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系统中正区域快速求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浩 杨传健 李龙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42-1744,1801,共4页
正区域是粗糙集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求解正区域一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C||U|2)。为了提高正区域求解效率,提出一种快速等价类划分算法,并应用于正区域求解过程中,使求正区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为O(|C||U|)。然后,提出负区域的... 正区域是粗糙集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求解正区域一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C||U|2)。为了提高正区域求解效率,提出一种快速等价类划分算法,并应用于正区域求解过程中,使求正区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为O(|C||U|)。然后,提出负区域的概念,证明了在负区域中求解正区域的性质,并给出改进后的算法,使求解正区域的时间复杂度进一步降低为max{O(|C||U-POS{a1}(D)|),O(|U|)。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的、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等价类划分 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信息的采摘西红柿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小莲 吕小荣 卢秉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179,182,共3页
为了使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对采摘区域内的成熟西红柿进行准确识别,提出一种识别方法。通过对自然场景下田间西红柿图像中目标与背景在不同色彩空间的颜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采摘对象识别的颜色特征分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分割算法... 为了使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对采摘区域内的成熟西红柿进行准确识别,提出一种识别方法。通过对自然场景下田间西红柿图像中目标与背景在不同色彩空间的颜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采摘对象识别的颜色特征分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分割算法进行分割效果的比较,建立基于色差信息的改进Ostu分割算法的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成熟果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对绿熟果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西红柿 识别 颜色空间 Ostu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柿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小莲 吕小荣 卢秉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设计、开发了西红柿采摘机器人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为机器人自动化采摘作业提供条件。采用VFW方法进行了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基于成熟西红柿与背景之间颜色特征的差异信息进行图像分割来识别成熟西红柿;在摄像头标定和形心匹配的基础上... 设计、开发了西红柿采摘机器人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为机器人自动化采摘作业提供条件。采用VFW方法进行了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基于成熟西红柿与背景之间颜色特征的差异信息进行图像分割来识别成熟西红柿;在摄像头标定和形心匹配的基础上,通过三维立体重建获取了西红柿果实的空间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的成熟果识别率可达到98%,图像分割识别整个过程消耗平均时间0.21s;当工作距离小于500mm时,除个别奇异点,测试距离误差绝对值可控制在14mm以内,能较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VFW 特征识别 摄像机标定 形心匹配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MIMO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世武 林其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5-698,共4页
文章对分数阶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数学描述,用2种方法在状态空间得出其数学模型,以带有分数阶连续与离散控制器的分数阶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建模为例,对2种模型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分数阶系统稳定分析的可行性。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控制系统 状态空间 数学模型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绳直播机覆土深度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
5
作者 吕小荣 程新平 吕小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3-387,共5页
利用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设计种绳直播机覆土深度的动态测试系统。模仿大田情况,利用该系统对设计的样机进行测试,由测试结果及分析可知样机铺放种绳的均匀性较好,播种深度符合作业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修正种绳覆土深度的数学模型,为... 利用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设计种绳直播机覆土深度的动态测试系统。模仿大田情况,利用该系统对设计的样机进行测试,由测试结果及分析可知样机铺放种绳的均匀性较好,播种深度符合作业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修正种绳覆土深度的数学模型,为测试田间播放的种绳覆土深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其测试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其它农业机具的动态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系统 覆土深度 数学模型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绳直播机动态响应系统的测试研究
6
作者 吕小荣 程新平 吕小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3-947,共5页
利用动态模拟试验方法,模仿大田情况对种绳直播机进行动态系统测试,试验证明样机设计的镇压装置镇压效果良好,能很好地均衡播种深度,同时验证了样机铺放种绳的均匀性较好。建立并修正了种绳覆土厚度的数学模型,为大田试验测试种绳覆盖... 利用动态模拟试验方法,模仿大田情况对种绳直播机进行动态系统测试,试验证明样机设计的镇压装置镇压效果良好,能很好地均衡播种深度,同时验证了样机铺放种绳的均匀性较好。建立并修正了种绳覆土厚度的数学模型,为大田试验测试种绳覆盖深度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其它农机动态试验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绳直播机 动态测试 覆土厚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57
7
作者 杨传健 葛浩 汪志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经典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从三个方面对属性约简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属性约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知识发现 粗糙集 属性约简 可分辨矩阵 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薄膜的微结构表征及其组分特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蔡琪 曹春斌 +2 位作者 江锡顺 宋学萍 孙兆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铟锡(ITO)薄膜。采用XRD、TEM、XPS对薄膜的微结构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中,Sn元素已固溶到In2O3晶格形成了多晶ITO。延长退火时间,薄膜的结晶度增加,SnO被氧化为SnO2并逐渐达到饱...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铟锡(ITO)薄膜。采用XRD、TEM、XPS对薄膜的微结构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中,Sn元素已固溶到In2O3晶格形成了多晶ITO。延长退火时间,薄膜的结晶度增加,SnO被氧化为SnO2并逐渐达到饱和,薄膜表面先失氧后附氧,膜中氧空位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退火1h后,薄膜具有最低电阻率(6×10-4Ω.cm)和高可见光平均透射率(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微结构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ITO薄膜微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江锡顺 万东升 +1 位作者 宋学萍 孙兆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6-1540,1556,共6页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制备出的薄膜在大气环境下退火,退火温度分别为100℃、200℃、300℃和400℃,保温时间为1 h。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测试仪...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制备出的薄膜在大气环境下退火,退火温度分别为100℃、200℃、300℃和400℃,保温时间为1 h。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测试仪等测试手段分别对薄膜的微结构、化学组分和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n元素已经溶入In2O3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退火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ITO薄膜中Sn原子氧化程度,从而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退火温度为200℃时ITO薄膜的性能指数最高,为4.56×10-3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磁控溅射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快速属性约简算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葛浩 李龙澍 杨传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2,共5页
属性约简是决策表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操作.目前最高效的算法是徐章艳给出的RedueBaseSig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max{O(︱C︱︱U︱),O(︱C︱2︱U︱)},但在某些情况下,该算法求得的并不是约简.文中分析了徐章艳算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快... 属性约简是决策表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操作.目前最高效的算法是徐章艳给出的RedueBaseSig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max{O(︱C︱︱U︱),O(︱C︱2︱U︱)},但在某些情况下,该算法求得的并不是约简.文中分析了徐章艳算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快速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优化了等价类划分和正区域求解,以核属性为初始约简集,不断将重要性大的属性加入约简集中.在最坏情况下改进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C2U);而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的、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表 粗糙集 属性约简 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9
11
作者 葛浩 林其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8-140,143,共4页
针对目前单片机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意识,探讨了单片机课程设计工程教学改革方法和具体实施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课程设计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提高了学生工程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 单片机 课程设计 实践能力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果剥壳机具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小莲 吕小荣 张孝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488,共4页
剥壳一直是坚果进行深加工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技术难题。对现有机械剥壳方法、剥壳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系统阐述了我国坚果剥壳机具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剥壳机具工作性能的坚果力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坚果剥壳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 剥壳一直是坚果进行深加工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技术难题。对现有机械剥壳方法、剥壳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系统阐述了我国坚果剥壳机具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剥壳机具工作性能的坚果力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坚果剥壳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带壳物料的剥壳技术及剥壳设备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 剥壳 现状 力学特性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去走动的SAR大斜视CS成像算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勇 宋红军 彭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3-598,共6页
该文针对大斜视SAR回波信号的大距离走动、小距离弯曲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时域去走动和CS算法相结合的成像算法。首先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然后在频域校正距离弯曲,最后通过几何校正完成目标成像。经过时域去走动处理后,距离向和方位向... 该文针对大斜视SAR回波信号的大距离走动、小距离弯曲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时域去走动和CS算法相结合的成像算法。首先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然后在频域校正距离弯曲,最后通过几何校正完成目标成像。经过时域去走动处理后,距离向和方位向的耦合大大降低,不仅可适应大斜视角的成像要求,而且测绘带宽度也会增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满足大斜视角和较大测绘带宽度的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去距离走动 大斜视角 CS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永磁接触器的智能化控制模块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受春 汪先兵 +1 位作者 林鹤云 房淑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4,共5页
详细分析了各智能化功能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以及软件系统的程序设计。最后,对一台配用智能化控制模块的140A永磁接触器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永磁接触器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保护功能以及合闸过程的动态调节,有效地减... 详细分析了各智能化功能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以及软件系统的程序设计。最后,对一台配用智能化控制模块的140A永磁接触器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永磁接触器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保护功能以及合闸过程的动态调节,有效地减少了触头的一、二次弹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接触器 智能化控制模块 模块化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核属性求解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浩 杨传健 李龙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38-141,共4页
求核算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对不相容决策表无法获得与正区域一致的核,求核算法的效率不够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给出决策表的新定义和求核性质,并证明由该性质获得的核与正区域的核是一致的。然后,设计快速求核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和空... 求核算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对不相容决策表无法获得与正区域一致的核,求核算法的效率不够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给出决策表的新定义和求核性质,并证明由该性质获得的核与正区域的核是一致的。然后,设计快速求核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别降低为O(|C|2|U|)和O(|U|)。最后,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不相容决策表 核属性 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采摘西红柿计算机识别方法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小莲 吕小荣 倪受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实现田间西红柿收获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对西红柿图像中目标与背景在不同彩色空间中颜色特征量的统计分析,确定图像分割的颜色特征量。对不同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效果的比较,确定不同采摘期的最佳分割算法,... 设计了一种实现田间西红柿收获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对西红柿图像中目标与背景在不同彩色空间中颜色特征量的统计分析,确定图像分割的颜色特征量。对不同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效果的比较,确定不同采摘期的最佳分割算法,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目标提取及完善,获取颜色、形状特征均符合要求的采摘西红柿较为完整的轮廓信息。经实验测定,对实验样本西红柿目标提取,实验成功率达95%左右,平均用时0.2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柿采摘 识别 图像分割 目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锡氧化程度对ITO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锡顺 曹春斌 +1 位作者 宋学萍 孙兆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8-401,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薄膜(ITO)。制备出的薄膜在大气环境下退火,退火温度分别为100℃、200℃和300℃,保温时间为1h。对薄膜中铟锡原子的氧化程度及其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薄膜(ITO)。制备出的薄膜在大气环境下退火,退火温度分别为100℃、200℃和300℃,保温时间为1h。对薄膜中铟锡原子的氧化程度及其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ITO薄膜中Sn原子氧化程度,从而提高了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退火温度为200℃时,In原子氧化程度较高,薄膜中氧空位数量最多,电阻率最低为6.2×10-3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磁控溅射 氧化程度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分辨矩阵的快速求核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葛浩 杨传健 李龙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1203,1206,共4页
目前求核算法存在以下不足:求得的核与基于正区域的核不一致、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简化的可分辨矩阵的定义和求核方法,并证明了由该方法获得的核与基于正区域的核是等价的。为了提高算法效率,采用分布... 目前求核算法存在以下不足:求得的核与基于正区域的核不一致、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简化的可分辨矩阵的定义和求核方法,并证明了由该方法获得的核与基于正区域的核是等价的。为了提高算法效率,采用分布计数的基数排序思想设计等价类U/C划分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C││U)。在此基础上,给出快速求核算法,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别降为max{O(│C││U/C│2,O(C││U)}和O(│C││U/C│2)。最后,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等价类 正区域 可分辨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度差别矩阵及其属性约简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浩 李龙澍 杨传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152,共7页
针对决策表中因存在不一致数据而造成求核和属性约简的错误,引入对象可信度的定义,并将其添加到决策表中,以区分不一致和一致对象;然后,给出差别矩阵的定义,以及基于该差别矩阵的核属性和属性约简定义,同时证明了由该定义获得的核和属... 针对决策表中因存在不一致数据而造成求核和属性约简的错误,引入对象可信度的定义,并将其添加到决策表中,以区分不一致和一致对象;然后,给出差别矩阵的定义,以及基于该差别矩阵的核属性和属性约简定义,同时证明了由该定义获得的核和属性约简与正区域的核和属性约简是等价的;最后,设计属性约简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并通过实例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差别矩阵 属性约简 核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作模式下小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运用前景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小荣 刘丽娜 吕小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248,共4页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西南地区近年来重点推广的示范种植栽培模式之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西南地区近年来重点推广的示范种植栽培模式之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套作技术的主要方向和技术重点。为此,对套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套作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市场需求,明确了机械化在作物套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对西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套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解决套作农业生产中效率和效益、产量和品质、增产和增收等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农业机械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