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丁晓洁 孙喜灵 +4 位作者 于晓飞 郝雯瑾 徐文娟 王科军 董正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96-1299,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模,以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评价乌梅丸对大鼠粪便含水率、粪...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模,以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评价乌梅丸对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双歧杆菌/乳杆菌(B/E)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结果:(1)大鼠IBS-D模型制备成功;(2)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P <0. 05),对大鼠腹泻症状有缓解作用;(3)乌梅丸可以升高大鼠B/E值(P <0. 05),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4)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P <0. 05),减轻炎症反应。结论:乌梅丸对IBS-D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和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乳杆菌(B/E)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槲皮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卢宁 韩吉春 +4 位作者 任博雪 李德芳 王博 郝雯瑾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DQ)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氢槲皮素低剂量组(5 mg·L^(-1))、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g·L^(-1))4组。使用Langend... 目的探讨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DQ)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氢槲皮素低剂量组(5 mg·L^(-1))、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g·L^(-1))4组。使用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式建立离体大鼠心脏I/R模型。观察I/R期间DDQ对左心室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和心率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分析,TTC染色法评价心肌梗死程度,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结构的病变。结果与模型组比,DDQ预处理组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DDQ预处理组可使心肌组织中的SOD和GSH/GSSG的含量明显增加;CK,LDH和MDA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降低心肌梗死程度,减轻心肌组织学病变。结论 DDQ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DDQ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氧自由基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槲皮素 抗氧化 心肌缺血/再灌注 离体心脏 心肌梗死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水提取物通过介导NF-κB/p65和p38 MAPK减轻小鼠酒精性肝损伤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凤华 韩吉春 +2 位作者 李德芳 房雪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9-574,共6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霍山石斛水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饲普通饲料+52%白酒[12 m L/(kg·bw)]灌胃,低、中、高剂量石斛组喂饲普通饲料+霍山石斛水提取物(... 本研究主要探讨霍山石斛水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饲普通饲料+52%白酒[12 m L/(kg·bw)]灌胃,低、中、高剂量石斛组喂饲普通饲料+霍山石斛水提取物(1 g/kg、5 g/kg和10 g/kg)灌胃+52%白酒灌胃。40 d后,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氧化应激指标(SOD、MDA)、炎症因子指标(CRP、TNF-α),肝脏做HE染色切片观察,Western blot检测了小鼠肝脏组织中NF-κB/p65和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切片可见,中、高剂量石斛组肝脏组织损伤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中、高剂量石斛组较模型组SOD升高(P<0.01),ALT、AST、MDA、CRP和TNF-ɑ降低(P<0.01)。高剂量霍山石斛水提取物可显著抑制酒精性肝损伤诱导的NF-κB/p65和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果表明,霍山石斛水提取物可降低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介导NF-κB/p65和p38 MAPK发挥抗氧化、抗炎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抗炎 NF-ΚB/P65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雅娟 甘露 +7 位作者 王占洋 邱理红 佀营营 张红 马成俊 李忌 孙喜灵 王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考察异甘草素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鉴定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考察异甘草素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鉴定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经异甘草素诱导后,以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P<0.01);光镜观察到异甘草素诱导前的C6胶质瘤细胞呈两极长梭形或多角形,胞质多,胞突短;而诱导后细胞突起数目不同程度增多,细胞形态变细变长。诱导前克隆形成出现早,数量多,直径大,克隆形成率高;异甘草素处理组克隆形成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诱导后C6细胞GFAP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异甘草素能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C6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C6胶质瘤 增殖 分化 克隆形成 吉姆萨染色 星形胶质细胞 GF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mRNA表达。结果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并伴有黑色素颗粒物出现,且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甘草查尔酮A能使细胞阻滞在G1期,在低浓度时,诱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甘草查尔酮A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2、CDK2的mRNA表达。结论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使B16F10细胞G1期阻滞,进而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增殖抑制率 黑色素含量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彩霞 王艳明 +2 位作者 李德芳 唐晓峰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6-842,共7页
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光甘草定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B16F10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可抑制其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B16F10细胞凋亡,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状态,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ax表达显... 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光甘草定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B16F10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可抑制其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B16F10细胞凋亡,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状态,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ax表达显著上升,Bcl-2则表达下调。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的B16F10细胞中,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而ATP含量、乳酸生成均降低;细胞内糖酵解相关基因及蛋白HK2、Ldha表达下调。同时,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组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表达明显上升,而Bcl-2、HK2和Ldha则表达均下调。说明,光甘草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了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控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B16F10细胞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丁晓洁 杨毅 +2 位作者 于东林 徐文娟 董正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筛选纳入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 目的:探讨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筛选纳入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收集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者、样本量、研究对象性别、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利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相比,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的综合疗效合并效应量RR=1.19,95%CI[1.11,1.2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单用西药的干预措施相比,含乌梅丸的干预措施的综合疗效的合并效应量RR=1.18,95%CI[1.10,1.2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异质性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研究的乌梅丸试验组均未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IBS-D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胃肠舒片对胃肠动力障碍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郭金秀 刘孟安 王慧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1-752,共2页
目的:观察胃肠舒对胃肠动力障碍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托品模型组、胃肠舒+阿托品组、西沙必利+阿托品组。分别用受试药液灌胃,连续5天,禁食18h后,于第6天空白对照组腹腔注... 目的:观察胃肠舒对胃肠动力障碍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托品模型组、胃肠舒+阿托品组、西沙必利+阿托品组。分别用受试药液灌胃,连续5天,禁食18h后,于第6天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它组均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致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以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观察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果:胃肠舒和西沙必利对阿托品所致胃肠动力障碍动物的胃排空和肠推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1)。结论:中药胃肠舒片通过作用于M受体,对抗阿托品对M胆碱能受体的拮抗作用,促进胃肠道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泌,从而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舒片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园园 王义善 +1 位作者 杨桂青 林思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8月解放军第107医院射波刀中心共收治中晚期肺癌患者48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射波刀治疗组(CK组)37例,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 目的探讨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8月解放军第107医院射波刀中心共收治中晚期肺癌患者48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射波刀治疗组(CK组)37例,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组(CK联合CIK组)11例,治疗结束后4~6个月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近期疗效标准及卡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CK组平均处方剂量为(35.4±5.4)Gy,等剂量线为66%~82%;CK联合CIK组平均处方剂量为(35.6±6.3)Gy,等剂量线为69%~81%。CK联合CIK组有2例接受了4次CIK细胞回输,9例接受了2次CIK细胞回输。CIK细胞回输过程中没有感染或毛细血管渗漏等意外情况发生,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CK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64.9%(24/37);CK联合CIK组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为81.8%(9/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CK组与CK联合CIK组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前CIK细胞表型检测显示,培养所得CIK细胞CD3+/CD165+6+中位表达百分比平均(18.80±4.16)%,回输细胞中活性细胞比例>99.5%,单次回输细胞数量>200亿。结论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CIK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方研究胃肠舒片对小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芳 丁宝刚 +1 位作者 刘孟安 孙喜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舒片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随机分9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胃肠舒片、不同药物配伍及各单味药药液灌胃,连... 目的:探讨胃肠舒片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随机分9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胃肠舒片、不同药物配伍及各单味药药液灌胃,连续用药7天,以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观察胃排空和肠推进率。结果:胃肠舒片、白芍熟大黄、熟大黄甘草及单味熟大黄,均能显著提高胃排空和肠推进率,其中胃肠舒片与白芍熟大黄两组的胃排空率高于单味大黄组(P<0.05);白芍甘草、单味白芍及单味甘草对胃排空和肠推进率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舒片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熟大黄配伍后,芍药总苷和大黄素等物质发挥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舒片 拆方 胃肠动力障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CBRH-7919细胞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朋 曹同涛 +2 位作者 于敏 闫苗苗 牛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317-3318,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 123染色后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 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槲皮素对肝癌CBRH-791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10μg/ml槲皮素作用12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Rhodamine 123染色弱荧光细胞百分比逐步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肝癌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三级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云廷 王淑玲 +4 位作者 刘志学 魏铭 章洪华 庞淑珍 王松梅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对山东省内三级综合性医院(不包括中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临床和中医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其综合医院中医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方法:从山东省内90余家三级综合医院中随机抽取27家作为样本,通过查阅图书... 目的:对山东省内三级综合性医院(不包括中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临床和中医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其综合医院中医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方法:从山东省内90余家三级综合医院中随机抽取27家作为样本,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地方志、病案,组织抽样医院有关医护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并设计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发展存在中医临床特色相对不足、中医临床优势没有完全发挥、中医项目出现萎缩、病房地位相对尴尬等不足。结论:综合医院中医科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又具一定优势,应创新管理模式,发挥中医特色,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改进疗效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中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二色补血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莺 范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598-1660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二色补血草的根系活力的变化,为植物的抗盐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利用0、100、200、400mmol/L NaCl处理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14 d后各组分别取5棵植物测定其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着...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二色补血草的根系活力的变化,为植物的抗盐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利用0、100、200、400mmol/L NaCl处理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14 d后各组分别取5棵植物测定其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二色补血草根系干鲜重、总长度、表面积、根尖数、总体积及根系活力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100 mmol/L NaCl处理组;根系平均直径的最大值出现在200 mmol/L NaCl处理。在高浓度的盐胁迫下二色补血草根系的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根尖数、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地受到抑制。[结论]二色补血草根系对盐胁迫有一定的应激能力,在低浓度的盐胁迫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但随着盐胁迫的加重,根系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补血草 盐胁迫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种植产业概况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爽 于明坤 +1 位作者 石文静 林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247-248,254,共3页
介绍了我国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种植产业概况,分析了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产业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特色西洋参种植体系;依靠科学技术,延长产业链,构建西洋参系列产品开... 介绍了我国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种植产业概况,分析了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产业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特色西洋参种植体系;依靠科学技术,延长产业链,构建西洋参系列产品开发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制定产品营销策略,建立西洋参市场营销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育医药与中药植物栽培的相关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产业概况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抗氧化酶系统对NaCl和Na_2CO_3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华 林莺 牛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07-19109,共3页
[目的]研究酿酒酵母SOD和CAT对NaCl和Na2CO3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条件下酵母菌SOD和CAT的活性指标;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对酵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缺失菌株(sod1Δ)... [目的]研究酿酒酵母SOD和CAT对NaCl和Na2CO3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条件下酵母菌SOD和CAT的活性指标;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对酵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缺失菌株(sod1Δ)和过氧化物酶缺失菌株(ctt1Δ)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NaCl和Na2CO3胁迫浓度的升高,酵母细胞内SOD和CA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与野生型菌株相比,NaCl和Na2CO3胁迫对sod1Δ和ctt1Δ基因缺失菌株产生更加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SOD和CAT在酿酒酵母抵抗NaCl和Na2CO3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氢酶 盐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胃康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核转录因子-kB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海燕 赵岩 于佳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观察萎胃康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kB(NF-kB)及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康大、小剂量组、三九胃... 目的:观察萎胃康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kB(NF-kB)及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康大、小剂量组、三九胃泰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分别运用复方萎胃康大、小剂量及三九胃泰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NF-kB表达及胃黏膜的病理学形态。结果: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胃黏膜中NF-kB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胃黏膜中NF-kB表达显著低于三九胃泰组(P<0.01)。各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观察,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萎胃康颗粒可以使CAG模型大鼠胃黏膜中NF-kB表达降低,能够明显改善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炎症、萎缩性病变,对CAG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康颗粒 核转录因子-KB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16F10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减弱,细胞外乳酸含量和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细胞体积逐渐缩小,胞核皱缩,碎裂,呈现致密颗粒状荧光,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由此可知,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堇灵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培文 韩吉春 +3 位作者 李德芳 王凤华 房雪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8,211,共6页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10 m L/kg)建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0 h后,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检测肝脏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紫堇灵能显著降低CCl4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脏中炎症因子CRP和TNF-ɑ含量和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效地拮抗受损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并且我们发现紫堇灵的这种减轻CCl4性肝损伤的作用几乎全部被GW9662阻断。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灵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抗炎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丹 徐文娟 +4 位作者 叶蕾 李德芳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3-1118,共6页
观察淫羊藿苷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B1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B16细胞凋亡率,Western b... 观察淫羊藿苷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B1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B16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同时,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淫羊藿苷对B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淫羊藿苷能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B16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染色质凝集,细胞凋亡率升高,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降低。另外,淫羊藿苷对B16细胞的迁移能力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由此可知淫羊藿苷能有效抑制B16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B16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药成方制剂》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探讨乌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晓洁 董正平 孙喜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29-2532,共4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疾病、证候及组方配伍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结果:获得含"乌梅"的方剂共59首,涉及药味272种,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中医疾病15种(频次≥3),主要证候8种(频次≥3);选取高频药对"乌梅-甘草""乌梅-白芍"和高频疾病"胃痛""痹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显示乌梅在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有差异,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乌梅不同组方配伍和乌梅"收""散"的双重特性决定其作用灵活多样。临床上应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发挥乌梅不同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方制剂 乌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胃痛 痹病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