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osis标记物CitH3在小鼠深静脉血栓中的时序性表达
1
作者 王黔 杨嵩民 +4 位作者 吴娟娟 张煜 王祥孟 陈刚 蒋朋飞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展过程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小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建立淤血诱导的血... 目的观察小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展过程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小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建立淤血诱导的血栓发生模型,分别于建模后0 h以及1、3、5、7、10、14、21 d过量麻醉处死小鼠,提取淤血的IVC段(建模后0 h)和形成血栓的IVC段(建模后1~21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栓形成期间中性粒细胞数量和CitH3的表达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itH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栓形成过程中,CitH3主要在血栓内的中性粒细胞中表达。建模后0 h,淤血的IVC内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和个别CitH3阳性细胞。在建模后1~21 d形成的血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在建模后1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CitH3阳性细胞数量及其与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比值在建模后1 d开始升高,于建模后5 d达到峰值,此后减少。CitH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在建模后1 d开始升高,于建模后5 d达到峰值。结论CitH3在DVT形成期间的表达呈现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血栓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深静脉血栓 瓜氨酸化组蛋白H3 时序性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关系法医学鉴定1例
2
作者 蒋欢畅 蒋庆连 +4 位作者 梁瑛琦 任苹 林琳 焦漫丽 吴淑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因出国公证需要,古甲、古乙和古丙(均为化名)三姐妹要求对两两之间的同胞关系进行鉴定。1.2检验方法采集古甲、古乙和古丙3人的血样,用Chelex法提取检材DNA。采用AGCU Expressmarker 22荧光检测试剂盒、AGCU 21+1 STR... 1案例1.1简要案情因出国公证需要,古甲、古乙和古丙(均为化名)三姐妹要求对两两之间的同胞关系进行鉴定。1.2检验方法采集古甲、古乙和古丙3人的血样,用Chelex法提取检材DNA。采用AGCU Expressmarker 22荧光检测试剂盒、AGCU 21+1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和AGCU X19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检材DNA进行PCR复合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同胞关系 半同胞关系 ITO法 状态一致性 家系重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缺损后腓骨移植伤残等级鉴定1例
3
作者 汤喜燕 谢福荣 +3 位作者 徐彩裙 徐力辛 廖毅 郑永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97-399,共3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王某,男,27岁,于2008年4月29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医院诊断为左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侧胫骨骨缺损。当日行清创左侧腓骨切复内固定术、左侧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1月余后行左侧胫骨缺损游离腓骨移植术,取右侧... 1案例 1.1简要案情 王某,男,27岁,于2008年4月29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医院诊断为左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侧胫骨骨缺损。当日行清创左侧腓骨切复内固定术、左侧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1月余后行左侧胫骨缺损游离腓骨移植术,取右侧腓骨17 cm移植于左侧胫骨中段。1.2法医学检验神志清,扶拐入室,查体合作,问答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事故 交通 骨移植 胫骨 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TGF-β1在小鼠深静脉血栓中的时序性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娟娟 黄俊杰 +5 位作者 张煜 卓嘉英 陈刚 杨舒涵 赵蕴琦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 目的检测小鼠深静脉血栓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小鼠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10 d、14 d、21 d过量麻醉处死小鼠,在结扎点的下方提取形成血栓的下腔静脉段。对照组小鼠不进行结扎,提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的正常下腔静脉段作为对照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qPCR检测IL-10和TGF-β1在血栓形成期间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0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TGF-β1主要表达于血栓中的单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蛋白质印迹法以及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7 d和10 d达到峰值,术后7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72±0.15)倍,术后10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15±0.28)倍。TGF-β1的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于术后10 d和14 d达到峰值,术后10 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58±0.14)倍,术后14 d的蛋白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34±0.19)倍。结论深静脉血栓演变期间IL-10和TGF-β1呈现时序性表达变化,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可以为血栓形成时间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时序性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汞经骨髓吸收致急性中毒死亡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光华 范琰琰 +2 位作者 胡海燕 喻林升 马春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83-384,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汪某,男,61岁,有多年右侧股骨上端慢性骨髓炎病史。某年8月19日,请当地一土郎中上门医治,土郎中把白降丹粉末(购自当地某药店)塞进汪某右侧大腿根部的5个窦道内。汪某迅速出现腹痛、上吐下泻等症状,第...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汪某,男,61岁,有多年右侧股骨上端慢性骨髓炎病史。某年8月19日,请当地一土郎中上门医治,土郎中把白降丹粉末(购自当地某药店)塞进汪某右侧大腿根部的5个窦道内。汪某迅速出现腹痛、上吐下泻等症状,第2天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砷中毒 汞中毒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俊杰 姚艺 +6 位作者 夏崇建 赵雅頔 余思 高原 叶光华 喻林升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时序性变化,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损伤形成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组DB小鼠及其相同周龄的正常对照组小鼠,建立损伤愈合模型,提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损伤样本,应用免... 目的观察糖尿病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时序性变化,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损伤形成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组DB小鼠及其相同周龄的正常对照组小鼠,建立损伤愈合模型,提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损伤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创口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结果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创口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分别于伤后12 h和5 d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创口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在伤后6 h~1 d显著减少,伤后5~14 d显著增多。伤后5~10 d,糖尿病组创口每个高倍视野的中性粒细胞平均数量大于30,而对照组创口的中性粒细胞平均数量小于20。肌成纤维细胞出现于伤后3~14 d的对照组创口及伤后5~14 d的糖尿病组创口。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创口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在伤后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小鼠的损伤愈合相比,糖尿病小鼠的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呈现不同的时序性变化。本研究数据可为严重糖尿病患者的损伤形成时间推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糖尿病 伤口愈合 中性粒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胸手术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死亡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光华 冒理雄 +6 位作者 张峰 高原 范琰琰 喻林升 刘宁国 邹冬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05-407,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5月11日,陈某为虢某实施隆胸手术,用注射器从双侧大腿臀部皮下抽吸脂肪颗粒,注射到双侧乳房皮下,在注射脂肪颗粒到左侧乳房皮下的过程中虢某突发呼吸困难,急送上级医院抢救。上级医院化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为42...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5月11日,陈某为虢某实施隆胸手术,用注射器从双侧大腿臀部皮下抽吸脂肪颗粒,注射到双侧乳房皮下,在注射脂肪颗粒到左侧乳房皮下的过程中虢某突发呼吸困难,急送上级医院抢救。上级医院化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为42.6 s(正常参考值16~18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150 s(正常参考值23~33 s),纤维蛋白原小于0.5 g/L(正常参考值2~4 g/L),D-二聚体(定量)大于20 μg/mL(正常参考值小于200 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脂肪栓塞综合征 隆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侧脑室脉络丛肿瘤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
8
作者 叶光华 张峰 +6 位作者 张忠 高原 范琰琰 喻林升 刘宁国 邹冬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720-722,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熊某,女,某年1月26日出生,7月1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7月18日以“乳房发育1月,人软2d”住院。7月18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建议MRI检查;脑积水。7月20日头部MRI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伴脑积水,建议... 1案例1.1简要案情熊某,女,某年1月26日出生,7月1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7月18日以“乳房发育1月,人软2d”住院。7月18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建议MRI检查;脑积水。7月20日头部MRI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伴脑积水,建议MRI增强检查。7月24日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侧脑室后角,质软,边界尚清,血供丰富。7月26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术后;脑积水伴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脉络丛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解剖技术在医疗纠纷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金馨 赵建新 +10 位作者 姚艺 黄俊杰 张峰 李兴彪 叶光华 范琰琰 黄定品 夏能志 邹冬华 刘宁国 喻林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在医疗纠纷死亡原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对12例医疗纠纷案例行全身CT检验,比较CT影像诊断与解剖所见及生前与死后CT诊断的差异性,分析尸体的CT常规检验在病变与损伤的诊断方面的优势与...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在医疗纠纷死亡原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对12例医疗纠纷案例行全身CT检验,比较CT影像诊断与解剖所见及生前与死后CT诊断的差异性,分析尸体的CT常规检验在病变与损伤的诊断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结果 CT影像诊断与解剖所见比较显示,在密度改变差异大的病变和损伤的诊断方面CT检验存在优势,如肺不张、肺炎、钙化、骨折、出血等;生前与死后CT诊断的比较显示医疗纠纷案件的尸体保存都较为良好,死后CT扫描检验对生前疾病诊断具有意义。结论虚拟解剖技术在医疗纠纷尸体检验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尸体解剖前为鉴定人提供有效信息,也可在无法进行解剖的情况下为死亡原因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虚拟解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尸体解剖 死亡原因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E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建新 金馨 +3 位作者 黄俊杰 姚艺 喻林升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创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创口形成时间推断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45只C57BL/KsJ小鼠被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切创组。切... 目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创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创口形成时间推断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45只C57BL/KsJ小鼠被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切创组。切创组建立皮肤切创模型,分别于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提取皮肤创口样本;对照组提取未切创的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皮肤样本中AChE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伤后6~12h,AChE主要表达于浸润的多形核白细胞;伤后1~3d,大量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呈现AChE阳性染色;伤后5~14d,AChE阳性细胞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AChE的阳性细胞率于伤后6h开始增多,伤后1d达到峰值。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ChE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各切创组AChE表达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于伤后1d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于伤后7d达到第2个峰值。结论皮肤创口愈合期间AChE时序性表达于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提示其可能参与创口愈合的炎症反应和纤维性修复的调节。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检测AChE的表达,可以为创口形成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乙酰胆碱酯酶 伤口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荧光技术 印迹法 蛋白质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高腐尸体阴道拭子混合Y-STR分型侦破命案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群英 刘振平 +2 位作者 叶光华 范琰琰 韩军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冬季,在某市景区附近田间的水塘里发现一具女性高腐尸体,全身赤裸,双手腕及双小腿均被死结捆绑,躯干背部尼龙绳死结捆绑四块砖块,分析为强奸杀人案。经侦查,死者为杨某,23岁,与其男友李某一起租住在该市,二人关系和...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冬季,在某市景区附近田间的水塘里发现一具女性高腐尸体,全身赤裸,双手腕及双小腿均被死结捆绑,躯干背部尼龙绳死结捆绑四块砖块,分析为强奸杀人案。经侦查,死者为杨某,23岁,与其男友李某一起租住在该市,二人关系和睦,李某无作案时间。据李某交代,在杨某失踪的两天前两人有过性生活。因案发在田间,案发处无监控视频,尸体高度腐败,DNA检验成了破案的主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 尸体 阴道拭子 混合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在小鼠皮肤创伤后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艺 黄俊杰 +6 位作者 金馨 赵建新 夏崇建 童彦 高原 喻林升 范琰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皮肤创伤后的时序性变化规律,探讨IL-33在法医学实践中用于损伤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直径为5mm的圆形锉刀在小鼠背部建造皮肤损伤模型,于伤后1h、3h、6h、12h、1d、3d、5d、7...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皮肤创伤后的时序性变化规律,探讨IL-33在法医学实践中用于损伤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直径为5mm的圆形锉刀在小鼠背部建造皮肤损伤模型,于伤后1h、3h、6h、12h、1d、3d、5d、7d、10d取损伤处组织,对照组在与创伤组小鼠相同部位取同等大小的皮肤样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皮肤创伤后愈合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皮肤创伤样本IL-33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伤后3h,IL-33蛋白表达稍有下降,6h后IL-3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于伤后3d达峰值,随后逐渐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对照组皮肤的表皮、毛囊、皮脂腺及真皮中固有细胞有少量IL-33阳性表达,伤后3h,IL-33阳性细胞率开始增加,伤后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伤后1~3d,IL-33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伤后5~7d,IL-33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肌成纤维细胞。HE染色结果显示该皮肤损伤模型创口愈合过程符合炎症的病理学发展规律。结论IL-33有望成为法医学推断皮肤损伤时间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33 伤口愈合 皮肤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oxO1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扬 季心怡 +1 位作者 范琰琰 喻林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oxO1的表达及其时间规律性变化。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段皮肤中FoxO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创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F... 目的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oxO1的表达及其时间规律性变化。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切创后不同时间段皮肤中FoxO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创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FoxO1弱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及真皮中少数的成纤维细胞;伤后6~12h创口周边区表皮及皮肤附件FoxO1表达增强,可见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表达FoxO1;伤后1~3d FoxO1以单核细胞阳性表达为主;伤后5~10d FoxO1以新生血管内皮及成纤维细胞表达为主;伤后14d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表达FoxO1。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创伤各组创口皮肤的FoxO1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伤后12h和伤后7d为FoxO1的两个表达峰值。结论 FoxO1在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呈现一定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创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皮肤 创口愈合 叉头框蛋白O1 损伤时间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馨 赵建新 +3 位作者 姚艺 黄俊杰 范琰琰 喻林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制作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分别取对照组和损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的损伤处皮肤组织,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制作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分别取对照组和损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的损伤处皮肤组织,应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创口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NXA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创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ANXA1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实验组伤后6~12h在创口周边区表皮及皮肤附件中ANXA1表达增强,在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中呈高表达;伤后1~3d ANXA1阳性表达以单核细胞为主;伤后5~10d,ANXA1阳性表达以新生血管内皮及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14d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表达ANXA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伤后6h与对照组相比,ANXA1表达明显升高,在1d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ANXA1可能参与了皮肤损伤修复的调控,在愈合过程中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创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皮肤 膜联蛋白A1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梅毒感染合并硬脑膜下血肿死亡1例
15
作者 张峰 范琰琰 +3 位作者 叶光华 李兴彪 喻林升 张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727-728,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2019年10月9日出生(其母为孕3产1孕40+4周),诊断为“母体梅毒感染新生儿”。10月10日梅毒检验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1∶8)呈阳性。11月13日14:00左右,女婴吃...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2019年10月9日出生(其母为孕3产1孕40+4周),诊断为“母体梅毒感染新生儿”。10月10日梅毒检验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1∶8)呈阳性。11月13日14:00左右,女婴吃奶后在床上睡觉。约16:00时,家属发现女婴没有力气,面色发青,送医院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先天性梅毒 硬脑膜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解剖结合尸体解剖判定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致死1例
16
作者 金馨 季心怡 +7 位作者 喻林升 李兴彪 叶光华 范琰琰 黄定品 夏能志 朱融和 万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41-444,共4页
1.1简要案情胡某,女,33岁,于孕32+4周时因早产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术。胎儿产后不哭,全身发绀,后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委托方委托对患儿的死亡原因进行法医学鉴定。为更好地了解患儿情况,于尸体解剖前行虚拟解剖。1.2病史摘要胡某因“胎儿... 1.1简要案情胡某,女,33岁,于孕32+4周时因早产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术。胎儿产后不哭,全身发绀,后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委托方委托对患儿的死亡原因进行法医学鉴定。为更好地了解患儿情况,于尸体解剖前行虚拟解剖。1.2病史摘要胡某因“胎儿水肿,胎儿心律失常”行剖宫产术产下一女婴。胎儿产后不哭,全身发绀,心率<100次/min,1分钟Apgar评分1分(心率1分),予气囊加压及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处理后,5分钟Apgar评分5分(心率2分,肤色2分,呼吸1分),予气管插管进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血氧饱和度约为60%,心率约为250次/min。由于血氧饱和度一直较低,球囊加压给氧为30%~50%。上述措施抢救无效,患儿于出生后4 h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早产儿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非免疫性胎儿水肿 虚拟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乙醇中毒基础上干性溺死1例
17
作者 郅毅 叶光华 +2 位作者 陶陆阳 范琰琰 喻林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17-318,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李某,男,67岁,平素健康,但喜欢饮酒,而且经常喝醉。某年1月9日李某在家喝了一些白酒,当晚18:00参加同学女儿婚宴,又喝了酒,21:20离开酒店独自步行回家。第2天早上9:00许有市民发现某湖面有件大衣,后又在湖中发...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李某,男,67岁,平素健康,但喜欢饮酒,而且经常喝醉。某年1月9日李某在家喝了一些白酒,当晚18:00参加同学女儿婚宴,又喝了酒,21:20离开酒店独自步行回家。第2天早上9:00许有市民发现某湖面有件大衣,后又在湖中发现尸体,遂打110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调取酒店到湖边所有监控,证实李某离开酒店后手拿着一件黑色羽绒大衣,呈醉酒步态行走,路过该湖边时,不慎跌落湖中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急性乙醇中毒 干性溺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猝死1例
18
作者 郅毅 叶光华 +2 位作者 陶陆阳 范琰琰 喻林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余某,男,37岁,一直未婚,与母亲同住。某年4月13日上午9:00,其母叫余某起床吃早饭,发现房门反栓,大声呼叫未应,遂叫人帮忙破门而入,发现余某已经死在床上。据其母介绍,余某自33岁开始就患有“间歇性晕厥症”,伴有抽搐,约... 1案例1.1简要案情余某,男,37岁,一直未婚,与母亲同住。某年4月13日上午9:00,其母叫余某起床吃早饭,发现房门反栓,大声呼叫未应,遂叫人帮忙破门而入,发现余某已经死在床上。据其母介绍,余某自33岁开始就患有“间歇性晕厥症”,伴有抽搐,约1~3min后清醒,在34岁时被当地县级医院诊断为“癫痫”,治疗效果不理想,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28d,通过脑电波、心电图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后,排除“癫痫”,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建议手术治疗。其母考虑手术风险及费用,不同意手术,带其回家调养,也不让其干重体力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BRUGADA综合征 猝死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