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视角下安徽省传统村落时空格局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鲜鲜 何发 +4 位作者 张大鹏 杨灿灿 陈智慧 张婷 黄丹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饱和期—平缓期”,传统村落以农耕生活方式平稳发展。长江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转变期—鼎盛期”,传统村落以经商生活方式迅速发展;(2)在空间维度,传统村落重心迁移路径均为由北向南,但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性显著。淮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耕地密集的淮河北岸但聚集度较低,分布聚集度先减小后增加。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显著聚集在长江南岸,分布聚集度持续增加;(3)两流域内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邻水系及气候适宜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长江流域传统村落受高程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内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内传统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析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安徽省基本地貌类型划分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婧晗 江岭 +2 位作者 左颖 凌德泉 杨灿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5,共6页
以30mSTRM1-DE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从多元地形因子提取、多尺度对象分割和对象分类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双层次多尺度地貌类型划分方法,实现了安徽省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和大起伏山地6类基本地貌类型的自... 以30mSTRM1-DE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思想,从多元地形因子提取、多尺度对象分割和对象分类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双层次多尺度地貌类型划分方法,实现了安徽省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和大起伏山地6类基本地貌类型的自动划分。研究结果表明:1)双层次多尺度地貌类型划分法能够有效实现中尺度地貌类型自动划分,平原类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为92.53%和69.63%、台地类为55.17%和77.00%、丘陵类为41.48%和54.65%、山地类为60.63%和62.63%,总体精度达68.32%;2)SRTM1-DEM数据能够较好地表达地貌形态基本特征,安徽省宏观地形因子提取的最佳分析窗口为3.13km^2;3)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整体分类精度优于逐像元分类法,且面向对象的双层次分类法优于其单一分割尺度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M1-DEM 地貌类型 面向对象 多尺度分割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鲜鲜 左颖 +1 位作者 李婧晗 晋秀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A级景区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为指标,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 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A级景区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为指标,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市际旅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显著,省际发展相对较为均衡,初步形成了上海、南京、杭州和池州四大区域旅游中心分布的空间格局,城市群发展效应已显成效;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应从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注重人文景区的开发、完善交通体系及旅游接待设施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格局 长三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钦安 郭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态势。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型强度结构、最近邻比R、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紧密度指数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研究发现:整体旅游... 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态势。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型强度结构、最近邻比R、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紧密度指数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研究发现:整体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旅游资源数量多、等级高、集聚性强,以黄山市为核心聚集区;整体连接度及环路结构较好,交通网络覆盖广且区域中心密集性较强,呈现东强西弱的差异;总体通达度处于中等水平,呈现从市级城区中心到周边区县逐渐下降的格局,节点间移动较通畅,平均通达度为199.78,总体平均径路长为3.61;区域形态较紧凑,连接性、通达性及发展位势相互叠加。提出了优化资源空间结构与提升通道网络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