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陆柳明 陆俊福 +5 位作者 阮海英 詹海超 陈燕宏 杨子龙 冯永文 吴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估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 目的评估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约登指数评估48h最低血小板计数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28d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测。结果最终纳入失血性休克患者84例,平均年龄37.1岁,其中并发AKI者30例,未并发AKI者5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乳酸、二氧化碳分压、谷丙转氨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等是失血性休克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入院48h最低血小板计数预测失血性休克并发AKI的最佳截点是75×109/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P<0.01,95%CI:0.731~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5和0.76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失血性休克并发AKI与患者的28d全因死亡率明显相关(P<0.001)。结论血小板减少是失血性休克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血小板高于75×109/L可能会减少失血性休克并发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小板计数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