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性载mNGF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外磁场引导下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立军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3 位作者
宗强
王帅
王亮
倪东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索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m NGF微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以PLGA为包覆材料,制备载Fe_3O_4和m NGF纳米微粒悬浮液,进行表征。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成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性纳米NGF微粒悬浮...
目的探索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m NGF微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以PLGA为包覆材料,制备载Fe_3O_4和m NGF纳米微粒悬浮液,进行表征。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成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性纳米NGF微粒悬浮液,A组左下肢外磁场引导2h,B组不施加外磁场;C组每周仅尾静脉注射同含量的NGF溶液。模型建立2个月测定坐骨神经指数(SFI),行左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坐骨神经切片HE染色观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A组的再生神经的排列及密度均好于B组和C组。结论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NGF微粒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载NGF微粒
外磁场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徒手复位在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疗效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楠
马明亮
+2 位作者
刘宏智
赵冬阳
王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
目的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位(观察组),31例采用徒手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AO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3例术中行切开复位,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3.35±2.34)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81±0.89)个月,发生膝关节僵硬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6.45±5.10)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16±0.87)个月,发生膝内翻2例,膝关节僵硬2例。术后1年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优20例,良6例,优良率96.30%。对照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6.77%。结论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备透视次数少、复位效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下肢轴向牵引器
闭合复位
内固定
钢板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型患者脑结构改变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静
刘莹莹
+1 位作者
宗强
张雪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1523,共3页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睡眠疾病,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研究通常认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除此之外还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症状。患...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睡眠疾病,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研究通常认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除此之外还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症状。患者往往在睡眠或小睡之后可获得暂时的清醒,但随着睡眠发作次数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猝倒
神经影像学
结构改变
患者
睡眠疾病
终身性疾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性载mNGF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外磁场引导下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立军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宗强
王帅
王亮
倪东馗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
医院
骨科
滨州医学院
烟台
附属
医院
创伤
骨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卫计委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5KZ094)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科研计划项目(编号:BY2016-KJ37)
文摘
目的探索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m NGF微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以PLGA为包覆材料,制备载Fe_3O_4和m NGF纳米微粒悬浮液,进行表征。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成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性纳米NGF微粒悬浮液,A组左下肢外磁场引导2h,B组不施加外磁场;C组每周仅尾静脉注射同含量的NGF溶液。模型建立2个月测定坐骨神经指数(SFI),行左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坐骨神经切片HE染色观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A组的再生神经的排列及密度均好于B组和C组。结论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NGF微粒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关键词
磁性纳米载NGF微粒
外磁场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Keywords
magnetic mNGF nanoparticle
outside magnetic field
sciatic nerve injury
nerve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68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徒手复位在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疗效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楠
马明亮
刘宏智
赵冬阳
王志刚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17WS229)
滨州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编号:BY2019KJ31)。
文摘
目的通过与传统徒手复位比较,探讨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下肢轴向牵引器复位(观察组),31例采用徒手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AO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3例术中行切开复位,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3.35±2.34)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81±0.89)个月,发生膝关节僵硬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6.45±5.10)个月,骨痂形成时间为(2.16±0.87)个月,发生膝内翻2例,膝关节僵硬2例。术后1年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优20例,良6例,优良率96.30%。对照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6.77%。结论下肢轴向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备透视次数少、复位效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下肢轴向牵引器
闭合复位
内固定
钢板
手法复位
Keywords
the distal femoral fracture
lower extremity axial distractor(LEAD)
closed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plate
manual redu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型患者脑结构改变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静
刘莹莹
宗强
张雪宁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
医院
影像科
滨州医学院
烟台
附属
医院
创伤
骨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1523,共3页
文摘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睡眠疾病,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研究通常认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除此之外还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症状。患者往往在睡眠或小睡之后可获得暂时的清醒,但随着睡眠发作次数的增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猝倒
神经影像学
结构改变
患者
睡眠疾病
终身性疾病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0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性载mNGF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外磁场引导下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李立军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宗强
王帅
王亮
倪东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肢轴向牵引器与徒手复位在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的疗效
周楠
马明亮
刘宏智
赵冬阳
王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型患者脑结构改变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王静
刘莹莹
宗强
张雪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