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估
1
作者 尚志海 刘华 朱礼妍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7期54-56,共3页
以珠江三角洲9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灾害概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年均间接经济损失、挽救生命的年均安全成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6个指标,评价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 以珠江三角洲9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灾害概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年均间接经济损失、挽救生命的年均安全成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6个指标,评价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度。结果表明:地质灾害对珠江三角洲9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肇庆、惠州、珠海、江门、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中山,并提出了城市经济发展与防灾减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影响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梅州市地质灾害灾度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尚志海 蔡文慧 +1 位作者 欧先交 曾兰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9,共5页
梅州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地区之一,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大,且灾害发育呈现一定的地域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梅州市地质灾害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发生频率的统计,引入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法,建立了地... 梅州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地区之一,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大,且灾害发育呈现一定的地域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梅州市地质灾害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发生频率的统计,引入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法,建立了地质灾害灾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对梅州市地质灾害灾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梅州市地质灾害灾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五华县、兴宁市、大埔县、平远县、梅县、丰顺县、蕉岭县、梅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度 突变理论 突变级数法 地质灾害评估 梅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紫金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尚志海 王兴水 袁丽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105,124,共5页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及县域尺度灾害风险评价的需要,通过对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现状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确定了紫金县各镇地质灾害的危险度、暴露性和易损性指标,对紫金县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紫金县各镇地质灾害风...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及县域尺度灾害风险评价的需要,通过对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现状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确定了紫金县各镇地质灾害的危险度、暴露性和易损性指标,对紫金县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紫金县各镇地质灾害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紫城镇、黄塘镇、龙窝镇、临江镇、水墩镇、瓦溪镇、义容镇、苏区镇、九和镇、南岭镇、中坝镇、凤安镇、上义镇、好义镇、古竹镇、蓝塘镇、敬梓镇、柏埔镇。最后采用2000—2009年紫金县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分析 紫金县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地水库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浮游植物是水库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的基础,其数量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决定水库水生态平衡。通过对鹤地水库浮游植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浮游... 浮游植物是水库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的基础,其数量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决定水库水生态平衡。通过对鹤地水库浮游植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为保护水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显示:水库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除夏季生物量1,2号样点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各季节各采样点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是夏季多,冬季少,受水温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数量与环境因子中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全磷呈正相关,其中与水温、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透明度、全氮、氨氮、硝态氮呈负相关,其中与透明度、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见,鹤地水库主要是氮污染。因此,强调控制库区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过量排放对维持水库生态系统健康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鹤地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小良土壤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评价
5
作者 刘华 李华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茂名小良水保站林地和周边天然恢复林地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45个观测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微生物性状和酶活性共32个指标进行取土化验和灰色相关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肥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天然... 以茂名小良水保站林地和周边天然恢复林地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45个观测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微生物性状和酶活性共32个指标进行取土化验和灰色相关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肥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天然恢复林>阔叶林>松桉混交林>U6.31>W5.31>W5.34>W5.41>W5.44>光板地。(2)用该方法把样地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的土壤属性特征非常明显:1等最好,天然次生林植被茂盛,土壤肥力高;5等最差,保留的光板地,很少有草类生长,土壤肥力极低。(3)样地土壤肥力灰色相关分析综合评价的结果与样地实际植被生长情况看出的土壤肥力状况非常吻合,说明此方法科学可行。综合分析得出:桉树适合作为先锋林,用以恢复赤裸地,但不适合长期种植、连栽等,会导致肥力退化,不利于生态修复;如果必须栽植纯桉林,就要采取经常更换品种、轮种、混交、保护林下植被、保留枯枝落叶覆盖物等措施,对保护土壤肥力大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尺度 土壤肥力 灰色相关 综合评价 茂名小良水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