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孙淑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胡畅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胡畅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取样过程钻杆转速对煤屑-气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宏图 甄泽栋 +1 位作者 李博涛 张欧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为探究负压取样过程中钻杆内煤屑-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法探讨钻杆转速、煤屑质量流量对煤屑输送过程中气固流动速度分布及煤屑输送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钻杆内气流最大轴向速度随着输送距离... 为探究负压取样过程中钻杆内煤屑-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法探讨钻杆转速、煤屑质量流量对煤屑输送过程中气固流动速度分布及煤屑输送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钻杆内气流最大轴向速度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最大切向速度迅速衰减并消失;钻杆转速增加时,气流最大轴向速度变化不大,最大切向速度显著增加;随着钻杆转速增加,煤屑螺旋流更加明显,旋流区距离变长,悬浮区距离变短;进入钻杆的煤屑数量减少,5 m/s速度以上的煤屑分布增多且分散;转动时钻杆内部实际固气比小于设定值,煤屑输送效率随转速的提高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取样 钻杆转速 煤屑 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非遗竹编活态传承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5
作者 黎青 李博涵 左迎颖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3期25-30,共6页
非遗竹编技艺是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与文化记忆的重要体现,但在当前社会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却面临着技艺传承人断层、生产空间萎缩、市场需求弱化等问题。已有非遗竹编传承研究多聚焦于竹编技艺的记录与个案分析,在技艺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 非遗竹编技艺是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与文化记忆的重要体现,但在当前社会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却面临着技艺传承人断层、生产空间萎缩、市场需求弱化等问题。已有非遗竹编传承研究多聚焦于竹编技艺的记录与个案分析,在技艺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多因素组态效应的联动分析,难以揭示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多因素问题机理。该研究依据全国非遗竹编分布遴选了27个不同地区的非遗竹编案例,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整合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提炼组态模型,最终得出4种组态,并进一步归纳为3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竹艺渠道生长模式、竹艺“创(创新)—传(延续)—品(品牌)”耦合模式、竹艺“五维”协同模式。研究揭示了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多要素非线性的作用机制,可为地方政府、艺术团体、非遗传承人设计“差异化传承策略包”,从而因地制宜地助力竹编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编 活态传承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艳俗艺术的悖论及其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明 黎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艳俗艺术,是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语境下艺术家与艺术市场"合谋"的产物。艳俗艺术家们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与艺术的神圣理想之间强烈的反差时,试图通过采用艳俗的艺术语言和反讽的艺术表达方... 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艳俗艺术,是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语境下艺术家与艺术市场"合谋"的产物。艳俗艺术家们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与艺术的神圣理想之间强烈的反差时,试图通过采用艳俗的艺术语言和反讽的艺术表达方式来传达他们对消费文化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嘲讽,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揭露和批判当代消费社会的物欲、浮华和庸俗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俗艺术 消费社会 悖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艺术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意义虚无”现象
7
作者 黎青 胡莎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98,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波普"和"泼皮现实主义",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艳俗艺术"……都显示了每个中国艺术发展期的"前卫性"。然而这个被统称的"艺术当代性",却日趋泛化出典型...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波普"和"泼皮现实主义",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艳俗艺术"……都显示了每个中国艺术发展期的"前卫性"。然而这个被统称的"艺术当代性",却日趋泛化出典型的"意义虚无"特征。这种艺术特征的形成因素应该是多元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后殖民主义的直接影响。对后殖民主义者东方文化想象的迎合、西方艺术资本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操控、大众消费潮流对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榜样"的树立、避世心理和敏感话题的回避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意义虚无"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后殖民主义 意义虚无 文化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时尚的艺术哲学阐释及其反思
8
作者 杨向荣 雷云茜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
齐美尔的时尚理论建构揭示了时尚的二重性特点:既树异于人,又求同于人。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凡勃伦、恩特维斯特尔、塞拉贝格和本雅明等人从社会理论的视域完善了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绝非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社... 齐美尔的时尚理论建构揭示了时尚的二重性特点:既树异于人,又求同于人。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凡勃伦、恩特维斯特尔、塞拉贝格和本雅明等人从社会理论的视域完善了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时尚的理论谱系建构绝非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社会学意义建构,同时也是关于现代生活的审美意义建构,即通过与生活拉开距离来实现个体对平庸生活的颠覆,从而实现现代个体的审美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 齐美尔 社会理论 审美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重塑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晓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0,共2页
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其价值诉求出现了偏差,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发生缺失。应从深化艺术创作主体性认识、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价值标准判断体系、努力营造大众艺术氛围等方面来重塑艺术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当代艺术家 社会责任感 艺术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当代艺术的思辩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平祥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作者系《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07》的编者之一,他在该文中分析了以"85新潮"为发端,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在社会反思、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爆发出来,期间几起几落、此起彼伏的过程,值得读者思考。
关键词 现当代艺术 85新潮 社会反思 文化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助力信阳毛尖品牌发展策略探究
11
作者 朱陈悦 张希 《福建茶叶》 2023年第4期36-38,共3页
信阳毛尖又称为豫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千百年来,信阳毛尖以其优越的色、香、味、形深受国人广泛喜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诸多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中... 信阳毛尖又称为豫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千百年来,信阳毛尖以其优越的色、香、味、形深受国人广泛喜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诸多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信阳毛尖却在众多平级的茶类中略逊耳闻,本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信阳毛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寻求相应策略,以期解决信阳毛尖当下发展困境,助力其品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秘扇》中“老同”现象及其反思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莹 杨向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雪花秘扇》将一种新的民俗观念纳入文学的大家庭,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素材。作为一部民俗电影,《雪花秘扇》不仅让人们对于"老同"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还引发了对于女性生存与斗争的思考,并使人们立... 《雪花秘扇》将一种新的民俗观念纳入文学的大家庭,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素材。作为一部民俗电影,《雪花秘扇》不仅让人们对于"老同"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还引发了对于女性生存与斗争的思考,并使人们立足于当下社会反思女性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老同” 同性恋 女性生活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研究——以青岛地方戏“柳腔”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青 宋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以青岛地方小剧种“柳腔”为例,从文化认同角度关注地方小剧种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认同与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的重要关系,并提出以尊重地方文化属性为前提,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自身特色,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 以青岛地方小剧种“柳腔”为例,从文化认同角度关注地方小剧种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认同与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的重要关系,并提出以尊重地方文化属性为前提,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自身特色,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使地方小剧种充满新的活力,大力开展地方小剧种的跨界传播,为地方小剧种开辟出一条新的传播道路,为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地方戏曲 文化认同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生存与审美救赎——论克拉考尔思想中的“现代人”形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向荣 傅海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克拉考尔从生存语境、生存状态和生存救赎三个方面展开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研究。理性至上导致现代人的感性萎缩,理智取代情感成为行为准则,进而切断了维系情感的纽带,使人们成为孤独的个体,最终导致人生意义的虚空。克拉考... 克拉考尔从生存语境、生存状态和生存救赎三个方面展开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研究。理性至上导致现代人的感性萎缩,理智取代情感成为行为准则,进而切断了维系情感的纽带,使人们成为孤独的个体,最终导致人生意义的虚空。克拉考尔围绕着"碎片"、"世俗"与"复原",展开了关于现代人生存救赎的思考。在他看来,只有从碎片出发,才能串起历史脉络,把握现实生活。而从"碎片"与"世俗"出发,最终是为了丰盈人们的感性世界,实现"复原物质世界"这一审美救赎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现代性 碎片 审美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多元审美味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正军 李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0,F0003,共4页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多元 审美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海的清美书风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力馀 蒋正治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5,131,共5页
张海先生以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杰出的艺术才华,为我国书法事业的繁荣贡献颇多,其书艺近乎臻至大巧若拙的清美境界,具体表现为清雄雅洁的艺术语言,清奇瑰丽的审美意象,清空俊逸的独特风格。张海清美书风的形成,其因素是多元的,而笔者认... 张海先生以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杰出的艺术才华,为我国书法事业的繁荣贡献颇多,其书艺近乎臻至大巧若拙的清美境界,具体表现为清雄雅洁的艺术语言,清奇瑰丽的审美意象,清空俊逸的独特风格。张海清美书风的形成,其因素是多元的,而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精湛纯熟的技法,渊深广博的学养,雪洁冰清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海书艺 人格 清美 清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转向的反思与检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向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在西方思想史上,语言学的转向主要在两个领域进行: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语言学转向不仅对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西方文学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语言学转向的直接后果是语言的能指功能被进一步强化,进而使得语言... 在西方思想史上,语言学的转向主要在两个领域进行: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语言学转向不仅对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西方文学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语言学转向的直接后果是语言的能指功能被进一步强化,进而使得语言被强化为牢笼,而各种对语言表征功能的质疑声音也引发了语言表征危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 “语言的牢笼” 语言“表征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风”现代家具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现代家具设计 湖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晶过程的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
19
作者 易灵芝 朱彪明 +3 位作者 范朝冬 任柯 李杰 肖乐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74-1780,共7页
针对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KMTOA)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晶过程的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C-KMTOA)。该算法通过模拟结晶过程设计了一种分离算子,该算子将种群分为最优个体、优秀个体、较差个体三个子群,并通... 针对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KMTOA)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晶过程的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C-KMTOA)。该算法通过模拟结晶过程设计了一种分离算子,该算子将种群分为最优个体、优秀个体、较差个体三个子群,并通过引导操作使较差个体向优秀个体附近移动、优秀个体向最优个体附近移动,从而使搜索范围快速缩小到最优解附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优化精度、动态性能等方面均优于GA、DE、QPSO和KMT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优化 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 最优解 分离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宋素髹漆器样态及社会语境探究漆器的当代转型
20
作者 张赛勇 姜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6-395,434,共11页
目的素髹漆器以独特的样态特征在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发达的两宋时期占有一席之地。以此为例,为漆器实现当代转型提供参考。方法从人员良莠不齐、接续困难;漆器品类相对单一、脱离生活日用;市场较为混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3个方面分析了... 目的素髹漆器以独特的样态特征在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发达的两宋时期占有一席之地。以此为例,为漆器实现当代转型提供参考。方法从人员良莠不齐、接续困难;漆器品类相对单一、脱离生活日用;市场较为混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3个方面分析了漆器行业的现状,同时对标两宋素髹漆器的外观、功能、工艺、制度样态,并复归历史情境,剖析其生存离不开理学的流行、文人的兴起、科技的进步、商业的繁荣、制度的合理,进一步对照当下社会语境。结论以古鉴今,提出功能考虑实用性、设计符合时代审美、制作运用现代技术、营销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健全行业法规制度是漆器当代转型的必由路径,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方法,构建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髹 漆器 社会语境 当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