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湘玲 陈熙 和红晓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4期158-161,共4页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利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国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森林康养产品提供不足,公司化运作能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本文提出提...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利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国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森林康养产品提供不足,公司化运作能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本文提出提高资源规划整合能力,延长产业链和加快产业融合,提高资金整合能力,提升经营和管理主体的市场化参与能力等系列建议,为促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年元 田育新 +6 位作者 刘博 张鹏 钟少伟 李典军 宋庆安 陈晨甜 龚发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68-78,共11页
科学评价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充分展示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与2019年面上固定样地调查成果,通过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其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 科学评价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充分展示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与2019年面上固定样地调查成果,通过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其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湘西自治州公益林质量处于湖南省中等水平,以永顺县最高、泸溪县最低;其物质量各项指标均占全省总物质量的1/10;总价值量为510.4339亿元·a^(-1),主要以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功能为主,三者之和约占总价值量的80%。对于各县(市)公益林,总价值量以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排名前三,单位面积价值量以凤凰县最高,吉首市最低;对于不同起源公益林,总价值量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单位面积价值量除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均表现为人工林高于天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物质量 价值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益林维管束植物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大华 刘兴锋 +1 位作者 刘明红 肖庆余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32-38,44,共8页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级及以上公益林面上按机械布点原理,设置68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样地环境、生态因子和样地维管束植物信息,分析样地物种组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相对多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以及重要值以研究湘西...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级及以上公益林面上按机械布点原理,设置68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样地环境、生态因子和样地维管束植物信息,分析样地物种组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相对多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以及重要值以研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公益林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通过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31种,隶属109科283属,其中被子植物390种,裸子植物5种,蕨类植物36种。优势科为蔷薇科(Rosaceae)、菊科(Compositae)和樟科(Lauraceae),科属的多样性分化明显,草本159种,灌木152种,乔木120种。通过计算重要值,杉木、马尾松为乔木的优势种,灌木和草本重要值分布较为均匀。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种生活型植物重要值分布规律均为在群落中重要值高的物种数少,重要值较低物种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维管束植物 重要值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自治州桤木生长规律与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钟少伟 田开慧 +3 位作者 杨逸廷 刘年元 张金贵 宋正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8-120,123,共4页
对湘西自治州历时多年的桤木造林推广成效进行全面调查和总结,并对湘西自治州内推广的桤木林分进行样方调查和解析木分析,测定径高生长量、活立木蓄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立桤木胸径和树高生长、立地因子选择模型,分析湘西自治州桤木林... 对湘西自治州历时多年的桤木造林推广成效进行全面调查和总结,并对湘西自治州内推广的桤木林分进行样方调查和解析木分析,测定径高生长量、活立木蓄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立桤木胸径和树高生长、立地因子选择模型,分析湘西自治州桤木林分生长规律和适应性,为湘西自治州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桤木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生长规律 适应性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张慧 和红晓 +1 位作者 李涛 杜远飘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181-184,共4页
为提升湖南省湘西州综合森林防火能力,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当地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剖析其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森林防火权责存在重叠、野外违规用火现象严重、公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防扑火人员... 为提升湖南省湘西州综合森林防火能力,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当地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剖析其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森林防火权责存在重叠、野外违规用火现象严重、公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防扑火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并提出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大野外用火管理力度、落实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森林防火力量及物资储备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违规用火 可燃物 湖南省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研讨
6
作者 刘赞 滕方玲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7期101-103,共3页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促进森林经营的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性,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经营可持续的关系,对影响二者可持续平衡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湘西州野生动植物资源实际情况...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促进森林经营的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性,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经营可持续的关系,对影响二者可持续平衡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湘西州野生动植物资源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二者可持续平衡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州 野生动植物保护 森林经营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关系与管理模式
7
作者 颜瑾 周迎 +2 位作者 张书杰 刘赞 贺建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1期172-177,共6页
庭院通常指围绕住宅且有明确边界的小型土地,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SES),蕴藏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土壤碳储存、保障粮食安全、维持生计、塑造美学景观和传承知识等重要生态系统... 庭院通常指围绕住宅且有明确边界的小型土地,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SES),蕴藏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土壤碳储存、保障粮食安全、维持生计、塑造美学景观和传承知识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此,综述了庭院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5种管理模式特征,并探讨了庭院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管理模式的关系。研究成果以期为庭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庭院及其内部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 植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两种花色野生巨紫荆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和红晓 杨艳 黄斌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21,237,共10页
【目的】研究巨紫荆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其生理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子,为野生巨紫荆的引种驯化、苗木繁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野生红花巨紫荆和粉白花巨紫荆... 【目的】研究巨紫荆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其生理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子,为野生巨紫荆的引种驯化、苗木繁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野生红花巨紫荆和粉白花巨紫荆的光合作用日変化情况进行观测,并对巨紫荆的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双峰曲线的日变化趋势,其首个峰值均大于次峰值,最大值出现在10:00时前后,其“午休”现象均出现在12:00时;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分别为4.47与2.59μmol∙m^(-2)s^(-1),红花巨紫荆的明显高于粉白花巨紫荆的,前者是后者的1.72倍;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蒸腾速率日変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其日变化规律与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均基本一致,其蒸腾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14:00时左右。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水分利用率,均从早上开始逐步降低至最低值后又逐步回升,红花巨紫荆的水分利用效率大部分时间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且其水分利用率的最低值比粉白花巨紫荆的最低值高出56.16%。红花巨紫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其它参数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粉白花巨紫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它参数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红花巨紫荆和粉白花巨紫荆的光合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红花巨紫荆的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均较高,说明在有机物合成、抗逆性等方面红花巨紫荆的表现均较突出,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种质的生理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紫荆 光合速率 日变化 影响因子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森林资源培育现状及经营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少伟 杨逸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共6页
针对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培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编制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资源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培育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及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培培 向杰 +9 位作者 刘菊敏 谢增文 王秋盼 鲁云 黄玉萍 刘年元 张佑祥 吴涛 兰香英 张自亮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RAI)、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野猪的种群现状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期间,野猪在红外相机监测点的出现率达到76.92%,相对多度指数(RAI)为4.43,估算种群规模约为1561头。月度相对多度指数分析显示,7月份为野猪活动的高峰期,而3月份活动相对较少。日活动节律分析揭示,野猪活动主要集中在6:00—8:00和16:00—18:00。在生境选择上,野猪偏好于在针阔混交林(占66.1%)、树高11~20 m(占61%)、郁闭度超过50%(占84.1%)以及灌木高度在2~4 m(占69.5%)的环境中活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数量较为丰富,分布广泛,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和对特定生境类型的偏好。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野猪种群进行了有效监测,并对其活动模式及生境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野猪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红外相机 种群现状 生境选择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龙 陈大华 刘振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了探明湖南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并为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历史资料、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酉水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866种,隶属191科83... 为了探明湖南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并为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历史资料、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酉水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866种,隶属191科832属,优势科以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为主;以悬钩子属、荚蒾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和蓼属为优势属。在科分布区类型上,酉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热带分布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63.57%,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温带分布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34.88%,以北温带分布占优势;热带分布型科高于温带分布型科,表现出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说明本地区植物区系可能起源于热带地区,显示出较强的亚热带性质。在属分布区类型上,热带分布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50.79%,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温带分布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45.49%,以北温带分布占优势;热带分布型属略高于温带分布型属,表现出微弱的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特征 酉水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比例对栎类混交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廖科 刘振华 +5 位作者 童方平 陈瑞 吴敏 蒋龙 龚发武 李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8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栎类混交林林分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最佳栎类混交造林模式。【方法】在湖南宁乡市坝塘镇林场选择5个不同混交比例的栎类混交模式:栎类(L10)、3栎类7枫香混交(L3F7)、7栎类3枫香混交(L7F3)、5栎类5杉木... 【目的】探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栎类混交林林分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最佳栎类混交造林模式。【方法】在湖南宁乡市坝塘镇林场选择5个不同混交比例的栎类混交模式:栎类(L10)、3栎类7枫香混交(L3F7)、7栎类3枫香混交(L7F3)、5栎类5杉木混交(L5S5)、7栎类3杉木混交(L7S3),以栎类模式作为对照(CK),经过12 a生长后,对各模式林木生长因子和林地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5个模式间栎类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除L5S5模式外,其他3种混交模式的栎类平均胸径均大于L10模式,各模式的栎类单株平均材积排序为L7F3>L3F7>L7S3>L10>L5S5;L10模式的径阶分布范围比其他4个混交模式宽1~2个径阶,但平均单株材积均小于其他栎类混交模式;各模式的蓄积量大小排序为L7S3>L10>L7F3>L5S5>L3F7。2)相对于纯栎类林分,栎类与枫香/杉木混交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有机质均有显著提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全磷、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表现为逐渐降低,pH值表现为逐渐增加;除有效磷每层之间差异均显著外,其他有效养分20~40 cm层变化大于40~60 cm层的变化,说明40 cm土层深度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减缓。3)整体上看,林分生长与林地的pH值、全氮、全钾、速效磷及有机质5个因子显著相关,与土壤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各模式土壤养分质量综合得分排序为L7F3>L3F7>L7S3>L5S5>L10。【结论】栎类+枫香/杉木混交造林模式均优于纯栎类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栎类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林分生长 蓄积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栀子光合作用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罗孟容 梁文斌 +4 位作者 杨艳 汤玉喜 黎蕾 李永进 张金贵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目的】研究栀子的耐旱性,为适用于困难立地区域植被恢复的耐旱植物的筛选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栀子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干旱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目的】研究栀子的耐旱性,为适用于困难立地区域植被恢复的耐旱植物的筛选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栀子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干旱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观测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状态。【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不断下降,栀子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类型均为"双峰"型,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同时栀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均逐渐下降,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为气孔因素所致;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片的初始荧光、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均逐渐上升,而其最大荧光值、PSⅡ反应中心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均逐渐下降。轻度干旱胁迫对栀子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小,但在中度及重度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绿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叶绿体外膜部分破裂,基粒排列紊乱,基质片层扭曲变形,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结论】栀子幼苗有较强的耐旱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仍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体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秋盼 张自亮 +7 位作者 王本忠 粟贵平 刘菊敏 谢增文 黄玉萍 徐培培 张佑祥 吴涛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掌握红腹锦鸡在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规律,本文利用网格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87台红外相机,对拍摄红腹锦鸡的照片和视频进行统计。利用单因素方... 为掌握红腹锦鸡在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规律,本文利用网格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87台红外相机,对拍摄红腹锦鸡的照片和视频进行统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红腹锦鸡的生境选择偏好和日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红腹锦鸡为昼行性动物,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呈波峰型,但活动强度无显著差异。(2)红腹锦鸡在不同季节对生境的偏好不同,春季红腹锦鸡主要偏向对乔木盖度、灌木层盖度和坡向的生境选择,夏季主要偏向于对乔木平均胸径和坡位的生境选择,秋季主要偏向对灌木盖度的生境选择,冬季主要偏向于对乔木层盖度和灌木层盖度的生境选择。(3)红腹锦鸡在不同季节对同一生境因子的选择不同,其在春季与冬季的坡向和灌木层均高生境选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春季偏向半阳坡和灌木层较高的生境,冬季更倾向于阳坡和灌木层较低的生境,其他季节间各生境选择上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生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尝试--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仁传 周迎 +1 位作者 董亦非 罗斌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8-1436,共9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小区作为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联通动植物破碎化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小区作为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联通动植物破碎化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日常工作以及初步成效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1)渠楠保护小区以“自建、自筹、自管、自受益”为指导思想进行建设,采取“平等议事、民主协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拥护,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外界的承认和支持。(2)保护小区的成立、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和周边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还改善了渠楠社区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该文还探讨了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其他保护小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小区 社区参与 自然保护区 渠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林间伐剩余物存留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16
作者 张裕中 张雨晨 +3 位作者 张勰 何功秀 张翼 张森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84-89,95,共7页
探究不同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林分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10年生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采伐剩余物存留量采取R0(保留全部,2815.95 kg·hm^(-2))、R1(保留3/4,2111.96 kg·hm^(-2))、R2(... 探究不同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林分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10年生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采伐剩余物存留量采取R0(保留全部,2815.95 kg·hm^(-2))、R1(保留3/4,2111.96 kg·hm^(-2))、R2(保留1/2,1407.98 kg·hm^(-2))和CK(不保留,0 kg·hm^(-2))4种处理,测定处理前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养分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4种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磷的含量,分析不同间伐剩余物存留量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剩余物存留量对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影响,在R2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下,蔗糖酶、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的处理中微生物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微生物氮、磷含量表现为R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表现出显著的增长性。采伐剩余物存留量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的输入及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脲酶的活性来影响有机碳。该研究对南方红壤地区杉木纯林的经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剩余物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森林保险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匡青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3期206-207,共2页
指出了森林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同,森林(林木)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或者几年或者多达几十年。森林发生意外的风险比较大,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病虫害、雪冻、鼠害、泥石流等),这些存在的风险严重妨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森林对... 指出了森林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同,森林(林木)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或者几年或者多达几十年。森林发生意外的风险比较大,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病虫害、雪冻、鼠害、泥石流等),这些存在的风险严重妨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森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用巨大,非常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为此,基于政策性森林保险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以湘西自治州实施森林保险情况为例探讨了森林保险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 森林保险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对长江滩地防护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密度的影响
18
作者 原柏然 吴秀忠 +6 位作者 刘鹏 彭波涌 曾文坤 何木盈 曾庆文 黄云凤 靖磊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68-75,共8页
湿地土壤碳(C)和氮(N)在湿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C库和N库的影响,本研究以西洞庭湖开沟和不开沟整地滩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探讨了不同整地方式对长... 湿地土壤碳(C)和氮(N)在湿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C库和N库的影响,本研究以西洞庭湖开沟和不开沟整地滩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探讨了不同整地方式对长江中下游滩地防护林土壤C和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开沟样地中,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及密度的变化均表现为CK>8年林龄>3年林龄;在开沟造林样地中,SOC和TN含量和密度在0~30 cm和30~60 cm土层随林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而在60~100 cm土层随林龄增大而减小。整地方式显著影响土壤SOC和TN含量,但对土壤SOC和TN密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合理确定长江中下游滩地防护林的规模,禁止在相对高程较低的区域采用开沟方式营建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滩地 防护林 有机碳 全氮 整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2种药用植物新记录种
19
作者 段友海 尚海 +3 位作者 储昭福 粟林 雷开东 张代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36-37,49,F0003,F0004,共5页
报道了滇蘑芋和峨眉舞花姜2种湖南省药用植物新记录种。滇蘑芋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罗依溪镇和永顺县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峨眉舞花姜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王家村甘溪和永顺县不二门国家森... 报道了滇蘑芋和峨眉舞花姜2种湖南省药用植物新记录种。滇蘑芋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罗依溪镇和永顺县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峨眉舞花姜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王家村甘溪和永顺县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万坪镇杉木河林场)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蘑芋 峨眉舞花姜 新记录种 药用植物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文斌 《南方农业》 2019年第9期129-130,133,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党与人民携手共进,各行各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物质基础不断满足的同时,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为了在快节奏下给人们舒缓减压,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党与人民携手共进,各行各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物质基础不断满足的同时,人们逐渐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为了在快节奏下给人们舒缓减压,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逐渐提上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度假空间,提高了生活幸福感,而且有助于深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鉴于此,结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情况作出分析,并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