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08年滁州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
王守明
|
《农技服务》
|
2008 |
0 |
|
2
|
南谯区2006年褐飞虱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
金清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
1
|
|
3
|
南谯区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
张新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0 |
1
|
|
4
|
南谯区灯下昆虫种类及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初探 |
王守明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9 |
0 |
|
5
|
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棉花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
郑曙峰
唐胜
袁向方
许新华
王跃群
张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3
|
|
6
|
模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稻白叶枯病的流行程度 |
刘凤权
许志刚
卢其瑜
沈秀萍
龚建国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7
|
模糊优选识别模型在杂交稻白叶枯病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
刘凤权
许志刚
粟寒
王跃群
龚建国
王守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
|
|
8
|
20%龙克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效试验 |
朱翠萍
许新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8
|
|
9
|
2008年安徽省水稻与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
王守明
|
《农技服务》
|
2008 |
4
|
|
10
|
10%乙羧氟草醚乳油防治花生田杂草试验初报 |
张新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9 |
4
|
|
11
|
油菜病虫草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
张新河
朱秀琴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8 |
4
|
|
12
|
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在宣州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
吴玲雁
郭远行
鲁新华
陈金文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2 |
3
|
|
13
|
10%乙羧氟草醚乳油防治大豆田杂草效果的研究 |
张新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
3
|
|
14
|
5%精喹禾灵Ec防除大豆田杂草试验 |
金清
王学江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
1
|
|
15
|
优质杂交油菜陕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关进海
薛守中
丁必华
王守明
张新河
张广文
陈金文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