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申友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中国 ,天然地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也主要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这两大类型民族的统一。这两大类型民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它们在历史上都相应地建立过...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中国 ,天然地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也主要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这两大类型民族的统一。这两大类型民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它们在历史上都相应地建立过政权。习惯上把由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称为“中原王朝”,由北方游牧民族为主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北方民族王朝”。北方民族王朝在政治上采用“二元制”,在经济上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相互依存 ,在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北方民族王朝 历史特点 二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晔的历史认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庞天佑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113-116,123,共5页
范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史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总结 ,提出“以意为主 ,以文传意”的主张。这个主张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历史著作中文与意的关系问题 ,第一次直接强调了史识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次揭示了恰当的文辞表达的必... 范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史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总结 ,提出“以意为主 ,以文传意”的主张。这个主张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历史著作中文与意的关系问题 ,第一次直接强调了史识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次揭示了恰当的文辞表达的必要性。范晔揭示了历史见解与语言表达的对立统一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撰史原则。从历史认识论角度考察 ,范晔这一主张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晔 以意为主 以文传意 历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大利亚对英关系的调整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新 王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2-88,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澳英传统关系经受了战争的严峻考验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澳英关系的裂痕。因为澳大利亚在历史上第一次遭受到外部入侵的威胁 ,澳洲大陆本土也遭到轰炸 ,澳大利亚不得不从传统的澳英联盟关系转向澳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澳英传统关系经受了战争的严峻考验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澳英关系的裂痕。因为澳大利亚在历史上第一次遭受到外部入侵的威胁 ,澳洲大陆本土也遭到轰炸 ,澳大利亚不得不从传统的澳英联盟关系转向澳美联盟。而这时英国已经衰弱不堪。显然 ,澳英作为两个不同国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澳大利亚 对外关系 太平洋战争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指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天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5,共7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高校历史专业必修课教材。虽然采用这套教材的院校很多,发行量十分可观,但书中错误或欠妥之处却实在不少。文章指出并辨证了该教材在标点和注释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
关键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错讹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学与汉代史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庞天佑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汉代是经学繁盛时期 ,又是封建正统史学形成时期。经学与汉代史学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经学发达给汉代史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影响了汉代史家的知识结构 ,决定了汉代的史学思想 ,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促进了史著体例的创新。经学... 汉代是经学繁盛时期 ,又是封建正统史学形成时期。经学与汉代史学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经学发达给汉代史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影响了汉代史家的知识结构 ,决定了汉代的史学思想 ,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促进了史著体例的创新。经学对汉代史家的治史目的与治史方法也有着深刻影响。考察经学与汉代史学的关系 ,可从中体察汉代史学的发展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汉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的河务实践及其历史教训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显成 《江淮论坛》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军民合一,共修水利等河务实践使直隶局部地区一定程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吏治有所好转,社会较前安定,但因惩治腐败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从根本上振兴河务。
关键词 李鸿章 河务实践 历史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孙中山与驻粤滇军的关系——以陈炯明叛变后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显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与驻粤滇军一度采取互相依赖的政策,两者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占领广州后,尽管二者仍有互为依赖的趋向,但矛盾逐步升级。为此,孙中山不得不采取反思以往的革命、建立党军等政策。他们的关系之所以产生...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与驻粤滇军一度采取互相依赖的政策,两者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占领广州后,尽管二者仍有互为依赖的趋向,但矛盾逐步升级。为此,孙中山不得不采取反思以往的革命、建立党军等政策。他们的关系之所以产生如此变化,原因是驻粤滇军的军阀化倾向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驻粤滇军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荀悦的历史哲学思想
8
作者 庞天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0,共6页
荀悦的历史哲学思想是复杂的。他以正统思想审视历史,通过总结西汉的兴衰成败,美化其统治,神化其地位,为东汉王朝提供历史借鉴;他以变易思想考察历史,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各种制度应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分析事物应注意其... 荀悦的历史哲学思想是复杂的。他以正统思想审视历史,通过总结西汉的兴衰成败,美化其统治,神化其地位,为东汉王朝提供历史借鉴;他以变易思想考察历史,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各种制度应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分析事物应注意其相对性,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他既受天人感应思想的深刻影响,又试图从人事来考察灾异大量出现的原因,指出民为治国的根本所在,从而将天人感应思想与民本思想结合起来;他以儒家思想作为评价人物与评判史事的标准,反映出东汉学者师圣体经的经学思维方式。荀悦的历史哲学思想值得认真研究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悦 正统思想 天人感应 以民为本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来大陆学者关于辛亥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世佑 蒋金晖 《东南学术》 2000年第4期98-105,共8页
本文就五十年以来 ,大陆学者对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即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思想之源流 ,内涵、性质和作用 ,以及学术研究力量、成果和水准 ,作了简明、扼要的评述 ,以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反满 民族主义思想 研究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长安城的市场布局与管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赖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2,共5页
汉长安城市场的布局与管理制度既有对先秦时期的承袭,同时又有因时因地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多市制、"面朝后市"、崇方原则、手工业和商业的结合及封闭集中制是继承,而城外市场的利用、市场规模的扩大、市署的设立、商人入住市... 汉长安城市场的布局与管理制度既有对先秦时期的承袭,同时又有因时因地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多市制、"面朝后市"、崇方原则、手工业和商业的结合及封闭集中制是继承,而城外市场的利用、市场规模的扩大、市署的设立、商人入住市内则是发展和创新。其发展和创新是时代特点和周围地理条件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 市场布局 市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德刚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天祥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0,共4页
唐著《晚清七十年》,集中反映了唐德刚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在唐先生眼中,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型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型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唐先生“社会转型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她为人们认... 唐著《晚清七十年》,集中反映了唐德刚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在唐先生眼中,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型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型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唐先生“社会转型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她为人们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编写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条恰当的、有价值的基本线索;为历史学找到了一个与现实联系的很好的契合点,从而也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而不是单线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德刚 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转型论 理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与中国早期城市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天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99,共5页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尽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但从总体上看,平原广阔、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每个城市兴起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早期城市无不兴起在平原和水陆交通要道之上,平原是早期城市的摇篮,水陆交通要道是...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尽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但从总体上看,平原广阔、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每个城市兴起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早期城市无不兴起在平原和水陆交通要道之上,平原是早期城市的摇篮,水陆交通要道是早期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平原 交通条件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苏俄建国后影响苏美建交的几大障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广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702,共6页
苏俄建国以后,苏俄为苏美关系正常化进行了努力,但美国对苏采取了不承认政策,而且美国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设置了重重障碍,也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以及苏俄政府自身的因素,从而使得双方在16年里没有能就建交问题达成一致。除了... 苏俄建国以后,苏俄为苏美关系正常化进行了努力,但美国对苏采取了不承认政策,而且美国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设置了重重障碍,也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以及苏俄政府自身的因素,从而使得双方在16年里没有能就建交问题达成一致。除了以上的主观因素外,还存在着因两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导致两国未能建交的客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宣传 债务 经济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与宋代史学思想 被引量:4
14
作者 庞天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31-34,共4页
理学与宋代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自然与社会起源的探讨促使宋代学者研究古史;将天理视为现实社会的道德原则使宋代学者的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纲常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又表现为正统意识和对《春秋》一书的重视;探讨历史问题成... 理学与宋代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自然与社会起源的探讨促使宋代学者研究古史;将天理视为现实社会的道德原则使宋代学者的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纲常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又表现为正统意识和对《春秋》一书的重视;探讨历史问题成为探求天理的途径;对现实的关注使宋代学者普遍具有反天命和无神论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史学思想 宋代 思想影响 天理 纲常伦理观念 正统意识 无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学与魏晋史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庞天佑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魏晋是中国传统史学初步发展时期,而魏晋史学的发展与玄学的兴起、影响很有关系。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认为魏晋史学的发展及其地位的提高、魏晋史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史家研究的领域及人物评价、魏晋时期史著体例的发展以及... 魏晋是中国传统史学初步发展时期,而魏晋史学的发展与玄学的兴起、影响很有关系。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认为魏晋史学的发展及其地位的提高、魏晋史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史家研究的领域及人物评价、魏晋时期史著体例的发展以及史著的内容与史学思想等等,都与玄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考察玄学与魏晋史学的关系,从中可以了解魏晋史学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魏晋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旅游业若干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俊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 导向 规划 旅游产业 长远计划 旅游资源 旅游区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中苏和解的尝试与失败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广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6,共11页
在中苏两党论战如火如荼的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鲁晓夫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完成了苏共领导人的更替。苏联政局的变化,为中苏双方寻求改善两党、两国关系提供了机遇。双方以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为契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在中苏两党论战如火如荼的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鲁晓夫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完成了苏共领导人的更替。苏联政局的变化,为中苏双方寻求改善两党、两国关系提供了机遇。双方以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为契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但由于双方的观点差异太大,最终没有能实现中苏和解的初衷,相反两党走向了对抗。这主要是因为中苏双方在此机遇面前都没有能够放弃各自所坚持的原则等而重新走上论战的征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勃列日涅夫 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史学简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晓昀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8-71,共4页
家庭史学简况舒晓昀家庭史学是史学的一个新成员,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它的真正迅速发展是本世纪50年代的事情。现在它已成为新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拟概述有关情况。一、发展历程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科学的生... 家庭史学简况舒晓昀家庭史学是史学的一个新成员,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它的真正迅速发展是本世纪50年代的事情。现在它已成为新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拟概述有关情况。一、发展历程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科学的生物起源学说问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家庭职能 家庭结构类型 家庭行为 家庭关系 家庭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可·波罗游记》新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友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58,共4页
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 ,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 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 ,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游记》 中西交往 马可·波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世史学的渊源与形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天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中国古代经世史学萌发于先秦的历史鉴戒思想与孔子的以史入世思想,至汉代正式形成。汉代经世史学的形成既与这个时期封建正统史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又与这个时期经学研究中的经世致用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汉代 经世史学 历史鉴戒 正统史学 经学研究 经世致用思想 中国古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