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底-经小脑幕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泽福 徐启武 +1 位作者 车晓明 王洪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对后颞部进行解剖学研究 ,为颞底 -经小脑幕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干性颅骨标本 2 0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 15例 ,进行解剖研究和模拟颞底 -经小脑幕入路。结果 :横窦从窦汇处开始向前逐渐升高 ,在顶乳突缝前角... 目的 :对后颞部进行解剖学研究 ,为颞底 -经小脑幕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干性颅骨标本 2 0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 15例 ,进行解剖研究和模拟颞底 -经小脑幕入路。结果 :横窦从窦汇处开始向前逐渐升高 ,在顶乳突缝前角处 ,呈弧形向外移行于乙状窦 ,上缘与颧弓延长线的距离为 (11.2± 2 .2 )mm (8.2~ 14 .5mm )。顶乳突缝前角、星点与STP距离分别是 (2 .1± 2 .6)mm (0~ 9.3mm) ;(2 0 .4± 4.0 )mm(14 .1~ 2 6.4mm )。星点位于横窦上缘上、横窦上 1/2、横窦下 1/2、横窦下缘下分别占 16.7%、2 6.7%、3 3 .3 %、2 3 .3 %。颧弓、乳突上嵴与其相对应的颅中窝底相平。结论 :颞底 -经小脑幕入路骨窗的关键孔 (孔 1) :圆心在乳突上嵴 ,孔后缘与顶乳突缝前角相切。孔 2 :于关键孔后方 ,下缘与颧弓延长线的距离为 15mm。孔 3 :于关键孔前方 ,下缘平颧弓。星点变异大 ,不易作为定位横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颞部 应用解剖 颞底-经小脑幕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文彬 于苏国 +1 位作者 吉全国 蒲章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在33例成人干燥颅及5例湿性颅标本上,观察了翼管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翼管位于翼突内侧板基部内,其长度为14.27±1.67mm,管内径为2.00±0.43mm;可分为前、中、后三段,中段为理想的手术钻探部... 在33例成人干燥颅及5例湿性颅标本上,观察了翼管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翼管位于翼突内侧板基部内,其长度为14.27±1.67mm,管内径为2.00±0.43mm;可分为前、中、后三段,中段为理想的手术钻探部位,其钻探角度为22.9°~23.5°,钻探深度为5.0~5.3mm。经13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 神经切断术 解剖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鸿宇 赵明东 +1 位作者 黄飞 高文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股深动脉的类型,测量了各分支的长度和外径。结果: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60%)和后外侧(26%)发出,分为深全干型(60%)、深外干型...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股深动脉的类型,测量了各分支的长度和外径。结果: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60%)和后外侧(26%)发出,分为深全干型(60%)、深外干型(20%)、深内干型(14%)和深孤独干型(6%)。各主要血管外径为:股深动脉5.7±1.6mm;旋股内侧动脉3.6±1.0mm,其升支2.0±0.9mm;旋股外侧动脉3.7±1.1mm,其升支2.5±0.8mm。结论:该项研究为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了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介入疗法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文彬 孙兆忠 +1 位作者 施利国 周荣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30例成人标本上,对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等进行了观测。前列腺动脉来源丰富,多在膀胱与前列腺底交界处的沟内进入前列腺底,占76.1%±2.9%;前列腺各区均有动脉进入,以3、4、9和10区居多... 在30例成人标本上,对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等进行了观测。前列腺动脉来源丰富,多在膀胱与前列腺底交界处的沟内进入前列腺底,占76.1%±2.9%;前列腺各区均有动脉进入,以3、4、9和10区居多,各占9.0%左右,其它各区都各占5.0%左右。作者认为,在膀胱和前列腺底之间的沟内,环周结扎前列腺动脉,止血更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CT影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文彬 于苏国 +3 位作者 刘希伟 张成岭 孙兆忠 秦东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腰神经根各段与椎间盘关系的解剖学基础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观测了腰神经根各段的毗邻及其与椎间盘的距离。结果:L2~S1神经根在硬膜囊内段紧贴硬膜囊前壁;在出... 目的:为临床提供腰神经根各段与椎间盘关系的解剖学基础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观测了腰神经根各段的毗邻及其与椎间盘的距离。结果:L2~S1神经根在硬膜囊内段紧贴硬膜囊前壁;在出硬膜囊处与相邻上椎间盘下缘间的距离由L2至S1神经根递减;在出椎间孔处神经根与下位椎间盘中部断层间的距离平均值:L2~4神经根为6.0mm左右,L5神经根为5.0mm左右。结论:当L4、5、L5、S1椎间盘向后外侧突时,L5神经根最易受累,当椎间盘向椎间孔方向侧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 CT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肌肉注射区的解剖观测及其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希伟 高文彬 +2 位作者 于金香 尹淑芬 曲恒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在21例(42侧)胎儿标本上测量了三角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各区的肌肉厚度并观察了各区神经血管走行及分布:①三角肌2和5区肌肉较厚,男平均5.0mm女平均6.0mm,2区深部有腋神经、旋肱后血管及饶神经;②... 在21例(42侧)胎儿标本上测量了三角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各区的肌肉厚度并观察了各区神经血管走行及分布:①三角肌2和5区肌肉较厚,男平均5.0mm女平均6.0mm,2区深部有腋神经、旋肱后血管及饶神经;②臀大肌3区肌肉较厚,男平均8.0mm,女平均10.0mm,1区有臀上血管神经,2、4区有臀下血管神经及坐骨神经;③股四头肌2、4区肌肉较厚,男平均10.0mm,女平均11.0mm,4、5、6区位于股三角内,股血管神经行经其中,1区内有股深血管和旋股外侧血管;④小腿三头肌2、5区肌肉较厚,男、女均为10.0mm,1区深部有腓总神经和腓动、静脉,4区中有胫神经的分支,三头肌肌腱位于3、6区。通过观测,笔者认为:股四头肌2区优于臀大肌3区,是新生儿理想的肌肉注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肌肉注射 股四头肌 臂大肌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腰段的断层解剖及CT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文彬 秦东京 +3 位作者 于苏国 刘希伟 张成岭 孙兆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上关节突、硬膜囊、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椎间盘的断层解剖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对上关节突间径、硬膜囊横径、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及椎间盘矢状切面进行了观测。结... 目的:为临床提供上关节突、硬膜囊、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椎间盘的断层解剖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对上关节突间径、硬膜囊横径、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及椎间盘矢状切面进行了观测。结果:上关节突间径由L4~S1逐渐增大,而硬膜囊横径L4、L5断层几乎相等,S1断层明显减小;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处变宽,随向椎体移行变窄;在硬膜囊与椎体、椎间盘之间,后纵韧带两侧各有1条粗大的静脉干,外径平均为3.7mm,CT片上口径为2.6mm;椎间盘在矢状面上的形态可分为5种。结论:当上关节突增生而压迫硬膜囊的可能性及程度由L4~S1而减小,椎管内手术时X结扎椎内静脉干可减少手术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关节炎 椎间盘 后纵韧带 断层解剖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8
作者 于振海 陈立东 +1 位作者 王志强 徐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0-652,共3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病例及非UC对照结肠镜活检标本或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非UC对照及UC患者肠黏膜TLR4、NF—κBp65...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病例及非UC对照结肠镜活检标本或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非UC对照及UC患者肠黏膜TLR4、NF—κBp65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结果显示,TIJR4、NF—κB065在U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在非UC对照组织的表达(TLR4:143.658±33.870,30.531±8.442,t=24.253,P〈0.01;NF—κBp65:185.773±37.625,23.810±7.038,t=31.664,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LR4、NF—κB在UC组结肠黏膜表达增强。结论:TLR4、NF-κBp65在UC中表达高度上调,推测它们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NF-ΚBP65 溃疡性结肠炎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柴勇 刘文波 +2 位作者 张丽霞 石增立 杨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5,共5页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将9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TMP治疗组,各组分别在0h、6h、12h、24h、48h五个时间点...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将9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TMP治疗组,各组分别在0h、6h、12h、24h、48h五个时间点取右脑,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电镜下HIBD损伤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体积增大,核形状不规则,核质比增大,核仁明显,位于近核膜处,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有缺失,可见粗面内质网池扩张;TMP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轻,形态基本正常。HIBD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明显增强(P<0.01),川芎嗪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程度(P<0.01)。以上结果提示川芎嗪可通过减轻HIBD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程度发挥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川芎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柴勇 杨成 +2 位作者 石增立 张丽霞 张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9-342,共4页
为了探讨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本实验在解剖显微镜下机械性分离11.5 d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并制备细胞悬液,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原代和传代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鉴定;加入胎牛血... 为了探讨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本实验在解剖显微镜下机械性分离11.5 d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并制备细胞悬液,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原代和传代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鉴定;加入胎牛血清诱导其分化后分别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鉴定。结果显示:11.5 d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经连续传代培养可形成较多克隆球,呈nestin免疫阳性;加入胎牛血清可诱导其分别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本实验结果提示,利用E11.5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管可成功培养出大量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脊髓 细胞培养 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敏 柴勇 +1 位作者 杨成 刘同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灌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移植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存活、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NSCs移植组、NSCs移植联合补阳还五...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灌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移植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存活、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NSCs移植组、NSCs移植联合补阳还五汤灌胃组。制作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将BrdU标记NSCs细胞按浓度1×106/ml分别移植入移植组和联合组的脊髓横断处,损伤组用等量DMEM/F12完全培养基代替。术后联合组每天用BYHWD予以灌胃治疗1次,损伤组和移植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在7、14、28 d后分别取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在SCI处的NSCs存活、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损伤组未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联合组各时间点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量均多于移植组各时间点,并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8 d时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量最多,与联合组7 d和14 d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组各时间点,BrdU标记阳性细胞向SCI处头尾端组织迁移的距离明显长于移植组各时间点。结论:脊髓横断损伤后,移植胚胎NSCs能够存活并增殖和迁移。补阳还五汤能够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移植的NSCs存活、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补阳还五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及其负性调控因子Tollip在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宁 于振海 +3 位作者 王志强 曲洪林 孙毅 刘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及负性调控因子Tollip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比较两组大鼠肠黏膜TLR4、NF-κ...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及负性调控因子Tollip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比较两组大鼠肠黏膜TLR4、NF-κB p65和Tollip的表达。结果 TLR4、NF-κB p65mRNA在模型组肠黏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TLR4:0.376±0.029vs 0.215±0.049,t=2.731,P=0.013;NF-κB p65:0.746±0.049vs 0.206±0.063,t=6.055,P=0.000),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TLR4:r=0.754,P=0.000;NF-κB p65:r=0.548,P=0.012)及组织学损伤评分(TLR4:r=0.866,P=0.000;NF-κB p65:r=0.919,P=0.000)呈正相关。Tollip mRNA在模型组及正常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88±0.050vs 0.140±0.046,t=1.993,P=0.061);Tollip蛋白在模型组肠黏膜固有层的表达高于正常组;Tollip的表达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r=-0.497,P=0.026)及组织学损伤评分(r=-0.551,P=0.012)呈负相关。结论 Toll样受体4与负性调控因子Tollip的表达失衡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NF-ΚB P65 Tollip 结肠炎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损伤脊髓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柴勇 杨成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0-1912,共3页
目的:检测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定位及定量表达,探讨NSCs移植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检测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定位及定量表达,探讨NSCs移植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移植组,各组分14、28d两个时间点,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对NGF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SCI后,NGF阳性神经元多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SCs移植治疗后可发现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分别与正常组、损伤组(SC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CI后NGF表达量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SCs移植治疗后可发现其NGF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与正常组、SC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移植治疗可能通过促进损伤处NGF阳性神经元和蛋白表达量增加,营养神经纤维再生,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谷氨酸介导的基底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冬梅 黄飞 +3 位作者 张璐萍 刘洪付 刘蛟 陈立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谷氨酸诱导的基底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出生后1d乳鼠前脑基底核神经元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谷氨酸损伤组)和NGF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活细胞观察,...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谷氨酸诱导的基底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出生后1d乳鼠前脑基底核神经元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谷氨酸损伤组)和NGF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活细胞观察,采用RT-PCR技术检测前脑基底核神经元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表达。结果显示谷氨酸损伤组神经元胞体回缩,突起消失或断裂。NGF保护组的神经元绝大多数胞体饱满,突起明显,细胞间的网络联系仍清晰可见,接近于正常对照组;NGF保护组神经元内GAP-43mRNA表达比谷氨酸损伤组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NGF能保护基底核神经元免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谷氨酸 细胞培养 基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 siRNA联合电针治疗对大鼠损伤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勇 张敏 +2 位作者 杨成 王秀文 刘向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抗CTGF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on RNA,siRNA)局部注射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CTGF siR-NA干扰(CTGF)组、CTGF siRNA干扰联合电针... 目的:探讨抗CTGF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on RNA,siRNA)局部注射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CTGF siR-NA干扰(CTGF)组、CTGF siRNA干扰联合电针(EA+CTGF)组。制作大鼠SCI模型,将含有CTGF siRNA/Invivo-fectamine复合物溶液的明胶海绵移植入CTGF组和EA+CTGF组大鼠的脊髓(T10)损伤断端,SCI组用Invivo-fectamine转染试剂代替。EA+CTGF组在模型制备后每天的固定时间给予电针治疗。各组在3 d、7 d、14 d后分别取材,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数量和GFAP、GFAP mRNA表达变化。结果:SCI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胞体肥大,损伤边缘区形成GFAP强表达的胶质界膜;CTGF siRNA干预后,GFAP表达减弱,胞体减小,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EA+CTGF组GFAP免疫反应表达明显降低,损伤边缘区GFAP荧光强度与脊髓其它区域基本相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CI组相比,CTGF组与EA+CTGF组的GFAP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GF组相比,EA+CTGF组的GFAP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电泳结果表明损伤早期EA+CTGF组GFAP mRNA表达明显低于损伤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变化与Western Blot结果是一致的。结论:SCI后,CTGF siRNA联合电针治疗能有效阻止GFAP表达,使胶质反应减轻,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小干扰RNA CTGF GFAP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晚期胎儿小脑形态发育的MRI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菲 刘树伟 +1 位作者 李振平 张忠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 应用胎儿标本MR图像观察14-40周胎儿小脑结构发育情况。方法 87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胎儿,孕龄为14-40周,行3.0T磁共振扫描,根据所得横矢冠图像分析小脑各结构发育情况。结果 T2WI图像观察可见各结构出现时间不同:16周时可见齿... 目的 应用胎儿标本MR图像观察14-40周胎儿小脑结构发育情况。方法 87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胎儿,孕龄为14-40周,行3.0T磁共振扫描,根据所得横矢冠图像分析小脑各结构发育情况。结果 T2WI图像观察可见各结构出现时间不同:16周时可见齿状核,17周时被盖-小脑蚓角闭合,20周时原裂出现,22周时锥体前裂,第四脑室显示清晰,24周时次裂,后外侧裂出现。孕晚期,小脑体积增长迅速,前后叶比例由大变小。结论 3.0T磁共振图像可以较清晰地显示孕中后期胎儿小脑各结构的发育情况,以此为依据可为临床宫内胎儿小脑发育状况的诊断与评估提供解剖和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小脑 MR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诱导神经干细胞桥接横断脊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敏 柴勇 杨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直流电场(direct current field,DC)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桥接横断脊髓的作用。方法:将54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组、NSCs移植组、NSCs移植联合直流电场诱导组(DC+NSCs... 目的:探讨直流电场(direct current field,DC)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桥接横断脊髓的作用。方法:将54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组、NSCs移植组、NSCs移植联合直流电场诱导组(DC+NSCs组),各组分7,14,28d三个时间点取材,HE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脊髓白质内髓鞘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变化。结果:在光镜下,DC+NSCs组神经纤维较其他两组都多,排布均匀且走行较规则,部分纤维穿越损伤脊髓断端两侧。在电镜下,DC+NSCs组髓鞘松散程度明显减轻,部分髓鞘结构规整,排列有序,线粒体肿胀减轻,微管空泡样变较轻,可发现大量突触,薄髓的再生髓鞘明显增多。DC+NSCs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可见直径大小不等的MBP阳性的圆形结构,MBP阳性表达最多,较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流电场诱导NSCs治疗SCI可以促进损伤处脱髓的轴突再髓鞘化和MBP的表达,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从而起到桥接横断脊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直流电场 桥接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脊髓少突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成 张辉 +1 位作者 徐宁 马永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486,共3页
本研究探索利用新生大鼠脊髓培养和纯化少突胶质细胞的方法。取新生大鼠全脊髓,胰酶消化并吹打分散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原代混合细胞培养,细胞铺满瓶底后传代培养。用抗半乳糖脑苷脂抗体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进行... 本研究探索利用新生大鼠脊髓培养和纯化少突胶质细胞的方法。取新生大鼠全脊髓,胰酶消化并吹打分散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原代混合细胞培养,细胞铺满瓶底后传代培养。用抗半乳糖脑苷脂抗体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进行细胞分类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纯度可达98%以上,表明新生大鼠脊髓是少突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理想取材部位。本操作简单易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量的纯化的少突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脊髓 新生大鼠 体外培养 细胞分类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混合细胞 脑苷脂 纯化 D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o-66拮抗性多肽的筛选及其对脊髓损伤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金荣 石增立 +4 位作者 杨成 刘凤 石磊 刘巍 袁文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筛选与Nogo-66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进行初步功能检测。方法:采用了核糖体展示技术,即体外人工合成引物和含36个随机序列的寡核苷酸,通过两轮PCR构建随机DNA文库,然后在体外进行偶联的转录和翻译,得到含随机12肽的核糖体文库,并利... 目的:筛选与Nogo-66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进行初步功能检测。方法:采用了核糖体展示技术,即体外人工合成引物和含36个随机序列的寡核苷酸,通过两轮PCR构建随机DNA文库,然后在体外进行偶联的转录和翻译,得到含随机12肽的核糖体文库,并利用含随机12肽的核糖体文库对Nogo-66进行初步筛选。用ELISA方法检测筛选到的多肽与Nogo-66的亲和力。同时制备大鼠T10节段挫伤模型,损伤后1d尾静脉注射筛选到的多肽(50g/50l),HRP逆行染色观察脊髓轴突再生情况,并通过BBB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结果:经过10轮筛选,得到了可与Nogo-66结合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多肽NAPA,同时合成对照多肽NAPB。ELISA结果显示,NAPA与Nogo-66的亲和力明显高于NAPB与Nogo-66的亲和力(P(0.05)。NAPA尾静脉注射4、6周时,实验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RP逆行示踪显示NAPA治疗组的脊髓髓鞘染色清晰,排列规则。结论:筛选得到的Nogo-66的配体多肽NAPA可以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动物的恢复及脊髓再生。多肽NAPA的筛选成功为脊髓损伤的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66 核糖体展示技术 亲和筛选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E-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立东 杨文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72-2072,207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支气管哮喘 E-选择素 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水平变化 哮喘患儿 内皮细胞损伤 价值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