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母皂苷元对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茗 季晖 +2 位作者 张树平 姜文国 戴胜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 目的: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皮质骨来源破骨细胞分离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两种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质量浓度SAR(0.01,0.1,1μg/mL)对MC3T3-E1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P<0.01);处于快速增殖的MC3T3-E1细胞给药处理后各组间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于增殖晚期MC3T3-E1细胞,不同浓度SAR均可使ALP活性增高,其中1μg/mL组效应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给药处理细胞15 d,SAR各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多趋势。此外,各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吸收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均能抑制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结论:SAR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SAR对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醛磷脂酰乙醇胺对羟自由基所致脑线粒体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树平 田京伟 +3 位作者 王垣芳 姜文国 王超云 杨建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Et)对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脑线粒体,利用Fe2++维生素C系统产生羟自由基诱导大鼠脑线粒体损伤,并采用不同浓度P-Et处理。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 目的探讨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Et)对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脑线粒体,利用Fe2++维生素C系统产生羟自由基诱导大鼠脑线粒体损伤,并采用不同浓度P-Et处理。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等。结果羟自由基可造成线粒体肿胀、膜磷脂水平及膜流动性下降、能量代谢抑制等,终浓度为0.03、0.06、0.12、0.24、0.48mmol/L的P-Et处理后上述损伤显著减轻。结论P-Et对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减少自由基对线粒体膜的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醛磷脂酰乙醇胺 线粒体 羟自由基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涂膜剂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娜 栾海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制备聚维酮碘涂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维酮碘、乙醇和聚乙烯醇为处方,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制剂中碘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该工艺制备的制剂色泽均匀,对皮肤无刺激性,稳定性考察结果应避光保存。结论:制剂... 目的:制备聚维酮碘涂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维酮碘、乙醇和聚乙烯醇为处方,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制剂中碘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该工艺制备的制剂色泽均匀,对皮肤无刺激性,稳定性考察结果应避光保存。结论: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聚维酮碘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涂膜剂 直接滴定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_3-抗CD_(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4
作者 姜文国 张树平 +1 位作者 杨茗 李淑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条件及其生物学活性,为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中表达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经SDS-PAGE... 目的探讨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条件及其生物学活性,为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中表达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用流式细胞仪(FACS)法测定其双功能活性。结果IPTG浓度为400μM,培养基选用2YT时目的蛋白实现可溶性表达,培养表达量可达3.5 mg/L,其纯度较高,且与Jurkat和Daudi细胞均具有很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表达条件,且表达产物具有双功能活性;此为细胞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3 抗原 CD20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中的探索与尝试
5
作者 任光辉 许勇 栾海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08级口腔医学本科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实施理论教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期末理论及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08级口腔医学本科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实施理论教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期末理论及病例分析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82%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增加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口腔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PBL教学法 口腔修复学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和分子对接分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倩 杨美子 +2 位作者 栾继昕 李森 张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18-23,共6页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分子对接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筛选与药物相关的成分和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在TCGA数据库下载胃腺癌基...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分子对接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筛选与药物相关的成分和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在TCGA数据库下载胃腺癌基因表达数据,筛选与胃腺癌风险等级相关的关键模块,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分析关键模块所包含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将模块基因上传到STRING数据库筛选关键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进行半柔性对接反向验证。结果筛选得到59个活性成分,184个靶点,药物-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得到242个节点,676条边。通过WGCNA筛选出的关键模块共包括32个基因。GO和KEGG富集的结果主要涉及DNA完整性检验点、对金属离子的反应、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等。筛选得到的关键靶点为VEGFA、CDK1、CCND1。通过分子对接表明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等化合物与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结论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与胃腺癌的靶点相结合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网络药理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