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玮 柳权 +3 位作者 黄兰姬 矫莉 唐健 贾树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并发症、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6~7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并发症、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6~7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E组,n=45)和对照组(C组,n=45)。E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切皮前再次给予0.25 mg/kg。C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15μg/kg。两组患者余诱导、维持方案一致。记录患者入室(T_(0))、打开胸膜前(T_(1))、打开胸膜后15 min(T_(2))、打开胸膜后30 min(T_(3))、拔除喉罩前(T_(4))的SpO_(2)、PaCO_(2)、PaO_(2)。于T_(0)和术后24 h(T_(5))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并检测TNF-α、IL-6浓度;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呼吸干预、术中体动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T1时刻PaO_(2)明显降低,PaCO_(2)明显升高(P<0.01),T_(2)时刻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降低(P<0.01),喉罩置入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呼吸干预次数明显减少,且以减弱呼吸为主(P<0.01)。与T_(0)时刻比较,T_(5)时刻TNF-α、IL-6浓度均升高,且C组升高程度高(P<0.01);喉罩拔除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少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呼吸抑制,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维持自主呼吸期间呼吸稳定性,减轻急性期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单孔胸腔镜 喉罩全身麻醉 保留自主呼吸 呼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肿瘤致全身麻醉中高气道阻力一例
2
作者 孙雪华 孙成飞 +2 位作者 邱军明 刘波 贺桂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38,共1页
患者,女,78岁,结肠癌,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病史。术前检查Hb101g/L,血糖10.17mmol/L。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余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气管内肿瘤 气道阻力 全身麻醉 剖腹探查术 肺纹理增多 外伤手术 术前检查 X线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曲利 姜竹青 +3 位作者 万迪 李萍 都鹏超 尹荣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1,41,共7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次化疗周期结束(T5)和术后3个月(T6)6个时间点调查其姑息性表现。潜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分析其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结果中晚期肺癌患者T1时姑息性表现水平为(35.00±6.86)%,T2时(31.05±9.09)%,T3时(29.11±11.47)%,T4时30.00(10.00,50.00)%,T5时30.00(10.00,50.00)%,T6时20.00(10.00,50.00)%。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曲线分为改善组(41.13%)、恶化组(22.58%)和严重恶化组(36.2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人格分型和自我管理是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整体呈随时间恶化发展趋势,根据不同时间点姑息性表现特征可分为改善组、恶化组和严重恶化组3个发展轨迹类别,高龄、情绪不稳定人格和低自我管理水平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应结合不同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癌症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姑息性表现 潜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 姑息护理 发展轨迹 人格分型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通道参与化疗痛外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璇 梁玲利 贾树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6-770,共5页
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是癌症患者长期用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诱发癌症患者持续性的自发痛或间歇性灼痛,严重的痛觉超敏反应(hyperalgesia)以及对正常无害刺激异常疼痛反应(allodynia),称为化疗药物诱导神经病理性疼... 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是癌症患者长期用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诱发癌症患者持续性的自发痛或间歇性灼痛,严重的痛觉超敏反应(hyperalgesia)以及对正常无害刺激异常疼痛反应(allodynia),称为化疗药物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CNP),简称化疗痛,主要表现为手和脚的刺痛、麻木、灼和(或)烧痛等,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化疗痛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乙二醛在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5
作者 韦珏春 贾树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指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甲基乙二醛(MG)是一种经非酶催化途径产生的羰基化合物,在PDPN患者的血浆中浓度较高,可能与疼痛症状的发生有关。本文从MG的代谢、MG... 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指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甲基乙二醛(MG)是一种经非酶催化途径产生的羰基化合物,在PDPN患者的血浆中浓度较高,可能与疼痛症状的发生有关。本文从MG的代谢、MG在PDPN中的作用机制和MG在PDPN治疗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二醛 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乙二醛酶 氧化应激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