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1
作者 钟伟 杜昌权 +3 位作者 夏清柱 李晓明 孙菊 蒋娟琼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61-66,共6页
湘西山区旱土资源丰富,是玉米、大豆优势种植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研究湘西山区的适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配比,探索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玉米、大豆的... 湘西山区旱土资源丰富,是玉米、大豆优势种植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研究湘西山区的适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配比,探索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玉米、大豆的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和规律,通过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低,2∶3模式玉米单产最高,玉米性状均表现出穗位高降低、穗长变短、秃尖变长、穗粗变小、穗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大豆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低,4∶6模式大豆单产最高,大豆的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呈现下降趋势,而株高、底荚高度呈现上升趋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比单作玉米的产值明显增加,4∶6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在玉米种植区发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复合种植 模式 湘西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粮食安全背景下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2
作者 蒋娟琼 钟伟 +3 位作者 刘玲玲 麻庆 韩瑜 孟然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本文分析了湘西州蔬菜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及其原因,进一步探讨了依据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推动,科学调整蔬菜种植模式,加强专业生产基地建设、集约化育苗、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和品牌化集群战略的对策,推进布局... 本文分析了湘西州蔬菜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及其原因,进一步探讨了依据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推动,科学调整蔬菜种植模式,加强专业生产基地建设、集约化育苗、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和品牌化集群战略的对策,推进布局区域化、基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设,实现“品种、品质、品相、品味、品牌”融合发展,促使湘西州蔬菜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蔬菜 产业发展 对策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油蟠9号等6个蟠桃品种在湘西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勇 肖潇 +2 位作者 杨秀宏 周六花 王新卫 《果农之友》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19年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6个蟠桃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经连续5年观察,结果表明:中油蟠9号、中油蟠7号、中油蟠13号、中蟠7号、中蟠10号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湘西武陵山区栽培。...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19年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6个蟠桃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经连续5年观察,结果表明:中油蟠9号、中油蟠7号、中油蟠13号、中蟠7号、中蟠10号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湘西武陵山区栽培。在多年试验基础上,总结了蟠桃在武陵山区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新品种 引种表现 优质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钟伟 蒋娟琼 +4 位作者 夏清柱 刘玲玲 韩瑜 刘红梅 彭顺湘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0期45-48,共4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国家划定的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之称。通过立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步构建了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中药材保护机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国家划定的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之称。通过立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步构建了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中药材保护机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随着中药材市场价值提升,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也面临掠夺式开发,部分种质资源因过度开采,濒危程度加剧。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宣传保护,完善保护体系,常态化收集保存,开展资源鉴定与评价,重视民族医药保护与利用,推动中药材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促进湘西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中药材 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汪沛 汤琳菲 +3 位作者 雷艳 熊兴耀 聂先舟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病毒种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40多种病毒能侵染辣椒...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病毒种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40多种病毒能侵染辣椒并影响辣椒产质量,其中TMV、CMV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毒,PVY、BBWV近年逐渐受到关注,辣椒病毒病的检测方法也正日益成熟,抗病育种、农艺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并不断创新病毒病防治方法,对提高辣椒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检测方法 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地表覆盖对卷丹生长特性与多糖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于沛沛 汪明磊 +5 位作者 熊绍军 向亚丽 于雄辉 陈佳婉 肖深根 徐晓丽 《作物研究》 202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研究越冬期间地表覆盖对卷丹生长、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于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湖南省龙山县开展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设置鲜茅草覆盖、干稻草覆盖2个覆盖处理,对不同处理卷丹的生长特性指标、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 为研究越冬期间地表覆盖对卷丹生长、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于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湖南省龙山县开展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设置鲜茅草覆盖、干稻草覆盖2个覆盖处理,对不同处理卷丹的生长特性指标、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对卷丹的株高、地径、叶面积、鲜产量、鳞茎周径、多糖含量均有促进作用。鲜茅草覆盖处理卷丹的周径、鲜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6.17%、9.62%;干稻草覆盖处理卷丹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较高,且鲜产量、周径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0.41%、8.56%,多糖含量分别较鲜茅草覆盖处理和对照显著提高5.54%、9.45%。综合分析,越冬期间地表覆盖能够促进卷丹生长,提高卷丹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多糖含量,本试验条件下,以干稻草覆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地表覆盖 光合特性 产量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露地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7
作者 雷艳 刘昱卉 +3 位作者 吴光辉 杨廷 姚琼 胡新喜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73-75,79,共4页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产量及亩产量较高;中薯38号为圆形、红皮黄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结薯数适中,单薯重和商品薯率高,单株产量及亩产量均较高。这2个品种可作为武陵山区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品种比较 产量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防控茶园蝗虫效果评价
8
作者 李乐 焦海珍 +4 位作者 田双红 田建华 胡梦芹 龙代彬 彭云 《茶叶通讯》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并导致其死亡。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金龟子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关于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并导致其死亡。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金龟子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关于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深入。该试验旨在通过田间试验,系统评价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效果,包括其对蝗虫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为茶园蝗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防治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既对茶园蝗虫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又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表现友好。试验可为茶园蝗虫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探索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茶园蝗虫防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虫害防控 金龟子绿僵菌 茶园蝗虫 生物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组培苗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戴艳娇 贺爱国 +4 位作者 陈锦 宗锦涛 易力雄 陈颐 熊邵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随着白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为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白及组培苗繁育技术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从白及种子萌发及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分化、壮苗生根和炼苗移栽4个阶段综述了白及组培苗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阶段优势技术及存在问... 随着白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为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白及组培苗繁育技术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从白及种子萌发及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分化、壮苗生根和炼苗移栽4个阶段综述了白及组培苗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阶段优势技术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组培苗 繁育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高质量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清柱 吴光辉 +3 位作者 钟伟 刘玲玲 杨帆 林茂 《中国种业》 2023年第5期29-31,共3页
湘西州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建设,带动湘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湘西油茶产业发展受限于其产业瓶颈制约、经营管理粗放、精深加工滞后等因素,... 湘西州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建设,带动湘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湘西油茶产业发展受限于其产业瓶颈制约、经营管理粗放、精深加工滞后等因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推进方式,使其在产、学、研一体化推进,向具有富硒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思考 建议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昱卉 吴光辉 +2 位作者 左小义 田时良 李黎妮 《长江蔬菜》 2019年第23期41-43,共3页
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生姜主产区之一,为推进湘西生姜产业化发展,制定湘西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湘西小黄姜栽培的选留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技术标准。
关键词 小黄姜 病虫害防治 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湘西地区 技术标准 生姜 产业化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田勇 石永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7期80-81,共2页
本文简述了湘西州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湘西州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桃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湘西州 桃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树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梦芹 邓伟 +7 位作者 刘振 田建华 龙代彬 李乐 赵佳 许姣姣 许晓庆 彭云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1-6,13,共7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维护植物品种权合法权益、促进育种创新的根本保障。自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到2023年底,我国茶树的品种权申请量为529件,授权量为142件。通过分析申请主体、申请年份和申请地区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总结出茶树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维护植物品种权合法权益、促进育种创新的根本保障。自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到2023年底,我国茶树的品种权申请量为529件,授权量为142件。通过分析申请主体、申请年份和申请地区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总结出茶树品种保护申请量和授权量具有波浪式增长、省份之间申请量差异大、申请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主等几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以期为该领域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植物新品种权 申请量 授权量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丹茬口土壤对3种代表性蔬菜幼苗苗期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汪明磊 熊绍军 +4 位作者 张光昭 雷艳 吴茜 肖雅 肖深根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为科学地筛选出适宜卷丹轮作的后茬作物,试验设置卷丹茬口土壤和未作卷丹土壤(CK)2个处理,研究卷丹茬口土壤对萝卜、白菜和黄瓜幼苗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茬口土壤对萝卜、白菜和黄瓜幼苗出苗无显著影响,对苗期生长均具有显著... 为科学地筛选出适宜卷丹轮作的后茬作物,试验设置卷丹茬口土壤和未作卷丹土壤(CK)2个处理,研究卷丹茬口土壤对萝卜、白菜和黄瓜幼苗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茬口土壤对萝卜、白菜和黄瓜幼苗出苗无显著影响,对苗期生长均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中萝卜和白菜较弱,黄瓜最强,化感综合效应分别为-0.15、-0.13、-0.26。综上所述,3种代表性蔬菜比较,卷丹后茬作物选择根菜类蔬菜萝卜和叶菜类蔬菜白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茬口土壤 萝卜 白菜 黄瓜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品种加工红茶标准化工艺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云 焦海珍 +3 位作者 姜蓓蓓 田建华 李乐 龙代彬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黄金茶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优异的茶树品种,随着湘西州茶园面积的扩大,红茶消费的兴起,黄金茶品种加工红茶标准化工艺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黄金茶的品种特性,探索建立了一套红茶标准化加工工艺,适合制成针形红茶、卷曲形红... 黄金茶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优异的茶树品种,随着湘西州茶园面积的扩大,红茶消费的兴起,黄金茶品种加工红茶标准化工艺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黄金茶的品种特性,探索建立了一套红茶标准化加工工艺,适合制成针形红茶、卷曲形红茶和条形红茶,这套工艺操作简便,可行性强,适合在全国种植黄金茶的地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茶 红茶 标准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红珠油桃在凤凰县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田勇 周六花 +2 位作者 肖潇 杨萍 彭书明 《落叶果树》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秋红珠是由山东省莒县培育的中熟优良油桃品种,2018年引入湖南省凤凰县试栽,通过5年观察,表现抗逆性强、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异,平均单果重63g,最大126g,果实7月下旬成熟,果面底色绿白,着艳红色,着色面积85%以上,果肉白色,离核,硬溶质,... 秋红珠是由山东省莒县培育的中熟优良油桃品种,2018年引入湖南省凤凰县试栽,通过5年观察,表现抗逆性强、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异,平均单果重63g,最大126g,果实7月下旬成熟,果面底色绿白,着艳红色,着色面积85%以上,果肉白色,离核,硬溶质,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左右,有冬枣味,耐贮运,价高畅销。但存在耐涝性差、成熟季遇雨易裂果现象。总结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红珠 引种表现 主干形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青泡椒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概述
17
作者 吴光辉 贾德翠 +6 位作者 雷艳 刘昱卉 高崇友 杨廷 李黎妮 姚琼 麻琼方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5期88-90,共3页
丹青泡椒原产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丹青镇,通过天然发酵和苗家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在保留了辣椒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形成了清、香、脆、辣的独特口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辣椒制品。通过介绍丹青泡椒的由来及特点、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 丹青泡椒原产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丹青镇,通过天然发酵和苗家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在保留了辣椒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形成了清、香、脆、辣的独特口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辣椒制品。通过介绍丹青泡椒的由来及特点、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分析丹青泡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青泡椒 发酵 加工工艺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稻鱼模式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璐 陈灿 +4 位作者 黄璜 隆斌庆 马微微 王忍 张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8,共7页
以Y两优800、黄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鲫鱼模式(FR)、稻鳅模式(LR)、常规栽培模式(对照,CK),研究不同稻鱼模式对再生稻头季、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再生稻稻米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CK相比,FR... 以Y两优800、黄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鲫鱼模式(FR)、稻鳅模式(LR)、常规栽培模式(对照,CK),研究不同稻鱼模式对再生稻头季、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再生稻稻米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CK相比,FR处理能显著提高两季稻谷总产量,黄华占和Y两优800的增幅分别为10.31%和9.80%,LR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2个水稻品种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均高于头季。黄华占再生季稻米整精米率较头季显著增加了20.16~22.25个百分点,且两季糙米率均以LR处理最高;Y两优800两季糙米率则以FR处理最高。2个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均表现为再生季显著低于头季,头季均以LR处理最低;2个水稻品种稻米长宽比均表现为再生季大于头季,FR和LR处理与CK均无显著差异。黄华占再生季稻米糊化温度显著低于头季,而Y两优800则相反;2个水稻品种头季稻米胶稠度均表现为LR、FR处理显著高于CK,分别增加27.12%~52.24%和12.54%~29.35%,但LR处理稻米胶稠度在再生季均表现为较CK降低。2个水稻品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均表现为再生季显著高于头季,以LR处理最低;2个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再生季高于头季,除黄华占头季外,均以LR处理最高,且再生季均表现为LR、FR处理显著高于CK。综上,FR模式能显著提高两季稻谷总产量,FR、LR模式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头季、再生季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稻鱼 稻鳅 水稻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与黄肉突变体生物学特征及块根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艳 汤琳菲 +3 位作者 董文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茎粗加大,茎长和节间长度显著变短,生长势旺盛;野生型茎和根...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茎粗加大,茎长和节间长度显著变短,生长势旺盛;野生型茎和根系为紫色,突变体茎和根系颜色分别为绿色和白色;突变体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野生型薯皮、薯肉均为紫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666.0、536.7 mg/kg,突变体薯皮和薯肉颜色分别为白色和黄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5.3、11.2 mg/kg,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块根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野生型,块根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块根食味品质评分为8.9分,显著高于野生型,味粉甜,有板栗香味,粗纤维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青素 突变体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吕广动 黄璜 +4 位作者 梁玉刚 王忍 周晶 隆斌庆 杨飞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9-1735,共7页
【目的】通过模式对比,探究“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水稻的高效优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紫云英还田(ZD)、稻鱼共生(YD)、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ZY),以常规水稻种植(CK)为对照,... 【目的】通过模式对比,探究“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水稻的高效优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紫云英还田(ZD)、稻鱼共生(YD)、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ZY),以常规水稻种植(CK)为对照,共4个处理,进行各处理土壤pH、土壤养分(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及其有效态)含量、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指数的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与CK处理相比,YD、ZD和ZY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当季水稻土壤肥力,其中ZY处理效果最优。ZY处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量氮、磷、钾及其有效态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6.40%、18.18%、20.63%、3.42%、7.71%、15.96%和1.85%(P<0.05);ZD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其成熟期的土壤pH(6.06)较CK、YD和ZY处理分别增加0.04、0.12和0.08个单位,且差异显著(P<0.05);ZY、ZD和YD处理较CK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当季水稻产量,且以ZY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29 t/hm2,ZY处理的实际产量较CK、ZD和YD处理的增幅为4.83%~11.33%,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上,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当季水稻产量提高,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培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 稻鱼共生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