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理路的三重转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理路从文学形象研究转向文化形象研究,从以形象为对象的研究转向“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从西方话语方式转向中国本土理论建构。域外文化理论的引进为这些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视角,“文化... 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理路从文学形象研究转向文化形象研究,从以形象为对象的研究转向“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从西方话语方式转向中国本土理论建构。域外文化理论的引进为这些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视角,“文化研究热”促使形象学研究重新审视传统路径,同时,这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学术使命的回应。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应进一步开放学术空间,立足本土经验,激活传统文论资源,探索非对立性的表征模式,融合数字人文等多元方法,推动研究理路的下一个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形象学 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西方话语 中国本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中的《管锥编》与《管锥编》中的比较视域——钱锺书与比较文学的双向建构
2
作者 蔡熙 冯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钱锺书的《管锥编》围绕一个个在现代文明中逐渐“失语”的古代文论术语,将其置于比较视域中耙梳、举证与汇聚,以文明互鉴替代文明冲突,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对话空间,从比较诗学的视域探寻东西方文明平等交流的可能性,寻求不同国族文化之... 钱锺书的《管锥编》围绕一个个在现代文明中逐渐“失语”的古代文论术语,将其置于比较视域中耙梳、举证与汇聚,以文明互鉴替代文明冲突,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对话空间,从比较诗学的视域探寻东西方文明平等交流的可能性,寻求不同国族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换,并赋予其以新的诠释意义,为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研究范式。从比较视域中的《管锥编》与《管锥编》中的比较视域做汇通性研究,考察钱锺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将比较视域渗透到中西诗学与中西文化的内在深层结构的过程,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钱锺书的比较文学思想在文明互鉴中的开拓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锥编》 钱锺书 比较视域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基于接受美学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薇 廖爽 季水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8,共7页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满足目标受众"期待视野"的结果。研究表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将目标受众求知与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融入到文本接受的整个环节中,并在超越"期待视...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满足目标受众"期待视野"的结果。研究表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将目标受众求知与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融入到文本接受的整个环节中,并在超越"期待视野"的过程中赋予文本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以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文学性 创造性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理想与温暖认同的叙事展现
4
作者 刘中望 孙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70,共1页
“用完全真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十佳记者、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所著《天赐的拐杖》(湘潭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书,生动讲述了作者艰辛但永不放弃、坎坷但深蕴力量的求学、求... “用完全真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十佳记者、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所著《天赐的拐杖》(湘潭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书,生动讲述了作者艰辛但永不放弃、坎坷但深蕴力量的求学、求职以及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的人生故事,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记者 完全真实 新闻理想 湘潭大学 文字记录 故事性 拐杖 今日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符号的互动——论《布拉格墓园》中“虚假成真”的符号衍义系统
5
作者 蔡熙 白春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埃科的文学观念受到其符号观的影响,他提出“文本意图”的概念,认为文本是生成性的动态客体。透过《布拉格墓园》,我们看到“文本意图”体现在小说的符号架构及所指层面的衍义上,由文本、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是一种有度的意义生产,充分彰显了埃科兼具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符号诗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布拉格墓园》 符号 “虚假成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6
作者 季水河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社会与文艺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其主要标志有三个方面。一是赋予了现实主义新的含义: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现实...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社会与文艺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其主要标志有三个方面。一是赋予了现实主义新的含义: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与开放形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辩证性质与超越功能;二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新标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个新标准既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和历史”相统一与毛泽东“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批评标准的主要成分,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文艺的审美理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文艺新人思想,要求文艺应着重塑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与中国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人民英雄形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导干部与先进典型形象,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奋勇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创造性发展 文艺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议程设置路径与用户认知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新浪“热门微博”榜、新闻中心新闻榜的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中望 张梦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6,共5页
基于新浪"热门微博"榜、新闻中心新闻榜的比较发现,媒体议程与微博议程之间的"议程碰撞"挑战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微博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微博用户偏重感性的认知模式影响微博议程的形成。在微博平台上,... 基于新浪"热门微博"榜、新闻中心新闻榜的比较发现,媒体议程与微博议程之间的"议程碰撞"挑战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微博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微博用户偏重感性的认知模式影响微博议程的形成。在微博平台上,媒体应采用人际传播模式与受众进行平等沟通,借力已有意见领袖"放大"媒体声音,注重用户的情感诉求,在"温情"媒体角色扮演中探索议程设置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 微博 议程设置 认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德发 王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跨学科研究 文学研究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雷马克 社会学 滥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霍巴特笔下的长沙形象
9
作者 顾娟 何云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霍巴特为西方读者建构了一个传统与现代连接带上的内陆城市长沙形象,它是一块亟待西方文明开化的土地。西方科学知识和文化是照亮长沙的“油灯”。小岛、外滩和田园景观,成为中西社会与文化交往接触的前沿,呈现出长沙传统和现代交汇的... 霍巴特为西方读者建构了一个传统与现代连接带上的内陆城市长沙形象,它是一块亟待西方文明开化的土地。西方科学知识和文化是照亮长沙的“油灯”。小岛、外滩和田园景观,成为中西社会与文化交往接触的前沿,呈现出长沙传统和现代交汇的面貌。美国的扩张主义、“家长主义”,以及进步主义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革命意识的交织,催生了作者笔下独特又复杂的长沙形象。霍巴特对长沙形象的建构既折射了美国社会“既爱又恨”的中国观,也进一步丰富、深化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巴特 《长沙城边》 《中国灯油》 长沙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季水河 丁亮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赋予了读者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而在新闻传播的收受活动中,受众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照下来看,受众的新闻收受依次经过了选择、解码、解读和编码4个维面,实现了"...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赋予了读者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而在新闻传播的收受活动中,受众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照下来看,受众的新闻收受依次经过了选择、解码、解读和编码4个维面,实现了"自我"与"他者"(新闻传播者)视野的3次融合,并与新闻传播者构成了双主体结构的互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新闻收受 新闻受众 新闻传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构同性恋报道的“真实”与“意义”——基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纯 陈丹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与文化现象,目前虽然在法理、医学等方面已被认可,但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简单化、污名化等刻板印象,且具体表现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选择及由此建构的"真实"与"意义"中。新闻叙事的... 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与文化现象,目前虽然在法理、医学等方面已被认可,但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简单化、污名化等刻板印象,且具体表现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选择及由此建构的"真实"与"意义"中。新闻叙事的视角和聚焦选择体现的是对叙述对象的态度,严谨合适的选择不仅能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就同性恋报道而言,同样对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构建有着进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报道 新闻叙事 视角 聚焦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主客体关系重审: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萨特文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季水河 江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影响下,萨特突破了早期唯心主义文论观的局限,对文学生产者、消费者与产品三者关系进行了重审与深化:第一,摆正了文学活动中作者的主体意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位置,使物质与精神间对象性关系在文论中达成了辩证统... 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影响下,萨特突破了早期唯心主义文论观的局限,对文学生产者、消费者与产品三者关系进行了重审与深化:第一,摆正了文学活动中作者的主体意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位置,使物质与精神间对象性关系在文论中达成了辩证统一(在倡导作家主体性的前提下,对作家及其作品间对象化的辩证关系有了清醒认识);第二,重审了文学消费者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重要性;第三,深入思考了文学生产者及其消费者间的关系,阐明了文学受众的消费活动对文学生产发展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萨特文论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对话为他接受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经历为他接受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供了现实依据;20世纪文学生产实践为他接受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供了行业视角。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萨特的重要价值体现在纠正了他文学目标论的偏颇,拓展了他的文学功能观,延伸了他对艺术生产不平衡理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萨特 文论 艺术生产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论“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整体思想图景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春梅 罗如春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学界通常认为,探讨文学法学内在关联的"法律与文学"运动,属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产物。这种认识虽非显失妥当,但却失之简单。实际上,"法律与文学"运动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学术阵营,从其具体理论主张与主要研究方法来看,... 学界通常认为,探讨文学法学内在关联的"法律与文学"运动,属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产物。这种认识虽非显失妥当,但却失之简单。实际上,"法律与文学"运动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学术阵营,从其具体理论主张与主要研究方法来看,它既呈现出显著的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的后现代特性,又承继了"法律何以在更加正义的世界中服务于人类目标"这一现代主义法学的基本意旨;与其说,它是对现代主义法律观念与风格的后现代解构与反叛,毋宁说其是在现代主义法律观念之内的自反性后现代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与文学” 后现代 现代自反性批判 “法律中的文学” “作为文学的法律” “有关文学的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老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云波 庄美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29,112,共3页
"大学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之问,触及的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教学的忽视。上好课,应该是一个老师的本分。如何上好课,既需要科研的支撑,又需要对待教学的积极的态度和必要的上课方法和技巧。而一些人喜... "大学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之问,触及的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教学的忽视。上好课,应该是一个老师的本分。如何上好课,既需要科研的支撑,又需要对待教学的积极的态度和必要的上课方法和技巧。而一些人喜欢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其实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读书、思考的过程,他本身就是教好书的有力保障。只是,现在中国大学流行的教学与科研都记"工分"的制度,客观上助长了只看数量不问质量的取向。当大学老师无心于将当好"老师"放在第一位,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就堪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老师 教学 下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亚玲 陈世旺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内部价值取向和外部价值取向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和目的,二者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对立。科学地协调整合高等教育的内外部价值取向,并从我国百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趋利避害,尤... 内部价值取向和外部价值取向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和目的,二者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对立。科学地协调整合高等教育的内外部价值取向,并从我国百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趋利避害,尤其对我国目前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思想 教师素质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视野中网络新闻的视觉呈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春霞 梁露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2,共3页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网络新闻的异军突起,打破和撼动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不仅各大网络媒体在这一领域各显神通,同时,各传统媒体也不甘人后,纷纷开通网上传播通道,唯恐遗漏...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网络新闻的异军突起,打破和撼动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不仅各大网络媒体在这一领域各显神通,同时,各传统媒体也不甘人后,纷纷开通网上传播通道,唯恐遗漏这到手的一杯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美学视野 视觉 “第四媒体” 传统媒体 新闻传播 网络媒体 传播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新闻叙事语法特征辨析——以《“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薇 季水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新闻叙事语法指新闻报道中事件与事件的组接形态、逻辑与原则。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语法的特征表现为:1.事件序列形态上呈现出核心事件复线与卫星事件藕型相交模式;2.事件组合逻辑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3.事件组合原则为揭露事实真相,... 新闻叙事语法指新闻报道中事件与事件的组接形态、逻辑与原则。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语法的特征表现为:1.事件序列形态上呈现出核心事件复线与卫星事件藕型相交模式;2.事件组合逻辑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3.事件组合原则为揭露事实真相,呈现人生百态。这些特征是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新闻文本的属性使然,更确保了其新闻文本预警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新闻叙事语法 新闻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与文化过滤——以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童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文学翻译在跨语言的文学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最高标准是"化"。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文化过滤,使文学翻译无法实现彻底和全部的"化"。正确认识文化过... 文学翻译在跨语言的文学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最高标准是"化"。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文化过滤,使文学翻译无法实现彻底和全部的"化"。正确认识文化过滤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译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翻译中的"化",也对我们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学和文化具有借鉴意义。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为我们认识文学翻译与文化过滤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过滤 文学交流 《大卫.科波菲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学荣誉体系”的缺失与构建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德发 袁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112,共7页
大学各种荣誉的评选,基本以科研成果作为核心指标。因此,大学的荣誉在事实上都是科研荣誉,大学也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和强势的科研荣誉体系。与之相反,大学有"含金量"的教学荣誉极为匮乏,教学荣誉体系更是没有建立,这无疑削... 大学各种荣誉的评选,基本以科研成果作为核心指标。因此,大学的荣誉在事实上都是科研荣誉,大学也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和强势的科研荣誉体系。与之相反,大学有"含金量"的教学荣誉极为匮乏,教学荣誉体系更是没有建立,这无疑削弱了大学教师的教学激情。大学教师客观上存在不同的类型,大学客观上存在教学型院系和专业,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基本目标,理想的大学教师应是教学科研均衡发展,故大学应该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构建一个融"教学性""丰富性""层次性""荣誉性"为一体的教学荣誉体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教师的教学激情,保护他们的职业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学荣誉体系 教师 教师发展 大学教育 教学 教学激情 职称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9
20
作者 莫立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245,共4页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是治唐诗者长期未加注意或未显言之的论题。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呈地域集中、北重南轻的不平衡状态,尤其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渭河关中平原、晋南汾河平原、华北豫冀大平原诸区。由此可见,唐代文学是以黄...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是治唐诗者长期未加注意或未显言之的论题。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呈地域集中、北重南轻的不平衡状态,尤其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渭河关中平原、晋南汾河平原、华北豫冀大平原诸区。由此可见,唐代文学是以黄河流域文化圈为基调,以豫、冀、秦、晋地区为核心,以北方文学人才为主流的文学。造成如此的分布状态,是唐代及唐前北方文化、经济、政治、人口、交通优于南方以及文学人才的迁移、文学传统的传承等多力合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学人才 地理分布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