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控制爆破工程的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小春 谷新建 李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47,共4页
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是关于爆破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笔者对爆破事故中的早爆、拒爆和爆破公害中的爆破振动、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飞石进行了详细论述 ,分析了爆破事故及公害产生的原因 ,从而给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
关键词 控制爆破 爆破事故 爆破公害 安全管理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模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红波 罗一新 +1 位作者 杨禹华 廖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笔者依据ISO90 0 1、ISO14 0 0 1及OHSAS180 0 1标准 ,为企业进行质量。
关键词 实施模式 质量管理 环境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一体化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系统模糊可靠度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一新 李俊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7-79,共3页
根据五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 ,作者将离合器系统简化为一个由外环、心轮与滚柱———弹簧子系统组成的串联系统 ,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离合器系统模糊可靠度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一个简单实例 ,并... 根据五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 ,作者将离合器系统简化为一个由外环、心轮与滚柱———弹簧子系统组成的串联系统 ,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离合器系统模糊可靠度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一个简单实例 ,并与用常规方法计算的离合器系统可靠度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模糊可靠度 数学模型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8
4
作者 刘荣华 王海桥 +1 位作者 施式亮 刘何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分布较均匀 ;射流区粉尘浓度相对较低 ,且粉尘浓度沿射程不断变化 ,离风筒出风口越远 ,射流断面粉尘平均浓度越高 ;射流卷吸比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不均匀性影响较大 ,射流卷吸比越大 ,整个工作面粉尘分布越均匀 .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的分布 ,正确评价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和掘进通风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 分布规律 压入式通风 贴附射流 射流卷吸比 断面粉尘平均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沿空巷道顶煤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卫军 侯朝炯 +1 位作者 柏建彪 张习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9-211,共3页
根据砌体梁理论 ,老顶以给定变形方式作用于综放沿空巷道围岩 ,应用能量原理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 ,建立了巷道顶煤的力学模型 ,运用变分法对老顶给定变形下顶煤的变形进行了初步求解 ,并对顶煤下沉量与支护阻力、煤体弹性模量、巷... 根据砌体梁理论 ,老顶以给定变形方式作用于综放沿空巷道围岩 ,应用能量原理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 ,建立了巷道顶煤的力学模型 ,运用变分法对老顶给定变形下顶煤的变形进行了初步求解 ,并对顶煤下沉量与支护阻力、煤体弹性模量、巷道宽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煤 变分方法 顶煤下沉量 受力变形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司机处粉尘隔离技术的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海桥 施式亮 +1 位作者 刘荣华 刘何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根据流体力学中空气射流理论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空气幕隔离综采工作面司机处呼吸性粉尘的原理及其方法 .空气幕在采煤机司机工作区与煤壁间形成了一道“无形透明的屏障” ,阻隔采煤机截煤过程中粉尘向司机处扩散 ,应用于现场效果明... 根据流体力学中空气射流理论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空气幕隔离综采工作面司机处呼吸性粉尘的原理及其方法 .空气幕在采煤机司机工作区与煤壁间形成了一道“无形透明的屏障” ,阻隔采煤机截煤过程中粉尘向司机处扩散 ,应用于现场效果明显 ,平均隔离呼吸性粉尘效率达82 3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空气幕 隔离 粉尘 隔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沿空掘巷底鼓的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卫军 黄成光 +1 位作者 侯朝炯 彭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分析综放沿空掘巷底板力学环境的基础上 ,建立了底板力学分析模型 .运用弹性理论对底板较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进行了求解 ,认为综放沿空掘巷的底鼓主要与巷道底板一定深度的岩层及实煤体侧高支承压力有关 ,从理论上阐述了综放... 在分析综放沿空掘巷底板力学环境的基础上 ,建立了底板力学分析模型 .运用弹性理论对底板较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进行了求解 ,认为综放沿空掘巷的底鼓主要与巷道底板一定深度的岩层及实煤体侧高支承压力有关 ,从理论上阐述了综放沿空掘巷比普通回采巷道更易产生底鼓的力学原理 .并探讨了底鼓控制的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沿空掘巷 底鼓 力学原理 应力 应变 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车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登春 陈焕新 +1 位作者 舒信伟 刘荣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3,共5页
运用 k- ε紊流模型对空调硬座车内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 ,采用有限容积法和交错网格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 ,用 SIMPL E算法计算了空调硬座车内空气流动与传热问题。研究结果为空... 运用 k- ε紊流模型对空调硬座车内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 ,采用有限容积法和交错网格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 ,用 SIMPL E算法计算了空调硬座车内空气流动与传热问题。研究结果为空调车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和舒适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紊流流动 空调列车 气流组织 Κ-Ε紊流模型 有限容积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发展 被引量:43
9
作者 肖国清 温丽敏 陈宝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 ,安全疏散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疏散开始时间 ,疏散开始时间又取决于人的行为 ,而人的行为是其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函数。为此 ,在论证研究人的行为在疏散评价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详细地评述了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历史...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 ,安全疏散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疏散开始时间 ,疏散开始时间又取决于人的行为 ,而人的行为是其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函数。为此 ,在论证研究人的行为在疏散评价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详细地评述了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然后展望了其以后的研究方向。特别强调 ,基础数据库的收集与建立、人行为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火灾 人员疏散 人的行为 研究方向 消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方法在综放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川曲 缪协兴 肖红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综放工作面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其设备与放煤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预测 ,是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用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于解决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及采出率的预测模型 ,并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选型和... 综放工作面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其设备与放煤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预测 ,是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用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于解决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及采出率的预测模型 ,并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选型和放煤方式、放煤步距的优化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模型的可靠性及精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神经网络 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 放煤工艺参数 采煤机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火灾后果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国清 温丽敏 +1 位作者 张培红 陈宝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2-515,共4页
应用流体力学、燃烧学、热力学的原理 ,建立了发生火灾后烟流的非稳态数学模型 ,基于此数学模型之上 ,编制了受污染巷道的动态模拟软件 ,并讨论了其解法 .最后应用此软件对铁法矿务局大隆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 ,从模拟的结果可知 :... 应用流体力学、燃烧学、热力学的原理 ,建立了发生火灾后烟流的非稳态数学模型 ,基于此数学模型之上 ,编制了受污染巷道的动态模拟软件 ,并讨论了其解法 .最后应用此软件对铁法矿务局大隆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 ,从模拟的结果可知 :在火灾发生后的第 8min时 ,受烟污染的巷道只限于火灾发生巷道周围的 4 0~ 4 6号分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火风压会增大 ,烟气质量会增加 ,当到达第 2 5min时 ,受火灾烟流污染的巷道变为 32~ 4 6分支 .模拟出火灾后各个时刻污染的动态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 烟流污染 动态模拟 煤矿 矿井火灾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煤松动爆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伏军 冯涛 罗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1,共4页
应用爆破松动圈、近似等值抵抗线和灰色决策等理论确定松动爆破有关参数,在开滦矿务局马家沟煤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 顶煤 松动爆破 最小抵抗线 松动圈 灰色决策理论 采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朱川曲 缪协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顶煤可放性受到煤层强度、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条件、夹矸、其它开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巷道放顶煤工业性试验及开采实践的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构造了顶煤可放性影响因素的评价函... 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顶煤可放性受到煤层强度、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条件、夹矸、其它开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巷道放顶煤工业性试验及开采实践的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构造了顶煤可放性影响因素的评价函数 ,建立了灰色 -模糊评价模型 .实际应用表明 ,该模型准确、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 可放性 评价模型 急倾斜煤层 巷道 放顶煤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隔尘空气幕纵向安装角合理确定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施式亮 王海桥 吴中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指出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描述了综采工作面应用空气幕隔尘技术保护采煤机司机的方法 .提出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分区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隔尘空气幕纵断面方向安装角度的计算机分析 ,得到有利于粉尘隔离的空气幕安装角度不大于 ... 指出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描述了综采工作面应用空气幕隔尘技术保护采煤机司机的方法 .提出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分区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隔尘空气幕纵断面方向安装角度的计算机分析 ,得到有利于粉尘隔离的空气幕安装角度不大于 15° .研究过程及结果减少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环节 ,节省了费用 .经工业性试验证明了安装角确定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隔尘空气幕 纵向安装角 工业性试验 防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矫正法在建筑火灾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国清 陈宝智 +1 位作者 王浩 熊建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随着建筑物防火性能化的发展以及人行为机理的复杂性 ,要求应用更多的学科研究建筑物火灾中人的行为与安全疏散理论。行为矫正学是一门基于过去经验与实验研究的学科 ,笔者在阐述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灾害事故中应用此方... 随着建筑物防火性能化的发展以及人行为机理的复杂性 ,要求应用更多的学科研究建筑物火灾中人的行为与安全疏散理论。行为矫正学是一门基于过去经验与实验研究的学科 ,笔者在阐述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灾害事故中应用此方法的模式 ,然后结合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特点 ,对高层居民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如何矫正人的一些不正确F行为和提高火灾安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矫正模式的功能和干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矫正 建筑物火灾 干预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室岩爆机理的层裂屈曲模型 被引量:33
16
作者 冯涛 潘长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7-290,共4页
应用断裂力学原理讨论分析了岩体的断裂特征 ,指出裂纹与自由边界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引起裂纹的失稳扩展 ,进而裂纹相互连接形成一长的薄片状岩层 ,由此提出了岩爆发生机理的层裂屈曲模型。该模型认为岩爆的发生与分裂层屈曲断裂有关 ,岩... 应用断裂力学原理讨论分析了岩体的断裂特征 ,指出裂纹与自由边界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引起裂纹的失稳扩展 ,进而裂纹相互连接形成一长的薄片状岩层 ,由此提出了岩爆发生机理的层裂屈曲模型。该模型认为岩爆的发生与分裂层屈曲断裂有关 ,岩体分裂层屈曲断裂的最小长度lb 可以通过考虑板的稳定性来估算 ,如果岩体分裂层足够长 ,岩爆将实际发生。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层裂屈曲模型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掺水乳化油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红飞 邓云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乳化油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离心分离法 ,研究了乳化油稳定性与掺水率、乳化剂量以及搅拌程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掺水率越大 ,乳化油的稳定性越差 ,在掺水量低于 1 0 %时稳定性较好 ;乳化剂量的增加和搅拌程度的... 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乳化油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离心分离法 ,研究了乳化油稳定性与掺水率、乳化剂量以及搅拌程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掺水率越大 ,乳化油的稳定性越差 ,在掺水量低于 1 0 %时稳定性较好 ;乳化剂量的增加和搅拌程度的增大均有利于稳定性提高。此外 ,还测定了两种不同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 ) ,得出 :HPE比LPN乳化剂的稳定性好 ;二者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乳化剂其HLB值在 6 5~ 8之间时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油 稳定性 离心分离法 重油 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注水浸润半径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国清 刘英学 陈宝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基于对煤体注水浸润抑制煤尘的机理分析之上 ,讨论了应用电导法测试煤体注水浸润半径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并应用此法对平顶山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六矿、八矿和十矿的 3种煤层进行了试验 ,得出了相应煤体的注水半径。
关键词 浸润半径 浸润机理 电导法 注水半径 煤尘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支护方式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川曲 缪协兴 谢东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8-710,共3页
根据软岩的力学及物理性质 ,分析了软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软岩巷道支护方式优化及巷道变形预测模型。模型在梅田矿务局的应用表明 :它能合理选择软岩巷道的支护方式 ,比较准确地预测巷道两帮和顶... 根据软岩的力学及物理性质 ,分析了软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软岩巷道支护方式优化及巷道变形预测模型。模型在梅田矿务局的应用表明 :它能合理选择软岩巷道的支护方式 ,比较准确地预测巷道两帮和顶底板移近量 ;采用改进型BP算法 ,增加了网络的学习速度 ,加快了网络的收敛 ,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支护方式 神经网络 巷道变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放顶煤顶煤破碎与放煤巷道变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卫军 侯朝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在总结现场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弹塑性力学及矿压理论分析了急倾斜煤层放顶煤法顶煤破碎过程 ,揭示了放煤巷道的矿压显现与顶煤破碎的内在联系 ,提出了顶煤的破碎机理 ,对完善和推广这一开采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顶煤 破碎机理 极限平衡状态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