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衣绍蕊 孙经武 +2 位作者 张明哲 史孟松 王秀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21-2324,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连续入选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连续入选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功能、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曲美他嗪组的肱动脉基础内径(D0)、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FMD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曲美他嗪组的D1、FMD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治疗后FMD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曲美他嗪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高于治疗前,而血浆ET-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能通过升高血浆NO水平和降低血浆ET-1水平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为临床防治心力衰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经武 王艳艳 房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藏红花酸组,每组10只,术前7天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 目的:探讨藏红花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藏红花酸组,每组10只,术前7天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 h。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及藏红花酸组血清CK-MB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P<0.01),藏红花酸组IL-10含量明显上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藏红花酸组的血清CK-MB、TNF-α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红花酸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以通过负性调节TNF-α,正性调节IL-10来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酸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家兔心肌细胞肌浆网兰尼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曲辅政 张晓录 +11 位作者 孙经武 刘现亮 王东 史孟松 王秀花 曲爱燕 路新磊 周红霞 程林 康浩飞 衣晓蕊 刘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细胞肌浆网兰尼碱受体(Ry R2)表达及其释钙功能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7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9)、心衰组(n=9)和缬沙坦组(n=9),通过超容量负荷...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细胞肌浆网兰尼碱受体(Ry R2)表达及其释钙功能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7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9)、心衰组(n=9)和缬沙坦组(n=9),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心肌细胞肌浆网Ry R2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与心衰组比较,缬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心衰组心肌细胞肌浆网Ry R2表达和其释钙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缬沙坦组心肌细胞肌浆网RyR2表达和其释钙功能显著高于心衰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缬沙坦能够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可能与其增加心肌细胞肌浆网RyR2表达和其释钙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浆网 兰尼碱受体钙释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家兔心肌细胞核及肌浆网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曲辅政 张晓录 +12 位作者 孙经武 王秀花 曲爱燕 路新磊 周红霞 程林 康浩飞 衣晓蕊 王青海 刘静 史孟松 魏静 张明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细胞核、肌浆网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表达及活性的改变。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各8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细胞核、肌浆网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表达及活性的改变。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各8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心肌细胞核、肌浆网CaMKⅡ的表达和活性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左心室重量指数[(132±0.06)g/kg vs(3.61±0.09)g/kg]、左心室舒张末压[(-1.50±0.50)mmHg vs(23.00±2.37)mmHg(1 mmHg=0.133 kPa)]显著升高(P均<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7.83%±3.58%vs 17.38%±3.13%)及左心室射血分数(71.92%±4.56%vs 38.50%±6.07%)明显降低(P均<0.05);心衰组心肌细胞核和肌浆网的CaMKⅡ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心肌细胞核及肌浆网CaMKⅡ蛋白表达及活性增加可能是心衰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任聪慧 孙经武 +1 位作者 刘成洲 郎军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32例,根据其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478例,联合组45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4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32例,根据其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478例,联合组45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测定,同时描绘ROC曲线,观察上述因子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联合组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冠心病组比较,联合组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298.45±41.80)mg/L vs(220.80±28.48)mg/L,(23.20±3.25)μmol/L vs(15.09±3.68)μmol/L,(1.67±0.15)mg/L vs(1.39±0.18)m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指数与TC、TG、LDL、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P<0.01)。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指标。且联合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均优于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单项指标检测。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对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的联合检测,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指导预后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脂蛋白(A) 高半胱氨酸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晓凤 王胜强 曹邦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2021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恩格列净成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中首个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但其心血管获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最新相关研究入手,探索其心血管获... 2021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恩格列净成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中首个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但其心血管获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最新相关研究入手,探索其心血管获益可能涉及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心肌微循环 钠氢交换体 细胞自噬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池天鹤 孙经武 +3 位作者 康文 吴雨卉 杜清 蒋双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138-2142,共5页
NLRP3炎性小体是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后所形成的一种多蛋白复合体。活化的NLRP3炎性小体可使caspase-1前体转变为有活性的caspase-1,促进白介素(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进而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 NLRP3炎性小体是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后所形成的一种多蛋白复合体。活化的NLRP3炎性小体可使caspase-1前体转变为有活性的caspase-1,促进白介素(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进而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炎性小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NLRP3炎性小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机制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NLRP3炎性小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