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调控SDF-1α/CXCR4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方军 刘希明 +2 位作者 李振 杨猛 董庆永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1,共8页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C28/I2,并分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00μmol/L脂多糖)、模型+低剂量布托啡诺组(100...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C28/I2,并分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00μmol/L脂多糖)、模型+低剂量布托啡诺组(100μmol/L脂多糖+1μmol/L布托啡诺)、模型+中剂量布托啡诺组(100μmol/L脂多糖+2μmol/L布托啡诺)、模型+高剂量布托啡诺组(100μmol/L脂多糖+4μmol/L布托啡诺)、模型+高剂量布托啡诺+NUCC-390组(100μmol/L脂多糖+4μmol/L布托啡诺+500 nmol/L CXCR4激动剂NUCC-390)。MTT法、ELISA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活性、IL-6及TNF-α水平、细胞凋亡、凋亡及SDF-1α/CXC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模型组软骨细胞存活率、Bcl-2降低,TNF-α、IL-6、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SDF-1α、CXCR4升高(P<0.05);模型+低、中、高剂量布托啡诺组较模型组以上指标得到改善,而模型+高剂量布托啡诺+NUCC-390组与模型+高剂量布托啡诺组相比结果相反。结论布托啡诺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改善,可能与抑制SDF-1α/CXCR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SDF-1α/CXCR4通路 脂多糖 软骨细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通过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
作者 刘志超 党同科 +1 位作者 满高亚 陈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是否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MTT筛选合适的ASI及时间后,将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ASI低剂量组(ASI-L组,20μmol...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I)是否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MTT筛选合适的ASI及时间后,将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ASI低剂量组(ASI-L组,20μmol/L ASI)、ASI中剂量组(ASI-M组,40μmol/L ASI)、ASI高剂量组(ASI-H组,80μmol/L ASI)及ASI-H+Forskolin组(80μmol/L ASI+100μmol/L cAMP激活剂-Forskolin),按照上述分组处理48 h后,MTT及细胞克隆实验检测Huh7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分析Huh7细胞迁移、侵袭变化;膜联蛋白V-FITC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变化;ELISA实验、WB法检测Huh7细胞的cAMP分泌水平及p-PKA、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将Huh7细胞经皮下注射于裸鼠右腹部,建立肝癌异种移植模型,以5、15和45 mg/kg的ASI灌胃干预4周,分离肿瘤组织并称质量。结果:以接近IC_(50)的40μmol/L ASI处理48 h为合适的浓度和时间。ASI-L组、ASI-M组、ASI-H组Huh7细胞增殖及克隆数、迁移数、侵袭数、cAMP水平、p-PKA/PKA和p-CREB/CREB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SI-H+Forskolin组Huh7细胞增殖及克隆数、迁移数、侵袭数、cAMP水平、p-PKA/PKA、p-CREB/CREB表达均显著高于ASI-H组(均P<0.05),而Huh7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ASI-H组(P<0.05);在裸鼠移植瘤实验中,5、15和45 mg/kg ASI处理组的移植瘤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SI可通过下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抑制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以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肝细胞癌 HUH7细胞 cAMP/PKA/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体系在不同科室医院感染分类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苏祥 宗呈祥 +3 位作者 王霞 孙小刚 吕凤云 孙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4-852,共9页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方法 以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全院整体层面的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采用头脑风暴的...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方法 以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全院整体层面的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风险点和风险指标,通过风险评估矩阵计算出临床科室的风险分值,使用百分位数法对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风险组的差异,根据风险点的风险分值差异对临床科室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再由评估出的极高风险科室使用失效模型和效应分析进行内部风险评估,最终根据两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风险应对。结果 共61个临床科室参与评定。临床科室通过风险评估最终评定出8个风险点,24项风险指标。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显示,神经外一科、神经外二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属于极高风险组,占8.20%;6个风险组的管理指标、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风险分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层次聚类分析将临床科室分为3类,根据其特点分别定义为普通科室聚类组、重点科室聚类组和神经外科聚类组。极高风险科室通过内部风险评估评出7个高风险优先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对临床科室的风险等级进行有效的评定和分析,对极高风险科室的高风险优先级问题能进行有效风险应对,能明确下一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权重系数 聚类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垂体腺瘤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传伟 杜国然 +3 位作者 王延召 祝绍磊 张斌 宫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722,共6页
垂体腺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常见于成人、偶见于儿童,根据是否存在激素分泌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视觉障碍、颅内高压等。儿童垂体腺瘤发病率低,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较明显,临床诊疗具有其独特性,... 垂体腺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常见于成人、偶见于儿童,根据是否存在激素分泌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视觉障碍、颅内高压等。儿童垂体腺瘤发病率低,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较明显,临床诊疗具有其独特性,鉴别诊断较成人更复杂,如内分泌症状多见、副鼻窦气化不良、经鼻蝶手术对发育期儿童的影响、药物和放射治疗的儿童化及个体化、术后内分泌调节及后续生长发育等。本文对儿童垂体腺瘤近年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神经外科医师诊断与治疗儿童垂体腺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垂体激素类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孟超 孟真 +2 位作者 黄欣 杨群 赵逢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79-2286,共8页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ORKF)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在内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01-01。筛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后,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116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RPP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RKF组(MD=-11.81,95%CI=-15.04~-8.58,P<0.0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ORKF组(MD=-3.36,95%CI=-4.37~-2.36,P<0.00001),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ORKF组(MD=-3.92,95%CI=-6.80~-1.03,P=0.008),克氏针存留时间短于ORKF组(MD=-3.35,95%CI=-6.33~-0.38,P=0.03),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率低于ORKF组(OR=0.44,95%CI=0.25~0.76,P=0.006),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3,95%CI=0.19~0.56,P<0.0001),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9,95%CI=0.21~0.73,P=0.003);而两组深部感染、不良愈合、肱骨外髁缺血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无论从效果还是从整体并发症上均优于ORKF,但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肱骨外髁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兰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国 张波 +1 位作者 马刚 胡安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μg/mL)组、ER-M(50μg/mL)组、ER-H(75μg/mL)组、ER-H(75μg/mL)+P...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μg/mL)组、ER-M(50μg/mL)组、ER-H(75μg/mL)组、ER-H(75μg/mL)+PM(Hedgehog通路激活剂,1.5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拟态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B法检测与EMT进程、Hedgehog信号通路和拟态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T29细胞增殖活性随着ER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形成能力、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VE-cadherin)及Hedgehog通路相关蛋白(SHH、GLI1、SMO、c-Myc)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Hedgehog通路中融合蛋白抑制剂(SUFU)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P<0.05);P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ER对于HT29细胞增殖、EMT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ER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EMT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结直肠癌 HT29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腱修补法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法治疗Ellman 3度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戴金良 马健 +1 位作者 杜庚衡 康立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肌腱修补法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法治疗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PASTA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49.7±4.4岁,右肩27例,左肩20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肌腱修补法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法治疗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PASTA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49.7±4.4岁,右肩27例,左肩20例。所选患者均为Ellman 3度,分为经肌腱修补组(24例)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组(23例)。比较术前、术后6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0±7.4个月(12~36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Constant评分、ASE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Constant评分、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llman 3度PASTA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经肌腱修补法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法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术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及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肩袖部分损伤 经肌腱修补 转化为全层后修补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鼠灵致儿童脑出血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守华 宋合保 +2 位作者 卢璐祥 马秋峰 李永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9-720,共2页
患儿男性,8岁。因突发性意识丧失4小时,于2019年3月2日急诊入院。患儿45天前因误服溴鼠灵先后在我院和外院接受维生素K1(20 mg/d肌肉注射)和补液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以维持剂量维生素K1(10 mg/d)肌肉注射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本次因... 患儿男性,8岁。因突发性意识丧失4小时,于2019年3月2日急诊入院。患儿45天前因误服溴鼠灵先后在我院和外院接受维生素K1(20 mg/d肌肉注射)和补液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以维持剂量维生素K1(10 mg/d)肌肉注射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本次因突发性意识障碍而急诊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啮齿动物药 中毒 脑出血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ICAM-1和TMIG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波 樊辉 邱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ICAM-1和TMIGD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检测)及接受结肠良性切除者(健康结肠组织)78例,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ICAM-1和TMIGD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检测)及接受结肠良性切除者(健康结肠组织)78例,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及健康结肠组织中ICAM-1和TMIGD阳性表达,观察ICAM-1和TMIGD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呈现黄色或棕黄色,结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高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TMIGD1阳性表达低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ICAM-1、TMIGD1与远处转移、结肠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体积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ICAM-1与TMIGD1呈负相关(P<0.05);ICAM-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ICAM-1阴性患者(P<0.05);TMIGD1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TMIGD1阴性患者(P<0.05);ICAM-1、TMIGD1及联合诊断均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对结肠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价值。结论:ICAM-1、TMIGD1参与结肠癌的发展过程,与结肠癌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其对结肠癌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TMIGD1 结肠癌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0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合保 高国一 +4 位作者 冯军峰 李永涛 吕守华 毛青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N2O体感诱发电位的连续监测结果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重型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昏迷患者的N20诱发电位数据,以N20诱发电位波幅改变、潜伏期延长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连... 目的·探讨N2O体感诱发电位的连续监测结果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重型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昏迷患者的N20诱发电位数据,以N20诱发电位波幅改变、潜伏期延长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连续监测。除常规固定时间监测外,在急诊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术前及术后、GCS评分改变后、腰椎穿刺术前后等进行监测,并结合病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N2O诱发电位波幅是否存在、潜伏期是否延长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密切相关。双侧N20均存在的患者,预后较好;仅一侧N20存在的患者,病情可在较长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双侧N20均消失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波幅、潜伏期为重型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在神经重症监护治疗阶段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简便的检查方法,可结合干预措施实施的情况为患者提供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N20 颅脑创伤 昏迷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及其转录因子NFAT3和c-Fo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晓鸿 陈照丽 +1 位作者 赵守华 赫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035-1040,共6页
背景与目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59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OX-2、原癌基因c-fos... 背景与目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59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OX-2、原癌基因c-fos编码产物(c-Fos蛋白)、原癌基因c-jun编码产物(c-Jun蛋白)以及活性T细胞核因子3(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3,NFAT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9例肺癌标本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42.8%,在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52.9%vs31.3%,χ2=7.723,P=0.005)。COX-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好表达水平越高(χ2=7.600,P=0.022)。159例肺癌标本中,COX-2与c-Fos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56,P<0.001),COX-2与NFAT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294,P<0.001),NFAT3与c-Fos表达之间也具有相关性(r=0.231,P=0.003)。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转录因子NFAT3和c-Fos的表达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环氧化酶-2 活性T细胞核因子 原癌基因c-fos编码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刚 周崇文 柴星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75-2678,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对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对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绝对的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于床面约30 cm,与床面呈约30°,嘱托严禁进行按压和热敷,保持绝对制动,仅配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及空白安慰剂等基础治疗措施,不采用其他任何消肿、镇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脉络舒通丸治疗,口服每次1瓶,3次/d,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测量患者患肢周径、疼痛感、色素沉着评分和血液中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纤维蛋白原(FBI)4个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患者所有指标连续2个疗程稳定后视为稳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有明显差别,观察组总治愈率为78.94%,优于对照组的总治愈率52.26%,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8.6±3.2)d、(30.8±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纤维蛋白原FBI 4种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深静脉血栓 炎性反应因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临床对照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广东 卜广波 +4 位作者 赵磊 孟繁君 张士芹 王开雷 张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因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需行结肠造口,其中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30例(腹膜外造口组),经腹膜结肠造口30例(腹膜造口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因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需行结肠造口,其中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30例(腹膜外造口组),经腹膜结肠造口30例(腹膜造口组),比较2种造口方法造口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便预感和造口旁疝、回缩等。结果腹膜外造口组与腹膜造口组在造口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35.4±9.7)min vs.(32.5±8.8)min,t=1.210,P=0.231;(55.6±12.1)h vs.(58.7±13.5)h,t=0.924,P=0.359;(9.4±3.6)d vs.(8.9±3.2)d,t=0.569,P=0.572]。60例术后随访9~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4月,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疝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膜造口组[6.6%(2/30)vs.26.7%(8/30),χ2=4.320,P=0.038]。腹膜外造口组14例(46.7%)排便前有明显预感,明显多于腹膜造口组6例(20.0%)(χ2=4.800,P=0.028)。结论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术简单实用,不延长造口时间及住院时间,可减少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造口排便前的预感,有利于造口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腹膜外 隧道式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