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干君 柴永煜 +7 位作者 颜亮 吴胜义 李勇 康恩泽 汪晓东 杨澳 康晓明 张骁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33-1742,共10页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寒草甸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碳通量也随之改变。当前,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碳通量组分变化特征仍不明晰,对于深入理解高寒草甸碳源汇格局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寒草甸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碳通量也随之改变。当前,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碳通量组分变化特征仍不明晰,对于深入理解高寒草甸碳源汇格局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产生阻碍。本研究以4个退化梯度(对照样地、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测定了夏季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净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甲烷(CH)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夏季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为显著的CO汇,NEE范围为-1 437.55~-98.45 mg·(m^(2)·h)(CO),NEE、ER和GEP随着高寒草甸退化而显著减弱(P <0.05);同时高寒草甸呈微弱的CH汇,平均吸收速率为0.029 mg·(m^(2)·h)(CH),CH通量随退化加剧无显著变化(P>0.05)。2)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被盖度是影响NEE、GEP和ER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发现高寒草甸碳汇从轻度退化到中度退化急剧减弱了约55%,说明加强预防高寒草甸从轻度到中度退化的演替,将有效维持高寒草甸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生态系统净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二氧化碳通量 甲烷通量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