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南采油厂多功能预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现场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绍维 金占鑫 +4 位作者 沈飞 安然 丁龙 夏树斌 徐飞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2期36-40,共5页
滨南采油厂污水具有高含硫离子、铁离子、CO_2的特点,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为此研制、开发了多功能预氧化处理装置,并在现场开展了工业化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预氧化处理装置对滨南采油厂污水具有很好的处理作用:高含... 滨南采油厂污水具有高含硫离子、铁离子、CO_2的特点,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为此研制、开发了多功能预氧化处理装置,并在现场开展了工业化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预氧化处理装置对滨南采油厂污水具有很好的处理作用:高含硫污水可将硫、铁离子全部去除,处理时间100 min;高含铁污水处理时间为160 min时,铁离子去除率达97.6%;高含硫含铁污水处理时间为100 min时,硫离子、铁离子去除率分别达93.3%、77.27%。经现场应用效益分析表明,多功能预氧化处理装置运行1年内可收回成本,且节省费用292.16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含铁污水 多功能预氧化 颗粒直径中值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采储量标定在滨南采油厂各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庆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3,8,共4页
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高低,标志着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经营的总体水平,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标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对把握油田开发动态、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可采储量 采收率 油田开发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滨南油田砂砾岩扇体空间展布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风猛 武法东 +1 位作者 陈建渝 曹树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4-338,344,共6页
受边界断裂和滨县凸起的控制 ,滨南油田北部边缘下第三系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等不同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文中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相应的地震相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模式及地震识别模式 ,并总结了砂砾岩扇... 受边界断裂和滨县凸起的控制 ,滨南油田北部边缘下第三系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等不同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文中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相应的地震相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模式及地震识别模式 ,并总结了砂砾岩扇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以及成藏类型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滨南油田 砂砾岩扇体 空间展布 成藏规律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伍涛 武法东 +1 位作者 陈建渝 毕义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分为粗粒突变型(近源型)和细粒渐变型(远源型)两种层序。由第四砂层组到第一砂层组,表现为由浅水到半深水的逐渐演化过程。北部边缘同生断层对第一、二、三砂层组碎屑物质供给起控制作用,第四砂层组则具...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分为粗粒突变型(近源型)和细粒渐变型(远源型)两种层序。由第四砂层组到第一砂层组,表现为由浅水到半深水的逐渐演化过程。北部边缘同生断层对第一、二、三砂层组碎屑物质供给起控制作用,第四砂层组则具有多物源供给趋势。储层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的各种砂体,其中以河口坝、分支河道最为有利。储层垂向非均质性与沉积演化密切相关,构造活动和湖盆扩展的最弱层段非均质性最强(第四砂层组变异系数2.02),构造活动和湖盆扩展最强的层段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沉积学 毕家断块 扇三角洲 石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田火成岩油藏勘探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湘军 毕义泉 +2 位作者 秘美鸿 沈国华 王寿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针对火成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储层不易识别描述、勘探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动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三瞬处理,人机联作灵活解释等多项技术,模索出了一套适合于火成岩油藏综合评价的系统方法... 针对火成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储层不易识别描述、勘探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动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三瞬处理,人机联作灵活解释等多项技术,模索出了一套适合于火成岩油藏综合评价的系统方法,通过目标评价找到了油气富集区,打破了该区火成岩勘探的被动局面,同时在勘探过程中注重配套工艺技术创新,加强油层保护,完善采油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配套勘探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 配套工艺 目标评价 滨南油田 火成岩 油藏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衰减曲线在滨南油田利7块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赵连素 金春洪 +2 位作者 徐茂斌 韩传波 于金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5-46,67,共3页
以滨南油田利 7块为例 ,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衰减曲线相结合 ,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田开发动态指标经验预测方法。既解决了产量衰减曲线预测中缺少含水的问题 ,又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 ,从而使经验预测的方法更加... 以滨南油田利 7块为例 ,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衰减曲线相结合 ,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田开发动态指标经验预测方法。既解决了产量衰减曲线预测中缺少含水的问题 ,又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 ,从而使经验预测的方法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产量衰减曲线 滨南油田利7块 综合应用 动态分析 预测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区套管损坏井分析及综合治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义强 刘延文 +2 位作者 韩春文 邓云 邓宝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94-95,98,共3页
滨南油区套管损坏井已达330口,占投产井总数的13.1%,造成注采井网不完善,油层平面动用不均衡,直接影响了油藏的动用程度及开发效果。通过分析套管损坏的原因,采取了预应力完井、套管内隔热、开窗侧钻、套管加固补贴、悬挂小套管加固、... 滨南油区套管损坏井已达330口,占投产井总数的13.1%,造成注采井网不完善,油层平面动用不均衡,直接影响了油藏的动用程度及开发效果。通过分析套管损坏的原因,采取了预应力完井、套管内隔热、开窗侧钻、套管加固补贴、悬挂小套管加固、水泥浆封堵、小套管二次固井等预防和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南油区 套管损坏井 综合治理 注采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区地层超覆油藏的勘探 被引量:9
8
作者 谢风猛 李彦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滨南地区地层超覆油藏的区域地质特征、圈闭特征、油气运聚模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断-拗过渡期构造-沉积体系中,复合疏导体系及其与优质烃源岩和构造背景在成油期的有机配置关系是地层超覆油藏油气运聚的主要模式,大型地... 通过对滨南地区地层超覆油藏的区域地质特征、圈闭特征、油气运聚模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断-拗过渡期构造-沉积体系中,复合疏导体系及其与优质烃源岩和构造背景在成油期的有机配置关系是地层超覆油藏油气运聚的主要模式,大型地层超剥带和继承性鼻状构造带的结合部位是寻找大中型地层油藏的主要方向。地层超剥带地震描述技术的运用,指导了该区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覆 地层 油气运聚 勘探 区域地质 圈闭 构造背景 油藏 滨南油区 鼻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田低渗欠注井酸化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桂林 李根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3,共4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滨南低渗油田欠注井酸化增注的系统实验研究方法。根据储层特征分析了注污水和重复酸化对地层的损害及对酸化液的选取原则。根据长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进行了酸化工艺参数优选及其评估分析。现场施工证明该酸化液体系适... 提出了一种针对滨南低渗油田欠注井酸化增注的系统实验研究方法。根据储层特征分析了注污水和重复酸化对地层的损害及对酸化液的选取原则。根据长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进行了酸化工艺参数优选及其评估分析。现场施工证明该酸化液体系适应性较好 ,工艺参数合理 ,能够较好地解除地层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 ,提高注水量 ,降低泵注压力 ,在低渗油田注水井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南油田 低渗欠注井 酸化增注技术 应用 低渗油田 砂岩基质酸化 长岩心流动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单二区块地层高温封堵室内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杰祥 樊泽霞 +2 位作者 秦积舜 朱桂林 马增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为了有效封堵滨南单二区块地层的高渗透带和由蒸汽冲刷形成的大孔道,研究了该地区堵剂粒度与孔喉直径的匹配关系,研制出了超细水泥+粉煤灰堵剂,并对其进行了悬浮稳定性及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封堵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 滨南单二区块 地层 高温封堵 油气井 封堵剂 机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田水力压裂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东生 王红才 +2 位作者 赵卫华 朱桂林 陈新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377,共4页
地应力场、岩石物性、孔隙压力、射孔和天然裂缝是控制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滨南油田660区块和853区块的实际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结合岩石的抗拉破坏准则,模拟了射孔方位角和地应力状态等因... 地应力场、岩石物性、孔隙压力、射孔和天然裂缝是控制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滨南油田660区块和853区块的实际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结合岩石的抗拉破坏准则,模拟了射孔方位角和地应力状态等因素对水力压裂过程中起裂压力和裂缝扩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射孔方位角和地应力场控制着起裂压力、裂缝扩展方位和形态,成果可对油田水力压裂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试验 滨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在滨南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新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7,110,共3页
针对滨南油田水平井开采单油层注汽井段吸汽不均匀的问题,建立了水平井注汽参数优化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水平井注汽管柱气液两相流热力学模型;根据注汽量和井底注汽压差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湿蒸汽流经泄流孔前... 针对滨南油田水平井开采单油层注汽井段吸汽不均匀的问题,建立了水平井注汽参数优化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水平井注汽管柱气液两相流热力学模型;根据注汽量和井底注汽压差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湿蒸汽流经泄流孔前后压降和流量的关系,建立了注汽量模型。在理论研究与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水平井注汽参数优化软件,以水平井段注汽量均匀分布为目标函数,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对注汽管柱的配注器个数和泄流面积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截至2008年12月,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已在滨南油田单2块推广应用11口井,其中8口井已投入生产,同以前采用常规注汽工艺的6口井相比,平均产液量由18.8t/d上升到55t/d,平均产油量由6.3t/d上升到20.2t/d,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水平井 注汽管柱 均匀注汽 配注器 泄流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利津断裂带白云岩储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旭东 冯宝红 +2 位作者 陈平 李红林 王文艺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从裂缝与地层曲率的关系、白云岩储层地震反射波沿层相干处理与解释、白云岩储层裂缝地震剖面解释、白云岩储层地层曲率解释以及白云储层地层反射振幅、频率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规律,由此预测出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区,地... 从裂缝与地层曲率的关系、白云岩储层地震反射波沿层相干处理与解释、白云岩储层裂缝地震剖面解释、白云岩储层地层曲率解释以及白云储层地层反射振幅、频率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规律,由此预测出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区,地层曲率高值区是油气富集的场所,可以对本区未钻井区储层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为老区新层系勘探及老区开发打开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断裂带 地层 地震反射波 反射振幅 地震剖面 裂缝发育 钻井 油气富集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油田污油泥整体回注综合利用工艺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桂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油泥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金。通过污油泥组分分析、添加剂筛选和注入能力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较好分散性和悬浮性的污油泥调剖体系。在滨五站和滨30块的4个井组上配套完善了整体回注流程,于2004年3月首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油泥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金。通过污油泥组分分析、添加剂筛选和注入能力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较好分散性和悬浮性的污油泥调剖体系。在滨五站和滨30块的4个井组上配套完善了整体回注流程,于2004年3月首次在滨南油田开展污油泥回注现场试验并取得成功,累积施工48井次,回注污油泥4635t,注入井油压年平均上升0.1MPa,对应井组增产原油1430t,起到了消化利用污油泥和调剖的双重作用,对提高企业的HSE管理水平和污油泥无害化处理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油泥 整体回注 工艺 应用 滨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提液研究及其在滨南油田滨79块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传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0-81,共2页
井底流压是控制油井产能的重要因素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生产相结合的角度 ,探讨了消除井底流压 ,以获取油井最大产能的方法 ,首次提出了负压提液的概念。该方法操作简单 ,费用低。已在滨南油田滨 79块三口油井试验成功 ,取得了较好的增... 井底流压是控制油井产能的重要因素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生产相结合的角度 ,探讨了消除井底流压 ,以获取油井最大产能的方法 ,首次提出了负压提液的概念。该方法操作简单 ,费用低。已在滨南油田滨 79块三口油井试验成功 ,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提液 研究 滨商油田滨79块 应用 井底流压 油井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智能化高效作业运行系统开发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永寿 舒华文 +3 位作者 李立刚 马增海 刘延文 周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的时效性,实现全作业生产过程中数据共享、资源优化匹配和优化调度以及作业效果智能化考核,结合物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术,采用B/S架构并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智能化高效作业运行系统。该系...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的时效性,实现全作业生产过程中数据共享、资源优化匹配和优化调度以及作业效果智能化考核,结合物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术,采用B/S架构并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智能化高效作业运行系统。该系统利用Oracle 10g版本数据库软件构建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开发相应的数据表结构,采用Dreamweaver、ASP.net实现动态网页的开发与后台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全作业生产过程信息的采集、监控和共享,具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以及作业效果智能化考核功能,提高了作业生产过程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厂 物联网 智能化 作业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地区河流相薄层油气藏滚动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宝红 燕丽 吴长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对滨南地区馆陶组薄层储层的详细划分、微构造的精细描述、沉积微相、地震识别技术以及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该油藏滚动开发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滚动开发 河流相 防砂工艺 微构造 油气藏 薄层 油藏 地震地层学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注采参数实时优化研究--以滨南油田滨2断块沙二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跃刚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57-62,共6页
滨南油田滨2断块处于中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和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优化滨2块整体注采结构,提高区块最终采收率,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开展了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注采参数实时优化。根据基于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生... 滨南油田滨2断块处于中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和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优化滨2块整体注采结构,提高区块最终采收率,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开展了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注采参数实时优化。根据基于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生产优化控制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和数值模拟完成了目标区块油水井动态调控参数的5年优化方案,对比基础方案,提高采出程度3.01%,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实时优化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SPS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优化选井系统
19
作者 李立刚 舒华文 +3 位作者 周鹏 马增海 刘延文 戴永寿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的时效性和油水井作业的经济效益,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优化选井系统。该系统利用在线网络、卫星定位系统和用户手持终端实现作业任务及作业动力信息的实时共享,并通过开发一套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优...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的时效性和油水井作业的经济效益,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优化选井系统。该系统利用在线网络、卫星定位系统和用户手持终端实现作业任务及作业动力信息的实时共享,并通过开发一套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优化选井方法,实现油水井作业计划方案的自动生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作业任务及动力信息实时共享和管理、优化选井方案自动生成及下发等,可为采油厂油水井作业方案的制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了采油厂作业生产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作业 优化选井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特车优化调度系统
20
作者 舒华文 马增海 +4 位作者 刘延文 李立刚 戴永寿 李韶光 于肖雯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4期53-56,60,共5页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时效性和特车调度高效性,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特车优化调度系统。该系统利用在线网络、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手持终端实时接收派车任务和车辆的信息,并通过开发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特车优化调度... 为提高采油厂作业生产时效性和特车调度高效性,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油厂作业生产特车优化调度系统。该系统利用在线网络、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手持终端实时接收派车任务和车辆的信息,并通过开发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特车优化调度方法实现特车优化派车方案的自动生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特车信息实时管理、优化调度方案生成和下发等功能,可为采油厂作业生产特车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了采油厂特车优化调度和作业生产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优化调度系统 物联网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