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分类正常胎儿心脏超声切面
1
作者 宋书豪 曾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4种深度学习(DL)模型分类正常胎儿7类心脏超声切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名于孕周18~24+6周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40)和测试集(n=60)。收集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心尖四腔心(A4C)切面、... 目的观察4种深度学习(DL)模型分类正常胎儿7类心脏超声切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名于孕周18~24+6周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40)和测试集(n=60)。收集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心尖四腔心(A4C)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双腔静脉切面、左心室流出道(LVOT)切面、三血管(three-vessel,3V)切面及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切面二维声像图,经过图像预处理后,采用4种DL模型Vision Transformer(ViT)、Data-efficient Image Transformer(DeiT)、Vision-long short term memory(ViL)及Multi-axis Vision Transformer(MaxViT)分别提取图像特征并构建正常胎儿心脏超声切面模型,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评估各模型于测试集中分类效能,并以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获取激活特征的热力图可视化图像中最具识别特征的区域。结果ViT、DeiT、ViL及MaxViT模型分类测试集中正常胎儿心脏超声切面的效能均表现优秀,其中MaxViT为最优模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分别为98.93%、98.93%、98.95%及98.93%。Grad-CAM可视化结果显示,以DL模型分类正常胎儿心脏超声7类切面时,心脏、血管所在区域红色最深,对于分类的贡献最大,模型关注度最高。结论所获4种DL模型分类正常胎儿心脏超声切面均表现优越,尤以MaxViT模型效能最佳,且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获得Grad-CAM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盆底超声评估盆膈裂孔前后径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丹 赵白桦 文烈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盆膈裂孔前后径(AP)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6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和经会阴盆底超声(TPUS)数据。在盆底正中矢状切面于最大Valsalva动作下... 目的研究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盆膈裂孔前后径(AP)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6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和经会阴盆底超声(TPUS)数据。在盆底正中矢状切面于最大Valsalva动作下测量AP,通过TPUS和盆腔器官脱垂量化系统(POP-Q)测定POP程度,并分析AP与POP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P对POP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共获得237例有效数据,其中POP-Q 0度POP 51例(21.51%),I度57例(24.05%),II度49例(20.67%),III度44例(18.56%),IV度36例(15.18%)。AP为37.10~97.90 mm,平均(61.33±10.71)mm。在TPUS或POP-Q系统诊断的不同程度POP中,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00、58.18,P均<0.01)。以AP=6.0 cm为截断值,预测TPUS明显POP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75.5%;预测POP-Q II度以上POP的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6.0%。AP与PO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P<6.0 cm与0~I度POP相关,6.0 cm≤AP<6.5 cm与II度POP相关,6.5 cm≤AP<7.0 cm与II~III度POP相关,7.0 cm≤AP与IV度POP相关(r=0.61、0.47、0.56、0.41,P均<0.05)。结论AP≥6.0 cm提示盆膈裂孔扩张,可能发生POP;AP越大,器官脱垂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女性 盆膈裂孔 超声检查 盆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心肌灌注与收缩功能
3
作者 余丽 曾施 +2 位作者 周启昌 杨祖荣 黄亿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4-1940,共7页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易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即使无明显心肌肥厚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基因阳性/表型阴性)也易进展成为HCM患者。本研究采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易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即使无明显心肌肥厚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基因阳性/表型阴性)也易进展成为HCM患者。本研究采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与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家族性HCM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心肌血流灌注与收缩功能变化,旨在早期评估HCM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以识别家族中基因阳性/表型阴性的危险人群。方法:选取确诊为HCM且携带HCM肌小节突变基因的患者35例为G^(+)/P^(+)组;在家族中同期选取30例携带HCM肌小节突变基因但超声检查无室壁肥厚者为G^(+)/P^(-)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基因突变的家族健康志愿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MCE和VVI检查,记录心肌再充盈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值强度时间(time to peak concentration,TP),直线倾斜率(the ratio of declining intensity and declining time,d I/dT)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和整体环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并比较其差异和分析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G^(+)/P^(-)组比较,G^(+)/P^(+)组PI、d I/dT、GLS及GRS均明显降低,TP明显增高(均P<0.05),且GLS和GRS与PI均呈明显正相关(分别r=0.629,r=0.613;均P<0.01),GLS和GRS与TP均呈明显负相关(分别r=-0.597,r=-0.571;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G^(+)/P^(-)组GLS明显降低(P<0.05),GRS、GCS、PI值、TP值及dI/d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CM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且与心肌灌注减少明显相关,无室壁肥厚的HCM肌小节基因突变携带者出现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异常,MCE和VVI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一级亲属的心肌灌注和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声学造影 速度向量成像 肌小节基因突变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超微结构特征
4
作者 管海辰 王晓芳 +3 位作者 周启昌 田蕾琪 杨忠诚 杨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2,共8页
目的: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本研究探讨IA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超微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演变的病理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并经手术或尸体解剖确诊的IAA胎儿的产... 目的: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本研究探讨IA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超微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演变的病理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并经手术或尸体解剖确诊的IAA胎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术后病理检查或尸体解剖结果等资料。采用产前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IAA胎儿主动脉弓各节段内径及Z值,以及狭窄段主动脉弓的变化情况,结合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结果,探讨胎儿IAA可能的宫内演变过程及其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结果:纳入34例IAA胎儿,分别有3、3、2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aortic arch dysplasia,AAD)、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IAA。3例AAD和3例CoA胎儿均在产前超声检查1~2周后选择引产,并经尸体解剖证实为IAA。2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IAA的胎儿中6例为CoA进行性加重,在超声心动图追踪复查的过程中发现逐渐演变为A型IAA;其他22例首次产前超声即诊断为IAA。3例胎儿分娩后经手术矫正,27例选择终止妊娠,4例宫内死亡。胎儿IAA的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包括: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明显小于右心室或差别不明显;三血管切面显示主动脉明显小于肺动脉;三血管-气管切面和主动脉弓切面显示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不能相连;主动脉弓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弯曲度变小、走行僵直,主动脉、动脉导管和降主动脉之间失去正常的“V”字形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弓中断处无连续血流信号,动脉导管内可见血流反转。对7例IAA胎儿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主动脉弓近离断处的弹力膜之间存在大量平滑肌细胞,数量较升主动脉近端明显增多且排列紊乱,弹力膜较升主动脉近端增厚、走行扭曲;离断处系带无明显正常的内皮细胞和管腔,只有少量断裂坏死内皮细胞的痕迹,大量粗短且排列紊乱的弹力膜和纵横交错的平滑肌细胞无规律分布。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IAA的主要手段,通过术后追踪和尸体解剖发现胎儿IAA的并发症和疾病特征,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率;部分胎儿IAA可由AAD或CoA逐步演变而来,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缺血缺氧和动脉导管收缩成分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 产前诊断 超声心动图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食管重复囊肿1例
5
作者 董江里 刘冬梅 +4 位作者 于佳丽 欧阳湘南 刘可萱 林勤 徐赣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74,共2页
孕妇28岁,孕1产0,外院疑诊胎儿食管闭锁,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孕26周超声:胎儿生长发育与孕周相符,左心房后方紧邻食管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12.0mm×7.0mm囊性包块(图1A),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观察期间形态未见变化;考虑食管异常,食管... 孕妇28岁,孕1产0,外院疑诊胎儿食管闭锁,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孕26周超声:胎儿生长发育与孕周相符,左心房后方紧邻食管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12.0mm×7.0mm囊性包块(图1A),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观察期间形态未见变化;考虑食管异常,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孕27^(+1)周复查见包块增大至15.7mm×9.0mm,与气管或左右支气管未见明显交通(图1B),考虑食管重复囊肿(esophageal duplication cyst,E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食管囊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芳 刘映红 +3 位作者 李铮 朱建玲 曹丹鸣 李一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价值,并对其成功率、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我院共63例(男39例,女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在Logiq 5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价值,并对其成功率、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我院共63例(男39例,女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在Logiq 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实时引导下,均经颈内静脉采用Seldinger技术加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植入永久性血液透析导管.分析记录穿刺次数、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一般患者及高危患者两组进行对比,曾经有过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或曾经有过置管困难情况或配合差、肥胖、衰弱、骨骼畸形及凝血功能异常者为高危患者.结果:全部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导管成功率100%,其中高危患者20例(31.7%);有60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95.2%);穿刺次数1~3(1.23±0.21)次;3例患者出现术中即刻并发症(4.7%);在使用过程中导管感染3例(4.7%).手术时间高危组患者长于一般患者组[(30.6±0.11) min vs (19.1±0.09) min,P<0.05];两组在穿刺次数,置管成功率、术中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组(4/20,20%)在长期使用导管过程更易因导管血栓形成而导致流量不佳.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技术,成功率高;不论在高危患者还是一般患者中都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 实时超声引导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早产儿感染性肺炎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国涛 刘明辉 +3 位作者 杨谢青 刘洁玉 赵白桦 田桂湘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46例感染性肺炎早产儿的胸部X线和肺部超声资料;于第1天、第3~5天、第8~15天,对其中2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疾病进展进行超声监测。结果 14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中,胸部X片正...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46例感染性肺炎早产儿的胸部X线和肺部超声资料;于第1天、第3~5天、第8~15天,对其中2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疾病进展进行超声监测。结果 14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中,胸部X片正确诊断135例(135/146,92.47%),超声正确诊断143例(143/146,97.95%)。143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声像图中,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彗星尾征、支气管液相、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94.41%(135/143)、51.05%(73/143)、20.28%(29/143)和26.57%(38/143)。第1天、第3~5天、第8~15天,2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实变低回声区范围分别为(7.63±6.10)cm2、(3.85±5.74)cm2、(1.50±1.30)cm2。结论 超声可实时、准确监测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进展,且无辐射,可作为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婴儿 早产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超声反转重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章鸣 周启昌 +2 位作者 彭清海 田蕾琪 周嘉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的反转模式重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TIC技术分别对30例正常胎儿和2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进行图像采集,再用反转模式对采集的容积图像进行四维重建。结果:30例正常胎儿及22例先天...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的反转模式重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TIC技术分别对30例正常胎儿和2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进行图像采集,再用反转模式对采集的容积图像进行四维重建。结果:30例正常胎儿及2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分别获取53(53/60)和38(38/44)个合格的容积图像,所有合格容积图像均成功地进行反转重建,重建图像能清楚、直观地显示心血管正常或异常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STIC四维反转重建的胎儿心脏与大血管的容积图像清晰直观,可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反转模式 重建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佳 田蕾琪 +4 位作者 周启昌 曾施 周嘉炜 张荣森 童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4-759,共6页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NCCM)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2004年到2013年产前超声诊断9例胎儿NCCM,观察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与产后超声心...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NCCM)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2004年到2013年产前超声诊断9例胎儿NCCM,观察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体解剖进行对比,并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NCCM心肌超微结构特点。结果:NCCM心肌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异常粗大的肌小梁、肌小梁隐窝和心肌非致密层厚度/致密层厚度≥2。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9例胎儿NCCM中,6例累及左心室,2例累及双心室,1例累及右心室。其中2例胎儿继续妊娠至分娩,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其他7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并经尸体解剖病理证实,心肌组织活检显示NCCM心肌的线粒体和肌小节发育不良、心肌纤维化。结论:通过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NCCM是可行的。胎儿NCCM可以累及左心室、右心室或两个心室。NCCM心肌的线粒体和肌小节成熟度低并伴有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诊断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超微结构 胎儿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42
10
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钟梅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 ,频率 7~ 10MHz)检测 1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组 )的椎动脉 (VH)内径 (D)、血流速度 (V)和血流量 (Q)、阻力指数 ... 目的 :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 ,频率 7~ 10MHz)检测 1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组 )的椎动脉 (VH)内径 (D)、血流速度 (V)和血流量 (Q)、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 ,观察其形态结构、并与 10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颈椎病组VA的V(除平均血流速度外 )、D ,Q ,RI,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颈椎病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8
11
作者 蒋映丰 周启昌 朱才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秀梅 王万春 +1 位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显示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恶性肿瘤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高于良性肿瘤(P<0.01),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则恶性肿瘤低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通过二维图像及CDFI观察肿瘤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冰 范平 +2 位作者 周新民 胡建国 周启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诊断主动脉窦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分析 115例主动脉窦瘤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95例源于右冠状动脉窦 ,19例源于无冠状动脉窦 ,1例源于左冠状动脉窦 ;窦瘤破入右心室 95... 目的 :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诊断主动脉窦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分析 115例主动脉窦瘤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95例源于右冠状动脉窦 ,19例源于无冠状动脉窦 ,1例源于左冠状动脉窦 ;窦瘤破入右心室 95例 ,破入右心房 18例 ,破入左心室 1例 ,破入室间隔 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79例 ,主动脉瓣脱垂及反流 5 5例 ,心内膜炎 2 9例 ,其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分别为 4、9例。术前CDE诊断结论与手术符合率达 99% ,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为 91%。本组合并室间隔缺损占整个病例的 68% ,占窦瘤破入右心室的 84%之多。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或反流本组检出率高于手术所见 (62 /5 5 )。结论 :CDE可以判明主动脉窦瘤的精确的解剖 ,包括窦瘤的来源部位、形态、大小、血流动力学影响 ,是否合并其它心脏畸形等。患者经CDE检查后不必作其他辅助性诊断检查就进行手术是安全、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瘤破裂 临床特点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窦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胎儿肺静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周启昌 +3 位作者 章鸣 彭清海 曾施 周嘉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8-624,共7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胎儿肺静脉(pulmonary vein,PV)血流频谱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46例24+0~37+6孕周HLHS胎儿和180例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胎儿PV血流频...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胎儿肺静脉(pulmonary vein,PV)血流频谱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46例24+0~37+6孕周HLHS胎儿和180例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胎儿PV血流频谱,测量血流参数:心室收缩波(S波)、心室舒张波(D波)、心房收缩波(A波)和S/D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与尸检或产后追踪结果对照.结果:HLHS胎儿组PV血流频谱A波反转、S波和S/D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胎儿明显增高(P<0.001),且呈现3种不同类型.卵圆孔右向左分流与卵圆孔限制性左向右分流两组HLHS胎儿均呈现三相波型,但后者的反转A波较前者更高(P<0.00l)、D波较前者减低(P<0.001)、S波和S/D比值较前者显著增高(P<0.001);房间隔完整HLHS胎儿的D波则缺失,呈短而搏动明显的双向血流.结论:HLHS胎儿PV血流频谱的3种不同类型反映了左房高压的不同严重程度,相关信息对于评估胎儿预后和制定围产期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胎儿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琴 骆迎春 +2 位作者 周启昌 唐小玲 杨红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鉴别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宫颈3D-PDU及DWI,其中FIGO分期ⅠA期19例(ⅠA期组),ⅠB期26例(...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鉴别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宫颈3D-PDU及DWI,其中FIGO分期ⅠA期19例(ⅠA期组),ⅠB期26例(ⅠB期组),ⅡA期15例(ⅡA期组)。比较各组病灶相关血管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及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ADC(eADC)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效能。结果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中,随分期级别提高,VI、FI及VFI均逐渐升高,ADC逐渐降低而eADC逐渐升高(P均<0.05)。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宫颈癌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模型,即logit(PRE)_(3D-PDU)、logit(PRE)_(DWI)及logit(PRE)_(联合)中,logit(PRE)_(联合)模型判断宫颈癌FIGO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大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0.78、0.75,Z=4.73、3.55,P均<0.05),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亦均高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P均<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分期 超声检查 三维能量多普勒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 被引量:12
16
作者 石伟元 张彤 +3 位作者 曾灵峰 彭旭红 胡玉林 周启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胎消化道闭锁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及尸体解剖资料。结果 22胎产后尸体解剖共发现24处消化道闭锁(2胎同时合并食管及肛门闭锁),产前超声检出食管闭锁3处、十二指肠闭锁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胎消化道闭锁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及尸体解剖资料。结果 22胎产后尸体解剖共发现24处消化道闭锁(2胎同时合并食管及肛门闭锁),产前超声检出食管闭锁3处、十二指肠闭锁4处、空回肠闭锁3处、肛门闭锁3处,检出率为54.17%;漏诊食管闭锁4处、幽门闭锁1处、肛门闭锁6处。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方法简便,加强动态观察尤其是晚孕期复查与全面系统检查可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消化系统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骨肿瘤术前诊断与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秀梅 王万春 +2 位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陈汉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诊断与治疗骨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自动活检装置,配合14~18G粗针取材,对64例骨肿瘤患者行彩超检查并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结果:(1)彩超引导下自动活...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诊断与治疗骨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自动活检装置,配合14~18G粗针取材,对64例骨肿瘤患者行彩超检查并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结果:(1)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并粗针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7%(62/64).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比较其符合率为97%.(2)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3)根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33例药物敏感病例术前预防性化疗后手术切除范围均较传统范围缩小.其中26例保住肢体的功能与完整(79%).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骨肿瘤术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且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穿刺活组织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皮质血流灌注 被引量:6
18
作者 姬冰 刘明辉 谢娟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DTPM)技术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4组:正常或升高组(Ⅰ组)、轻度下降组(Ⅱ组)、中度下降组(Ⅲ组)、重度下降组(Ⅳ组)。应用DTPM技...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DTPM)技术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4组:正常或升高组(Ⅰ组)、轻度下降组(Ⅱ组)、中度下降组(Ⅲ组)、重度下降组(Ⅳ组)。应用DTPM技术检测糖尿病各组及40名正常人(对照组)肾皮质感兴趣区(ROI)内平均灌注强度(Imix)、平均血流速度(Vmix)及组织阻力指数(TRI),同时将ROI平分为10个亚感兴趣区(sub-ROI),P010-ROI至P100-ROI,观察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变化。结果①糖尿病Ⅰ组与对照组相比,Imix、Vmi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Ⅱ组与对照组相比,I mix、Vmix及T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于近似P050-ROI处达到最大;②糖尿病Ⅲ、Ⅳ组与对照组比较,I mix、Vmix及T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糖尿病Ⅳ组明显,上述两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在P010-ROI至P100-ROI逐渐上升;③对照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在P010-ROI至P100-ROI逐渐上升;④除Ⅰ组外,其余糖尿病各组I mix、Vmix值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而降低,TRI值随GFR降低而升高;对照组I mix、Vmix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但TRI变化不明显。结论 DTPM为无创定量糖尿病患者肾脏皮质血流灌注提供了新的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肾皮质 血液灌注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向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3 位作者 刘瑞洪 易著文 袁曙光 党西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 :分析 18G ,16G和 14G穿刺针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对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对 10 0 6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并就穿刺所获取的肾小球数目、穿刺后的病理诊断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 目的 :分析 18G ,16G和 14G穿刺针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对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对 10 0 6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并就穿刺所获取的肾小球数目、穿刺后的病理诊断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G和 16G穿刺针所获取的肾小球均高于 18G(P <0 .0 1) ;穿刺产生血尿和血肿等并发症比较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4G ,16G与 18G 3种直径的活检针对肾活检均安全 ,大直径穿刺针能获得更多的肾小球 ,更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向 肾穿刺 活检 临床分析 诊断 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前、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亮辉 周启昌 +1 位作者 余习蛟 徐朝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前、术后评价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接受双向Glenn分流术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内径、左心室...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前、术后评价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接受双向Glenn分流术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观察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处的血流速度和通畅程度。结果 1例患者于双向Glenn分流术后第2天死于低心输出量。对余22例患者术后进行超声随访6~36个月,术后血氧饱和度、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双向Glenn分流术可促进肺血管和左心室发育,提高血氧饱和度。超声心动图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的术前评估、术后近期监测及远期随访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FONTAN手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