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建设现状与策略——以山东医学院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高芳 冯子洋 +3 位作者 刘敏敏 姜传丽 曹传帅 姜媛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深入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内的滨州医学院等4所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设置、发展情况、课程体系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了了该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管理类专业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研究——以山东医学院校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凯旋 董晓彤 +3 位作者 徐群 杨贝贝 王宁 曹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0-451,454,共3页
文章以山东省属医学院校为例,从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校园文化建构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情况,进而结合特色办学的机遇与问题提出了强化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策略。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山东 医学院校 特色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方兴 陈晓静 +4 位作者 王玉洁 周金运 韩美玲 孙鹤 曹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国内5所医学院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虽...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国内5所医学院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虽有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模表模糊、课程应用性不强、专业性导师较少三方面。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应用心理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媒体时代下青年社会心态的分析与引导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玉宁 朱学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92,共6页
微媒体与当代青年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模式等方面密不可分,对青年社会心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在微媒体时代下,青年存在空虚浮躁、及时行乐、盲目从众等社会心态,原因来自青年自身、社会环境和微媒体推动等多种因素。... 微媒体与当代青年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模式等方面密不可分,对青年社会心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在微媒体时代下,青年存在空虚浮躁、及时行乐、盲目从众等社会心态,原因来自青年自身、社会环境和微媒体推动等多种因素。本文认为,应通过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加社会阶层垂直流动、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净化微媒体环境等方式,对青年社会心态加以正确引导,促进青年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青年 社会心态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自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7-959,共3页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但还存在社会化分担效果不明显、医疗责任保险推进缓慢、医疗意外保险实施受阻、患方自担风险能力较弱等现实困境。文章在深刻剖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全面推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探索医...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但还存在社会化分担效果不明显、医疗责任保险推进缓慢、医疗意外保险实施受阻、患方自担风险能力较弱等现实困境。文章在深刻剖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全面推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探索医疗行业互助保险、建立无过失医疗风险基金、完善医疗保障等举措,构建一套由利益相关体共担风险的社会化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风险 社会化分担机制 医疗责任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贺青霞 陈建文 +1 位作者 刘春梅 孔令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探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自我同情量表对普通高等特殊教育学校206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 探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自我同情量表对普通高等特殊教育学校206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同情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不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但通过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自我同情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大学生 领悟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自我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 被引量:21
7
作者 卜建华 童静谣 唐新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33,共3页
"佛系青年"现象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佛系青年是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争不抢、不问输赢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标签,它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部分青年群体理想迷茫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佛系青年"现象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佛系青年是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争不抢、不问输赢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标签,它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部分青年群体理想迷茫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心态的表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年群体的从众心理、价值观和期望以及态度的改变等视角分析当前"佛系青年"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原因。面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青年群体中"佛系青年"现象,主流文化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佛系青年"当代青年亚文化,加大对于青年群体社会支持力度,引导青年群体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等措施进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系青年 社会心态 青年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要国家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星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临终关怀在西方主要国家获得了较大发展,呈现出政府重视,民众参与程度高,服务机构规模大,服务模式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临终关怀发展中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程度、临终关怀服务机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 临终关怀在西方主要国家获得了较大发展,呈现出政府重视,民众参与程度高,服务机构规模大,服务模式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临终关怀发展中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程度、临终关怀服务机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从业人员等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多途径开展死亡教育,引导民众树立科学的死亡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通过加强临终关怀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西方主要国家临终关怀的做法,对加快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临终关怀 死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大学生自尊、人格对身体意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曲海英 衣晓青 赵梦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索残疾大学生自尊、人格对其身体意象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格简式量表及多维度身体意象问卷对滨州医学院等四所大学950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残疾大学生的自尊和内外向、精神质和神经质三个人格特质维度均进... 目的:探索残疾大学生自尊、人格对其身体意象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格简式量表及多维度身体意象问卷对滨州医学院等四所大学950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残疾大学生的自尊和内外向、精神质和神经质三个人格特质维度均进入以身体意向三个维度(体能关注、健康评价和健康关注)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自尊和内外向对身体意象有正向预测作用;精神质和神经质对身体意象有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身体意象 人格 残疾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调解模式下的强制医事仲裁制度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自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和仲裁两大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解决医疗纠纷。在评析各种第三方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将仲裁程序融于第三方调解模式中,赋予第三方调解组织仲裁的权力,实行强制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同时置仲裁裁决于司法监督... 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和仲裁两大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解决医疗纠纷。在评析各种第三方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将仲裁程序融于第三方调解模式中,赋予第三方调解组织仲裁的权力,实行强制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同时置仲裁裁决于司法监督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调解 医疗纠纷 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自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社会结构转型和改革深入推进引发的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剖析我国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医疗救助立法、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创新医疗救助方式、逐步减少或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社... 社会结构转型和改革深入推进引发的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剖析我国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医疗救助立法、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创新医疗救助方式、逐步减少或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等举措,以期健全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医疗救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医疗救助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自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0,共3页
通过梳理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的实践,总结对完善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启示:完善立法,强化政府责任,确保受益公平,注重前期预防和门诊救助,明确主管部门,规范管理程序。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医疗救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在县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分类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曹高芳 胡乃宝 +2 位作者 张瑞霄 姜传丽 刘敏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2-533,共2页
目的介绍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及其在县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分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法分析县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结果利用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法可以将15所医院按信息系统当前状态分为5类。结论客观事物性质变化... 目的介绍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及其在县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分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法分析县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结果利用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法可以将15所医院按信息系统当前状态分为5类。结论客观事物性质变化没有明显标志时,最小支撑树聚类分析法可以构造最小支撑树,确定长边进行分类,与其他聚类分析方法相比,其具有分类结果直观形象、结果容易理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支撑树 聚类分析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卫生信息化发展研究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董晓彤 王香 +3 位作者 刘福蓬 田梦珂 张玥 曹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2,119,共4页
文章从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卫生信息化的医疗建设、卫生信息化的区域建设、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卫生信息化今后的发展等方面对国内外卫生信息化研究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国内外卫生信息化 卫生信息化发展 研究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青少年移动游戏沉迷与亲职教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玉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代与代之间在信息获取、利用和再生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技术和精神接入沟、功能使用沟、知识生产沟组成的"数字代沟"进一步加剧,成为导致青少年群体游戏沉迷的家庭系统因素。本文建议从国家、区校、个... 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代与代之间在信息获取、利用和再生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技术和精神接入沟、功能使用沟、知识生产沟组成的"数字代沟"进一步加剧,成为导致青少年群体游戏沉迷的家庭系统因素。本文建议从国家、区校、个人层面推进和开展亲职教育,将其作为促进代际理解、畅通代际关系、消弭数字代沟、建构代际文化空间的渠道和桥梁,开创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最佳结合路径,为破解青少年游戏沉迷之困寻得创新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游戏沉迷 信息不对称 数字代沟 亲职教育 家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自根 杨立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医患冲突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在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对我国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机制的评析,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经... 医患冲突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在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对我国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机制的评析,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开展中国情境下的医患沟通模式研究、完善医疗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医患冲突非诉解决方式、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创建医患冲突案例数据库等方面,优化我国现有的医患冲突防范与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 医疗机构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烟台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娜 孔令玲 曲海英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烟台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6年4—6月抽取山东省烟台市18~70岁26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统一发放环境价值观量表、新生态范式(NEP)量表与环境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山东省烟台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6年4—6月抽取山东省烟台市18~70岁26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统一发放环境价值观量表、新生态范式(NEP)量表与环境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相关性。结果在生态圈价值观维度、NEP以及生态管理行为和公民行为维度上女性得分[分别为(18.31±2.19)分、(62.72±5.33)分、(24.72±3.27)分和(13.57±4.41)分]高于男性[分别为(17.64±2.72)分、(58.64±6.79)分、(23.38±3.54)分和(12.07±4.19)分](P<0.05);自由职业者在NEP量表上得分(57.36±4.34)分低于其他职业(P<0.01);利己价值观与生态管理、公民行为呈负相关(P<0.01);利他价值观、生态圈价值观及NEP与生态管理、说服和公民行为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烟台市居民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但环境行为欠佳。性别、职业和月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影响烟台市居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环境态度越正向,环境行为越积极,环境态度可预测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市居民 环境价值观 环境关心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权的证立及其界限——遗传基因治疗角度的思考
18
作者 曲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5期602-605,共4页
基因治疗技术带来的一个最大伦理困境不啻在于,人类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是否合乎伦理要求,法律上是否应该承认所谓的基因权以及如何界定其界限。就遗传基因治疗问题而言,未出生者拥有相应的基因权,其权利内容即在于通过基因治疗来恢复未... 基因治疗技术带来的一个最大伦理困境不啻在于,人类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是否合乎伦理要求,法律上是否应该承认所谓的基因权以及如何界定其界限。就遗传基因治疗问题而言,未出生者拥有相应的基因权,其权利内容即在于通过基因治疗来恢复未出生者的未来健康,应该大力倡导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人类的福利事业,使得更多有基因缺陷的患者恢复健康,从而为其完美人生的实现确立一个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基于未出生者的自主性,这项权利存在一定的界限,即在保障健康这项利益之外,未出生者并不能具有无限制基因增强的权利。因此,对于基因增强的应用我们则应予以禁止,因为它不仅背离了一个自主谋划的完整人生的意义,也破坏了人类平等的基础,并造成了文化多样性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未出生者 健康利益 基因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