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医学与不确定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飞 谢书阳 +2 位作者 李有杰 李尊岭 阎云飞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29,共3页
精准医学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完备的技术支撑,对医学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是其思想基础,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其技术支撑。精准医学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勾勒出了美好蓝图,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客观... 精准医学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完备的技术支撑,对医学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是其思想基础,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其技术支撑。精准医学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勾勒出了美好蓝图,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根植于事物本身,人类实践的具体过程实质是通过消除不确定性而达到相对的确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实践模式,精准医学同样体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复杂概念,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谨慎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思考——转化医学新趋势前瞻 被引量:16
2
作者 焦飞 王娟 +2 位作者 马颖 于媛 岳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9,共4页
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医学发展模式,转化医学为基础和临床构建了交流沟通的高效平台,当前正朝着多学科、多领域、多系统的方向迈进。随着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生物医学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既保证了医学实践的深度,有深... 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医学发展模式,转化医学为基础和临床构建了交流沟通的高效平台,当前正朝着多学科、多领域、多系统的方向迈进。随着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生物医学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既保证了医学实践的深度,有深度才能洞悉本质;又保证了医学实践的高度,有高度才能总揽全局。因此,大数据的出现为深陷还原论泥潭的现代医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大数据浪潮对医学基础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深远影响,必将为转化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转化医学 医学整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研的可重复性与转化医学——从生命的复杂性谈起 被引量:6
3
作者 焦飞 王娟 +3 位作者 李尊岭 马颖 于媛 岳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3,共3页
转化医学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转化医学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是其基石。当前,简单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基础研究往往忽视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本质,导致基础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可靠,从... 转化医学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转化医学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是其基石。当前,简单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基础研究往往忽视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本质,导致基础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可靠,从而严重影响了转化医学的发展,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复杂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基础研究 复杂性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与计算主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焦飞 谢书阳 +2 位作者 李有杰 阎云飞 许森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共3页
精准医学体现了生物医学与数据科学的深入融合,为医学发展勾勒出美好蓝图。当今时代,计算概念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计算主义生命观试图从数据和计算的角度理解生命现象,其观念和方法既具合理性,又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体现了生物医学与数据科学的深入融合,为医学发展勾勒出美好蓝图。当今时代,计算概念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计算主义生命观试图从数据和计算的角度理解生命现象,其观念和方法既具合理性,又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精准医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数据和计算同样与精准医学密切相关。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表明,其认识论层面存在某些逻辑缺陷,方法论层面亦存在一定不足。只有深刻把握医学数据的内在特征,辩证地理解计算主义生命观,才能为包括精准医学在内的医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计算主义 算法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宗华 付彩霞 胡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0期95-97,共3页
从发挥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角度,对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本文从建立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看法。
关键词 医用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苯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彩霞 王晓艳 高宗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2-646,共5页
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研究了盐酸苯肼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苯肼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根据热力学参数△H<0、△S<0,得出盐酸苯肼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 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研究了盐酸苯肼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苯肼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根据热力学参数△H<0、△S<0,得出盐酸苯肼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盐酸苯肼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紫外光谱法进一步证明了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肼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传输Cu(Ⅱ)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景田 兰孝征 +1 位作者 刘为忠 刘崇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HEH[EHP](P507)为流动载体,探讨了Cu(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内、外相酸度、膜相载体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界面处的萃取反应、离子的扩散速度及膜相的微细结构共同影响着离子的传质速率... 以HEH[EHP](P507)为流动载体,探讨了Cu(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内、外相酸度、膜相载体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界面处的萃取反应、离子的扩散速度及膜相的微细结构共同影响着离子的传质速率.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u(Ⅱ)的适宜条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膜分离 传输行为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去甲斑蝥素致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帅 李有杰 +4 位作者 张超 岳真 张文娟 刘在贵 谢书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在抗肿瘤药物去甲斑蝥素(DMC)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DMC诱导细胞凋亡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miRNA表达改变,进一步用RT-PCR和定量PCR验证部分miRNA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基因信息软件分析miRNA相关的基因,ELIS... 目的:探讨miRNA在抗肿瘤药物去甲斑蝥素(DMC)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DMC诱导细胞凋亡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miRNA表达改变,进一步用RT-PCR和定量PCR验证部分miRNA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基因信息软件分析miRNA相关的基因,ELISA验证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DMC致凋亡组,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到290多种miRNA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用RT-PCR和定量PCR分析结果示:在DMC处理组,miR-16、miR-34a和miR-125等表达增高1.5倍以上,而miR-106和miR-150的表达降低60%以上。通过microRNA 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分析发现癌基因(bcl-2、E2F1、E2F3)和抑癌基因(RB1、p53)表达可能受上述miRNA表达的调控。ELISA结果示:在DMC组,RB1和P5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Bcl-2、E2F1和E2F3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DMC能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并能引起细胞内miRNA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微小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怀斌 李怀祥 +1 位作者 马丽英 刘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Cefmetazole Sodium,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CS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在297K和311K时用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Cefmetazole Sodium,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CS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在297K和311K时用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结合常数KA、热力学参数△H、△G、和△S。结果表明CS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Zn2+、Cu2+对CS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有影响,Zn2+浓度接近人体血浆中浓度时,能够促进CS与BSA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美唑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热力学参数 Zn2+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叶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彩霞 高宗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用荧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金属离子Ca2+、Cu2+和Zn2+对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酸及金属离子均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猝灭机制均... 用荧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金属离子Ca2+、Cu2+和Zn2+对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酸及金属离子均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由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熵变ΔS和Gibbs自由能ΔG得出:推断无金属离子存在时,FA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在Ca2+的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与范德华力;Cu2+和Zn2+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3种金属离子的参与都使得FA与BSA结合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发生了的变化,但结合位点数仍维持在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叶酸 金属离子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左氧氟沙星、拉米夫定同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威 付彩霞 黄玉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pH值为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下,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左氧氟沙星和拉米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BSA与2种药物发生强烈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2种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种药物的存在提高... 在模拟生理条件(pH值为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下,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左氧氟沙星和拉米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BSA与2种药物发生强烈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2种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种药物的存在提高了另一种药物与BSA之间结合的稳定性,减少了游离药物含量,药效降低。左氧氟沙星和拉米夫定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左氧氟沙星 拉米夫定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态度的网络调查解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焦飞 王娟 +2 位作者 马颖 岳真 于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高校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势必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当前不同职称和学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进行了分类调查;进而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内在问题,指出教学是作为教师的必要条件,是根本之所在,科... 高校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势必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当前不同职称和学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进行了分类调查;进而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内在问题,指出教学是作为教师的必要条件,是根本之所在,科研是作为教师的充分条件,是动力之所在,二者辩证统一于教育实践过程中;最后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建议只有从管理者、组织者及实施者多个层面着手,才能真正形成二者的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尿中游离多胺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向明 董秀丽 +1 位作者 李洪娟 刘德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乙腈中,以pH9的硼酸钠缓冲溶液为催化剂,40℃下衍生反应10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在EclipseXDB-C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5种多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 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乙腈中,以pH9的硼酸钠缓冲溶液为催化剂,40℃下衍生反应10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在EclipseXDB-C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5种多胺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激发波长(λex)和发射波长Q。)分别为333nm和390nm。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实现了人尿中游离多胺的质谱定性及荧光定量测定。检出限(3S/N)在4.98~9.31fmol。此方法应用于尿样中多胺的测定,并测得回收率在949,6~98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 柱前衍生 荧光检测 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彩霞 魏光成 杨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0-1805,共6页
用光谱法研究了维生素E(V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VE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294K和310K时,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sv)分别为2.41×10~5 L·mol^(-1)和1.24×105 L·mol^(-1... 用光谱法研究了维生素E(V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VE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294K和310K时,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sv)分别为2.41×10~5 L·mol^(-1)和1.24×105 L·mol^(-1)、结合常数(KA)分别为1.33×10~4 L·mol^(-1)和1.49×10~3 L·mol^(-1)及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77和0.65。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推断VE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VE的存在改变了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讨论了金属离子对维生素E与BSA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牛血清白蛋白(BSA) 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工唾液中从镍铬合金牙冠浸出的镍离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吉刚 荣先国 王晓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铬合金 镍离子 牙冠 唾液 测定 口腔修复材料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Zn(Ⅱ)存在下环丙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彩霞 刘明鹭 +1 位作者 张怀斌 高宗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39-41,53,共4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Zn(Ⅱ)存在下环丙沙星(CPF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环丙沙星、Zn(Ⅱ)在生物体内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Zn(Ⅱ)和鲱鱼精DNA均可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其中DN...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Zn(Ⅱ)存在下环丙沙星(CPF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环丙沙星、Zn(Ⅱ)在生物体内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Zn(Ⅱ)和鲱鱼精DNA均可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其中DNA对CPFX的荧光猝灭作用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在Zn(Ⅱ)存在下,DNA对环丙沙星的荧光猝灭作用显著增强,Zn(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CPFX与DNA的结合具有促进作用;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二元、三元体系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DNA与CPFX-Zn2+配合物之间的结合应为沟槽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环丙沙星 鲱鱼精DNA 三元络合物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吉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6-1288,1292,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TSNⅠ)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试验发现:丹参酮Ⅰ对人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 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判断由于与丹参酮Ⅰ反应而导...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酮Ⅰ(TSNⅠ)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试验发现:丹参酮Ⅰ对人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由Stern-Vol 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判断由于与丹参酮Ⅰ反应而导致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并从所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和ΔS,推断人血清白蛋白与丹参酮Ⅰ反应的结合力为静电力。根据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的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不因与丹参酮Ⅰ反应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丹参酮Ⅰ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体系传输Cu(Ⅱ)、Zn(Ⅱ)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景田 孙思修 高自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21,共6页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源相酸度、萃取剂HEH[EHP]浓度对Cu(Ⅱ)、Zn(Ⅱ)传输的影响;研究了其萃取动力学过程;推断了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应用该体系分离Cu(Ⅱ)、Zn(Ⅱ)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体系 萃取剂 传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与鲱鱼精DNA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玉玲 付彩霞 刘茂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叶酸(FA)与鲱鱼精DNA(DNA)的相互作用。研究了DNA热变性、离子强度、阴离子猝灭剂KI及金属离子对FA-DNA体系的影响,分析了FA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 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叶酸(FA)与鲱鱼精DNA(DNA)的相互作用。研究了DNA热变性、离子强度、阴离子猝灭剂KI及金属离子对FA-DNA体系的影响,分析了FA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DNA对FA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作用过程为静态猝灭,FA通过沟槽模式和静电作用力与DNA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鲱鱼精DNA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β55Met·O血红蛋白的结构分析
20
作者 陈培勋 夏其昌 +3 位作者 刘在贵 徐来根 王广华 张春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76-579,共4页
将山东省招远市一慢电泳异常血红蛋白( Hb)先证者血及正常人血分离纯化出珠蛋白,脲处理解链,再层析分离并纯化出正常及异常 β链.经胰蛋白酶水解,所得肽片段用 H P L C 分出酶解物中异常肽,此肽经氨基酸组成及顺序测定,... 将山东省招远市一慢电泳异常血红蛋白( Hb)先证者血及正常人血分离纯化出珠蛋白,脲处理解链,再层析分离并纯化出正常及异常 β链.经胰蛋白酶水解,所得肽片段用 H P L C 分出酶解物中异常肽,此肽经氨基酸组成及顺序测定,表明它同于正常 β链的十九肽 β41→59;异常肽不被 C N Br 作用,将它与正常十九肽通过质谱仪测定质荷比.结果说明异常肽的 β55 M et转变为亚砜型的 β55 M et· O,这转变是此异常 Hb 变异的一级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慢电泳 一级结构 溴化氰 光谱分析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