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神经内科的具体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真 谢娟 沈黎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0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神经内科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医务人员13名设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工作的医务人员13名设为研究组,采用护理风...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神经内科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医务人员13名设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工作的医务人员13名设为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评估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专科成绩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管理能力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在神经内科管理服务中,可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养,锻炼医务人员各项管理能力,提高负责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成绩 管理满意度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带教的效果评析
2
作者 肖真 周志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9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20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25名)与对照组(25名),研究组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带教,对照组应用传统...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20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25名)与对照组(25名),研究组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带教,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对带教的满意度及带教质量(主动学习、思维敏捷度、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学习兴趣)。结果带教前,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研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对带教的满意度、主动学习、思维敏捷度、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开展带教可显著改善护生的综合成绩水平,且能提升带教教师的带教质量与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神经内科 护理带教 带教质量 综合成绩 带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5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体型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陈煜森 刘良芳 +4 位作者 林智君 冼文川 钟望涛 赵斌 许志恩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8期672-675,68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Atg5)基因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rs17587319C/G、rs573775C/T、rs9486315C/T)及其单倍体型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PD患者80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87例(对照组)为对象,应用...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Atg5)基因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rs17587319C/G、rs573775C/T、rs9486315C/T)及其单倍体型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PD患者80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87例(对照组)为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Atg5Tag SNP rs17587319C/G、rs573775C/T、rs9486315C/T,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及PD患者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Atg5Tag SNP rs17587319C/G的C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为89.4%(143/160),对照组为74.7%(130/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CC基因型频率为78.7%(63/80),对照组为58.6%(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P rs573775C/T和rs9486315C/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NP rs17587319C/G的CC基因型与PD的发病有独立相关性(P<0.01)。单倍体型分析结果病例组中H1、H2单倍体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结论 H1,H2单倍体型和Atg5Tag SNP rs17587319C/G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P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噬 基因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桃花 张钰华 彭海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4-5,共2页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后循环缺血(PCI)早期症状可仅表现为孤立...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后循环缺血(PCI)早期症状可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临床诊断困难,从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筛查出中枢性眩晕非常重要。通过归纳患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PCI性孤立性眩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孤立性眩晕 危险因素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眼震电图在后循环缺血性单纯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阳娜 彭海峰 +1 位作者 杨娟 陈桃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运用视频眼震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运用视频眼震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眼震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变位眼震及固视抑制失败。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有助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定位诊断,并能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视频眼震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