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终端下语言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晓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00,124,共5页
高等学校的语言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听说和读写两类课程进行。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语言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更加适合移动终端下的自主学习,其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但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可预估,有必要引入混合式... 高等学校的语言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听说和读写两类课程进行。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语言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更加适合移动终端下的自主学习,其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但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可预估,有必要引入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将教和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和设备支持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学习主体的学习策略和教学主体的监控策略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参与。听说类和读写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主要差异在于所需学习策略的不同引发了监控手段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移动终端 语言类课程 学习策略 监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两创”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瑜 魏学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33,共9页
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黄河文化的“两创”既是延续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焕发黄河文化时代活力的关键因素,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黄河文化的“两创”必须遵... 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黄河文化的“两创”既是延续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焕发黄河文化时代活力的关键因素,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黄河文化的“两创”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实践创新、协同促进、融合发展、市场调节等多样化的发展机制。当下,必须以继承弘扬优秀内核为重点,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新时代黄河精神的塑造为核心,推动黄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发展机制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语法研究取向探索--评《语法研究录》
3
作者 王晓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语言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法,涵盖了语言的整体结构形式、结构关系及组织单位的前后分布,不仅反映语音、文字以外的丰富语言意蕴,还是特定民族或地区的思维形态不断扬弃、长期积淀和认定的结果。新世纪以来,一批批孜孜以... 语言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法,涵盖了语言的整体结构形式、结构关系及组织单位的前后分布,不仅反映语音、文字以外的丰富语言意蕴,还是特定民族或地区的思维形态不断扬弃、长期积淀和认定的结果。新世纪以来,一批批孜孜以求的语言学者在语法研究方面不遗余力,为新时代的语法研究打开了新局面。其中,李宇明教授常年深耕于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的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法研究录》一书,正是汇集了李宇明教授20多年在语法研究方面的心得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形态 语法研究 李宇明 理论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商务印书馆 语言规划 整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