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艳春 毛旭锋 +6 位作者 魏晓燕 张志法 唐文家 周华坤 马建海 尹心安 佟玲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9-580,共12页
评估湿地价值量并分析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区域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青海西宁湟水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构建一套适合高原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采用功能价值法和断裂点模型法,分析公园的湿地价值及其... 评估湿地价值量并分析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区域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青海西宁湟水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构建一套适合高原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采用功能价值法和断裂点模型法,分析公园的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2020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1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6.18亿元,四大服务价值量按照价值高低排序依次为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2)5个评价区中,湟水主河道的价值最高,其次为北川湿地和海湖湿地,最后是火烧沟公园和宁湖湿地;(3)5大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辐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宁湖湿地>北川湿地>湟水主河道>海湖湿地>火烧沟公园;对湿地服务辐射范围叠加处理后,形成1个核心区和5个次核心区域;(4)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空间溢出情况,湟水主河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向周边湿地公园溢出,其他四个湿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相互溢出和叠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分布 辐射格局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及构建机制
2
作者 吴艺 毛旭锋 +7 位作者 刘泽碧 宋秀华 于红妍 夏亮 令建康 肖锋 谢顺邦 季海川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21,128,共9页
水库是甲烷(CH4)排放到大气的重要源头,而甲烷氧化菌能够通过氧化CH4减少其排放。为了解青藏高原湟水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基因丰度及群落构建机制,分别于2023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湟水河流域8座水库表层沉积... 水库是甲烷(CH4)排放到大气的重要源头,而甲烷氧化菌能够通过氧化CH4减少其排放。为了解青藏高原湟水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基因丰度及群落构建机制,分别于2023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湟水河流域8座水库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pmo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甲烷氧化菌的丰度、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利用中性群落模型分析甲烷氧化菌的群落构建过程,结果表明:门水平上,湟水河流域甲烷氧化菌主要由变形菌门组成,属水平上主要由甲基孢囊菌属和甲基杆菌属组成;α多样性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β多样性不显著;水库沉积物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丰度表现为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水库沉积物甲烷氧化菌群落构建主要受随机性过程驱动,其中漂移占主导地位;温度、总氮是影响甲烷氧化菌群落的主要因素,pmoA基因丰度与水库沉积物pH值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沉积物 实时荧光定量 甲烷氧化菌 pmoA基因丰度 中性群落模型 湟水河流域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湖湿地水体蓝藻水华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泽碧 毛旭锋 +5 位作者 吴艺 宋秀华 于红妍 金鑫 杜凯 谢顺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6-957,共12页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水华在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暴发频率日益增加,对当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为分析蓝藻水华及其生消全过程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以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湿地为研究区,于2022年3月(水华暴发期)、4月(水华...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水华在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暴发频率日益增加,对当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为分析蓝藻水华及其生消全过程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以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湿地为研究区,于2022年3月(水华暴发期)、4月(水华衰退期)和5月(水华结束期)对6处监测点的浮游生物群落开展调查,通过R软件的Vegan包和rdacca.hp包对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个时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4种、浮游动物4门46种;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在3个时期均为优势动物。2)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呈现由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在衰退期达到最大值(63.84 mg·L^(−1)),而浮游动物生物量在结束期达到最大(6.76 mg·L^(−1))。3)Pearson相关性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浮游生物优势种在水华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暴发期分别受TN和水温的影响显著(p<0.05),在衰退期分别受NH_(4)^(+)-N和TP的影响显著(p<0.05),而在结束期分别受pH和水温的影响显著(p<0.05)。4)基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海湖湿地水体介于中污与无污之间,水质状态表现为良好。5)变差分解(VPA)和层次分割(HP)分析发现,水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13.01%)(p<0.01),而TN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6.70%)(p>0.01)。该研究表明,蓝藻水华显著影响海湖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研究结果对利用环境手段进行水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割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CCA分析 青藏高原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城市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4
作者 刘泽碧 毛旭锋 +5 位作者 魏晓燕 宋秀华 谢顺邦 于红妍 王蕾 唐文家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8,共10页
以高原城市西宁湟水湿地5个片区(湟水主干、海湖、火烧沟、北川、宁湖)为研究区,开展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共检测了55份湿地沉积物样品中7种典型重金属(Cr、Cd、Cu、Ni、Pb、Zn、As)的浓度,利用地累积指数法... 以高原城市西宁湟水湿地5个片区(湟水主干、海湖、火烧沟、北川、宁湖)为研究区,开展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共检测了55份湿地沉积物样品中7种典型重金属(Cr、Cd、Cu、Ni、Pb、Zn、As)的浓度,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Cd、Cu、Zn和Pb受人为活动干扰明显(CV>70%),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p<0.05)。(2)湟水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源主要是Cd和Pb(E_(r)^(i)值分别为192.92、52.97);北川片区的风险水平较高(RI值480.28),其余4个片区(海湖片区、火烧沟片区、湟水主干片区、宁湖片区)均为中等风险(RI值分别为190.25、252.68、182.44、171.84)。(3)Cd、Cu、Pb、Zn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Cd、Cu、Pb和Zn同源(人为源),Cr、Ni和As同源(自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保水剂的施加对高寒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以西宁市为例
5
作者 张锦涛 毛旭锋 +5 位作者 宋秀华 于红妍 姚乃鑫 李明娟 肖锋 谢顺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目的]揭示生物炭和保水剂的不同施加比例对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西宁市城市绿地土壤水分渗漏快以及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西宁市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土壤水分... [目的]揭示生物炭和保水剂的不同施加比例对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西宁市城市绿地土壤水分渗漏快以及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西宁市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一维垂直入渗法)以及土壤水分蒸发试验(称重法)相结合方法,设计了0 g/kg,20 g/kg,40 g/kg共3个生物炭施用量梯度(B0,B20,B40)和0 g/kg,2 g/kg,4 g/kg共3个保水剂施用量梯度(W0,W2,W4)的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日蒸发量、累计蒸发量、湿润锋运移距离、累计入渗量的影响,并应用Philip,Kostiakov,Mezencev,USDA-NRCS,Rose共5种模型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过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过程。[结果](1)生物炭和保水剂的联合施用提高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其中,B20W4处理对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效果最显著(p<0.05);(2)相比于对照,除B20W0,B40W0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抑制了土壤水分的入渗,其中B20W4处理使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减少22.44%,湿润锋运移距离降低26.42%;(3)Kostiakov模型和USDA-NRCS模型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试验数据拟合效果最优,Rose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各处理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0;(4)各处理15 d累计蒸发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炭和保水剂施加量分别为20 g/kg,4 g/kg对于西宁城市绿地土壤持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因此施加适量的生物炭和保水剂可以有效改善西宁市绿地土壤水分持水性差、渗漏快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生物炭 保水剂 持水机理 协同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享乐价格⁃结构方程双模型的西宁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佟玲玲 魏晓燕 +5 位作者 宋秀华 毛旭锋 金鑫 金彦香 季海川 唐文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30-4639,共10页
湿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其被市场“认可”的经济价值难以准确评估。以青海省西宁市城市湿地为例,筛选房屋结构、可达性、环境、湿地等10个因子,采用享乐价格模型对110个湿地周边社区样点的因子数据(2020年)进行分析,... 湿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其被市场“认可”的经济价值难以准确评估。以青海省西宁市城市湿地为例,筛选房屋结构、可达性、环境、湿地等10个因子,采用享乐价格模型对110个湿地周边社区样点的因子数据(2020年)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城市湿地被市场“认可”的价值量。采用断裂点理论和加权Voronoi图模型方法等,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影响范围;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20年湟水城市湿地的总价值达到3.367亿元,约有54.3%的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房产被市场转化;(2)湟水湿地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51.916元/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大到小排列:火烧沟(1.632亿元)>海湖湿地(0.710亿元)>宁海湿地(0.629亿元)>北川湿地(0.330亿元);(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房产总价值的比例达到2.04%,位列10个因素中的第7位;线性函数模型结果显示,购买者对湿地的边际支付意愿是0.12元/m^(2),即购买者愿意为房产与湿地之间的距离每缩小1m而多支付0.12元。(4)购房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主要体现在文化服务上(4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享乐价格模型 城市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