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藏凡纳滨对虾肌肉软化的生化特性及生物标记物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德峰 廖威龙 +2 位作者 李彩虹 廖建萌 李欣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的】探究冷藏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质构品质劣变生化变化特性并识别生物标记物。【方法】测定凡纳滨对虾4℃冷藏期间肌肉质构参数,检测肌肉组织中糖原与乳酸含量、ATP水平,以及Ca^(2+)-ATP酶、酸性与碱性磷酸酶(ACP、A... 【目的】探究冷藏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质构品质劣变生化变化特性并识别生物标记物。【方法】测定凡纳滨对虾4℃冷藏期间肌肉质构参数,检测肌肉组织中糖原与乳酸含量、ATP水平,以及Ca^(2+)-ATP酶、酸性与碱性磷酸酶(ACP、AKP)活性,分析无氧代谢特征和磷酸化调控酶活性动态变化,解析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结果与结论】4℃冷藏期间对虾质构指标迅速下降,冷藏72 h后硬度显著下降至(2947±113)g(P<0.05),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与质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新鲜对虾冷藏24 h后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下降至(20.82±0.38)U/mg(P<0.05),且PFK活性与糖酵解各指标相关性最强,其调控的糖酵解是触发和加速肌肉快速软化的关键前期生化事件;ATP含量调控磷酸酶和Ca^(2+)-ATP酶活性,ACP活性和AKP活性在冷藏96 h显著上升至(16.39±1.17)U/mg和(0.86±0.05)U/mg(P<0.05),Ca^(2+)-ATP酶活性24 h后降至(0.50±0.01)U/mg(P<0.05)。随时间延长,Ca^(2+)-ATP酶活性下降诱导内质网释放Ca^(2+)诱导磷酸酶开启去磷酸化进程,蛋白质降解信号暴露被泛素化标记,肌原纤维蛋白进而被降解;相关性分析结合生化基本原理初步判定,Ca^(2+)-ATP酶为质构劣化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肌肉软化 生化热性 生物标记物 Ca^(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冷藏期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变化
2
作者 徐德峰 廖威龙 +4 位作者 谭圳业 梁雨 廖建萌 陆大鹏 叶盛权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0,共11页
【目的】分析对虾冷藏期间肌原纤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水平变化,识别冷藏对虾肌肉软化关键结构蛋白,为品质监控提供靶标。【方法】测定4℃冷藏期间(0~120 h)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水分分布、质子密度图谱、构象变化、蛋白... 【目的】分析对虾冷藏期间肌原纤维骨架蛋白构象及磷酸化水平变化,识别冷藏对虾肌肉软化关键结构蛋白,为品质监控提供靶标。【方法】测定4℃冷藏期间(0~120 h)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水分分布、质子密度图谱、构象变化、蛋白质降解和磷酸化修饰情况,解析肌原纤维结构蛋白降解与肌肉软化的相关性。【结果】冷藏至120 h时,对虾肌肉质构参数(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显著下降至(2381.87±112.01)g、(0.66±0.09)mm、0.32±0.05和(504.46±122.07)g,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显著上升至33.00±0.90;肌肉组织中自由水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至36.87%±3.30%,表明肌原纤维呈现出间隙增大、断裂和结构松散的微观特征;肌原纤维α-螺旋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至33.98%±1.70%,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显著上升至34.36%±1.13%和31.66%±0.57%;特征性紫外和荧光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吸收强度显著下降0.40±0.01和661.90±1.28;总体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至0.65±0.01。α=0.05。此外,肌球蛋白重链、肌间线蛋白、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降解速率(k)分别为0.0050、0.0114、0.0044和0.0086 h^(-1),且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与质构劣变相关性最高(r>0.90,P<0.001)。【结论】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是对虾冷藏过程中肌肉软化的标志物,可用于监控对虾冷藏期间早期肌肉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冷藏 肌肉软化 骨架蛋白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