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云廷 杨毅 +2 位作者 杨际超 张连同 寇惠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通过改变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剂量,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A组,32例,黄芪用量30g,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B组,32例,黄芪用量从30g逐渐加量到21... 目的:通过改变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剂量,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A组,32例,黄芪用量30g,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B组,32例,黄芪用量从30g逐渐加量到210g,无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C组,32例,在B组基础上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三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沉、血球压积、全血比黏度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疗效与黄芪剂量改变有关系。结合针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 黄芪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肽抗菌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媛媛 曹卫友 +2 位作者 张玉梅 李娜 彭建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生长的大肠杆菌在受到抗菌肽作用后,在不同时间里,被作用的大肠杆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大肠杆菌被抗菌肽作用30 min后在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作用过夜后(约12 h)细菌内部电子密度增强,质壁出现分离,细胞壁出现空... 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生长的大肠杆菌在受到抗菌肽作用后,在不同时间里,被作用的大肠杆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大肠杆菌被抗菌肽作用30 min后在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作用过夜后(约12 h)细菌内部电子密度增强,质壁出现分离,细胞壁出现空泡并且界限模糊.作用16 h以上电子密度进一步增强,细菌走向老化死亡趋势.说明抗菌肽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细胞 抗菌肽 Tricine SDS PAGE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