛器械冠向下法预备、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选取具有椭圆形根管的牙齿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 目的:通过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镍钛器械、超声器械及手用不锈钢器械清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的效率。方法:收集椭圆形下颌单根管前磨牙,经K3镍钛器械冠向下法预备、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选取具有椭圆形根管的牙齿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手用H锉器械、机用K3器械、Mtwo器械、R-Endo器械、超声P5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并通过自带软件计算各组根管中充填物清除前后的体积,进一步计算不同器械清除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百分率,同时记录各个器械清除根管内充填物所用的时间。结果:手用H锉器械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率大于Mtwo器械、超声P5,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用器械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率与机用K3器械、R-Endo器械无统计学差异(P>0.05)。操作时间方面,手用H锉器械组操作时间长于其余4组,与其余4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椭圆形根管内,使用机用镍钛器械可以减少操作时间,但是并不能减少残留的根管充填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器械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根管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萎缩性腮腺再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月端 左金华 +4 位作者 丁长玲 朱玉红 王丽芳 宋冰 王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萎缩性腮腺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2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实验组大鼠腮腺主导管,分别于结扎7 d(A组)、14 d(B组)后实现腮腺导管再通,并于再通后第0、3、5...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萎缩性腮腺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2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实验组大鼠腮腺主导管,分别于结扎7 d(A组)、14 d(B组)后实现腮腺导管再通,并于再通后第0、3、5、7、10、14、21、28天处死大鼠获取新鲜腮腺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腮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腮腺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两实验组在腮腺导管结扎第7、14天,腺泡凋亡,导管细胞增殖,同组P53相对表达量高于PCNA;随着再通时间延长,腺泡细胞逐渐增多,A组在导管再通后第3天、B组在导管再通后第5天,PCNA和P53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后PCNA和P53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A组于再通后第21天、B组于再通后第28天接近对照组。结论腮腺导管结扎后,P53相对表达量增多,诱导腮腺腺泡凋亡;导管再通后,PC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多,达峰值后减少,可促进腺泡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萎缩 再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5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5在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再通后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学敏 孙长华 +4 位作者 朱玉红 王晶 杨勇 丁长玲 左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腮腺在不同的导管结扎时间点再通后的再生能力,探讨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腮腺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腮腺主导管,分别在结扎7d(A组)、结扎14d(B... 目的:研究大鼠腮腺在不同的导管结扎时间点再通后的再生能力,探讨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腮腺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腮腺主导管,分别在结扎7d(A组)、结扎14d(B组)、结扎21d(C组)再通后取不同时间点(0、1、3、5、7、10、14、21、28d)腮腺标本,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腺体组织的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等方法研究AQP5和PDCD5在腮腺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腮腺主导管结扎再通后3组均出现腺体再生现象,结扎7d和14d组的腮腺再通后AQP5表达逐渐增多,可分别在再通后第14天和第21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结扎21d组,在再通28d后仍未能完全恢复。PDCD5在腺体再通后随导管的凋亡出现增高趋势,3组分别在再通后第5天、第10天、第14天达到最高水平,B组峰值最大,C组其次,A组峰值最小。结论: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时间越久,其再生能力越差,AQP5的表达是腮腺组织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腺体再生过程中导管样结构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主导管再通 水通道蛋白5 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0b-5p调控IL-1β诱导人牙龈上皮细胞粘附和迁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禹翠翠 叶潇元 +3 位作者 董志恒 王爱芹 高艳 高玉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miR-450b-5p对炎症因子IL-1β调控人牙龈上皮细胞(HGEs)粘附与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GEs,在对数生长期饥饿培养12 h,5 ng/mL IL-1β刺激3 h,RNAiso Plus提取总RNA,进行small RNA测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miR-450b-5p对炎症因子IL-1β调控人牙龈上皮细胞(HGEs)粘附与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GEs,在对数生长期饥饿培养12 h,5 ng/mL IL-1β刺激3 h,RNAiso Plus提取总RNA,进行small RNA测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细胞划痕实验观察IL-1β调控HGEs迁移;转染miR-450b-5p mimic、inhibitor和NC慢病毒质粒,qRT-PCR检测IL-1β调控HGEs中miR-450b-5p、Integrinβ6(ITGβ6)、Lamininγ2(LAMC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和qRT-PCR示IL-1β诱导miR-450b-5p表达降低;IL-1β诱导ITGβ6、LAMC2和MMP-9表达升高;过表达miR-450b-5p抑制ITGβ6、LAMC2和MMP-9基因表达,部分挽救IL-1β诱导的ITGβ6、LAMC2和MMP-9表达升高,敲低miR-450b-5p则出现相反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示过表达miR-450b-5p抑制IL-1β诱导的HGEs迁移。结论:miR-450b-5p抑制IL-1β诱导HGEs粘附与迁移,提示miR-450b-5p对维持HGEs稳定、抑制细胞迁移以及保护牙龈上皮屏障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微小RNA-450b-5p 层粘连蛋白γ2 整合素β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转位瓣修复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汝兵 杨栋 +1 位作者 刘敏 刘玉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病损体积大的牙龈瘤可贯通颊舌侧,手术切除后常发生附着龈变窄、根面裸露等并发症。本文报道利用颊舌侧间隙腭侧转位瓣即刻修复牙龈瘤切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区1例。
关键词 带蒂转位瓣 牙龈瘤 根面裸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阻塞性萎缩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及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月端 左金华 +5 位作者 唐学敏 王晶 朱玉红 王丽芳 丁长玲 毛玉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究大鼠腮腺萎缩再生过程的规律。方法:结扎198只Wistar大鼠保侧腮腺主导管7(A组)、14(B组)、21 d(C组)(n=66)后分别实现导管再通,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荧光检测观察再通后第0、1、3、5、7、10、14、21、28、60、9... 目的:探究大鼠腮腺萎缩再生过程的规律。方法:结扎198只Wistar大鼠保侧腮腺主导管7(A组)、14(B组)、21 d(C组)(n=66)后分别实现导管再通,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荧光检测观察再通后第0、1、3、5、7、10、14、21、28、60、90 d(记为A_0……A_(90)、B_0……B_(90)、C_0……C_(90),n=6)腮腺组织萎缩再生规律。另取6只鼠不结扎为对照组。结果:导管再通第0天,腺泡萎缩,导管扩张,管腔增大,PCNA、P53表达量以及细胞凋亡比例较正常对照组高,随后逐渐增多,并于A3、B5天达到最高值,后逐步减少,至A14、B21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腺体组织结构恢复正常,而C组未见明显恢复。结论:腮腺导管结扎7、14 d后实现再通,腺体可完全恢复;结扎21 d后,则不能完全恢复甚至完全不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法(IHC) HE染色法 Tunel荧光检测 腮腺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