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与路径——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视域
1
作者 涂世吉 冯强 +1 位作者 燕鑫 张妮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3,3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并提出路径。逻辑:深化集体记忆,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推动身份转化,塑造各族人民的共有身份;强化文化共识,增进各民族对共有身份的认同。路...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并提出路径。逻辑:深化集体记忆,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推动身份转化,塑造各族人民的共有身份;强化文化共识,增进各民族对共有身份的认同。路径:构建文化符号认知图谱,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创新活动体验范式,促进符号交融与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符号共同体,实现一体身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俗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舞蹈课在云南省独立院校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志丽 杨绍琼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0-531,共2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对云南省几间独立学院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条件、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开展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对云南省几间独立学院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条件、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开展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建议,为独立学院更好地开展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院校 体育舞蹈 选项课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07年我国体育教学热点研究主题——对9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
3
作者 付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6-527,共2页
随着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尝试通过对近10年来9种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学的76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来调查我国体... 随着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尝试通过对近10年来9种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学的76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来调查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并探索其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我们初步了解和把握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状况;有助于学者把握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动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和加深对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现状的认识,找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 体育教学 研究主题 合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休闲体育视角下的高校公体课太极拳教学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克森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3-404,共2页
本文从休闲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从休闲体育的视角对太极拳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 休闲体育 高校公体课 太极拳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斌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8-529,共2页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软实力视角下的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软实力视角下的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提升体育强国软实力的途径,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精神在内的我国体育文化实力,通过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来提升我国体育软实力,争取国际体坛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体育强国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小坤 陈敬 任满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145,162,共5页
以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喂食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d)的灰树花多糖(GFP),通过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小鼠的耐力,探究GFP不同剂量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GFP显著减少了小鼠悬浮时间(P<0.05),小鼠脑... 以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口服喂食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d)的灰树花多糖(GFP),通过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小鼠的耐力,探究GFP不同剂量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GFP显著减少了小鼠悬浮时间(P<0.05),小鼠脑干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多巴胺含量以及血清中血清氨、无机磷酸盐含量、乳酸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肌糖原含量、肌肉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GFP具有提高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可用于抗疲劳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抗疲劳 神经递质 血清标记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高尔夫球运动员选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庆峰 向晓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4-525,共2页
2009年10月国际奥委会宣布高尔夫球重返2016年巴西奥运会,不到一年后中国国家国家体育总局就将其确定为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备战全运会多个省市纷纷组建省级运动梯队,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成为很重要的工作... 2009年10月国际奥委会宣布高尔夫球重返2016年巴西奥运会,不到一年后中国国家国家体育总局就将其确定为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备战全运会多个省市纷纷组建省级运动梯队,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成为很重要的工作,而选材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就目前而言在国内很难了解到国际上对高尔夫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经验和办法,高球运动在国内刚刚起步不久对选材方面的经验积累尚不充分。笔者根据体育运动选材基本的规律并根据高尔夫球运动项目特点尝试总结出选材基本办法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运动员 选材方法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平 欧阳光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2-533,共2页
随着足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足球运动倍受世人的关注,足球比赛更是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喜爱。由于足球运动技术水平逐量的提高,其攻防转换节奏越来越快,队员在场上跑动增多,因此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良好的身... 随着足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足球运动倍受世人的关注,足球比赛更是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喜爱。由于足球运动技术水平逐量的提高,其攻防转换节奏越来越快,队员在场上跑动增多,因此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比赛取胜的前提条件,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因此而必不可少。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查找和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及要求,通过理论论述和举例的方法,得出了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的结论,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身体素质 训练方法 训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道德原则的思考——重构竞赛伦理共识
9
作者 朱海云 冯栋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不道德竞赛行为对竞赛本身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引起了学界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关注。研究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归属进行了论证,指出竞赛道德问题存在于本体世界的逻辑必然性,以及运用现象世界的知识思维模式分析竞赛道德... 不道德竞赛行为对竞赛本身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引起了学界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关注。研究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归属进行了论证,指出竞赛道德问题存在于本体世界的逻辑必然性,以及运用现象世界的知识思维模式分析竞赛道德问题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传统竞赛伦理共识内在逻辑,以重构竞赛伦理共识的方式提出关于解决竞赛道德问题的伦理方案和一种竞赛伦理讨论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伦理学 竞赛道德 价值原则 伦理共识 道德金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道德二重性的哲学思考
10
作者 朱海云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在西方哲学思维下,竞赛道德在竞赛中被形式化为竞赛道德规则;竞赛道德问题被理解为竞赛道德规则失范问题。但是,事实上通过制订竞赛道德规则并未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产生,这说明人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寻找反思竞赛道德的思路。从中... 在西方哲学思维下,竞赛道德在竞赛中被形式化为竞赛道德规则;竞赛道德问题被理解为竞赛道德规则失范问题。但是,事实上通过制订竞赛道德规则并未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产生,这说明人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寻找反思竞赛道德的思路。从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视角审视竞赛道德现象,通过揭示竞赛道德所蕴含的竞赛价值永远性和竞赛道德行为的恰切性,厘清竞赛道德规则无法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根本原因,澄清人们以往对竞赛道德的误解。用道家思想中"无为"的观念,构建了竞赛主体效法竞赛自然,竞赛道德与竞赛行为"知行合一"的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竞赛道德 竞赛价值 道德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