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食管三维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及左心房容积与功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芳 张白雪 朱文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三维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及左心房容积与功能。方法:将112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rAF)组(80例)和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rAF)组(32例),对照... 目的:应用经食管三维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及左心房容积与功能。方法:将112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rAF)组(80例)和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rAF)组(32例),对照组为40例非房颤患者。收集各组临床资料,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容积(LA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eV),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LAAf V),左心耳最大容积(LAAVmax),左心耳最小容积(LAAVmin);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rAF组的LAAEF,LAAeV,LAAf V明显降低,LAD,LAV,LAVI,LAAVmax, LAAVmin明显增大(P<0.05);与ParAF组相比,PerAF组的LAAEF,LAAeV,LAAf V亦明显降低,LAD,LAV,LAVI,LAAVmax,LAAVmin亦明显增大(P<0.05);两组LVEDV, L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能证实房颤患者左心房容积增大,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能证实房颤患者左心耳扩大,提示左心耳功能减低,且Per AF患者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三维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 左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胎儿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唐贤朋 陶若翎 +2 位作者 张兴镐 金秋子 何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S)技术评价孕中晚期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00名正常孕中晚期胎儿(22^+0~24^+6周50例、30^+0~32^+6周50例)的腹部3-DPDS血流图...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S)技术评价孕中晚期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00名正常孕中晚期胎儿(22^+0~24^+6周50例、30^+0~32^+6周50例)的腹部3-DPDS血流图像,分析SMA和SMV的三维超声形态特征,同时回顾性比较分析4例中肠扭转胎儿(26^+3~32^+1周)的临床及影像数据。结果:3-DPDS对健康组SMA和SMV的显像成功率均为93%(93/100),中肠扭转组中SMA和SMV的显像成功分别为4例和3例。健康组中SMV主干均位于SMA主干右侧与之平行,3例肠旋转不良致中肠扭转的胎儿可显示特征性的SMV缠绕SMA的空间关系。结论:3-DPDS可以直观地显示中孕期胎儿SMA与SMV的空间位置关系,对中肠扭转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影像诊断 肠扭转/影像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成像 三维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构建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汇明 肖际东 +2 位作者 刘梦涵 聂淼淼 戴美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构建的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以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60)及验证集(n=66),根据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构建的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以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60)及验证集(n=66),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划分Luminal与非Luminal亚组;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ABVS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相应模型及联合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OR=1.029)及有无汇聚征(OR=0.408)均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二维超声、ABVS、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预测验证集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75、0.84及0.83,其中,联合影像组学模型与列线图模型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高于二维超声及ABVS模型(P均<0.05)。结论基于二维超声及ABVS构建的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和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梦涵 周汇明 肖际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 观察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经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病变女性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照2∶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96)及验证集(n=48... 目的 观察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经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病变女性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照2∶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96)及验证集(n=48)。基于ABVS图像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超声特征及Radscore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临床-超声模型,并联合影像组学模型构建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OR(95%CI)=1.104(1.045,1.180),P=0.001]、病变边缘[OR(95%CI)=0.273(0.075,0.917),P=0.039]、微小钙化灶[OR(95%CI)=9.759(2.240,60.730),P=0.006]及Radscore[OR(95%CI)=3.818(1.435,11.994),P=0.012]均为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像组学模型、临床-超声模型及列线图模型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分别为0.766、0.866及0.901,在验证集分别为0.770、0.765及0.854。结论 ABVS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超声特征列线图鉴别良、恶性乳腺导管内病变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泡超声显像及治疗策略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卓 朱文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1-1944,共4页
利用微纳米泡(MNB)进行超声检查不仅能获得常规对比显像,还可实现靶向分子成像。MNB在声场中空化和破裂可影响周围细胞膜通透性及内环境,进而提高跨膜、跨屏障转运效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在预定部位施加超声场后,MNB的爆破力可推进... 利用微纳米泡(MNB)进行超声检查不仅能获得常规对比显像,还可实现靶向分子成像。MNB在声场中空化和破裂可影响周围细胞膜通透性及内环境,进而提高跨膜、跨屏障转运效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在预定部位施加超声场后,MNB的爆破力可推进所携物质靶向跨膜转运,实现细胞水平靶向干预,减少脱靶效应。生物合成气体囊泡及声学报告基因使生物体主动显影及细胞功能监测成为可能。MNB基于声辐射力的细胞声学操纵可用于细胞富集或特定空间排列等用途。本文就基于MNB超声显像及治疗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气泡 遗传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印戒细胞癌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
6
作者 周汇明 肖际东 +1 位作者 聂淼淼 戴美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病例女,38岁,因右乳胀痛半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右乳乳头旁可扪及一大小约5.0 cm×6.0 cm的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稍压痛。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示:右乳内下象限4~5点钟近乳头处可探及一大小约4.6 cm×1.... 病例女,38岁,因右乳胀痛半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右乳乳头旁可扪及一大小约5.0 cm×6.0 cm的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稍压痛。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示:右乳内下象限4~5点钟近乳头处可探及一大小约4.6 cm×1.8 cm的低回声肿块,距皮肤8 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不光整、毛刺,呈分叶状,伴库伯韧带增厚,肿块部分切面突破解剖平面侵犯脂肪组织,后方回声无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印戒细胞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诊断及疗效评估淋巴瘤浸润阴茎1例
7
作者 梅颖 徐成淑 高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病例男,58岁,会阴部肿块疼痛30 d伴排尿困难、间断高热,体温最高为38.5℃,否认外伤史及性病史。查体:会阴部邻阴囊处可扪及一乒乓球大小的结节,质软,活动性差。超声检查:肿块大小68 mm×27 mm×30 mm,界清,半包绕阴茎尿道海绵体... 病例男,58岁,会阴部肿块疼痛30 d伴排尿困难、间断高热,体温最高为38.5℃,否认外伤史及性病史。查体:会阴部邻阴囊处可扪及一乒乓球大小的结节,质软,活动性差。超声检查:肿块大小68 mm×27 mm×30 mm,界清,半包绕阴茎尿道海绵体(尿道海绵体与阴茎海绵体相邻面未见肿块包绕),其内回声明显低于睾丸,以低回声为主,分布尚均匀。CDFI:会阴部肿块内及周围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a,1b)。血流频谱:收缩期最大流速31.4cm/s,舒张期最大流速13.1cm/s,阻力指数58%。行超声造影可见肿块强化时间早于周围睾丸、尿道海绵体等组织,增强范围覆盖整个肿块,强度明显高于周围组织如尿道海绵体等(图2a),消退时间与周围组织类似。剪切波弹性成像下肿块剪切波传播速度为0.79 m/s,杨氏模量为1.9 kPa。结合患者病史及超声图像特征,考虑为阴茎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淋巴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露 周平 +5 位作者 邓金 田双明 钱滢 伍晓敏 马树花 李佳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compression elastography,C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3种超声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共117个乳腺肿瘤行常规...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compression elastography,C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3种超声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共117个乳腺肿瘤行常规超声、CE以及ARFI检查,获取乳腺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CE的弹性评分和弹性应变率比值(SR)、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并评价3种超声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81.0%,81.7%。弹性评分法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86.7%,86.3%。SR截断点为3.71时,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1%,83.3%,88.4%。VTQ截断点为3.78 m/s时,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3%,91.7%,92.6%。ARFI,CE及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CE及ARFI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ARFI的鉴别诊断效能要优于CE和常规超声。3种技术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常规超声 弹性成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小肝癌 被引量:21
9
作者 伍晓敏 周平 +3 位作者 马树花 田双明 邓金 赵永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对不同大小、不同部位的小肝癌进行消融治疗,探讨激光消融在高危部位小肝癌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2014年之间在我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共68例73个病灶行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超声造影及临床随访对不同大小...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对不同大小、不同部位的小肝癌进行消融治疗,探讨激光消融在高危部位小肝癌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2014年之间在我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共68例73个病灶行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超声造影及临床随访对不同大小、不同部位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 cm组、1~2 cm组、2~3 cm组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00%、86.4%、82.7%。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5.7%、92.1%,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在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分别为9.1%、5.7%,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消融可较好的运用于高危部位小肝癌的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小肝癌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卓琼 周平 +2 位作者 高峰 何炜 罗声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超声检查,总结其声像图特点,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并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相关文献回顾。结果子宫肌壁间...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超声检查,总结其声像图特点,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并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相关文献回顾。结果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特征可分为三型:孕囊型和包块型表现为宫腔内空虚,在子宫肌层可见孕囊或包块声像,孕囊或包块与子宫腔不相通,孕囊周边或包块内血流丰富;破裂型表现为腹腔积血。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 肌壁间妊娠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文晖 孟琴 +2 位作者 肖际东 王艳 赵永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定量分析左室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评价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50名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左前降支组(n=46)、左旋支组(n=25)、右冠状动脉组(n=23)、多支病变组(n=26)、对照组(n=30),计...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定量分析左室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评价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50名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左前降支组(n=46)、左旋支组(n=25)、右冠状动脉组(n=23)、多支病变组(n=26)、对照组(n=30),计算各组的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常规超声心动图计算各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motion score index,WMSI);三维斑点追踪评价各组左室壁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显著下降(P<0.05),余病变组EF无明显差异(P>0.05);多支病变组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三维应变(global three-dimensional strain,G3DS)均显著下降(P<0.01),余病变组病变冠状动脉主要供血节段收缩期峰值三维应变显著下降(P<0.05)。冠心病各组整体三维应变与其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76,P<0.01)。ROC曲线显示整体三维应变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敏感性与准确率较高。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节段以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并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维斑点追踪 应变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永锋 周平 +3 位作者 彭洪 刘稳刚 章燕 卢鑫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并进一步研究SMI和/或CEUS与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并进一步研究SMI和/或CEUS与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联合应用是否可以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SMI,CEUS,二维超声TI-RADS,二维超声TI-RADS联合CEUS,二维超声TI-RADS联合SMI,二维超声TI-RADS与SMI和CEUS 3项联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将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TI-RADS分类4b^5类,CEUS低增强,SMI周边为主型血流分布并穿支血管检出作为恶性征象。以术后病理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比其诊断效力。结果:237例患者共296个甲状腺结节被纳入研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在二维超声TI-RADS诊断时分别为78.4%,77.7%,78.0%;在SMI诊断时分别为75.5%,86.6%,81.4%;在CEUS诊断时分别为82.0%,88.5%,85.5%;在二维超声TI-RADS与SMI和CEUS 3项联合诊断时分别为92.1%,90.4%,9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在SMI,CEUS,二维超声TI-RAD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P=0.117);二维超声TI-RADS联合CEUS(χ2=39.62,P<0.001),二维超声TI-RADS联合SMI(χ2=36.61,P<0.001)均优于二维超声TI-RADS;二维超声TI- RA DS与SMI,CEUS 3项联合诊断优于二维超声TI- RA DS联合SMI(χ2=4.50,P=0.033)或二维超声TI- RA DS联合CEUS(χ2=4.24,P=0.039)。结论:SMI周边为主型血流分布并穿支血管检出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EUS低增强具有相当的诊断效力。SMI和/或CEUS与二维超声TI- R ADS联合应用均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甲状腺 超声 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袁力 周平 +3 位作者 赵永锋 李家乐 章燕 刘稳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15,共14页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复发和生存率密切相关,现有技术难以检测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寻找准确预测PTC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和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WNT10A在PTC中...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复发和生存率密切相关,现有技术难以检测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寻找准确预测PTC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和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WNT10A在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讨WNT10A基因敲减在PTC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交互式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ra Cancer data analysis Portal,UALCAN)数据库在线分析WNT10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法检测32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WNT10A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58例PTC标本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NT10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选取K1和TPC-1细胞进行细胞实验,采用Celigo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干扰后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后肿瘤细胞体外转移、侵袭能力。建立PTC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并记录裸鼠的生长状态,根据瘤体重、体积比较2种细胞株成瘤结果差异。采用mRNA-seq法筛选WNT10A调控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基于独创性路径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的经典通路分析。采用real-time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验证WNT10A对Tec激酶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WNT10A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WNT10A mRNA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WNT10A在PTC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PTC的多灶性、腺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相关。WNT10A基因敲减能够显著抑制K1和TPC-1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增加凋亡细胞占比(均P<0.01)。细胞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敲减WNT10A基因能够降低K1和TPC-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裸鼠荷瘤实验证明敲减WNT10A基因在TPC-1细胞株中起抑制肿瘤的作用。GO分析和IPA显示Tec激酶信号通路是WNT10A作用的关键信号通路;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结果显示在K1细胞系中敲减WNT10A后,Tec激酶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基因STAT3、MAPK8、TNFRSF21和AKT2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WNT10A基因在PTC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PTC的侵袭、转移有关,其高表达具有促进PTC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ec激酶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WNT10A 增殖 侵袭 转移 Tec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改变 被引量:19
14
作者 朱文晖 张晓红 肖渊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改变,并探索模型大鼠心功能与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方法:选用体质量200~220g的2月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80只):麻醉后行开胸术,打开心...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改变,并探索模型大鼠心功能与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方法:选用体质量200~220g的2月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80只):麻醉后行开胸术,打开心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20只):同样开胸,打开心包,但不结扎。正常组(20只):不予任何处理。术后每日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术前1天及术后第6周末测定大鼠的体质量等一般情况的变化。术前及术后第6周末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实验大鼠的心功能改变,并取术后大鼠血清行BNP水平检测。结果:术后存活的手术组大鼠于术后第10天左右出现明显心力衰竭体征。手术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左室内径指数(LV指数)增大,左室后壁指数(LVPW指数)及室间隔厚度指数(IVS指数)减小,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均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指数(LA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BN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EF,FS呈负相关(分别r=-0.927,r=-0.894,P<0.05);与LV指数呈正相关(r=0.409,P<0.05)。结论: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能成功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超声心动图能很好地评价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血清B型钠尿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罗卓琼 周平 +1 位作者 何炜 高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36-2538,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超声图像,总结其声像图特点,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结果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特征为肿瘤位于右下腹...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超声图像,总结其声像图特点,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结果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特征为肿瘤位于右下腹,一端与盲肠相通,一端为盲端,大小不一,但横径一般>2cm,呈单房或多房,长条状或椭圆形,壁较厚,较光滑,内有细小絮状光点,透声欠佳,肿瘤周边炎症反应轻微,无网膜包裹,肠系膜无肿大淋巴结。结论超声对诊断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及其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肖际东 沈守荣 +1 位作者 朱文晖 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5例肝癌肿瘤血流信号,计测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5例肝癌肿瘤血流信号,计测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达。结果肿瘤内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等级和MVD相关,相对灌注率、血流等级和VEGF表达相关,阻力指数与VEGF表达不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上述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肝癌的血管生成特征,有助于对肝癌血管生成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评估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平 刘浔阳 +2 位作者 李瑞珍 聂晚频 刘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64个病灶)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后分别行超声造影和增强螺旋CT检查,以判断肿瘤的灭活程度,并对其判别能力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64个病灶)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后分别行超声造影和增强螺旋CT检查,以判断肿瘤的灭活程度,并对其判别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发现46个病灶没有增强(46/64),18个病灶有部分增强(18/64)。增强螺旋CT发现48个病灶没有增强(48/64),16个病灶有部分增强(16/64)。与临床追踪结果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螺旋CT对非手术治疗疗效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4%,97.8%,96.9%和83.3%,97.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判定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的一种敏感而有效的方法。对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疗效评估及少数血供不是特别丰富的病灶,超声造影具有较增强螺旋CT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增强螺旋CT 对比剂 非手术治疗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MPO浓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水娟 朱文晖 +2 位作者 何炜 肖际东 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实时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的关系的研究,来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73处斑块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显像特征,将其分为造影增强组与非增强组...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实时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的关系的研究,来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73处斑块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显像特征,将其分为造影增强组与非增强组,根据二维超声中斑块回声的特征将造影增强组分为软斑组和混合斑组,比较两组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其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到达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混合斑组相比,软斑组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P<0.01),并且斑块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与斑块性质有关,提示其有助于全面评价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程度的演变过程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鹏 周平 +5 位作者 何炜 王利华 李兴华 田双明 钱滢 陈丽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及血供演变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18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0、15、20天接受CEUS,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计算各组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的TIC参数。CEU...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及血供演变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18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0、15、20天接受CEUS,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计算各组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的TIC参数。CEUS后取兔肝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EUS及TIC显示实质期兔肝VX2瘤呈典型"快进快出"。3组肿瘤达峰时间(TTP)均短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1),但肿瘤T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绝对峰值强度(AEI)及肿瘤MVD:10天组、15天组、20天组依次减低(P<0.05)。肿瘤MVD与正常肝组织比较:10天组肿瘤MVD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15天组等于正常肝组织(P>0.05),20天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肿瘤AEI与MVD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超声造影TIC指标AEI能实时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状况。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呈"富血供—等血供—乏血供"逐渐递减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旋转及扭转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文晖 童燕 +3 位作者 刘稳刚 王艳 李春艳 张梦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E)分析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特征。方法:将106例EH患者分为4组:左室正常构型(LVN)组(n=30)、向心性重构(CCR)组(n=31)、向心性肥厚(CCH)组(n=29)及离心性肥厚(ECH)组(n=16)...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E)分析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特征。方法:将106例EH患者分为4组:左室正常构型(LVN)组(n=30)、向心性重构(CCR)组(n=31)、向心性肥厚(CCH)组(n=29)及离心性肥厚(ECH)组(n=16);选取健康者(n=30)作为正常对照组;测量各组参数: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B)、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A)、整体旋转角度峰值(LVrot)和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tw),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呈递增趋势(P<0.05);与正常对照组、LVN组、ECH组比较,CCR组和CCH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相对壁厚度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LVN组、CCR组与CCH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CH组的LVEF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VN组、CCR组、CCH组的Prot-A,Prot-B,LVrot及LVtw均明显增强(P<0.05),3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ECH组的Prot-A,Prot-B,LVrot及LVtw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3D-STE通过评价不同构型EH患者左室旋转及扭转特征,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图 原发性高血压 旋转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