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翠玉 王庆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焦虑指数、配合程度及术后心率、血压、并发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率。结果循证组术前焦虑指数低于对照组(t=2.150,P〈0.05),手术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t=2.930,P〈0.05),术后心率低于对照组(t=-3.410,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也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4.098、-2.628,P〈0.05)。并发症对比循证组术后疼痛程度0、I、Ⅱ、Ⅲ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x2分别为4.191、7.173、11.769、4.570,P〈0.05);恶心、呕吐得分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416、-2.659,P〈0.05);呼吸道感染、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x2分别为4.610、7.503,P〈0.05);两组胆漏、腹腔出血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循证组少于对照组(t=-2.106,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6.476,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价值,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焦虑指数和手术风险,减少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程度,缩短住院日期,提高患方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霄霄 方秀新 +3 位作者 吕小芹 何杏杏 李菲 周希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6-4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工作量,为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等方法,基于工时测定法对实施加速康复的肝胆外科病区护理人员测算其护理工作量;采用人力资源配置... 目的通过测定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工作量,为加速康复外科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等方法,基于工时测定法对实施加速康复的肝胆外科病区护理人员测算其护理工作量;采用人力资源配置相关公式,计算该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结果确立护理项目62项,其中直接护理项目40项,间接护理项目22项。病房护士每日为每例患者提供的护理时间为139.16min。直接护理用时和间接护理用时分别占总护理用时的62.84%和37.16%。适宜床护比为0.64,实际床护比为0.50。结论基于工时测定法测算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配比结果显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可通过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内容、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等方法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工时测定 护理人力资源 人员配备 直接护理 间接护理 护理工作量 床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敏 方秀新 李明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38-41,共4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于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得到广泛开展,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本效益好,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全肠外营养(total par...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于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得到广泛开展,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本效益好,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上肢静脉 血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5
4
作者 王庆华 马东梅 +2 位作者 吴明 于茜茜 肖雪燕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索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和临床护理管理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初步建立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并形成调查问卷,对22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9... 目的探索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和临床护理管理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初步建立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并形成调查问卷,对22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9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Cr=0.91,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2、0.16、0.21(均P<0.01)。最终形成的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关爱与服务、职业与认知、人际与发展、自我概念特征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6、0.29、0.27、0.18,16个二级指标权重为0.02~0.09。结论所构建的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除体现护士外显特征如知识、技能外,还增加胜任力的深层次特征"自我概念",可用于医院选拔、培训急诊科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岗位胜任力 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