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金旭红 张寿 +3 位作者 邢势 陈元良 王和杰 钟海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修整成形技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关节镜修整成形术治疗的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者年龄...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修整成形技术治疗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关节镜修整成形术治疗的3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者年龄为12~55岁,平均(29.3±177;16.1)岁;男18例、女14例;右膝17例、左膝15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和关节活动度,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其膝关节功能.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5.75±177;5.50)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出现顽固性失眠,余无术后并发症.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6.28±177;3.28)和IKDC评分(91.78±177;4.24)值最高,与术前Lysholm评分(49.72±177;6.12)(t=-37.44,P<0.01)和IKDC评分(47.64±177;4.04)(t=-51.88,P< 0.01)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术后1个月时,18岁以下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1.69±177;3.03)(t=4.79,P<0.01)和IKDC评分(77.07±177;2.51)(t=-3.17,P<0.01)显著优于18岁以上患者.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应用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是良好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半月板修整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所致早期心肌损害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映丰 周启昌 +1 位作者 唐中华 彭清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6-382,共7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检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室长...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检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室长轴、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的动态图像,脱机分析,获取每个受检者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和舒张期各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S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期峰值速度(Vd)、舒张期峰值应变率(DSR);每一指标均取两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所有受检者同时接受常规超声的检测。结果:化疗前30例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个疗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组DSR左室各室壁较患者基线水平明显减低(P<0.05),Vd左室游离壁(主要是后壁、侧壁及前壁)减低明显(P<0.05),而室间隔减低不明显(P>0.05)。在3个疗程化疗后,Vd,DSR及SSR左室各室壁较患者基线水平均减低明显(P<0.05),而Vs及SS减低不明显(P>0.05)。结论:VVI技术能早期监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所致心肌损害,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表阿霉素 心肌损害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新燕 冯远德 宋文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治疗方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 被引量:4
4
作者 金旭红 张寿 +3 位作者 邢势 陈元良 王和杰 朱振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关节镜下复位、应用2#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的15例陈旧性...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关节镜下复位、应用2#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的15例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时患儿年龄为6~15岁,男10例,女5例;右膝9例,左膝6例。记录所有患儿术前、术后3个月的症状、体征、关节活动度及X线片检查结果,并对其膝关节功能予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15例患儿术后均获11.67±4.27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均为骨性愈合,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95.8±3.34)、IKDC评分(92.08±2.04)值与术前Lysholm评分(52.12±5.77)(t=-28.62,P<0.01)、IKDC评分(47.33±4.29)(t=-39.01,P<0.01)相比显著提高。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应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前棘骨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髁间前棘 骨折 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淑芳 张应爱 +2 位作者 王顺兰 肖敬川 余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4-578,共5页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是一组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巨大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机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目前还不甚明确,本文作者对近年来MYH9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 发病机制 基因型与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转化区类型8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燕妮 黄守国 +2 位作者 叶德玲 金玉华 高允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转化区类型对宫颈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经电子阴道镜检查的8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宫颈转化区为Ⅰ型和Ⅱ型的患者归为转化区完整组,宫颈转化区为Ⅲ型的患者为转... 目的:探讨宫颈转化区类型对宫颈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经电子阴道镜检查的8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宫颈转化区为Ⅰ型和Ⅱ型的患者归为转化区完整组,宫颈转化区为Ⅲ型的患者为转化区不完整组,分析两组的年龄、HPV感染率与细胞学检查中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发生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转化区完整组平均年龄32.30±7.23岁,小于转化区不完整组43.83±11.82岁(P<0.01),并且转化区完整组的完整率随年龄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Z=-15.58);转化区完整组HPV感染阳性率64.40%高于转化区不完整组46.56%(P<0.01);病理检查中转化区完整组的ASC-US发生率66.51%和CINⅡ的发生率1.40%均低于转化区不完整组77.30%和5.52%(P<0.05)。结论:宫颈转化区Ⅰ型和Ⅱ型的患者年轻,更常见HPV感染;宫颈转化区Ⅲ型的患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做好此类患者的随访工作,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转化区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卢明智 邢莉 +2 位作者 郑学彬 吴毓聪 周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94-495,共2页
目的:观察V itapex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乳牙根管治疗原则者115例(150颗乳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V 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V itapex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乳牙根管治疗原则者115例(150颗乳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V 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8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 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省时省力,工作效率提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根管治疗 根管充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颖 李强 +2 位作者 阳慧 林德洪 邢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 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 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分析所有入选者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mi RNA-195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1)侧支循环良好组的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mi RNA-195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8,P=0.022);(3)冠心病患者血浆mi RNA-195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过程中,mi RNA-195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参与了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预测侧支循环形成的生物标记物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miRNA-195 侧支循环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比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能 张寿 孙早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1例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病患,随机分为28例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和33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观察组)。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w,观... 目的:分析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1例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病患,随机分为28例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和33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观察组)。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w,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w,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价和功能性评价,观察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4.8%和78.8%,面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78.6%和71.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静脉造影诊断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1例
10
作者 李利锋 任欢欢 +1 位作者 蒋锡丽 鲁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1-1312,共2页
患者男,32岁,皮肤红斑伴溃疡合并静脉纡曲30余年,站立或活动较长时间后右下肢肿胀、乏力并右下肢青紫2年,平卧可缓解。查体:右侧胸、背、腹、臀部及右下肢见大面积片状红斑,右下肢较对侧增长约5cm,右下肢浅静脉纡曲,部分皮肤溃疡形成。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内瘘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曼 周琼荣 +2 位作者 林白浪 陈文虹 苏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钝针扣眼(BH)穿刺法在血液透析(MHD)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为血液透析穿刺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68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BH,对照组采用锐...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钝针扣眼(BH)穿刺法在血液透析(MHD)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为血液透析穿刺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68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BH,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RL)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平均有效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感染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2%,对照组为9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平均有效血流量与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BH穿刺法成功率较高,患者发生渗血率低,拔针后伤口止血快、疼痛程度与并发症都较低,适于在MHD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内瘘 扣眼穿刺法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