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局部理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小儿腹泻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雨莎 陈观伟 +2 位作者 陈康莲 梁巧玲 梁智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局部理疗联合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 目的探讨腹部局部理疗联合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部局部理疗治疗,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数量少于对照组,IgA、IgG、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局部理疗联合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患儿治疗中效果确切,可纠正其肠道菌群紊乱状况,改善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腹部局部理疗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切开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效果以及对患者哺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文婷 肖秋梅 +2 位作者 卢璐 林慧 张相机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脓肿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对哺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哺乳期乳腺脓肿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我院自2018年4月开始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 目的分析乳腺脓肿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对哺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哺乳期乳腺脓肿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我院自2018年4月开始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乳腺脓肿微创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后哺乳情况。比较各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换药次数、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率以及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方面短于常规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常规组,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长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产妇手术后在感觉障碍、手术后感染以及乳漏方面出现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以及疾病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升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哺乳 微创手术 感觉障碍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小燕 谭婉婷 +1 位作者 庞正钰 吴于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INⅢ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术后每6个月进行1次盆腔B超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妇科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若连续4次检查结果无异常,则可...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INⅢ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术后每6个月进行1次盆腔B超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妇科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若连续4次检查结果无异常,则可将检查间隔延长为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确诊和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以锥切术后病理检查为标准,宫颈浸润癌4例(6.25%),比宫颈活检病变级别升高;病变级别CINⅢ及以下60例(93.75%),其中CINⅢ47例,CINⅠ~Ⅱ级7例(10.94%),相比术前活检病变级别降低,慢性宫颈炎6例(9.38%),符合率为73.44%.所有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术后均痊愈,未见复发.结论在诊断方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无法取代宫颈锥切术成为CINⅢ的金标准;在治疗方面,若宫颈锥切手术范围足够,切缘无残留病变,同时做好对患者术后随访,其可作为首选的CINⅢ治疗方式,但对于术后复发者仍需行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 宫颈锥切术 诊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秋梅 庞美蕊 陈婉夏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64-68,79,共6页
目的分析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患者5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患者5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基于对照组采用手法淋巴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2.0%、80.0%、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56.0%、7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周径差值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患肢肩关节外展角度高于对照组,术后患肢紧绷感、条索结构、患肢麻木、患肢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日常社会功能、上肢活动功能、上肢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护理可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临床症状,增加患肢活动范围,干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淋巴引流护理 乳腺癌 淋巴水肿 腋网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容妹 陈洪珠 李佳瑾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干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6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干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6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全身运动(GMS)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能够明显改善患儿GMFM和GMS评分,提高亲属总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早期护理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黄伟文 蔡文双 +1 位作者 陈进勉 曾华荣 《北方药学》 202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6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是否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未应用前列地尔治疗)与实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6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是否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未应用前列地尔治疗)与实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48h后血氧分压(PaO_(2))、肺动脉收缩压(SPAP)、氧合指数(OI)等监测指标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治疗72h后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略高于对照组(13.3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前列地尔治疗可显著改善PaO_(2)、SPAP、OI等相关监测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血气监测指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7
作者 黄伟文 梁智 +2 位作者 陈滇 陈进勉 曾华荣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82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频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血...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82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频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19.5%(P<0.05)。结论:PS联合常频呼吸机辅助可增强治疗NRDS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常频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海涛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中选取35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中选取35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就术后认知能力而言,观察组患者于术后72h内认知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时间推进至术后1周,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恢复速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恢复速度显然更快;在手术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2h、12h及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在乳腺癌手术患者镇痛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同时患者术后的认知能力恢复较快,认知能力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乳腺癌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陈伟成 骆建平 陈进勉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析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过程中应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的疗效。方法:取86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的应用疗效。结果:... 目的:探析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过程中应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的疗效。方法:取86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的应用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07%,(P<0.05);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OI、Sp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动脉压指标水平(PASP、PA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严重发绀、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西地那非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超声检查在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劳建昌 宋龙秀 +1 位作者 陈进勉 陈兰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检查在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出生的43例VLBW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3例VLBW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然后观察其超声检查的结果。结...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检查在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出生的43例VLBW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3例VLBW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然后观察其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这43例VLBW的超声表现均为低回声或中低回声,脑沟回稀疏且浅,脑叶的位置未完全分化,岛叶未分化且以片状呈现,两侧脑室前弯曲且较细,第三脑室呈细缝状,双侧侧脑室周围的回声较脉络丛低。在这43例VLBW中,发生颅内出血的VLBW有32例,其出血类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内出血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中脑室出血(IVH)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VLBW分别有15例、4例、10例、3例;其中颅内出血合并脑室扩大的VLBW有14例,脑室轻度扩大、中度扩大、重度扩大的VLBW分别有6例、6例、2例;其中被诊断为脑室旁白质损伤的VLBW有2例,被诊断为脑白质软化的VLBW有2例。结论:颅脑超声检查在诊断VLBW脑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超声检查 极低出生体重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