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语课堂的主体与客体之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惠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传统教学论认为 ,外语课堂上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致使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拼命钻研“教”的艺术。现代教学论科学地确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认为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客体是所学知识 ;而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的导演 ,其职责... 传统教学论认为 ,外语课堂上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致使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拼命钻研“教”的艺术。现代教学论科学地确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认为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客体是所学知识 ;而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的导演 ,其职责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因此 ,外语教师应该大力研究如何引起和帮助学生学外语 ,通过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精心备课 ,在课堂上起到组织、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从而真正抛弃应试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习积极情感背景模式 被引量:18
2
作者 文卫平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本世纪 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使外语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研究将重点和中心转移到了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自身。学习者个人的心理、情感状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外语学习积极情感背景模式便是在人本主... 本世纪 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使外语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研究将重点和中心转移到了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自身。学习者个人的心理、情感状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外语学习积极情感背景模式便是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还借鉴了社会学习理论 ,归因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在考察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要素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习 情感背景 情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的几点看法
3
作者 王建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重视“说”的能力不够 ;文化导入不够 ;词汇面较窄及有些课文题材较陈旧、思想陈腐 ;语法知识不够系统。希望能给教材编写者一些建议 。
关键词 《大学英语》精读教材 意见 文化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汉世界的影子──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建香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海明威小说里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有媚俗的外表和幼稚的心灵。她们构成的女性世界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硬汉们的影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海明威自己的来自母亲与妻子们的有关女性的经验与记忆;二是硬汉们所代表的男权... 海明威小说里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有媚俗的外表和幼稚的心灵。她们构成的女性世界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硬汉们的影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海明威自己的来自母亲与妻子们的有关女性的经验与记忆;二是硬汉们所代表的男权世界对女性的需要与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小说 女性世界 硬汉 依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范正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11-111,共1页
英译汉时,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如何突破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可... 英译汉时,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如何突破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可见,翻译中学会抓住精神实质,摆脱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化 汉语词义学 英译汉 表层结构 “虚”与“实” 英汉翻译 汉英对比研究 教育出版社 翻译思维 汉语成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英语演讲句式的运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英语句式有长句与短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以及整句与散句之分。英语演讲在句式的运用上颇有讲究。演讲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灵活调动各种不同句式 ,将其巧妙搭配 ,有机结合 。
关键词 英语演讲 句式 特点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歧义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语句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同的词句可表达同一意思,而同一词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种一个词句意思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翻译的语言现象被称为歧义(ambiguity)。...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语句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同的词句可表达同一意思,而同一词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种一个词句意思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翻译的语言现象被称为歧义(ambiguity)。任何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歧义 句子歧义 否定词 消除歧义 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歧义现象 谓语动词 形容词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运用及其翻译 被引量:4
8
作者 岑如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英语(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与普通英语已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科技英语较多地用来叙述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描述过程、特性或功能,表达推理或假...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英语(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与普通英语已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科技英语较多地用来叙述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描述过程、特性或功能,表达推理或假设等,因此其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 被动语态 等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模糊现象与语言环境 被引量:1
9
作者 岑如意 喻建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17-118,124,共3页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实际上是一种言语上的抽象表达 ,概念上的笼统概括。英语里的模糊现象种类繁多 ,分为词义模糊、语句模糊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的有效方法是准确地把握语言环境和全面理解上下文。
关键词 词义模糊 语句模糊 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汉词语互译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素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7-108,共2页
英汉词语互译存在着文化差异。家族观念对词语的影响,词语内涵意义上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以及数量词用作比喻意义时的理解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者的词语翻译能力。我们可以采取音译法、直译法。
关键词 英汉词语互译 文化差异 音译法 直译法 意译法 附加说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 反抗 超越——《秀拉》中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蒋欣欣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探寻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夏娃、秀拉和奈尔 ,揭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关键词 黑人女性 认同 反抗 超越 美国 托妮·莫里森 小说 《秀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翻译中语用用意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2-85,共4页
语用用意的翻译涉及到语用隐含意图的处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理解语用用意的所负的责任、文化意象的归化和异化的处理等问题。语用语言对等的方式是归化翻译 ,以达到语言表达的流畅。文化意象的语用用意对等的方式是朝异化翻译发展 ,以... 语用用意的翻译涉及到语用隐含意图的处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理解语用用意的所负的责任、文化意象的归化和异化的处理等问题。语用语言对等的方式是归化翻译 ,以达到语言表达的流畅。文化意象的语用用意对等的方式是朝异化翻译发展 ,以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传播 ,而这正是将翻译命题为文化翻译的使命。但译文无论作什么样的处理 ,都要能传达原作的语用用意 ,以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这是语用翻译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用意 文化翻译 语用语言 文化意象 隐含 明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句末“ものだ”的多义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菊云 胡俊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45-147,共3页
MONODA”,as a sentenceending,expresses many different meanings,which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objective narration to tell the regularity,objective truth of the universal truth on the part of narrator;the obligatory... MONODA”,as a sentenceending,expresses many different meanings,which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objective narration to tell the regularity,objective truth of the universal truth on the part of narrator;the obligatory sense when used after the verb expressing willingness;what’s more,an explana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eviously stated message;It can also refer to those things occured regularly,frequently and repeatedly or even refer to the recalling of the past.Or it can act as an exclamation in the form of “YOKU(HONTNI、ZUIBUN、ZITUNI)……MONO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ものだ 说明 日语 意表动词 多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译论的性别角色双重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分析中国译论中翻译地位的性别角色身份的双重性:一方面,翻译被贬低为社会性别角色中屈居次要和被轻视地位的妇女形象;另一方面它又被极力褒扬为担当醒时济世的的匹夫形象。前者把翻译视为文学系统中屈居边缘和...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分析中国译论中翻译地位的性别角色身份的双重性:一方面,翻译被贬低为社会性别角色中屈居次要和被轻视地位的妇女形象;另一方面它又被极力褒扬为担当醒时济世的的匹夫形象。前者把翻译视为文学系统中屈居边缘和次要的地位;后者则不仅提升了翻译在文学系统中的地位,而且提升了其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家的男性性别身份被父权社会寄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他们也因此把翻译看成是尽匹夫之责的途径。因此,这决定了中国翻译地位的独特性———男性性别角色。这一身份特征还体现在自古以来对原文的父权权威的极力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父权制文学中的恶妇形象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婷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如同妇女在历史上所处的“他者”的地位 ,在西方父权制文学中她只是一个被创造的物体 ,一个空洞的能指。西方男性主义文本中所塑造的与淑女、“天使”相对立的恶妇、“女魔”形象 ,实质上远离了女性现实生存的本质 。
关键词 西方国家 父权制 文学 恶妇形象 男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附加疑问句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华 舒奇志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附加疑问句是重要的英语口语句型。传统语法主要介绍反意附加疑问句及非反意附加疑问句两种类型 ,在口头交际中 ,人们还经常使用反问附加疑问句和加强附加疑问句。语调作为一个重要的语音手段 。
关键词 附加疑问句 英语 语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文化背景知识于英语教学之中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正君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课文 目的语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姓氏来源看中英文化心理异同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正君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43-144,共2页
从中英姓氏的来源及其主要类型可知 :中英文化心理共同点是有强烈的宗族观念 ;不同之处是中国人重祖先、重皇权 ,英国人重个性、尚自然。
关键词 赵氏来源 文化心理 汉语 英语 宗族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翻译标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平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标准 学术流派 "信达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观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洁群 王建香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女性写作要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重建女性的文学传统 ,和谐地利用头脑里的男女双性的特质 ,忠实地面对作为女性的的独特经验世界 ,完整而自由地展示出女性的独特创造力 ,避开女性写作的一些误区。这是女性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女性写作要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重建女性的文学传统 ,和谐地利用头脑里的男女双性的特质 ,忠实地面对作为女性的的独特经验世界 ,完整而自由地展示出女性的独特创造力 ,避开女性写作的一些误区。这是女性作家像女人那样写作 ,通过女性作家的写作来实现女性价值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写作 女性价值 女性美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