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滁州市沙河集水库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峰 曾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10-112,122,共4页
以滁州市沙河集水库为研究对象,结合沙河集水库2011—2021年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河集水库水质总体处于Ⅱ级水平,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 以滁州市沙河集水库为研究对象,结合沙河集水库2011—2021年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河集水库水质总体处于Ⅱ级水平,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逐年增大,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具有季节性变化,夏、秋季较高,冬、春季偏低。总体而言,沙河集水库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并受到氮、磷污染的影响。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该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集水库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变化趋势 安徽滁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滁州苏州公园植物群落及生态效益研究
2
作者 杨含 周豆豆 +4 位作者 李亚鹏 王诗娴 蔡磊 陶玉彪 盛璐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提升滁州市苏州公园生态效益,加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建设,对滁州市苏州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公园15个样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利用i-Tree模型量化研究15个样地的植物群落在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和产生氧气方面的生态效... 为提升滁州市苏州公园生态效益,加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建设,对滁州市苏州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公园15个样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利用i-Tree模型量化研究15个样地的植物群落在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和产生氧气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5个样地的植物分为46科65属,共78种405株植物。其中重要值最高的是樱花,占总效益值的34%,其次是桂花,占19.8%;就每株植物的固碳量而言,最有价值的是榔榆,效益价值为69.97元;此外,在空气净化方面,栾树的单株效益最高,为506.54元,樱桃的单株效益最低,为97.81元。同时为苏州公园提出相应的群落优化策略,以提高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i-Tree模型 生态效益 滁州市苏州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振华 孔令伟 +1 位作者 李甜果 舒荣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为探究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利用环境箱对饱和原状膨胀土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脱湿试验,并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提取土体裂隙网络,计算相关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可由特征... 为探究原状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的环境效应,利用环境箱对饱和原状膨胀土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脱湿试验,并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提取土体裂隙网络,计算相关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膨胀土裂隙演变性状可由特征指标定量表征,且各项指标与脱湿速率密切相关;脱湿速率的提升逐渐弱化了土体的收缩变形程度,且二维裂隙率沿高度方向上的分布呈现出显著变化;从三维角度看,脱湿导致微裂隙持续扩张,且渐增的脱湿速率使得孔隙间的连通性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土体连通裂隙率、孔隙与喉道体积、平均配位数的不断增长;另外,随着脱湿速率的增长,裂隙分布可概化为三阶段演变模式:(1)水平裂隙逐渐连通,斜向裂隙逐渐增多;(2)水平裂隙的连通度达到最大,斜向裂隙占比达到峰值;(3)斜向裂隙逐渐连通,水平裂隙再次衍生。裂隙分布演变模式最主要取决于原生裂隙的初始分布状态,而脱湿速率则是影响裂隙规模及连通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膨胀土 湿度环境 裂隙演变性状 表征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对滁州琅琊山风景区植物景观偏好研究
4
作者 相文莉 吕峻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问卷,分析了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植物景观偏好情况。结果表明,游客对琅琊山植物景观整体偏好程度位于"喜欢"等级之上;游客的年龄教育背景会影响其对植物景观的偏好;游客的职业则没有明显...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问卷,分析了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植物景观偏好情况。结果表明,游客对琅琊山植物景观整体偏好程度位于"喜欢"等级之上;游客的年龄教育背景会影响其对植物景观的偏好;游客的职业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水边植物景观和水杉林景观更受广大游客喜爱。本研究旨在明晰游客对琅琊山植物景观偏好情况,为提升琅琊山植物景观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植物景观 偏好 琅琊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清流公园老年人满意度调查研究
5
作者 房成成 刘国达 潘琤琤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1期1-3,共3页
以清流公园为研究对象,从老年人对公园需求的角度,在文献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逐级分层的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根据清流公园各要素的重要性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建立关于公园景观因素满意度、园内设施因素满意度和... 以清流公园为研究对象,从老年人对公园需求的角度,在文献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逐级分层的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根据清流公园各要素的重要性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建立关于公园景观因素满意度、园内设施因素满意度和公园管理因素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全方位了解老年人群体对清流公园的满意度。通过对清流公园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清流公园改建后的现状,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对清流公园提出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流公园 老年人 满意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盖矿主斜井TBM冒顶机制与识别
6
作者 杨青 荣传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9,共12页
为探究敞开式隧道掘进机(TBM)在煤矿长大斜井掘进中应对冒顶问题的方法,针对富水、断层、节理、碎裂结构砂岩等不利地质条件这一难题,展开冒顶机制与模式识别研究。首先,运用修正开挖补偿理论和充分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围岩最小支护应力分... 为探究敞开式隧道掘进机(TBM)在煤矿长大斜井掘进中应对冒顶问题的方法,针对富水、断层、节理、碎裂结构砂岩等不利地质条件这一难题,展开冒顶机制与模式识别研究。首先,运用修正开挖补偿理论和充分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围岩最小支护应力分析冒顶机制,并基于可可盖矿主斜井成功案例与TBM现场施工数据,深入分析冒顶特征;然后,依据采集到的现场反馈监测信息,系统研究冒顶前后掘进参数的变化情况,构建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库(LIBSVM)机器学习模型以有效识别冒顶。结果表明:碎裂结构层理交错的砂岩水—岩导致砂岩力学性能劣化是冒顶内因,机岩作用能量释放是外因,开挖应力补偿及适时采用钢锚(索)喷+钢拱架(钢板带)不同方案支护是控因;贯入度剧增,滚刀推力、刀盘扭矩、刀盘转速剧减是冒顶掘进参数特征;RF模型对围岩冒顶分类预测精度最好,其识别冒顶风险的准确率比BP、LIBSVM分别提高1.78%、1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斜井 隧道掘进机(TBM) 冒顶机制 中间主应力 掘进参数 冒顶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条件下滨海地层人工冻结多场耦合理论模型
7
作者 朱紫义 任磊 +4 位作者 高国耀 郭伟 任宇晓 冯守中 祝显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1-176,共6页
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考虑流体动量守恒对渗流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渗流对滨海砂土地层人工冻结过程影响的水-盐-热-力学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渗流速度对冰、盐... 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考虑流体动量守恒对渗流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渗流对滨海砂土地层人工冻结过程影响的水-盐-热-力学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渗流速度对冰、盐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渗流削弱了冻结效果,随着渗流速度从0 m/d增加到10 m/d,冻结管左右两侧的土体位移降低了23.1%;冻结管左右两侧的结冰范围缩减了37.8%;冻结管左右两侧的盐分的析出范围缩减了42.7%;砂层上游的吸附盐突变位置向下游移动了52%,下游的吸附盐突变位置向下游移动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冻结 冻结管 渗流 砂地层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带压冻融循环下不固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郎瑞卿 裴璐熹 +1 位作者 孙立强 冯守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3-48,共6页
人工冻结法和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通常在一定围压下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受到冻融围压和不排水条件影响,融化后土体残存超孔压,并非完全固结状态,开展此工况下土体不排水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工程和科学意义。通过自主改进的温控三轴仪,对... 人工冻结法和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通常在一定围压下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受到冻融围压和不排水条件影响,融化后土体残存超孔压,并非完全固结状态,开展此工况下土体不排水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工程和科学意义。通过自主改进的温控三轴仪,对重塑软黏土开展冻融后未完全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和微观试验,分析了冻融围压、次数和冻结温度对冻融后软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与零围压相比,带围压冻融后土体中絮凝结构和孔隙数量增大,加剧了冻融对土体强度和模量的弱化作用;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和冻融次数增大,土体力学性能弱化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围压 冻融循环 不排水力学特性 三轴试验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建立生态修复技术植物学数据库的研究
9
作者 薛婷婷 刘嘉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176-180,共5页
植物生态修复是植物应用的重要专业领域,但是一直未有系统研究出现。本文通过对植物治理污染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论述了植物生态修复的优势,并建立了修复污染物质的对应的植物数据库。植物生态修复教学内容设... 植物生态修复是植物应用的重要专业领域,但是一直未有系统研究出现。本文通过对植物治理污染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论述了植物生态修复的优势,并建立了修复污染物质的对应的植物数据库。植物生态修复教学内容设计以及修复植物数据库的建立,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修复 教学设计 植物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土壤中的功能及其对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顾时国 章道清 +1 位作者 牛永康 徐进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生物炭的多孔结构、优异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赋予了其卓越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养分利用率和土壤结构。同时,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进一步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释... 生物炭的多孔结构、优异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赋予了其卓越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养分利用率和土壤结构。同时,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进一步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释放,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生物炭还可以减少养分流失,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的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生物炭在不同类型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微生物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丘陵区典型水塘反硝化潜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亮 曹恒 +4 位作者 张汪寿 李恒鹏 何鹏 夏天宇 陈永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7-1948,共12页
水塘是连接上游集水坡地和下游水体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氮素发生生物地球反应的重要场所.作为氮素高效去除的首要机制,水塘的反硝化脱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亟待揭示.本研究选择太湖上游丘陵区天目湖流域4类(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 水塘是连接上游集水坡地和下游水体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氮素发生生物地球反应的重要场所.作为氮素高效去除的首要机制,水塘的反硝化脱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亟待揭示.本研究选择太湖上游丘陵区天目湖流域4类(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共14个典型水塘为研究区,分别监测了其夏、秋季水质和沉积物变化特征,并利用膜进样质谱法(MIMS)直接测定水塘水体中溶存的反硝化产物N浓度.结果发现,14个水塘上覆水中N过饱和浓度在1.36~28.35μmol/L之间,平均值为(8.23±6.04)μmol/L,夏季和秋季N过饱和浓度分别为(8.81±4.08)和(7.64±7.46)μmol/L,夏季高于秋季,不同类型水塘N2过饱和浓度大小顺序为: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结合水气交换通量模型估算了反硝化潜力,14个水塘的反硝化速率均值为(4.75±3.27)mmol/(m^(2)·d),反硝化速率大小顺序为: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硝化作用与水体中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反硝化作用同样与沉积物中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负相关,说明水塘反硝化作用同时受上覆水中硝态氮、溶解氧以及沉积物容重等理化性质共同调节.进一步通过与传统的反硝化测算方法对比验证,发现采用膜进样质谱法并结合水气交换通量模型来估算水体反硝化潜力具有可行性,同时操作简便、所需样品少、测定速度快,适用于淹水环境反硝化作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湖流域 丘陵区水塘 膜进样质谱法 水气通量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黄山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伟 万佳 蔡梦影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2-14,20,共4页
为探究盐胁迫对黄山栾树生长特性的影响,以黄山栾树幼苗为材料,采用土培法,设置6个NaCl浓度梯度(0、1.5‰、3.0‰、4.5‰、6.0‰、7.5‰)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苗高、根系各指标、生物量、含水量均呈... 为探究盐胁迫对黄山栾树生长特性的影响,以黄山栾树幼苗为材料,采用土培法,设置6个NaCl浓度梯度(0、1.5‰、3.0‰、4.5‰、6.0‰、7.5‰)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苗高、根系各指标、生物量、含水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主根的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在6.0‰的盐胁迫处理条件下,苗高、总根长、根体积、生物量、含水率均达到最大值;在4.5‰的盐胁迫处理条件下,根表面积达到最大值。综上表明,在该模拟条件下,4.5‰的盐分胁迫能促进黄山栾树各项指标的生长,6.0‰的盐分胁迫开始对幼苗的根系造成影响,7.5‰的盐分胁迫造成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的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栾树 盐胁迫 生长特性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江淮丘陵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成军 高正宝 赵明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基于皖东江淮丘陵滁州市7个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皖东江淮丘陵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各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介于15.16~19.90 g·kg-1之间,土壤有机... 基于皖东江淮丘陵滁州市7个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皖东江淮丘陵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各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介于15.16~19.90 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变异系数为11.0%~22.4%,均为中等程度变异。但不同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和结构性影响因子存在差异。空间自相关程度方面,南谯、来安、明光、凤阳和全椒5个县域为强烈空间自相关,而定远和天长两个县域为中等空间自相关。结构性影响因子方面,南谯、全椒和明光3个县域主要受土壤质地影响,而定远、凤阳、来安和天长4个县域主要受土壤类型影响。皖东江淮丘陵各县域应结合其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点对土壤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保护,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空间变异结构 滁州市 江淮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砂黏分界处不同工况下多圈管冻结温度场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青 荣传新 +1 位作者 黎明镜 杨国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4-232,共9页
多圈管冻结壁设计方案是解决深冻结问题的有效方法,为研究深厚砂黏层分界处不同工况下多圈管冻结温度场特性,采取分界处原黏性土XRD试验结果,利用ANSYS数值模拟冻结三圈管,对比分析了细砂土与膨胀性黏土在冻结管偏斜与不偏斜工况下温度... 多圈管冻结壁设计方案是解决深冻结问题的有效方法,为研究深厚砂黏层分界处不同工况下多圈管冻结温度场特性,采取分界处原黏性土XRD试验结果,利用ANSYS数值模拟冻结三圈管,对比分析了细砂土与膨胀性黏土在冻结管偏斜与不偏斜工况下温度场冻结壁形成与发展特性。研究表明:多圈管不偏斜冻结,细砂层与膨胀性黏土层冻结壁温度场均呈规则、对称、有序发展,主冻结中圈管间、内圈管间、中-内圈管间、中-外圈管间、外圈管依次形成交圈过程,随着冻结时间增加,中-内圈、中-外圈管间冻结温度由抛物线型发展为梯形降温形状,且温差减少,内、外圈管外侧呈倒八字型发展形态,内圈管内侧降温效果明显好于外圈管外侧。偏斜时,冻结壁温度场交圈降温不规则,冻结冷锋交圈叠加具有随机性和离散性。膨胀性黏土冻结壁形.成时间严重滞后,偏斜、土性差异对冻结壁温度影响均较大,偏斜对膨胀性黏土影响尤其明显,与某矿冻结法凿井在地层-400 m以.上砂黏分界处发生的多根冻结管断管事件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深层矿井冻结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性黏土 砂黏分界处 冻结壁温度场 多圈管冻结 冻结管偏斜 冻结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料含粉量对管袋脱水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满晓磊 汪万升 +2 位作者 吴海民 顾克 邸云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0-195,共6页
充填土料中粉粒含量对充填管袋的脱水性能影响较大,限制了充填管袋的施工周期。为评价充填料粉粒含量对充填管袋脱水性能的影响,以5种不同级配的充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吊袋试验研究不同级配下吊袋脱水量、渗土量及渗土级配随时间的变化... 充填土料中粉粒含量对充填管袋的脱水性能影响较大,限制了充填管袋的施工周期。为评价充填料粉粒含量对充填管袋脱水性能的影响,以5种不同级配的充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吊袋试验研究不同级配下吊袋脱水量、渗土量及渗土级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充填料含粉量与脱水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粒含量超过20%时,吊袋脱水过程包括快脱、慢脱、回升3个阶段;当粉粒含量低于20%时,吊袋的脱水过程无回升阶段而仅包括快脱和慢脱两个阶段;充填料的粉粒百分含量、中值粒径及不均匀系数与吊袋脱水速率均呈钟形函数关系,为便于计算,可将其简化为3个不同的线性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供充填管袋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管袋 吊袋试验 脱水速率 粉粒含量 不均匀系数 中值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天然水硬石灰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广英 郭向宇 +2 位作者 戴仕炳 戴仕宝 满晓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3-888,共6页
研究了900~1150℃煅烧温度对寒武纪灰岩制备的天然水硬石灰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XRD谱、SEM照片和消化速率表征煅烧产物特性,风吹成粉后检测天然水硬石灰凝结时间和抗折抗压强度。研究表明900~1150℃煅烧温度范围内,煅烧产物主要成... 研究了900~1150℃煅烧温度对寒武纪灰岩制备的天然水硬石灰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XRD谱、SEM照片和消化速率表征煅烧产物特性,风吹成粉后检测天然水硬石灰凝结时间和抗折抗压强度。研究表明900~1150℃煅烧温度范围内,煅烧产物主要成分均为游离CaO和β-Ca_(2)SiO_(4),28 d抗压强度均达到天然水硬石灰NHL2的要求。煅烧产物游离CaO含量和消化速率随煅烧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中950℃时达到峰值。天然水硬石灰凝结时间随煅烧温度升高逐渐缩短,但950℃时较1000℃时有明显减少,抗折、抗压强度随煅烧温度变化无明显规律,1150℃时28 d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硬石灰 煅烧温度 游离氧化钙 风吹成粉 凝结时间 抗折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Fenton体系降解间甲酚的研究及其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屹 许昶雯 王国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48,共4页
焦化废水中的间甲酚质量浓度可达90 mg/L,为了高效处理工业含酚废水,以间甲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HA/Fe^2+/PMS类Fenton体系,考察了各因素对间甲酚降解效能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拟合出回归... 焦化废水中的间甲酚质量浓度可达90 mg/L,为了高效处理工业含酚废水,以间甲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HA/Fe^2+/PMS类Fenton体系,考察了各因素对间甲酚降解效能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拟合出回归模型,在反应溶液初始pH=4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Fe^2+浓度0.5 mmol/L,PMS投加量5 mmol/L,HA浓度2.5 mmol/L,在此优化条件下,间甲酚去除率为9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体系 硫酸根自由基 响应面法 间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砂颗粒级配对土工织物覆砂渗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满晓磊 鲍永健 +1 位作者 吴海民 刘广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5-179,192,共6页
充填管袋是由充填砂及土工织物共同组成的非均质结构,其渗透特性受到充填砂与土工织物的共同影响。为探究土工织物覆砂系统的渗透特性,利用不同颗粒级配的充填砂料分别在有、无土工织物覆砂条件下的渗透试验,分析了颗粒级配对纯砂及土... 充填管袋是由充填砂及土工织物共同组成的非均质结构,其渗透特性受到充填砂与土工织物的共同影响。为探究土工织物覆砂系统的渗透特性,利用不同颗粒级配的充填砂料分别在有、无土工织物覆砂条件下的渗透试验,分析了颗粒级配对纯砂及土工织物覆砂系统渗透系数的影响,并对比同级配充填砂渗透系数分析了土工织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无土工织物覆砂条件下,单一粒径含量变化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一致:粉、细、中、粗粒的含量均与其各自的渗透系数成线性关系,其中粉、细、中粒的含量与渗透系数呈负相关,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呈正相关;而土工织物覆砂系统的渗透系数均小于同级配纯砂的渗透系数;最终,选择参数d_(50)^(2)(C_(c)/C_(u))作为代表颗粒级配的变量分别拟合得到了纯砂及土工织物覆砂系统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管袋 充填砂 颗粒级配 土工织物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对亚热带湖库春夏季水体营养水平和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微宇宙模拟实验
19
作者 宁晓雨 张磊 +5 位作者 陈坤全 韩财安 李启升 李宽意 何虎 赵璧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2-589,共8页
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是我国大型淡水湖库的重要经济渔获对象,也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捕食者之一.以往的研究从渔业的角度揭示了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与食性,但少有研究探讨秀丽白虾这一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对春、夏季浮游生物群... 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是我国大型淡水湖库的重要经济渔获对象,也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捕食者之一.以往的研究从渔业的角度揭示了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与食性,但少有研究探讨秀丽白虾这一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对春、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单因素户外微宇宙实验,比较了春季-初夏(4-6月)时期,有无秀丽白虾条件下水体氮、磷浓度以及浮游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秀丽白虾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春季水体总氮(TN)浓度,增加了水体总磷(TP)浓度,降低了水体TN:TP比值;2)秀丽白虾的捕食减少了大型枝角类Daphnia pulex和浮游动物总生物量,D.pulex在浮游动物群落中的优势度被轮虫取代,浮游动物群落趋于小型化;3)秀丽白虾显著增加了春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但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在大型湖库中,秀丽白虾等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可能是影响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因素之一,在春季浮游生物研究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白虾 营养盐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微宇宙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体织物缝制方式对管袋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满晓磊 汪万升 +2 位作者 刘广英 邸云菲 鲍永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充填管袋筑坝技术作为新型软基筑坝技术在河口海岸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速度与充填管袋的脱水速率紧密相关.为探究袋体土工织物的缝制方式对充填管袋脱水速率的影响,利用同种土工织物缝制不同方向的吊袋进行室内吊袋脱水试验,并结... 充填管袋筑坝技术作为新型软基筑坝技术在河口海岸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速度与充填管袋的脱水速率紧密相关.为探究袋体土工织物的缝制方式对充填管袋脱水速率的影响,利用同种土工织物缝制不同方向的吊袋进行室内吊袋脱水试验,并结合充填管袋在有压充灌时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土工织物缝制方式对充填管袋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工织物的纬丝方向与吊袋径向一致时,即纬丝应力大于经丝应力时,吊袋的脱水速率更快;结合对充填管袋在有压冲灌时的应力分析得出,当土工织物的纬丝方向与管袋的环向一致时,脱水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 缝制方式 吊袋试验 充填管袋 脱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