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度尼利单抗致1型糖尿病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1
作者 吴丹丹 解敏 +3 位作者 孙绍伟 李瑞霞 孙超 刘明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卡度尼利单抗治疗肺癌过程中发生1型糖尿病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患者血糖管理的药学监护,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对1例肺癌患者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免疫治疗出现1型糖尿病后进行药品不良反... 目的探讨卡度尼利单抗治疗肺癌过程中发生1型糖尿病不良反应的识别,及患者血糖管理的药学监护,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对1例肺癌患者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免疫治疗出现1型糖尿病后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判断、可疑药物识别,同时参考循证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并对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和长期随访。结果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及饮食控制后,高糖症状缓解,血糖逐渐趋于稳定,并继续挑战使用卡度尼利单抗免疫治疗,病情稳定。结论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及时识别药品不良反应,并参与患者用药的全程管理,在治疗团队中发挥积极治疗作用,体现了药学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度尼利单抗 糖尿病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芳 孙奇玫 +5 位作者 刘欣 姜雪锦 宋淑霞 邵方飞 宋立霞 孙吉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2-847,共6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将两组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46对,CRAB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79 192元,CSAB组为82 314元,两组差值为96 878元;CRAB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49 d,CSAB组为27 d,两组差值为22 d;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AB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药费(29 246元)、材料费(19 465元)和治疗费(12 872元),占直接经济损失费用的63.6%。结论CRAB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日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因此降低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失败后转尺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和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范光亮 孙超 +2 位作者 马永刚 吕伟波 王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失败后转尺动脉入路(transulnar approach,TUA)在神经介入手术中作为一种补充入路的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介入外科连续收治的18...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失败后转尺动脉入路(transulnar approach,TUA)在神经介入手术中作为一种补充入路的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介入外科连续收治的189例行TRA的患者其中23例TRA穿刺失败后转TUA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术前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桡动脉、尺动脉的直径和深度。术中均使用6 F桡动脉鞘组建立通路。术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穿刺动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通畅性。观察记录TUA在神经介入手术的技术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行神经介入手术,术前多普勒超声测量前臂尺动脉直径为(2.1±0.3)mm,深度(5.6±1.0)mm。转TUA行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1.3%(21/23),21例无须重新消毒准备而直接转为TUA,2例TUA失败后转为经股动脉入路。失败的原因包括反复穿刺置入导丝失败(1例)、置管剧烈疼痛导致失败(1例)。术后手推前臂血管造影,尺动脉痉挛8例(34.8%)。术后复查多普勒超声均未发现前臂或尺动脉脉搏减弱及手部缺血事件。1例穿刺点伤口脂肪液化,2例出现穿刺点周围血肿,1例穿刺点周围麻木。术后30 d随访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尺动脉闭塞。结论术中TRA失败后转TUA在神经介入手术中作为一种补充入路,安全、可行,总体并发症少。但因其存在穿刺及置管难度较大、位置深、直径小、搏动弥散等问题,需经过较长的学习曲线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入路 尺动脉入路 神经介入 超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EAT小鼠甲状腺自身免疫损伤
4
作者 何呈燕 李依雯 +2 位作者 甘玲 王珏 薛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2-978,共7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组、LY294002干预组(LY29400...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组、LY294002干预组(LY29400225 mg/kg和50 mg/kg)。采用苏木素-伊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及Th17细胞浸润,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Thr308)、p-AKT(Ser473)、p-m TOR(Ser2448)、S6K1、S6K2、白细胞介素(IL)-17A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SMCs)中Th17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及IL-17A浓度。结果EAT组小鼠p-AKT(Thr308)、p-AKT(Ser473)、p-mTOR(Ser2448)、S6K1、S6K2、IL-17A蛋白表达水平、SMCs中Th17细胞比例、血清IL-17A浓度及TgAb滴度较NC组均明显升高,甲状腺炎症程度加重,LY294002干预后上述指标及甲状腺炎症程度均较EAT组减轻,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EAT小鼠甲状腺自身免疫损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TH17细胞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姿指导对早产儿扁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良 李青 +3 位作者 孟令丹 邴卫卫 李玲 董荣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睡姿指导对早产儿扁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9月,321例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睡姿指导组(n=159)和对照组(n=162)。睡姿指导组在婴儿入住NICU后及出院后儿保门诊随访时给予睡... 目的探讨睡姿指导对早产儿扁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9月,321例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睡姿指导组(n=159)和对照组(n=162)。睡姿指导组在婴儿入住NICU后及出院后儿保门诊随访时给予睡姿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婴儿6月龄时扁头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睡姿指导组轻度(χ^2=6.591,P=0.010)、中度(χ^2=4.862,P=0.027)、重度(χ^2=11.261,P=0.001)扁头综合征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睡姿指导可降低早产儿扁头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头综合征 早产儿 睡姿指导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7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悦 马蕾 +1 位作者 宋守君 薛海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0,共4页
Notch家族是一组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在胚胎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其功能调节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为不同于Th1、Th2细胞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IL-17A... Notch家族是一组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在胚胎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其功能调节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为不同于Th1、Th2细胞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IL-17A、IL-17F、IL-21和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在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对Notch信号通道调控Th17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良 孟令丹 +3 位作者 王宝宏 赵国英 王娜娜 曹爱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质量的影响。方法 315例不安运动阶段早产儿分为早期干预组(n=160)和对照组(n=155)。早期干预组在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后,采用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正...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质量的影响。方法 315例不安运动阶段早产儿分为早期干预组(n=160)和对照组(n=155)。早期干预组在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后,采用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正常喂养。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儿各类GMs分布。结果干预前,两组间扭动阶段GMs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0.641,P=0.726)。干预后,早期干预组正常不安运动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8.710,P=0.003),而不安运动缺乏数少于对照组(χ2=5.685,P=0.017)。结论早期干预可提高正常不安运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干预 不安运动 全身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安冉冉 刘莉 安新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 目的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评价两组手指皮下淤血点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指皮下淤血点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减少了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所致的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强化治疗 末梢血糖监测 穿刺部位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会圃 刘长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首先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降百分比;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检测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降百分比、TIMI3级血流比例、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消化道出血、咯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比伐卢定组2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但出血并发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普通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调节性T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婷婷 马蕾 +1 位作者 宋守君 薛海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微小RNA(miRNA)的发现是近几年的重大科学突破之一,可在转录水平调节mRNA的表达。目前研究发现,miRNA在复杂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和程度上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精细的微调功能。调节性T细胞(re... 微小RNA(miRNA)的发现是近几年的重大科学突破之一,可在转录水平调节mRNA的表达。目前研究发现,miRNA在复杂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和程度上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精细的微调功能。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它的发现打破了以往对免疫耐受机制的认识。许多miRNA已被证实在Tregs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并且通过调控Tregs参与免疫平衡的调节。随着对于这种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必将为众多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就miRNA与Tregs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胎龄和出生体重与不安运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令丹 马良 +2 位作者 安新荣 及春艳 杜永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9-670,共2页
目的明确分娩胎龄、出生体重与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的关系。方法 81例不安运动阶段婴儿,根据分娩胎龄分为早产组、足月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2500 g组、≥2500 g组。比较各组患儿GMs评定结果。对不安运动阶段GMs结果与出生... 目的明确分娩胎龄、出生体重与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的关系。方法 81例不安运动阶段婴儿,根据分娩胎龄分为早产组、足月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2500 g组、≥2500 g组。比较各组患儿GMs评定结果。对不安运动阶段GMs结果与出生体重、分娩胎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组、<2500 g组不安运动数分别显著少于足月组(P=0.001)、≥2500 g组(P=0.001),而不安运动缺乏分别明显多于足月组(P=0.003)、≥2500g组(P=0.003)。不安运动阶段GMs结果与出生体重、分娩胎龄正相关(P=0.000)。结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均是不安运动阶段异常GMs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运动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黑素促进骨骼肌细胞脂肪酸氧化中cAMP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勇君 杨美子 +2 位作者 张凌云 王秀云 邢绍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骨胳肌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对脂肪酸氧化的影响,阐明促黑素(α-MSH)对脂肪酸氧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α-MSH、cAMP类似物Bt2cAMP、8-BrcAMP和cAMP拮抗剂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原代骨骼肌细胞(PMC)和C2C12成肌细胞,分为α... 目的:探讨骨胳肌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对脂肪酸氧化的影响,阐明促黑素(α-MSH)对脂肪酸氧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α-MSH、cAMP类似物Bt2cAMP、8-BrcAMP和cAMP拮抗剂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原代骨骼肌细胞(PMC)和C2C12成肌细胞,分为α-MSH组、cAMP类似物组、cAMP拮抗剂加α-MSH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利用(9,10-3H)棕榈酸生成3H2O的方法测定脂肪酸氧化。RT-PCR法测定PMC和C2C12成肌细胞黑皮质素受体(MCR)的表达。结果:α-MSH组和cAMP类似物组与对照组比较脂肪酸氧化显著增加(P<0.05);cAMP拮抗剂RpcAMP预处理组细胞脂肪酸氧化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α-MS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MSH和cAMP类似物显著增加了脂肪酸氧化,α-MSH可能与MCR结合通过cAMP信号传导通路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腺苷 促黑素 脂肪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质素系统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周 金勇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1-444,共4页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由于破骨细胞的骨吸作用收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所形成的骨重建过程失衡所致。黑皮质素系统由促黑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黑皮...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由于破骨细胞的骨吸作用收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所形成的骨重建过程失衡所致。黑皮质素系统由促黑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黑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MCR)、内源性黑皮质素拮抗剂及2种辅助蛋白组成。近年来,促黑素与骨代谢相关性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文中就黑皮质素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质素系统 骨代谢 促黑素 黑皮质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荣耀 郭柱 +8 位作者 苏炜良 秦明 张国庆 王岩 吴晓淋 陈五军 邢东明 相宏飞 陈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6,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s)对退变髓核细胞(N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尿液中获得人尿源干细胞(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对所提取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s)对退变髓核细胞(N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尿液中获得人尿源干细胞(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对所提取细胞进行鉴定。使用USCs完全培养基培养USCs 48h后采用差速离心法从培养基中提取外泌体,应用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及WB技术对USC-Exos进行形态、直径及表面标志物检测。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摘除的髓核中提取NPCs,并培养至P6。以加入50μg/ml USC-Exos干预的P6NPCs为实验组,以50μg/ml未培养过细胞的USCs完全培养基离心沉淀物干预的P6 NPCs为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后1~6d使用CCK-8法检测NPCs增殖情况。使用PKH26荧光染料标记USC-Exos,并用标记后的USCExos干预P6 NPCs,12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PCs对USC-Exos的摄取情况。两组在干预后48h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检测NPCs衰老比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聚糖(ACAN)、Ⅱ型胶原(COL2)的表达。干预后3d、5d、7d时用RT-PCR和WB检测两组NPCs中ACAN、COL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多肿瘤抑制基因P16(P16)的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量,对两组ACAN、COL2、TIMP1、P1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从人尿中提取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传代培养后可从中提取粒径为50~100nm的椭圆形囊泡结构,其表达CD63和Tsg101,不表达Calnexin蛋白,符合Exos特性。P6 NPCs经USC-Exos干预后细胞增殖速度变快。经PKH26标记的USC-Exos可被NPCs摄取。干预后48h实验组衰老细胞比例[(13.8±1.4)%]低于对照组[(19.6±2.4)%],ACAN、COL2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d、5d、7d时,实验组细胞中ACAN、COL2、TIMP1 mRNA及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P16基因mRNA及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而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USC-Exos在体外条件下可促进退变NPCs的增殖,提高退变NPCs中ACAN、COL2、TIMP1 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降低P16 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源干细胞 髓核细胞 外泌体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强的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贞颖 刘俊英 +1 位作者 李小强 崔广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27-3630,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服用强的松后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WE技术测量45例临床确诊为HT所致亚临床甲减状态的患者应用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甲状腺组织的各项杨氏模量值,并用配...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服用强的松后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WE技术测量45例临床确诊为HT所致亚临床甲减状态的患者应用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甲状腺组织的各项杨氏模量值,并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应用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对比,患者甲状腺组织杨氏模量值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模量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患者的血清TSH均恢复正常。结论通过SWE定量测量甲状腺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可获得客观的组织硬度信息,为评价强的松对HT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情进展情况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强的松 杨氏模量 亚临床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h17细胞参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昊 李依雯 +1 位作者 朱玉娇 薛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控辅助性T细胞17(Th17)参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NC组、EAT-A组(给予猪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多点皮下注射)、EAT-B组(猪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多点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控辅助性T细胞17(Th17)参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NC组、EAT-A组(给予猪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多点皮下注射)、EAT-B组(猪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多点皮下注射前给予γ分泌酶抑制剂腹腔注射)。HE染色观察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单核细胞(SMC)悬液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Ab)滴度和S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浓度;实时PCR分析脾细胞中Notch1、Hes1、RORγt和IL-17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脾脏组织中IL-17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AT-A组和EAT-B组小鼠甲状腺中有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与NC组相比血清TgAb滴度显著升高(P<0.01)。EAT-A组和EAT-B组小鼠Notch1、Hes1、RORγt和IL-17A mRNA表达,以及SMC中Th17细胞比例、IL-17A浓度、IL-17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C组(均P<0.01)。EAT-B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EAT-A组(均P<0.01)。EAT-A组小鼠SMC中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TgAb滴度、脾脏Notch1 mRNA及IL-17A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EAT小鼠中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阻断此信号通路后小鼠甲状腺炎症程度减轻,同时伴有Th17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提示Notch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Th17细胞参与EAT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γ分泌酶抑制剂 NOTCH1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晓琳 张凌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2-658,688,共8页
本研究主要研究迷迭香酸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模拟低剪切力(LSS)建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模型,使用DHE和DAF-FM DA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和NO的活性,分别使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CAM-1和VCAM-1的mRNA... 本研究主要研究迷迭香酸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模拟低剪切力(LSS)建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模型,使用DHE和DAF-FM DA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和NO的活性,分别使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来反应细胞炎症反应。采用高脂饲料(HCD)喂食斑马鱼建立斑马鱼AS模型,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S斑马鱼的脂质蓄积、炎症和氧化应激。结果发现,LSS诱导严重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中ROS活性、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NO的活性显著降低。迷迭香酸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LSS诱导的这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现象。结果也发现,HCD显著增加斑马鱼低剪切力处血管中的脂质蓄积,同时也诱导斑马鱼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迷迭香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CD诱导的这些AS症状。综上所述,迷迭香酸可以有效改善AS,并且其治疗AS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LSS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斑马鱼 低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调控miR-487a-3p抑制H_(2)O_(2)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国静 张振 赵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研究lncRNA MALAT1(MALAT1)调控miR-487a-3p对H_(2)O_(2)刺激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H_(2)O_(2)处理PC12细胞后MALAT1和miR-487a-3p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测... 目的:研究lncRNA MALAT1(MALAT1)调控miR-487a-3p对H_(2)O_(2)刺激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H_(2)O_(2)处理PC12细胞后MALAT1和miR-487a-3p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β表达水平,在线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ALAT1和miR-487a-3p靶向关系。结果:H_(2)O_(2)处理PC12细胞后,MALAT1表达水平升高,miR-487a-3p表达水平降低;H_(2)O_(2)处理PC12细胞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TNF-α、IL-6和IL-1β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抑制MALAT1或过表达miR-487a-3p可抑制PC12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和炎症反应;在线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ALAT1可靶向调控miR-487a-3p的表达,抑制miR-487a-3p可逆转抑制MALAT1对抑制H_(2)O_(2)诱导PC12神经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结论:MALAT1通过靶向调控miR-487a-3p以减缓H_(2)O_(2)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T1 miR-487a-3p H_(2)O_(2) 凋亡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亚型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毒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时猛 陈雪芹 +3 位作者 孔丽丽 金青松 张凌云 金勇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毒症患者血白细胞亚型和甲状腺功能的差异,阐明血白细胞亚型和甲状腺功能检测鉴别诊断Graves病甲状腺毒症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的实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33例Graves病患者和30例破坏性甲...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毒症患者血白细胞亚型和甲状腺功能的差异,阐明血白细胞亚型和甲状腺功能检测鉴别诊断Graves病甲状腺毒症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的实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33例Graves病患者和30例破坏性甲状腺毒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嗜碱性粒细胞(Ba)、嗜酸性粒细胞(Eo)、单核细胞(Mo)、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查指标对Graves病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Graves病组患者血清Eo、FT4与FT3值和改良后的数据Eo/Mo、Eo×FT3/Mo均明显高于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组(P<0.05),而TSH和Mo值低于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组(P<0.05)。ROC曲线分析,Eo、Eo/Mo、Eo×FT3/Mo在2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最佳诊断界点分别为1.54、0.34和3.94。结论:Eo、Mo、TSH、FT3、FT4、Eo/Mo和Eo×FT3/Mo均可作为鉴别诊断2种疾病的依据,其中Eo、Eo/Mo和Eo×FT3/Mo对于Graves病与破坏性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实用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亚型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毒症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