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分析
1
作者 韩辉 谢姣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 探讨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前聋儿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特征,评估声调发音能力,为语前聋儿童声调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 目的 探讨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前聋儿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特征,评估声调发音能力,为语前聋儿童声调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0例单侧CI语前聋儿童和5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听力(normal hearing,NH)儿童。对参与儿童的声调发音样本进行录音,提取样本的基频数据,并基于基频曲线的3个采样点来绘制声调椭球,进而计算声调区分度、声调命中率和声调稳定度。结果 与NH儿童相比,CI儿童在声调区分度、声调命中率和声调稳定度这3个声学指标上表现明显较差。无论是CI组还是NH组,第2声和第3声的命中率明显低于第1声和第4声(P<0.01)。在CI儿童中,第2、3、4声的声调稳定度显著低于第1声(P<0.01),但第2、3、4声之间的稳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儿童在普通话声调的发音上存在声学缺陷,基于基频数据的声学分析方法能有效评估其普通话声调发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声学特征 声调 基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rP促进RANKL诱导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淑敏 金丽 +4 位作者 符金凤 袁秋林 殷团芳 任基浩 刘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6,共12页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方法:收集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25例胆脂瘤标本和13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THr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检测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是否存在TRAP阳性多核巨噬细胞。选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分为RANKL干预组和PTHrP+RANKL共同干预组,采用TRAP染色法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干预后2组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cytoplasmic 1,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骨吸收陷窝实验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THrP和RANKL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增高,OPG表达降低(均P<0.05),且PTHrP的表达与RANKL、RANKL/OPG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OPG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385、r=0.417、r=-0.316,均P<0.05)。同时,PTHrP、RANKL的表达水平与中耳胆脂瘤的骨破坏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413、r=0.505,均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中耳胆脂瘤上皮周围基质中有大量TRAP阳性细胞,并存在细胞核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的TRAP阳性破骨细胞。RANKL或PTHrP+RANKL联合干预5 d后,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且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CTSK和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骨吸收陷窝扫描电镜结果显示RANKL干预组、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均形成骨吸收陷窝;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数量显著增加(P<0.05),面积也更大。结论:PTHrP可能通过促进RANKL诱导胆脂瘤组织周围基质中的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中耳胆脂瘤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与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的风险增加有关: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
3
作者 丁艳 张康佳 +3 位作者 张勇 伍伟景 肖自安 赖若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1-1827,共7页
目的:糖尿病与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密切相关,但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SSNHL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研究旨在从遗传学角度探讨T1DM对SSNHL发生的影... 目的:糖尿病与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密切相关,但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SSNHL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研究旨在从遗传学角度探讨T1DM对SSNHL发生的影响,以期为指导SSNHL的风险预测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中获得与暴露(T1DM)和结局(SSNHL)相关的遗传信息,筛选工具变量,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探讨T1DM和SSNHL间的因果关联。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加权中位数、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作为IVW的补充方法,并通过Cochran’s Q检验评估所选工具变量效应大小的异质性,MR-PRESSO排除异常值,MR-Egger回归评估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分析探讨删除选定的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总体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得到127个SNPs作为MR分析的工具变量。IVW分析结果显示T1DM与SSNHL之间存在遗传决定的相关性(OR=1.036,95%CI 1.002~1.071,P=0.038)。森林图和散点图显示T1DM和SSNHL之间存在因果关系,T1DM可增加SSNHL的风险。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SNPs之间的不存在明显异质性(MR-Egger中Q=126.030,P=0.356;IVW中Q=126.450,P=0.373)。漏斗图大致对称,表明选定的IVs主要与暴露相关,而不与其他潜在混淆因素相关。MR-Egger分析的截距项与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提示SNPs之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MR-PRESSO分析未发现异常SNPs(P=0.356)。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去除单个SNP后结果保持稳定。结论:两样本MR分析结果支持T1DM患者具有更高的SSNHL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金丽 袁秋林 +3 位作者 符金凤 任基浩 谢淑敏 刘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1024,共5页
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致聋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过度增殖性、迁移侵袭性、复发性等临床特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仍然是唯一可行的治疗策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种本身不翻译为蛋白质... 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致聋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过度增殖性、迁移侵袭性、复发性等临床特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仍然是唯一可行的治疗策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种本身不翻译为蛋白质但可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RNA,参与了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cRNA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我们针对ncRNA在中耳胆脂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局部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等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中耳胆脂瘤非手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胆脂瘤 微小RNA 环状RNA 长链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张晓丹 李亚敏 +3 位作者 肖咏蓓 王夏子 伍伟景 谢姣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5-771,共7页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喜来声康复中心已行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父母2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喜来声康复中心已行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父母2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亲职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的平均CD-RISC评分(55.63±16.11)分,职业、夫妻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儿童耳蜗植入年龄、手术费用、术后时间、康复费用、机构康复时间、康复效果、亲职压力、积极应对是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与亲职压力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植入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水平低,社会公共卫生部门需关注无业、夫妻关系一般、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耳蜗植入年龄>6岁、手术费用及康复费用高、术后时间<1年、机构康复时间长、对康复效果不满意的家庭,通过降低父母亲职压力,提高父母积极应对水平以提高其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患儿 父母 亲职压力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学龄前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默 王朝燕 +3 位作者 张智雯 伍伟景 谢鼎华 肖自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耳聋儿童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且在听觉言语康复机构按照中国残联聋康中心标准进行听觉言语康复1年以上的165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 目的探讨学龄前耳聋儿童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且在听觉言语康复机构按照中国残联聋康中心标准进行听觉言语康复1年以上的165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分析性别、植入年龄、基因突变类型、助听器佩戴经验以及内耳畸形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结果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植入年龄、基因突变与CI儿童的CAP、SIR得分增长相关(P〈0.05),而性别、助听器佩戴史及内耳畸形(大前庭水管综合症)与CAP、SIR得分增长无关(P〈0.05)。1~3岁组CAP提高速度最快,2、3、4岁组SIR增长速度最快;GJB2基因突变致聋的CI儿童康复12个月后的CAP、SIR得分均高于非GIB2突变者。结论植入年龄为1~3岁者早期听觉康复速度较快,植入年龄为2~4岁者早期言语能力发育速度较快;GJB2突变致聋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更优;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与非大前庭水管患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学龄前儿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弈韬 伍伟景 +4 位作者 谢鼎华 彭安全 肖自安 杨曙 刘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对225例语前聋患儿进行一年的术后跟踪评估,探讨植入时年龄及康复时间与康复效果的关系,以及分析国内标准化评估程序与国际通用评估方法之关系,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225例的详细资料... 目的对225例语前聋患儿进行一年的术后跟踪评估,探讨植入时年龄及康复时间与康复效果的关系,以及分析国内标准化评估程序与国际通用评估方法之关系,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225例的详细资料,按植入时的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3岁以上组与3岁以下组),分别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与术后3、6、9、12个月评估其言语听觉能力与语言能力,并通过问卷方式获得其CAP和SIR评级得分并记录。结果术后康复总体效果随着康复时间延长而逐步提高,3岁以下组在言语感知及语言能力上提升较3岁以上组快,CAP和SIR评级提升速率两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言语识别率与CAP评级,语言年龄与SIR评级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两种类型植入体的康复效果未见显著区别。结论植入时年龄与康复时间是影响康复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植入年龄越小,康复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国内常用的标准化评估程序与国际通用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同等说明性,可互为参考,但两者不可完全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效果 标准化评估 CAP与S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P-Akt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伟 殷团芳 +5 位作者 任基浩 王月辉 谌星 李俐华 杜芬 卢永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研究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酸化Akt(P-Akt)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PI3K(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磷脂酰肌... 目的研究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酸化Akt(P-Akt)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PI3K(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与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中PTEN、P-Akt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36.7%,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93.3%(P<0.01);P-Akt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胞质,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70.0%,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6.7%(P<0.01);NF-κB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63.3%,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0%(P<0.01)。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PTEN分别与P-Akt、NF-κB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P-Akt和NF-κB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PTEN、P-Akt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胆脂瘤上皮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PTEN P-AKT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康复成效评估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毛弈韬 伍伟景 谢鼎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世界上治疗重度至极重度耳聋患者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的出现,为全世界的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自20世纪80年代单导人工耳蜗在临床应用以来,此项技术逐步完善。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评估方法 植入者 康复 耳聋患者 临床应用 极重度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R、P-ERK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丽 谢淑敏 +4 位作者 王月辉 刘伟 殷团芳 彭安全 任基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ERK/NF-κB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 目的研究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ERK/NF-κB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WB)免疫印迹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及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P-EGFR、P-ERK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P-EGFR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膜,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3%,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P<0.05);P-ERK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P<0.05);NF-κB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0%,明显高于正常耳道皮肤组的13.3%(P<0.05)。在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中,P-EGFR、P-ERK和NF-κB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2)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耳胆脂瘤组中P-EGFR、P-ERK和NF-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表达量。结论 P-EGFR、P-ERK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增强,EGFR/ERK/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中耳胆脂瘤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胆脂瘤 P-EGFR P-ERK NF-ΚB EGFR/ER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声调感知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弈韬 伍伟景 谢鼎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人工耳蜗的问世是仿生学及医学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让听障患者获得言语交流的能力,从而回归正常社会。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效果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肯定。但对于声调语言使用者来说,其效果与西方非声调语言使用者不尽... 人工耳蜗的问世是仿生学及医学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让听障患者获得言语交流的能力,从而回归正常社会。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效果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肯定。但对于声调语言使用者来说,其效果与西方非声调语言使用者不尽相同。针对普通话和粤语的研究都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能力 人工耳蜗 声调 植入者 言语交流 使用者 仿生学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植入在常见类型遗传性耳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卿洁 彭安全 +1 位作者 谢鼎华 刘学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遗传因素是重度及极重度耳聋的主要病因之一,与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密切相关。多种致聋基因常见致聋基因型成功克隆后,致聋基因的致病机理以及其与耳蝸植入效果间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认为耳聋表型可能与致聋病... 遗传因素是重度及极重度耳聋的主要病因之一,与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密切相关。多种致聋基因常见致聋基因型成功克隆后,致聋基因的致病机理以及其与耳蝸植入效果间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认为耳聋表型可能与致聋病因,螺旋神经节细胞残留数量等有关。通过对耳蜗植入患者的致聋基因突变位点和基因突变方式可阐明影响耳蜗植入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探讨各类遗传性耳聋耳蜗植入效果的当前进展,并着重于耳聋临床表型-基因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耳蜗植入 常见类型 螺旋神经节细胞 基因突变位点 临床表型 基因型 重度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凋亡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靶向治疗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 任基浩 +2 位作者 殷团芳 谢鼎华 卢永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7-321,共5页
自从德国生理学家Mtiller于1838年首次提出“胆脂瘤”概念以来,人们对胆脂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皮细胞过度增殖、骨质破坏吸收和胆脂瘤上皮细胞凋亡三个方面,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发病机制 药物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抗凋亡 上皮细胞凋亡 细胞过度增殖 生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对顺铂诱导的内耳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青松 葛圣雷 +1 位作者 谢鼎华 朱纲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1,T0002,共3页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注射,于注射后3、5、7天取豚鼠耳蜗行石蜡切片,进行BDNF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几乎不表达,NGF呈中度阳性表达。顺铂组BDNF在3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NGF在5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中度NGF的表达,表明NGF可能对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顺铂干预后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出现高表达,提示BDNF和NGF对顺铂诱导的螺旋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及顺铂鼓室内给药对大鼠内耳铜离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俐华 刘伟 +5 位作者 任基浩 黄芸 王曼 杨春平 朱新华 刘月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 了解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 protein 1,CTR1)在大鼠内耳的表达情况及硫酸铜和顺铂鼓室给药对CTR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非处理组);Ⅱ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 目的 了解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 protein 1,CTR1)在大鼠内耳的表达情况及硫酸铜和顺铂鼓室给药对CTR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非处理组);Ⅱ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溶液(0.5mg/ml)的明胶海绵;Ⅲ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溶液(1mg/ml)的明胶海绵;Ⅳ组双耳圆窗龛放置硫酸铜溶液(0.02mg/kg)的明胶海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耳蜗冰冻切片行CT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耳蜗组织中CTR1的表达情况;提取各组耳蜗组织总蛋白,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CTR1蛋白表达水平;提取耳蜗组织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CTR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Ⅳ组大鼠的耳蜗各回Corti器、螺旋神经节、血管纹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均有CTR1表达,CTR1的平均光密度值呈降低趋势;各组耳蜗组织均有明显的CTR1表达,Ⅰ-Ⅳ组CTR1蛋白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532±0.031、0.394±0.024、0.234±0.030和0.191±0.015,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耳蜗组织均有明显的CTR1mRNA表达,Ⅰ-Ⅳ组光密度值分别为0.508±0.035、0.391±0.022、0.240±0.023和0.186±0.021,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R1在大鼠内耳有丰富的表达,其表达量可随鼓室内顺铂浓度增高而下降,且鼓室内给予硫酸酮其表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转运蛋白1 顺铂 硫酸酮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内耳3种溶酶体酶的定位及酶缺乏时的听力损害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运凯 谢鼎华 杨新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溶酶体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eu1)、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protective protein/cahepsinA,PPCA)和β-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al)在小鼠内耳的分布及相互影响,观察各自酶缺乏时的听功能改变。方法:... 目的:研究溶酶体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eu1)、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protective protein/cahepsinA,PPCA)和β-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al)在小鼠内耳的分布及相互影响,观察各自酶缺乏时的听功能改变。方法:分别使用出生后2个月的野生型(Neu1^+/+,PPCA^+/+和β-gal^+/+)小鼠各6只,年龄配对的酶基因缺乏(Neu1^-/-,PPCA^-/-和β-gal^-/-)小鼠作对照,每组6只。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短声(click)、短音8,16和32kHz听阈,经活体心脏灌注固定、听泡石蜡包埋和耳蜗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上述3种酶在内耳的分布情况。结果:Neu1,PPCA和β-gal在内耳不同部位的分布相类似。Neu1最强的染色主要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韧带、螺旋缘、前庭神经节细胞及壶腹嵴、球囊和椭园囊感觉毛细胞,较弱的染色分布于血管纹和Corti器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PPCA和β-gal在螺旋神经节和前庭神经节细胞有较强的染色,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和Corti器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呈较弱的染色反应;各自酶缺乏时内耳免疫染色消失。Neu1^-/-小鼠内耳PPCA和β-gal,以及β-gal^-/-小鼠Neu1和PPCA免疫反应各自无明显改变,而PPCA^-/-小鼠Neu1染色反应消失,β-gal仅存极弱的染色反应。Neu1^-/-,PPCA^-/-和β-gal^-/-小鼠听阈分别较其野生型提高约60~69dB,40~48dB和7~10dB。结论:Neu1,PPCA及β-gal分布于内耳不同组织和细胞,3种酶也以1种多酶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内耳;各自酶基因缺乏可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酶 神经氨酸酶 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 Β-半乳糖苷酶 内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血管纹上皮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腊梅 王树辉 伍伟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30-333,共4页
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位于蜗管外侧壁,为代谢活跃的上皮组织.具有分泌K^+和吸收内淋巴液电解质的功能,并产生内淋巴正电位。内淋巴中高浓度的K^+聚积及内、外淋巴液中K^+循环是维持耳蜗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基础。本文就血管... 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位于蜗管外侧壁,为代谢活跃的上皮组织.具有分泌K^+和吸收内淋巴液电解质的功能,并产生内淋巴正电位。内淋巴中高浓度的K^+聚积及内、外淋巴液中K^+循环是维持耳蜗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基础。本文就血管纹上皮细胞的相关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离子通道、K^+循环的机理及血管纹上皮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血管纹 分泌功能 上皮组织 生物活性物质 外淋巴液 K^+ 耳蜗功能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丽 谢淑敏 +2 位作者 刘伟 任基浩 谢鼎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1-435,共5页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胆脂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外耳道结扎方法、咽鼓管封闭方法、中耳化学试剂注射模型、...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胆脂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外耳道结扎方法、咽鼓管封闭方法、中耳化学试剂注射模型、自体皮肤鼓室移植+绿脓杆菌注射模型和活体电穿孔基因转染法等,本文对上述5种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内陷囊袋学说、上皮移行学说、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及防治方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卡那霉素耳中毒后耳蜗TMPRSS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安全 葛圣雷 +3 位作者 汪芹 谢鼎华 伍伟景 肖自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7-991,共5页
目的:建立氨基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动物模型,观察内耳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transmembrane protease,serine 3,TMPRSS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mAn致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 目的:建立氨基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动物模型,观察内耳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transmembrane protease,serine 3,TMPRSS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mAn致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硫酸卡那霉素3日组、硫酸卡那霉素7日组、硫酸卡那霉素14日组(n=10)。建立AmAn致聋动物模型,以听觉脑干反应(ABR)阈值作为评价听功能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分析AmAn致聋后耳蜗TMPRSS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AmAn致聋动物模型,随着卡那霉素注射时间延长,大鼠ABR阈值逐渐升高,耳蜗TMPRSS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蛋白酶TMPRSS3对于正常听觉功能维护起重要作用,它参与了AmAn致聋过程,其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AmAn耳毒性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 硫酸卡那霉素 耳蜗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TMPRSS3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圣雷 汪芹 +2 位作者 彭安全 伍伟景 谢鼎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目的:观察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transmembrane protease,serine 3,TMPRSS3)在小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分析不同年龄阶段耳蜗TMPRSS3 mRNA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内耳蛋白酶TMPRSS3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C5... 目的:观察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transmembrane protease,serine 3,TMPRSS3)在小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分析不同年龄阶段耳蜗TMPRSS3 mRNA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内耳蛋白酶TMPRSS3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C57/BL小鼠耳蜗组织TMPRSS3蛋白表达分布,解剖耳蜗、耳蜗螺旋神经元、Corti器、血管纹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组织细胞中TMPRSS 3的表达情况,依次取不同年龄组小鼠耳蜗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年龄组耳蜗TMPRSS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蛋白酶TMPRSS3主要表达分布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耳蜗Corti器、血管纹组织细胞中也有TMPRSS3阳性表达;各年龄阶段小鼠耳蜗均存在TMPRSS3 mRNA表达,但其整体表达水平相对较低。结论:耳蜗多处部位存在蛋白酶TMPRSS3的表达,但其表达主要分布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提示TMPRSS3的作用可能主要体现在维护听觉螺旋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 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 耳蜗 螺旋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