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权谋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法治
1
作者
王宇松
徐光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5,121,共9页
产生于人治环境下的权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和公正、平等精神相背离的;它是一种追逐私利的文化,是一种反规则、反诚信的文化。权谋文化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分化了立法权、腐化了行政权、弱化了司法权、淡化了...
产生于人治环境下的权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和公正、平等精神相背离的;它是一种追逐私利的文化,是一种反规则、反诚信的文化。权谋文化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分化了立法权、腐化了行政权、弱化了司法权、淡化了社会的规则意识。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优化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资源,培育公众对法律的信赖感,构建中国的社会自治网络,为法治建设铺垫文化底盘,消除权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各种负面影响,早日实现我国的法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谋文化
法治
法律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拘捕制度考论
2
作者
陈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参军、县尉及胥吏等卑品官吏为唐代拘捕制度的实施主体,他们常因拘捕未果、误期及误捕等原因遭受责罚。司法实践中的拘捕原则,则以属地管辖为主,共同管辖为辅,拘捕事务由随近法司与乡村里坊等基层组织联防实施,同时强调州县与敕使、法...
参军、县尉及胥吏等卑品官吏为唐代拘捕制度的实施主体,他们常因拘捕未果、误期及误捕等原因遭受责罚。司法实践中的拘捕原则,则以属地管辖为主,共同管辖为辅,拘捕事务由随近法司与乡村里坊等基层组织联防实施,同时强调州县与敕使、法司与军府协作进行。据出土文献可知,拘捕活动与受理、告诉、庭审、执行等诸多诉讼环节相互关联,官府拘捕人犯,需由佐史等基层书吏拟定符帖,经长官批准,交由胥吏实施。传世文献并无关于唐代拘捕之详尽记载,但笔记小说描述之冥司追摄情节多本当时固定法律程式演绎创作而成。阴司狱讼虽非实录,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与印证唐代拘捕制度,弥补律令典章记载之缺失,并从法律文化层面展示唐代拘捕制度的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拘捕
出土文献
唐人笔记
冥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当事人的策略——博弈逻辑的视角
3
作者
贺寿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由于案件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当事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当事人往往夸大甚至编造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将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举证阶段,原告可能会自行收集证据,披露对方的&...
由于案件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当事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当事人往往夸大甚至编造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将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举证阶段,原告可能会自行收集证据,披露对方的"私人信息",而被告则尽可能妨碍证明。质证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且不完美动态信息博弈竞局,当事人的质证策略可用逆向归纳法来分析。我们可通过构建一个讲真话的激励相容机制和法官对证据进行综合评价,修正认知信念来克服和消除当事人的不正当诉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事实认定
策略
博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谋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法治
1
作者
王宇松
徐光华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安徽
大学
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
大学
法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5,12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适用与民意互动的实证研究"(11BFX110)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产生于人治环境下的权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和公正、平等精神相背离的;它是一种追逐私利的文化,是一种反规则、反诚信的文化。权谋文化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分化了立法权、腐化了行政权、弱化了司法权、淡化了社会的规则意识。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优化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资源,培育公众对法律的信赖感,构建中国的社会自治网络,为法治建设铺垫文化底盘,消除权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各种负面影响,早日实现我国的法治之路。
关键词
权谋文化
法治
法律信仰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拘捕制度考论
2
作者
陈玺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西北政法
大学
刑事
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金
湘潭大学博士后基金日常资助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FX007)
文摘
参军、县尉及胥吏等卑品官吏为唐代拘捕制度的实施主体,他们常因拘捕未果、误期及误捕等原因遭受责罚。司法实践中的拘捕原则,则以属地管辖为主,共同管辖为辅,拘捕事务由随近法司与乡村里坊等基层组织联防实施,同时强调州县与敕使、法司与军府协作进行。据出土文献可知,拘捕活动与受理、告诉、庭审、执行等诸多诉讼环节相互关联,官府拘捕人犯,需由佐史等基层书吏拟定符帖,经长官批准,交由胥吏实施。传世文献并无关于唐代拘捕之详尽记载,但笔记小说描述之冥司追摄情节多本当时固定法律程式演绎创作而成。阴司狱讼虽非实录,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与印证唐代拘捕制度,弥补律令典章记载之缺失,并从法律文化层面展示唐代拘捕制度的运行机理。
关键词
唐代
拘捕
出土文献
唐人笔记
冥讼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当事人的策略——博弈逻辑的视角
3
作者
贺寿南
机构
衡阳师范
学院
人文社科系
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司法裁判中法官理性实现的逻辑分析"(10YJCZH039)
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民事裁判的博弈分析"(12fx005)
文摘
由于案件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当事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当事人往往夸大甚至编造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将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举证阶段,原告可能会自行收集证据,披露对方的"私人信息",而被告则尽可能妨碍证明。质证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且不完美动态信息博弈竞局,当事人的质证策略可用逆向归纳法来分析。我们可通过构建一个讲真话的激励相容机制和法官对证据进行综合评价,修正认知信念来克服和消除当事人的不正当诉讼行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事实认定
策略
博弈逻辑
分类号
D90-05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权谋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法治
王宇松
徐光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拘捕制度考论
陈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当事人的策略——博弈逻辑的视角
贺寿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