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师范院校教育类专业课程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俊三 周险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1-44,90,共5页
根据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目标必须重新构建。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系统化、综合化和开放化,实现学生整体素质与全面能力的提高,实现科学的课程内容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的统一,实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 根据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目标必须重新构建。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系统化、综合化和开放化,实现学生整体素质与全面能力的提高,实现科学的课程内容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的统一,实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的同步发展,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要建立多样分层的立体结构,组合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创造吐纳有序的开放结构,形成详略得当的召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育类专业 课程改革 课程结构设计 教材建设 召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8
2
作者 周险峰 陈梦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史即是儒家教育思想为适应不同时代需要的转换生成的历史。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的建构、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启发。如今 ,儒家教育思想的外部社会制度性制约... 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史即是儒家教育思想为适应不同时代需要的转换生成的历史。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的建构、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启发。如今 ,儒家教育思想的外部社会制度性制约环境已不复存在 ,人们对它的批判理性也日益增强 ,但儒家教育思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应试教育模式的消除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 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 教育模式 创新人才 知识学习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千保 陈梦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0-33,共4页
传统文化对主体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 ,儒家文化中“学无止境”、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 ,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 ,道家文化中对神灵的否定及“贵身”的思想 ,凸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 ;另一方面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本... 传统文化对主体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 ,儒家文化中“学无止境”、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 ,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 ,道家文化中对神灵的否定及“贵身”的思想 ,凸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 ;另一方面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中庸之道思想 ,抑制了主体意识的生成 ,而道家文化推崇“无为”、“柔弱不争”等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个体 主体意识 影响 儒家文化 道德文化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素养: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课题 被引量:34
4
作者 易红郡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美国 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易红郡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3,共4页
加强道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长期不懈的努力。日本德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社会变化的冲击使其德育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日本中小学,校内暴力,欺侮行为,自杀,厌学,犯罪率升高等问题不断... 加强道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长期不懈的努力。日本德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社会变化的冲击使其德育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日本中小学,校内暴力,欺侮行为,自杀,厌学,犯罪率升高等问题不断发生。对此,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建立德育工作指导机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 指导机构 校园暴力 日本 中小学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浅探 被引量:6
6
作者 易红郡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开放大学是英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创举 ,它不仅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新的进程 ,而且为世界远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 。
关键词 英国 开放大学 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 远程教育 课程设置 教材编写 教学方式 办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名词N+N=N结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青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0-82,共3页
汉语词的构造方式多种多样 ,名词的深层结构尤为复杂。N +N =N结构极具多样性 ,寓复杂于简单 ,形成气韵生动、伸缩自如、表达灵活的民族语言形式 ,体现了动中写意的人文文化精神 ,表现出以意合、以神摄 ,不拘形。
关键词 复合词 名词 名素 深层结构 意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