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定位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降低肺深部病灶并发症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栋 俞同福 +2 位作者 张伟 王新明 胡颜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 :分析同轴定位针在降低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行CT引导下经皮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的患者71例。所有病例按穿刺切割是否使用同轴定位针分为2组:穿刺切割使用同轴定位针35例(A组),穿刺切割时不使... 目的 :分析同轴定位针在降低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行CT引导下经皮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的患者71例。所有病例按穿刺切割是否使用同轴定位针分为2组:穿刺切割使用同轴定位针35例(A组),穿刺切割时不使用同轴定位针36例(B组)。对比统计分析2组穿刺活检后气胸、肺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活检气胸发生率为8.57%(3/35),B组为27.78%(1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出血发生率为11.43%(4/35),B组为33.33%(12/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深部病灶的穿刺活检中使用同轴定位针能有效降低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块 穿刺活检 同轴定位针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左颈内静脉血栓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清华 黄彧和 +2 位作者 周彪 张俨琳 徐洪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98-59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合并症 左颈内静脉血栓 胰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永磁MRCP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丁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已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其诊断价值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大部分来源于高场强磁共振(MRI),而低场强MRCP的报道相对较少,本院对52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行常规低场MRI及MRCP扫描,结合临床或病理回顾分析...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已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其诊断价值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大部分来源于高场强磁共振(MRI),而低场强MRCP的报道相对较少,本院对52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行常规低场MRI及MRCP扫描,结合临床或病理回顾分析,探讨低场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胰胆管疾病 低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肝脓肿的16层CT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沙钧平 丁锋 徐文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21例不典型肝脓肿病人纳入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35—81岁,平均60岁,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层厚5mm。结果:不典型肝脓肿16层CT平扫表现多样...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21例不典型肝脓肿病人纳入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35—81岁,平均60岁,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层厚5mm。结果:不典型肝脓肿16层CT平扫表现多样,缺乏特点,多期增强有较特征表现。结论:不典型肝脓肿的多期增强CT扫描较有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脓肿 不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0
5
作者 蒋忠铭 徐清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经小隐静脉放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段内,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直接溶栓。结果 14例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经小隐静脉放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段内,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直接溶栓。结果 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包括中央型8例,混合型6例。溶栓后主干再通,侧支血管增多10例,血栓溶解率71.4%;12例疼痛缓解,肿胀消退,恢复正常劳动力,2例患者肿胀明显减轻,能进行家务劳动。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小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数字重建技术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解剖参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栋 马运宏 +4 位作者 周金华 王新明 奚彬 殷渠东 蒋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OS,测量钉道有关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L)、进针点与S1上关节中央的距离(M1)、出针点与髋臼后上缘的距离(M2)、前倾角(e)、外倾角(f)、矢状面安全角(a)、冠状面安全角(b)、矢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1)和冠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2)。结果钉道内侧壁为弓状线,外侧壁为椎管后外侧壁和髂骨外层,下壁为S1骶孔与坐骨切迹的连线,上壁为骶骨翼斜坡、骶髂关节表面和大骨盆底部。L为(11.90±1.62)cm,M1为(2.07±1.40)mm,M2为(4.78±2.57)mm,e为(57.97±4.28)°,f为(54.89±5.13)°,a为(11.45±2.73)°,b为(7.46±1.34)°,d1为(8.57±0.99)mm,d2为(6.75±0.84)mm。男女比较,仅e和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选择直径5.0~6.0 mm、长度9~10 cm螺钉作为SISPTBOS固定。该通道植入螺钉可行,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CT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