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将中文版简版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C-SSQ12)在临床上用于老年性聋的听力评估,并将C-SSQ12得分与纯音听阈值进行比较,分析C-SSQ12得分与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目的 将中文版简版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C-SSQ12)在临床上用于老年性聋的听力评估,并将C-SSQ12得分与纯音听阈值进行比较,分析C-SSQ12得分与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411例,其中老年性聋患者296例,根据纯音听阈测试言语频率均值(4f-PTA),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20≤4f-PTA<35 dB HL)141例、中度听力损失组(35≤4f-PTA<50 dB HL)78例。中重度听力损失组(50≤4f-PTA<65 dB HL)59例和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组(4f-PTA≥65dB HL)18例,正常听力组(4f-PTA<20 dB HL)115例,完成C-SSQ12填写和纯音听阈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老年性聋患者4f-PTA与C-SSQ12得分及其在言语感知维度、空间听觉维度以及听觉质量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组C-SSQ12得分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SSQ12对显著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效能。结果 C-SSQ12得分及其在言语感知维度、空间听觉维度以及听觉质量维度得分均与老年性聋患者4f-PTA呈显著负相关(P <0.01)。针对C-SSQ12绘制ROC曲线,AUC为0.884,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79.2%、阳性预测值为62.5%、阴性预测值为93.1%,约登指数为0.62,截断值为6.56分。结论 C-SSQ12得分与纯音听阈值呈显著负相关,C-SSQ12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与诊断效能,可作为听力检查的有效补充,得分能够反映老年性聋患者在言语感知、空间听觉以及听觉质量维度下的听功能障碍,可用于老年性聋的筛查。展开更多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本人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将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解读如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目的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HL)、老年中度听损组(35≤PTA<50 dB HL),每组15人,并匹配15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作对照。采用角度偏差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刺激声为白噪声,持续时间为500ms,声强为65 dB SPL,扬声器位置包括±90°、±45°和0°共5个方位。刺激声随机播放30次,要求受试者指出播放声源的扬声器编号,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作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位置声源定位表现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声源定位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声源定位RMSE与听力损失程度显著相关(r=0.76,P<0.001)。老年三组和青年组受试者声源定位RMSE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68.776,P<0.001)。其中,老年听力正常组、老年轻度听损组和青年听力正常组受试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MSE均为0°。老年中度听损组与以上三组相比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显著下降(P<0.001),RMSE为19.81°±9.25°。老年中度听损组水平方位不同角度声源定位RMSE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F=7.161,P<0.001),其中侧方误差显著高于正前方。结论听力正常和轻度听损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与青年人无显著差异,PTA超过35dB HL的老年人声源定位能力显著下降,与正前方相比,侧方下降更为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发声复述及延迟时间对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12月,来自普通幼儿园的儿童45例分为SLI组、生理年龄匹配组和语言能力匹配组,每组15例。采用3(组别)×2(发声复述:有/无)×2(延迟时...目的探讨发声复述及延迟时间对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12月,来自普通幼儿园的儿童45例分为SLI组、生理年龄匹配组和语言能力匹配组,每组15例。采用3(组别)×2(发声复述:有/无)×2(延迟时间:10 s/5 min)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对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结果组别主效应显著(F=3.706, P <0.05),发声复述主效应非常显著(F=25.570, P <0.001),延迟时间主效应非常显著(F=226.746, P <0.001);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交互效应非常显著(F=22.808, P <0.001),延迟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3.739, P <0.05)。其他因素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 SLI儿童存在新词命名学习缺陷,发声复述策略能减少新词语音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衰退,改善新词命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将中文版简版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C-SSQ12)在临床上用于老年性聋的听力评估,并将C-SSQ12得分与纯音听阈值进行比较,分析C-SSQ12得分与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411例,其中老年性聋患者296例,根据纯音听阈测试言语频率均值(4f-PTA),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20≤4f-PTA<35 dB HL)141例、中度听力损失组(35≤4f-PTA<50 dB HL)78例。中重度听力损失组(50≤4f-PTA<65 dB HL)59例和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组(4f-PTA≥65dB HL)18例,正常听力组(4f-PTA<20 dB HL)115例,完成C-SSQ12填写和纯音听阈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老年性聋患者4f-PTA与C-SSQ12得分及其在言语感知维度、空间听觉维度以及听觉质量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组C-SSQ12得分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SSQ12对显著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效能。结果 C-SSQ12得分及其在言语感知维度、空间听觉维度以及听觉质量维度得分均与老年性聋患者4f-PTA呈显著负相关(P <0.01)。针对C-SSQ12绘制ROC曲线,AUC为0.884,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79.2%、阳性预测值为62.5%、阴性预测值为93.1%,约登指数为0.62,截断值为6.56分。结论 C-SSQ12得分与纯音听阈值呈显著负相关,C-SSQ12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与诊断效能,可作为听力检查的有效补充,得分能够反映老年性聋患者在言语感知、空间听觉以及听觉质量维度下的听功能障碍,可用于老年性聋的筛查。
文摘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本人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将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解读如下。
文摘目的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HL)、老年中度听损组(35≤PTA<50 dB HL),每组15人,并匹配15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作对照。采用角度偏差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刺激声为白噪声,持续时间为500ms,声强为65 dB SPL,扬声器位置包括±90°、±45°和0°共5个方位。刺激声随机播放30次,要求受试者指出播放声源的扬声器编号,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作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位置声源定位表现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声源定位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声源定位RMSE与听力损失程度显著相关(r=0.76,P<0.001)。老年三组和青年组受试者声源定位RMSE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68.776,P<0.001)。其中,老年听力正常组、老年轻度听损组和青年听力正常组受试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MSE均为0°。老年中度听损组与以上三组相比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显著下降(P<0.001),RMSE为19.81°±9.25°。老年中度听损组水平方位不同角度声源定位RMSE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F=7.161,P<0.001),其中侧方误差显著高于正前方。结论听力正常和轻度听损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与青年人无显著差异,PTA超过35dB HL的老年人声源定位能力显著下降,与正前方相比,侧方下降更为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发声复述及延迟时间对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12月,来自普通幼儿园的儿童45例分为SLI组、生理年龄匹配组和语言能力匹配组,每组15例。采用3(组别)×2(发声复述:有/无)×2(延迟时间:10 s/5 min)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对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结果组别主效应显著(F=3.706, P <0.05),发声复述主效应非常显著(F=25.570, P <0.001),延迟时间主效应非常显著(F=226.746, P <0.001);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交互效应非常显著(F=22.808, P <0.001),延迟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3.739, P <0.05)。其他因素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 SLI儿童存在新词命名学习缺陷,发声复述策略能减少新词语音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衰退,改善新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