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拿大大学合作教育模式及其启示——以滑铁卢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万津津 Geoffrey Wall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
滑铁卢大学是加拿大第一个于1957建校年开始实施合作项目的大学,已因合作教育模式享誉世界。合作教育融学术研究与商务、行业、政府、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体验于一体。基于滑铁卢大学实地考察与分析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特征,滑铁卢... 滑铁卢大学是加拿大第一个于1957建校年开始实施合作项目的大学,已因合作教育模式享誉世界。合作教育融学术研究与商务、行业、政府、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体验于一体。基于滑铁卢大学实地考察与分析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特征,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成功策略体现在:合作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收入、社会文化利益与竞争优势,包括在加拿大和海外工作的经验、多元文化体验、校企导师的双重指导与评价、一份薪金、毕业后更高的就业率和收入。这些经验为我国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合作项目 竞争优势 工作体验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菲菲 GU Kai +1 位作者 万绪才 刘沛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6,共4页
该文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相结合,对南京城市旅游形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南京形象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古老"、"绿化好"和"文化底蕴深厚"方面。南京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事件、娱乐项目和文化氛围方面... 该文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相结合,对南京城市旅游形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南京形象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古老"、"绿化好"和"文化底蕴深厚"方面。南京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事件、娱乐项目和文化氛围方面与游客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今后需通过城市景观管理促进旅游形象建设;通过强化系列旅游活动的开发塑造旅游形象;通过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强化旅游形象,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独特魅力的"六朝古都,文化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南京 问卷调查 文化底蕴 信息获取 文化氛围 娱乐项目 形象建设 景观管理 旅游活动 结构法 期望值 游客 强化 塑造 促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理论与实施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必虎 冯学钢 李咪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4,共5页
在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体系》实施成就与经验回顾的基础上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优中选优”战略背景 ,以及其委托世界旅游组织和北京大学专家根据其拟定的“动态评估”原则而共同起草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总... 在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体系》实施成就与经验回顾的基础上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优中选优”战略背景 ,以及其委托世界旅游组织和北京大学专家根据其拟定的“动态评估”原则而共同起草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总体原则、基础标准、专项标准。文章接着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创建策略、实施步骤和实施影响进行了阐述。文章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导全国各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中国 标准体系 旅游经济 旅游产品 旅行社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伟 李书恒 朱大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0,共8页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新的方法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部分,重点研究了GIS空间技术、海底地形建模和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译海洋地学,探索陆海交互作用中隐含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沿海城市规划、海港选址、大陆架岛礁地貌环境研究的具体实例中,研究范围从陆到海涵盖整个海陆交互作用带,为海岸海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外交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通过上述方法体系与应用研究说明,以GIS为核心建立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使传统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多源数据信息的精确解译和成功应用必须同时具有空间信息学和地貌学专家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海洋 地貌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空间解读的城市水上旅游组织策划模式研究--苏州环城河水上旅游案例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泰 保继刚 Geoffrey Wall 《规划师》 2008年第8期37-40,共4页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空间是旅游活动的载体。城市水上旅游系统组织与策划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空间的解读和营造。从文化性质、空间尺度、文化强度、文化载体、时空变化5个方面分析文化空间属性及意义,总结出水上旅游设计具有旅游、景观...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空间是旅游活动的载体。城市水上旅游系统组织与策划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空间的解读和营造。从文化性质、空间尺度、文化强度、文化载体、时空变化5个方面分析文化空间属性及意义,总结出水上旅游设计具有旅游、景观、生态和社区多元复合的特征,由此可形成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水上旅游动力机制及其组织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水上旅游 组织策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以北京慕田峪长城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苏明明 Geofirey Wall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19-27,共9页
文章以慕田峪长城为案例,探讨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以来,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慕田峪村紧邻旅游区,村民也广泛参与到景区旅游发展当中。通过2008年12月对慕田峪景区经营... 文章以慕田峪长城为案例,探讨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以来,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慕田峪村紧邻旅游区,村民也广泛参与到景区旅游发展当中。通过2008年12月对慕田峪景区经营小商铺的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文章评估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慕田峪村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当地遗产保护、旅游管理和社区参与的现状。研究表明,受访者高度认可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对旅游和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旅游对社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然而,社区居民也逐渐认识到旅游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社区 参与 旅游影响 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CO-OP教育对创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9
7
作者 丁莉东 杨晓华 余文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91-95,共5页
CO-OP教育的核心是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高度统一,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都会带来收益。借鉴北美CO-OP教育经验,我国在发展CO-OP教育过程中,也应成立专门的CO-OP教育管理机构... CO-OP教育的核心是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高度统一,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都会带来收益。借鉴北美CO-OP教育经验,我国在发展CO-OP教育过程中,也应成立专门的CO-OP教育管理机构,大力宣传CO-OP教育,理清CO-OP教育中学生、企业和学校的权益,同时在具体实施层面规范CO-OP教育的操作程序,建立严格、完善的推荐与审核制度,明确CO-OP教育的时间,强化考核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CO-OP教育 滑铁卢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水质监测的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架构 被引量:1
8
作者 贺金鑫 Jonathan Li 闫浩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2-1266,共5页
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进行了有效的交叉与融合,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体系结构;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水质监测的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架构,重点内容是其中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软件设... 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进行了有效的交叉与融合,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体系结构;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水质监测的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架构,重点内容是其中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具体实现。考虑到监测数据具有分布式、多源、异构等特点,因而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是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SOA),采用富互联网应用(RIA)技术作为主要的软件开发方式,使整个系统具有自动刷新、负载平衡等特点。通过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具体应用,与传统的各种水质监测手段进行对比,该架构具有监测内容更全面、数据显示更直观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空间传感器网络 水质监测 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SOA) 富互联网应用(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与旅游——探索梯田可持续旅游发展路径 被引量:31
9
作者 Geoffrey Wall 孙业红 吴平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12-18,共7页
经过世代演化,稻作梯田已成为代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生产性景观,其存在的永久性取决于其农业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然而,梯田景观也会因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基本的旅游吸引物,一些特殊案例已引起联合国注意。文... 经过世代演化,稻作梯田已成为代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生产性景观,其存在的永久性取决于其农业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然而,梯田景观也会因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基本的旅游吸引物,一些特殊案例已引起联合国注意。文章对比分析巴厘南部中心地区(Parawisata Budaya)对文化旅游的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梯田旅游最终还需依赖他们的农事活动和其他文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农业 景观 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文化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替代性食物体系综述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司振中 代宁 齐丹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在世界各地,农业食品领域的工业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大量碳排放、食品安全危机、小农边缘化和小农生计的难以维系。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多个国家的不同群体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替代性食物体系,如社区支持农... 在世界各地,农业食品领域的工业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大量碳排放、食品安全危机、小农边缘化和小农生计的难以维系。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多个国家的不同群体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替代性食物体系,如社区支持农业、农夫市集、共同购买、社区菜园等。替代性食物体系自2009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十年,获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国内研究较少关注国际替代性食物体系产生的背景及理念。文章从替代食物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特征、国内外差异以及学术界的批判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全面介绍相关的关键问题和概念,为推动国内替代性食物体系研究的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性食物体系 社区支持农业 农夫市集 乡村发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