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通道染制侗布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光华 佘朝文 +3 位作者 曾汉元 黄蔚霞 马志尧 罗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4,共5页
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一直从事侗布的染制。该文对湖南通道的侗布染制进行了详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发现侗布的染制工艺繁杂,不同的人所用的植物有较大差异。侗布染制共涉及野生及栽培植物16种,分属14科16属。这些植物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 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一直从事侗布的染制。该文对湖南通道的侗布染制进行了详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发现侗布的染制工艺繁杂,不同的人所用的植物有较大差异。侗布染制共涉及野生及栽培植物16种,分属14科16属。这些植物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有些植物在染布中属首次报道。侗布染制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在各个村寨流失严重,需要加强挖掘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布 民族植物学 通道县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全妙华 陈东明 何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4-699,共6页
为了研究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为确定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等方式测定忽地笑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和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以及Pn日变化规... 为了研究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为确定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等方式测定忽地笑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和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以及Pn日变化规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Pn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忽地笑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和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并且后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光饱和点为1190.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8.2μmol.m-2.s-1;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因此,影响石蒜属植物忽地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片温度(Tl),其次大气CO2浓度(Ca)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最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G s),其次是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 i)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忽地笑 光合特性 生理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强光对阴生植物虎耳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贺安娜 袁雅威 +1 位作者 梁云浩 曾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40-14941,共2页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阴棚内和自然光强下的虎耳草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叶绿素的含量。研究发现,阳光下的虎耳草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主要受光量子密度的影响;阳光下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明显,类胡萝卜素却明显升高。
关键词 虎耳草 光合特性 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rRNA基因组织模式的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分析
4
作者 佘朝文 蒋向辉 宋运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7,共9页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分属5个科的10种植物的分生细胞的18S-25S rRNA基因(45S rDNA)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45S rDNA探针在所有供试植物的间期核都产生了两种杂交信号:荧光强、位于核仁周边的纽和荧光较弱分布于核仁内的点,表明...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分属5个科的10种植物的分生细胞的18S-25S rRNA基因(45S rDNA)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45S rDNA探针在所有供试植物的间期核都产生了两种杂交信号:荧光强、位于核仁周边的纽和荧光较弱分布于核仁内的点,表明不同植物间期核的rDNA染色质的组织模式相似。在每种植物的部分间期细胞都观察到点与纽相连或从纽发出的情况,而且点的数目越多纽就变得越小,点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与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这些事实表明,纽代表了处于凝缩状态的非活性的rDNA染色质,点是由纽解凝缩而来,rDNA异染色质解凝缩形成点是植物rRNA基因活跃转录的细胞学表现,在同一物种中点的多少代表了间期核rDNA转录活性的强弱。我们的结果支持点是核仁内活性rRNA基因组织的结构单位及rRNA合成发生地点的推论。我们的结果还显示,不同植物间期核的rDNA染色质的组织也存在一些差异,其中核仁内点的最大数目有较大的不同。在所有供试植物的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45S rDNA探针在rDNA位点都产生了松散的信号块和许多点,表明植物的rDNA位点在有丝分裂前中期还有较活跃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NA基因 组织模式 植物间期核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植物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贺安娜 吕金海 姚元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8063-8064,共2页
根据植物生理学与实践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怀化学院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提出了课堂讲述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充分做到学生主动思考,毕业论文选题贴合实践等,培养集... 根据植物生理学与实践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怀化学院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提出了课堂讲述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充分做到学生主动思考,毕业论文选题贴合实践等,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新世纪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植物生理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硼元素对喀斯特地貌先锋植物黄褐毛忍冬LfMY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向辉 肖龙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了明确黄褐毛忍冬对矿质元素胁迫的响应机制,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和RACE克隆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先锋植物黄褐毛忍冬MYB转录因子基因LfMYB,进行LfMYB原核表达活性检测和转录活性验证,并测定不同浓度(0、0.25、1.0... 为了明确黄褐毛忍冬对矿质元素胁迫的响应机制,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和RACE克隆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先锋植物黄褐毛忍冬MYB转录因子基因LfMYB,进行LfMYB原核表达活性检测和转录活性验证,并测定不同浓度(0、0.25、1.0、2.5 mg/L)硼(B)元素处理下黄褐毛忍冬不同部位B元素含量的变化,采用qRT-PCR分析LfMYB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LfMYB是转录激活因子,属于R2R3 MYB转录因子家族。(2)原核表达结果显示,pCOLD-LfMYB重组蛋白经0.2、0.4和0.8 mmol/L IPTG诱导后都能表达,蛋白大小为75 kD左右;转录活性实验表明,LfMYB在酵母中能够正确转录和翻译,且能够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表明LfMYB有自激活活性。(3)qRT-PCR分析显示,黄褐毛忍冬LfMYB基因在老叶、白花和黄花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幼茎和幼叶表达量相对较低。(4)在喀斯特土壤基质中,B元素主要积累在黄褐毛忍冬的老叶和茎中,且随着喷施的B浓度升高,各部位B含量随之升高,其中以幼叶、老叶和幼茎中B含量升高最为明显(P<0.05);黄褐毛忍冬各部位的LfMYB基因表达量也随着B元素浓度增加而提高,但当外源B浓度为2.5 mg/L时,黄褐毛忍冬各部位的LfMYB表达量反而减少,且以幼叶、幼茎和绿蕾中的降低最明显(P<0.05)。该研究结果为探索黄褐毛忍冬耐受B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黄褐毛忍冬 转录因子 LfMYB 硼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湘西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明 李胜华 +1 位作者 张婷 胡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2-334,共3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波-乙醇法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法提取率最高,采用Sino chrome C18柱,以甲醇-0.1%磷酸(体积比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 nm时... 采用索氏提取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波-乙醇法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法提取率最高,采用Sino chrome C18柱,以甲醇-0.1%磷酸(体积比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 nm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RSD=0.69%;重现性试验RSD为0.33%,说明该方法准确、可信度高。湘西藤茶DMY含量在5月底达到最高,叶中约25.43%,茎中约6.22%,因此其最佳采摘时期为5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最佳采摘期 超声波-乙醇法 二氢杨梅素( D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雪峰山天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湘蓉 方伟 +5 位作者 刘胜贵 田玉桥 陈三春 邹娟 邱小燕 伍贤进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期46-50,共5页
2018年国家卫计委批准对天麻进行为期2年的试生产。天麻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湖南雪峰山天麻为原料,经隔水蒸煮烘干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天麻多糖... 2018年国家卫计委批准对天麻进行为期2年的试生产。天麻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湖南雪峰山天麻为原料,经隔水蒸煮烘干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2,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1.3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天麻多糖量为14.89%。该方法科学、简便,可以为雪峰山天麻药食两用产业化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蒸煮 烘干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酸肉中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杜 周锦悦 +3 位作者 陈圆圆 刘鑫 瞿朝霞 唐珊珊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为从湘西酸肉中分离筛选出可高效降解并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菌株,以自制酸肉为原料,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指标检测,得到了4株可明显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 为从湘西酸肉中分离筛选出可高效降解并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菌株,以自制酸肉为原料,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指标检测,得到了4株可明显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1和菌2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3和菌4为清酒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和耐受能力的测定,证明了从湘西酸肉中筛选出的1号菌株,对高浓度(500 mg/L)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在接种量为4%,p H值为4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2.74%。该研究筛选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无害,可投入到发酵肉制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酸肉 亚硝酸盐 降解和耐受能力 筛选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型对虎耳草光合特性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安娜 杨曦 +2 位作者 梁娟 周婉 印丽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为确立适宜虎耳草种植的土壤类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黑色腐殖土、暗棕色粘性土和棕黄色粘性土3种不同土壤种植条件下虎耳草叶片的光合特征,同时采用LC-20AT高效液相色谱对虎耳草的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为确立适宜虎耳草种植的土壤类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黑色腐殖土、暗棕色粘性土和棕黄色粘性土3种不同土壤种植条件下虎耳草叶片的光合特征,同时采用LC-20AT高效液相色谱对虎耳草的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色腐殖土pH值最高,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土壤;该土壤上种植的虎耳草叶片光合速率最高,拟合所得最大净光合速率为6.79μmol·m^(-2)·s^(-1),同时光补偿点最低;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显示黑色腐殖土处理的虎耳草叶片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光化学效率最高,电子传递速率显著最高;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含量也是黑色腐殖土处理最高,分别为0.821和2.98 mg·g^(-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上,3种土壤类型中黑色腐殖土最有利于虎耳草的种植,有机质及氮素显著影响虎耳草的光合作用及药用成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 土壤类型 光合特性 药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银花花色形成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吕玲玲 鲁杏欢 李立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山银花花色类型较少,常规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依次呈现出绿色、白色和黄色。山银花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本文对山银花花色类型、花色素的种类及其含量与花色的关系、不同花色时期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类黄酮生物合... 山银花花色类型较少,常规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依次呈现出绿色、白色和黄色。山银花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本文对山银花花色类型、花色素的种类及其含量与花色的关系、不同花色时期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对花色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山银花花色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山银花花色形成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花色 类黄酮物质 类胡萝卜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组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伍贤进 李胜华 +4 位作者 卢红梅 孙媛媛 李斌 魏麟 王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65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月份鱼腥草各部位挥发油含量变化,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油组分和抗菌活性,为鱼腥草采收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不同部位的新鲜鱼腥草中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用GC-MS分析挥发油组分。用药敏纸片...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月份鱼腥草各部位挥发油含量变化,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油组分和抗菌活性,为鱼腥草采收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不同部位的新鲜鱼腥草中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用GC-MS分析挥发油组分。用药敏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八叠球菌活性。结果不同月份和不同部位鱼腥草挥发油含量变化较大,根状茎在全年各月份含量均较高,地上茎、叶、花穗则只有在特定的月份才含有可检测的挥发油;各部位挥发油的抗菌活性以花穗最好,叶和根状茎次之,地上茎最差,其中与抗菌活性呈正相关的相对总含量依次为花穗>根状茎>叶>地上茎,组分数则分别为13、10、13和12个。结论鱼腥草药材品质与部位关系密切,其地上部分的最佳采收季节是花果盛期前后;全草采集时全年均要重视地下部分,在夏末地上部分开始衰老后更要以地下部分为主要采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不同月份 挥发油 抗菌活性 采收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态学与RAPD标记对朝天椒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向辉 佘朝文 +2 位作者 许栋 张青桦 赵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0-813,共4页
为阐明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结合运用形态标记与RAPD标记对7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以10.25的遗传距离将7个朝天椒辣椒种质材料分成了5类,RAPD分子标记以15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辣椒种质分成4类,扩... 为阐明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结合运用形态标记与RAPD标记对7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以10.25的遗传距离将7个朝天椒辣椒种质材料分成了5类,RAPD分子标记以15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辣椒种质分成4类,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比例为24.4%,扩增多态性位点多,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不明显,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从分子水平和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形态学标记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4
作者 欧立军 陈波 邹学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12-2619,共8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干旱对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L.(CA),Capsicum baccatum L.(CB),Capsicum chinenseJacquin.(CC),Capsicum frutescens L.(CF)Capsicum pubescens Ruiz&Pavon(CP)和1个野生种Capsicum baccatum var.baccatum(C...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干旱对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L.(CA),Capsicum baccatum L.(CB),Capsicum chinenseJacquin.(CC),Capsicum frutescens L.(CF)Capsicum pubescens Ruiz&Pavon(CP)和1个野生种Capsicum baccatum var.baccatum(CBY)的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旱条件下辣椒的光合色素下降幅度不大,复水后光合速率恢复较快,非光化学淬灭参数和保护酶活性大幅度上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WUE和qN明显上升,这表明辣椒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力;同时发现不同栽培种间的抗旱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CB的光合色素、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小,非光化学淬灭参数和水分利用率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CB比其他栽培种的抗旱能力强;研究同时发现,野生种Capsicum baccatum var.baccatum(CBY)的耐旱能力比5个栽培种都强。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育种应加强栽培种间以及栽培种与野生种之间的基因交流,达到提高产量和品种的抗逆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逆境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付明 胡朝暾 +1 位作者 周亮 李胜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148,214,共4页
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法、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乙醇浸提法、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藤茶黄酮,以AlCl_3显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方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对比研究了藤茶叶和维生素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 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法、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乙醇浸提法、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藤茶黄酮,以AlCl_3显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方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对比研究了藤茶叶和维生素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藤茶的黄酮含量具有明显差别,叶中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茎,高达41.25%;在555μg/mL内藤茶叶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强于维生素C,并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黄酮 脂质过氧化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耳草不同光温条件下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贺安娜 欧立军 +1 位作者 李胜华 谭晓利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7-592,共6页
对盆栽的虎耳草进行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重要有效成分,分析虎耳草有效成分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虎耳草光合速率在透光率50%的条件下最高,透光率100%下最低;100%光照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光... 对盆栽的虎耳草进行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重要有效成分,分析虎耳草有效成分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虎耳草光合速率在透光率50%的条件下最高,透光率100%下最低;100%光照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光合速率在20℃/16℃(12 h昼/12 h夜)适温下最高,此时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也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处理条件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气孔张开面积等呈正相关,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正相关达极显著;不同光照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 光合特性 有效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O_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1053的体外抗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昌灵 郑樊龙 +3 位作者 田波 胡兴 刘胜贵 吴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oliO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91053)的体外抗菌效果。利用二倍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确定提取物对两种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绘... 研究不同浓度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oliO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91053)的体外抗菌效果。利用二倍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确定提取物对两种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绘制杀菌曲线。结果为: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浓度均为0.25g/mL,8、4、2、1MIC浓度的木芙蓉叶提取物分别在第6、14、18h能完全杀灭细菌该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浓度均为0.5g/mL,4、2、1MIC浓度的木芙蓉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更佳,分别能在第6、10、14h完全杀灭该菌。木芙蓉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明显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 提取物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抗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元枝 伍贤进 +2 位作者 黎晓英 虢慧 魏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26-2732,共7页
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含有黄酮、三萜、甾体和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肝炎、抗菌消炎、活血化瘀、镇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本文综述了接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含有黄酮、三萜、甾体和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肝炎、抗菌消炎、活血化瘀、镇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本文综述了接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CCoAOMT基因部分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向辉 佘朝文 +2 位作者 许栋 张青桦 赵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利用CODEHOP设计CCoAOMT基因的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杉木茎段中克隆到1个长度为614 bp的PCR产物,产物经pMD18-T载体克隆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中,序列通过同源性比对后显示该片段与其它植物的CCoAOM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生... 利用CODEHOP设计CCoAOMT基因的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杉木茎段中克隆到1个长度为614 bp的PCR产物,产物经pMD18-T载体克隆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中,序列通过同源性比对后显示该片段与其它植物的CCoAOM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现,该序列在112-651 bp片段上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该序列编码的是一个酸性蛋白,亲水性较弱,疏水性较强;信号肽序列为第23位至第45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40.62%)与不规则盘绕(45.31%)为主,没有发现β转角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杉木 CCoAOMT基因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接骨草叶中绿原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爱民 姚元枝 +1 位作者 郭瑛 黄小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32-235,240,共5页
为获得接骨草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比较了水煮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接骨草叶中绿原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从接骨草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方法为超声辅助提取法。通过设计正交实... 为获得接骨草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比较了水煮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接骨草叶中绿原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从接骨草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方法为超声辅助提取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到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为80%,固液比为1:45(g/mL),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为45min,而各因素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超声辅助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一年中6.11月间接骨草叶中绿原酸得率分别为1.852%、1.995%、1.944%、1.891%、1.803%和1.742%,故采收接骨草叶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月份是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草 绿原酸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